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兰克军 《中外医疗》2011,30(21):20-21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减低HbA1c的水平。方法对23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0例空腹血糖值相同者(对照组)单纯胰岛素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3个月,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在患病结局、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胰岛素治疗T2DM相比于单纯胰岛素治疗可获得更好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2次注射方案中,比较预混门冬胰岛素30(BIAsp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BHI30)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2次/d的注射方案,选取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BIAsp30治疗组和BHI30治疗组,进行为期12周的比较研究.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4个时点的血糖(空腹及3餐后2 h)低血糖的治疗结果的对比研究.结果 BIAsp30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低于BHI30治疗组;BIAsp30治疗组早餐、晚餐后2 h及空腹血糖低于BHI30治疗组,中餐后2 h血糖与BHI30治疗组相似;BLAsp30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HI30治疗组.结论 BIAsp30在疗效及安全性更优于BHI30.  相似文献   

3.
刘建略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07-2508
目的:比较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和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治疗12周,观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接受诺和锐30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控制好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诺和锐30组少于诺和灵30R,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30R。结论:诺和锐30能够在餐前立即注射,极大的提高了方便性、灵活性、安全性、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艳  房熙英 《吉林医学》2006,27(10):1180-1180
目的:比较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和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治疗12周,观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接受诺和锐30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控制好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1 ̄0.05);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诺和锐30组少于诺和灵30R组。结论: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控制餐后血糖、HbA1c、优于诺和灵30R,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5.
李金生 《中原医刊》2002,29(10):43-44
对中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26例,采用短效胰岛素和优降糖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和优降糖联合是控制中晚期2型糖尿病病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沙格列汀片治疗;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HbA1c、FPG及2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1c、FPG及2hP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沙格列汀可显著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bA1c、FPG及2hPG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外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在疾病的早期就积极的采用胰岛索或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延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对此新的治疗途径仍然缺少足够的认识和实践,本文就国外胰岛素尤其是胰岛素类似物在2型糖尿病早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卫生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由1980年的0.67%上升到目前的3.2%左右,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是目前一项重要的课题,对60例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腹血糖平均降低幅度为34.9%,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降低幅度为46%,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降低幅度为22.3%,血压及男、女体重指数也有相应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预混型人胰岛素(诺和灵30R)与传统的自行混和的猪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传统的自行混和的猪胰岛素治疗56例糖尿病患者,待血糖控制较为满意后改用预混型人胰岛素治疗。结果:每日胰岛素总量减少约 26. 5%而血糖保持良好控制;副作用极少,且胰岛素笔给药方便、剂量准确。结论:预混型人胰岛素是胰岛素需要型患者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肖霞  吴剑 《四川医学》2012,33(5):868-869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明显下降。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8例初诊2型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人胰岛素(诺和灵)强化治疗,对照组未给任何胰岛素治疗,追随3年,对其仅用饮食和运动治疗人数、住院次数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后期主要以饮食、运动和双胍类降糖药治疗,减少了住院次数,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更为理想。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缓解和恢复β细胞的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每日3次注射双相门冬胰岛素(BIAsp50-50-50)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2DM患者60例,由基础-餐时胰岛素四针治疗方案,转变为BIAsp50-50-50方案,治疗16周,比较FBG和PBG、7点SBGM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的变化、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及患者体质量的改变。结果 (1)治疗后Hb Al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PBG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7点SBGM血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IAsp50-50-50方案每日胰岛素总量低于基础+餐时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后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Asp50-50-50方案在T2DM治疗中疗效非劣效于基础-餐时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减少了注射次数,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3.
杨小东 《当代医学》2011,17(7):79-79
目的观察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单纯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房春林 《海南医学》2010,21(9):27-28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强化管理与治疗,探索糖尿病科学控制方法,以提高治疗达标率。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饮食与运动指导,合理用药,免费提供血糖监测,定期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一般性教育。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代谢指标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体重指数、胆固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2型糖尿病进行社区强化管理与治疗的控制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糖耐量正常与糖代谢异常人群的血糖(GLU)、胰岛素(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关系,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中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5名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及50名正常人的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胰岛素、2h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采用酶法、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胰岛素、2h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12±2.91)mmol/L、(19.40±3.38)mmol/L、(20.27±7.44)μU/L、(28.65±10.16)μU/L、(10.7±2.13)%,均高于正常人的(5.35±0.60)mmoUL、(8.38±1.31)mmol/L、(11.47±2.26)μU/L、(35.21±11.38)μU/L、(5.32±o.63)%,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不同年龄间同一时间段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敏  陈平 《医学科技》2001,(1):36-37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清胰岛素水平,并与自身治疗前对照结果:60例DM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HbA1C也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瑞易宁有显著的降低空腹和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对血清胰岛纱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门冬胰岛素30组52例和预混人胰岛素30R组50例,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FBG、2 hPBG、HbA1c均明显下降(P<0.01),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预混人胰岛素30R组(P<0.05).结论 采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更安全、方便、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30治疗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组于早、晚餐前30 min注射预混人胰岛素30R,A组于早、晚餐时注射门冬胰岛素30,药物剂量根据血糖高低调整,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门冬胰岛素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降糖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高于预混人胰岛素30R组(P<0.05),尤其是夜间严重低血糖水平的发生。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门冬胰岛素30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FBG)、果糖胺(FA)、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胰岛素(Insulin)测定指标4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氧化酶法、还原法、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FBG、FA、HbAlc、Insulin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中的的FBG、FA、HbAlc、Insuli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FBG、FA、HbAlc与Insulin之间均呈正相关。联合测定FBG、FA、HbAlc与Insulin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控预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邱德龙  钟榕宽  劳元德 《广东医学》2007,28(8):1346-1347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诺和锐30治疗组与诺和灵30R治疗组,每组各25例,治疗12周,观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 诺和锐30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控制优于诺和灵30R组(P<0.01,P<0.05),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HbA1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血糖发生率诺和锐30组小于诺和灵30R组.结论 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在控制餐后血糖、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优于诺和灵30R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