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级别伴发癫痫胶质瘤的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6例伴发癫痫的Ⅰ~Ⅱ级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结合磁共振和脑磁图定位癫痫起源部位。结果导航下手术切除肿瘤并处理癫痫起源部位后癫痫症状消失23例,缓解3例。结论低级别胶质瘤有较高的癫痫发生率,肿瘤切除的同时应重视癫痫起源部位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枕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中心癫痫外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经无创术前评估或有创立体脑电图(SEEG)监测证实手术治疗的14例枕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低级别发育性肿瘤患者采取直接开颅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行病灶切除,加痫样放电区切除;其中1例患者因未监测到痫样放电仅行病灶切除。10例患者均经SEEG监测明确致痫灶后,行手术治疗;其中行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术2例,行开颅显微镜下致痫灶切除术8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视野缺损或原有视野缺损加重。患者术后均常规服用抗痫药物;经6个月~3年的随访,其中Engle分级Ⅰ级12例、Engle分级Ⅲ级1例、Engle分级Ⅳ级1例。结论虽然枕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复杂,头皮脑电图检查定侧定位意义有限。但经详细规范的术前评估,特别是症状学演变分析,以及SEEG监测仍可以准确诊断;而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治疗策略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颞叶低级别胶质瘤继发顽固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评估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颞叶低级别胶质瘤继发顽固性癫痫患者术前进行MRI、视频脑电图(VEEG)、发作间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术中行皮层脑电描记(ECoG),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29例(93.5%)患者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或部分缓解,2例(6.5%)患者无明显缓解。结论对于颞叶低级别胶质瘤继发顽固性癫痫的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切除病灶及致痫灶是控制癫痫发作、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致痫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致痫性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术中使用皮层电极和深部电极对相应部位皮层脑电进行监测,确定痫性放电的部位及范围,行肿瘤切除+致痫灶切除、皮层热灼或软膜下横切。肿瘤切除后再行脑电监测,若仍有癫痫波,再行切除。结果本组51例中,38例肿瘤全切,8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术后一过性偏瘫或失语8例。随访6~57个月,按谭氏分级:Ⅰ级32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4例,V级3例;胶质瘤复发8例,且均伴有癫痫发作。结论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致痫性胶质瘤是治疗伴有癫痫症状的脑胶质瘤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的低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CT/MRI/PET)资料、脑电图(EEG/VEEG/ECoG)资料和手术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动态脑电图(EEG)检查明确致痫灶完成定位诊断,术中行皮质脑电(ECoG)监测,再次验证致痫灶,同时快速冰冻确诊肿瘤性质,完成定性诊断。全部患者在显微镜下先行致痫灶(肿瘤)切除术,并根据致痫灶部位的不同,加行皮质热灼,功能区行软膜下横切、颞叶病灶行患侧海马切除术。结果随访6~40个月,平均24个月癫痫症状消失(EagleI级)26例,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EagleII级)2例,肿瘤均无复发。结论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的脑肿瘤多为低级别脑胶质瘤;术前动态EEG明确致痫灶,术中ECoG监测下切除脑肿瘤及致痫灶是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与顽固性癫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致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自1993年3月一2000年12月本科因顽固性癫痫进行手术切除的11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以癫痫起病,平均病程26个月,发作类型为复杂性部分性发作和继发性全身发作。11例患者均经扩大翼点入路行胶质瘤全切加上标准前额叶切除。术后病理为少枝突胶质瘤3例,星形细胞瘤Ⅰ级5例,星形细胞瘤Ⅰ—Ⅱ级3例。11例患者随访10个月一3年,复查CT或MRI检查,无肿瘤复发迹象,癫痫控制满意。结论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致顽固性癫痫,病程长,久治不愈,年龄偏轻,通过完全的肿瘤切除加上标准前额叶切除,可大大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极好地控制癫痫。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发作控制结果的因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07年至2010年间21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各因素对发作控制结果的影响。结果 21例中,病变手术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4例。10例联合癫痫灶处理。术后3例肢体轻偏瘫,1例部分性视野缺损。发作控制:EngleⅠ级15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1例。术后无发作(EngleⅠ级)与性别、病变是否全切相关,而与起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是否位于颞叶、是否难治性、病理级别、手术方式(单纯切除还是结合癫痫灶处理)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伴癫痫患者,应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全切,必要时结合神经导航、术中唤醒皮层电刺激功能区定位或颅内电极等技术,对顽固性癫痫应同时处理癫痫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手术后发作控制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幕上胶质瘤伴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1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的幕上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有50例行开颅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星形细胞瘤Ⅰ级23例,Ⅱ级18例,Ⅲ-Ⅳ级9例。