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喂养干预。观察组采取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进程、住院时间、喂养表现、体质量增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早产儿开始完全喂养矫正时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矫正时胎龄、进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时的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减少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早产儿体质量快速增长.增强喂养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和口腔刺激(OS)单用或联合应用在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中的效果和优劣.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分为4组:非营养性吸吮组(NNS组)、口腔刺激组(OS组)、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刺激组(NNS+OS组)和对照组.结果 ①各干预组喂养过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NS+OS组喂养过渡时间同NNS组和OS组比较均缩短,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NS和OS的联合组上述指标高于NNS和OS单用组,但各干预组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喂养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NNS组、OS组和NNS联合OS组喂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NS联合OS更有利于缩短鼻饲喂养向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提高喂养效率和摄入奶量比,且并未增加喂养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其中非营养性吸吮组28例,在管饲喂养期间,喂养前、喂养后各给予安慰奶嘴吸吮5 min,7~8次/d;口腔刺激组29例,在管饲喂养前15 min进行12 min的口腔刺激,1次/d;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组33例,在管饲喂养之前15 min进行12 min的口腔刺激和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1次/d;对照组32例,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护理常规。记录4组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并对4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进行测定。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之间喂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早产儿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4组早产儿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增加喂养效率,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有助于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干预运动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入住我院NICU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一组43例、观察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一组采用15 min Fucile法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方法;观察二组采用5 min Lessen法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观察比较三组患儿的喂养表现(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喂养进程(开始喂养时胎龄、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从干预到全经口喂养所需的时间)及体重增长情况(开始干预时体质量、完全经口喂养时体质量、出院时体质量)等。结果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喂养成效、摄入奶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及从干预到全经口喂养所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在完全经口喂养时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观察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呕吐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血氧饱和度<85%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ucile法及Lessen法两种口腔干预方法均能有效提高早产儿吸吮技能,临床效果相当,但Lessen法操作简单,耗时少,更适合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1日~7月31日收治的3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护理;将2020年12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3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喂养护理基础上实施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初步建立了早产儿经口喂养管...  相似文献   

6.
黄明媚  韦晓宁  张西雅 《全科护理》2020,18(24):3161-3163
[目的]探究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应用下颚支持法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某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50例,应用下颚支持法进行喂养干预,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喂养法。对比两组早产儿的首次喂养持续时间、平均摄入奶量、漏出量、开始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过渡至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出院体重、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首次喂养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早产儿平均摄入奶量多于对照组,漏出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过渡至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出院体重均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应用下颚支持法有助于增加喂养效率及平均摄入奶量,对增加早产儿体重及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0):1775-1776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刺激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产科出生的66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抗感染、鼻饲等支持治疗,试验组加以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刺激。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结局(经口喂养起始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腹胀消失时间、3个月后体质量),以及3周内早产儿口腔感染及喂养不耐受(呕吐、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早产儿3周内呕吐、腹泻、口腔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刺激为早产儿的有效辅助喂养方式,可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吸吮功能,缩短鼻饲至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刺激时机对不同胎龄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例早产儿分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78例)。两组早产儿采用常规喂养加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刺激的护理干预,其中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刺激干预介入时机对照组为纠正胎龄35周、观察组为纠正胎龄或入组胎龄≥31周,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管饲喂养天数、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纠正胎龄、出院时纠正胎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出生胎龄26~30周、30~(+1)~32周和32~(+1)~34周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纠正胎龄及出院时纠正胎龄均小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胎龄26~30周、30~(+1)~32周早产儿的管饲喂养天数较对照组短,32~(+1)~34周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较对照组短,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键时期(入组胎龄或纠正胎龄≥31周)实施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刺激能够缩短喂养困难早产儿喂养进程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母亲声音刺激(MSS)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喂养表现、体质量增长等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住院早产儿采用随机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天接受2次MSS,持续7d。记录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达到全口喂养的时间,并在这两个时间点计算过渡时间、喂养效率、吸吮效率等,记录每日体质量、出院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和吸吮效率及实现全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实现全口喂养时的吸吮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过渡时间、住院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质量增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S能有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52例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队列研究,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采用新生儿医学指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出生胎龄28~32周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和管饲天数长于胎龄33~34周的早产儿,不同胎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相应胎龄及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疾病严重程度与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呈正相关.高危早产儿管饲天数长于低危早产儿,其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晚于低危早产儿.结论 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应建立个体化的经口喂养评估方法.新生儿医学指数可作为一个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用于预测和评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52例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队列研究,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采用新生儿医学指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出生胎龄28~32周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和管饲天数长于胎龄33~34周的早产儿,不同胎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相应胎龄及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疾病严重程度与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呈正相关.高危早产儿管饲天数长于低危早产儿,其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晚于低危早产儿.结论 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应建立个体化的经口喂养评估方法.新生儿医学指数可作为一个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用于预测和评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检索并总结早产儿经口喂养促进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官方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30日。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1篇。最终形成的早产儿经口喂养促进的最佳证据包括喂养前评估、喂养时机、喂养工具选择、喂养过程的管理、经口喂养促进干预措施、特殊情况喂养6个方面,共24条证据。结论:形成的早产儿经口喂养促进的最佳证据可以为医务人员帮助早产儿尽快达到全经口喂养提供临床实践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2012年,据WHO统计,我国早产儿的数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1]。由于早产儿胎龄小,各器官系统不成熟,各种神经反射尚未完善,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以经口喂养困难最常见,而合理的喂养策略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2]。很多早产儿生后不能有效地吸吮和吞咽,或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经口喂养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虽然管饲喂养和肠  相似文献   