术后所有病例均继续服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基本得到控制。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的胶质瘤以低级别的较多,外科治疗效果较好;胶质瘤引起的周围水肿和牵拉效应可能是继发癫痫的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致癫痫患者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4例DNT患者的经验,术前常规通过MRI及视频脑电图(VEEG)等检查对肿瘤及致痫灶进行评估,术中行皮层脑电监测(EcoG)对致痫灶定位,手术方式:肿瘤病灶加致痫灶切除.结果 14例患者肿瘤均得到全切,手术后病理证实为DNT,未行放疗和化疗,无肿瘤复发及恶性转化.10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得到完全控制(Engel Ⅰ级),4例患者术后稀少发作(EngelⅡ级).结论 DNT是低级别神经元~胶质细胞肿瘤,常见于青少年,多伴药物难治性癫痫,除切除肿瘤外,积极处理肿瘤外致痫灶可以很好地控制癫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皮层电极监测切除致痫性脑胶质瘤,探讨致痫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人35例,男19例,女16例.术前行EEG、CT或MRI检查.EEG示轻度异常脑电图7例,中度异常脑电图22例,重度异常脑电图6例.CT或MRI检查皆可见占位改变.其中额叶11例,颞叶8例,额顶叶7例,顶叶5例,颞枕叶3例,岛叶深部1例.常规手术开颅显露相应部位使用VEEG1161型伟思脑电图仪对皮层脑电进行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全部肿瘤,重点于肿瘤周边脑组织.确定大体致痫范围,行肿瘤切除.肿瘤切除后再行脑电监测若仍有癫痫波,根据皮层电极之定位切除致痫灶.直至致痫灶全部切除.对疑有深部癫痫灶者,使用深部电极经皮层穿刺对深部脑组织进行监测描记.对重要脑功能区予以保护.结果全部病人皆行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病理证实星形细胞瘤8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5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未再发生癫痫者29例(82.9%);总有效率94.3%.结论只有在切除胶质瘤时一并切除致痫灶,才是治疗肿瘤并根治癫痫的最佳方法.使用皮层电极监测胶质瘤的切除,具体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相关癫痫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前瞻性收集GG相关癫痫共21例。根据癫痫病史、神经心理评估、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头颅MRI及PET-CT等多模态Ⅰ期评估,15例在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行裁剪式切除,6例行长程视频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颅内深部电极植入术Ⅱ期评估后再行裁剪式切除术。结果 21例中,肿瘤等同于癫痫灶14例,肿瘤及边缘组织共为致痫灶5例,肿瘤周边组织为致痫灶2例。21例术后病理均为GG,合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Ⅲb型7例(6例位于肿瘤边缘,1例位于肿瘤后缘2.6 cm处)。术后随访6~42个月,中位数为24个月,Engel分级Ⅰ级20例,Ⅱ级1例。结论 GG相关癫痫,肿瘤并不等同致痫灶。正确认识肿瘤与致痫灶的关系,致痫灶并肿瘤切除术是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有癫痫病史的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CA)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伴有癫痫病史的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资料,依据癫痫发作情况将其分为顽固组(41例)和偶发(或初发)组(16例)。顽固组内行单纯病变切除者15例,行病变切除及致痫灶扩展切除者26例。分别分析其病灶部位、临床表现、切除范围与术后随访结果。结果57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40例部位深在,均运用导航指引术中定位。本组无远期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癫痫控制EngleⅠ级45例(81.8%),EngleⅡ级4例(7.3%),EngleⅢ级4例(7.3%),EngleⅣ级2例(3.6%)。结论①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癫痫的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②对于初发或偶发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病变及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即可获得满意的癫痫控制;对于顽固性癫痫患者,在前者基础上加行致痫皮层切除或脑叶切除将获得更理想的效果。③脑磁图检查结合EEG对术前癫痫灶定位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脑胶质瘤致癫痫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致癫痫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37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37例脑胶质瘤中51例(37.23%)伴发癫痫。肿瘤主体位于额叶、颞叶部位者癫痫发病率高,具有钙化、肿瘤累及皮层和没有明显占位效应的胶质瘤容易引发癫痫,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P<0.05)。结论胶质瘤伴发癫痫与其病理类型、肿瘤生长部位及特征有关;癫痫发作类型与肿瘤所在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致痫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使用皮层电极监测切除致痫性脑胶质瘤,探讨致痫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人43例。EEG示轻度异常脑电图9例,巾度异常脑电罔26例,重度异常脑电图8例。CT或MRI检查皆可见占位病变。常规手术开颅显露相应部位脑皮层使用皮层电极对脑电进行监测。确定大体致痫范围,行肿瘤切除。肿瘤切除后再行脑电监测,若仍有癫痫波,根据皮层电极之定位切除致痫灶。结果22例病人行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15例病人近全切除肿瘤.6例病人次全切除肿瘤。术后随访6个月~6年。34例(79.1%)病人癫痫症状消失,7例(16.3%)病人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2例(4.7%)病人癫痫症状未见好转。总有效率(93.7%)。结论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脑肿瘤病人.只有在切除胶质瘤时一并切除致痫灶,才是治疗肿瘤并根治癫痫的最佳方法。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致痫性脑胶质瘤是治疗有癫痫症状的脑胶质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岛叶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岛叶胶质瘤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9~56岁;病程1月~3年,临床表现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术前除常规行头颅CT及MRI检查,还加行了常规脑电图检查,另有10例行了长程同步视频脑电图检查。胶质瘤均在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行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除3例。所有患者在切除肿瘤前ECoG监测均有大量的异常痫样放电,且越靠近病变放电越明显,切除肿瘤后复查ECoG发现在术腔周围仍然有痫样放电,但放电范围均较切除前明显缩小。其中13例加行了皮层热灼术,2例加行了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术后随访1年以上发现10例生存良好,3例复发,2例死亡。且术后13例患者无癫痫发作,只有2例仍时有癫痫发作。结论在术中ECoG监测下切除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岛叶胶质瘤,不但能指导肿瘤切除,同时还能一并将致痫灶切除,值得积极稳妥地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胼胝体胶质瘤的预后影响因素(附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与胼胝体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接受手术和行术后放、化疗的60例胼胝体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生存状况,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术前机能状况标准(KPS)评分、术前有无癫痫、肿瘤病理级别、肿瘤大小、影像学强化、手术切除程度对胼胝体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小、KPS评分高和胶质瘤病理级别低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均较长,胶质瘤部位不同患者OS不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病理级别为胼胝体胶质瘤患者PFS的影响因素,而年龄、病理级别、手术切除程度是OS的影响因素.结论 患者年龄较小、肿瘤病理级别低及切除程度高是胼胝体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策略可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首次术后诊断为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后癫痫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的81例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中,43例再次术后病理诊断仍为低级别胶质瘤(无恶性转变组),38例进展为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转变组)。再次术后12个月,无恶性转变组29例(35.8%)完全无癫痫发作(EngelⅠ级),恶性转变组为26例(32.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全切除是恶性转变组癫痫预后的良好指标(OR=0.171,95% CI为0.031~0.941,P=0.042),肿瘤全切除(OR=0.09,95% CI为0.013~0.613;P=0.014)和Ki-67低表达(OR=0.064,95% CI为0.007~0.610;P=0.017)是无恶性转变组癫痫预后良好指标,而年龄≤38岁(OR=8.899,95% CI为1.615~60.667;P=0.013)是无恶性转变组癫痫预后不良指标。结论 肿瘤全切除、年龄>38岁以及Ki-67低表达是预测复发性低级别胶质瘤术后癫痫完全控制的良好因素,而在进展为高级别的胶质瘤中,仅有肿瘤全切除有助于癫痫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8.
侧脑室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善侧脑室内脑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侧脑室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临床以头痛等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者15例,以进行性单侧肢体肌力减退起病者4例,以记忆力下降起病者5例,以癫痫起病者2例。根据肿瘤影像学特点和病理性质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和综合治疗策略。6例选择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5例经额中回皮层脑室入路,4例经纵裂胼胝体前部联合额叶皮层入路切除前角和体部位置较前的肿瘤,7例经顶叶皮层入路切除三角区及体部位置偏后的肿瘤,1例经枕叶皮层入路切除枕角肿瘤。6例应用术中导航定位,4例应用术中B超监测。术后病理证实为胶质瘤且级别在Ⅱ级以上者行化疗和放疗,化疗方案为卫萌-26+氯乙环已亚硝脲(甲基-CCNU),放疗方案根据胶质瘤病理级别和范围进行个体化设定。采用电话、门诊及邮件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在显微外科治疗的79例侧脑室肿瘤中2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其中星形细胞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肿瘤主体位于侧脑室前角和体部15例,位于三角区及后角8例。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15例,次全切除肿瘤6例,部分切除肿瘤2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8例,较术前加重2例,无明显变化3例,因肺部感染并发症死亡1例。随访显示存活1年以上有17例,术后1年内死亡6例。结论侧脑室胶质瘤术前应充分了解肿瘤在侧脑室解剖位置、毗邻关系、血供及是否合并有脑积水等,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可降低致残率而取得良好疗效。导航辅助或B超实时监测技术结合显微外科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策略可使侧脑室胶质瘤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告了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的脑神经节细胞胶质瘤7例。男4例,女8例。年龄14~51岁。3例为复杂部分性发作,4例为大发作。均行手术治疗,行肿瘤及痫灶完全切除者术后效果良好。当病人出现癫痫,CT扫描又有钙化或低密度、轻度增强的特征时应高度疑有此类肿瘤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神经导航在脑内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2013-06—2017-03在术中持续神经导航辅助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内低级别胶质瘤患者106例。术后72 h内复查头部MRI平扫+增强结合患者术前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病理证实为低级别胶质瘤,术后MRI提示肿瘤全切除73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19例,活检2例;治愈85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恶化3例。颅内感染4例,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颅内血肿2例,经二次手术后好转,无手术死亡。结论术中持续神经导航有助于最大程度安全切除肿瘤,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