14.
王慧慧  胡青霞 《全科护理》2021,19(16):2249-2253
目的:研究口腔活动护理干预对经口喂养有难度早产儿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7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早产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下开展口腔活动护理,通过新生儿口腔活动测评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评估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早产儿在利用经口喂养时体重、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实现全部经口喂养的胎龄明显比观察组患儿高(P<0.01);而观察组患儿从开展经口喂养到全部经口喂养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但观察组患儿全部经口喂养时的效率比对照组低(P<0.05).实现全部经口喂养时观察组早产儿喂养失调型态分数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障碍型态的分数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口腔活动护理干预可成功提高早产儿口腔活动功能,减少喂养时间,提升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收集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等围产期资料,比较不同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80例早产儿平均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为8.87(2.01)d;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经口喂养纠正时间、分娩方式、Apgar评分、合并新生儿肺炎、合并败血症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经口喂养纠正时间、分娩方式是影响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较长,受到胎龄、出生体质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经口喂养纠正时间、分娩方式等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缩短经口喂养过渡时间。  相似文献   

17.
李丽玲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2):2728-2732
早产儿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常因经口喂养不足而延迟出院。该文围绕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的重要性、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在促进其经口喂养中的作用、非营养性乳房吸吮的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国内开展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临床改进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8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早产儿均按医嘱根据胎儿成熟度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再给予口腔运动干预。每天固定3个时间点通过直接和录像观察喂养表现。结果早产儿禁食天数、鼻饲营养天数、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天数、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在初始吸吮时的节律和强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早产儿嘴唇、舌头、下颚的协调性及吸吮时其口唇密闭性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吸吮-吞咽-呼吸节律性和协调性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早产儿首次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口腔运动评估量表测评正常型态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胎龄29-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二组均给予管饲喂养、早产儿常规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观察二组早产儿从管饲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日均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口腔感染、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呕吐、胃食管返流)。结果 ⑴干预组从管喂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日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喂养不耐受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干预组口腔感染发生率6.45%,对照组发生率6.06%,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口腔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常规早产儿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能缩短管饲饮食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从而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同时满足爱婴医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常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入选早产儿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究早产儿在NICU监护期间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1 min Apgar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不同的患儿,其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 0.05);生产方式、出生时胎龄、出生时体重、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时间、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和新生儿口腔运动功能评估量表(NOMAS)评分不同的患儿,其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方式(剖宫产)、出生时胎龄(<29周)、出生时体重(<1 500g)、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时间(> 14 d)、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34周)、NOM AS评分(吸吮障碍)均是患儿在NICU监护期间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早产儿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