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桡管综合征又称骨间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是指桡神经深支在肘关节外远侧的桡管内被旋后肌浅层的腱弓或桡侧腕短伸肌的肌起腱弓所卡压、摩擦、刺激而产生的以肘关节局部疼痛,前臂肌群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2004年以来,本人采用以针刀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该病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2.
桡管综合征又称骨间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是指桡神经深支在肘关节外远侧的桡管内被旋后肌浅层的腱弓或桡侧腕短伸肌的肌起腱弓所卡压、摩擦、刺激而产生的以肘关节局部疼痛,前臂肌群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2004年以来,本人采用以针刀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该病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3.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综合征指腰部一侧或双侧酸胀、疼痛,有时伴有臀部及大腿部疼痛.其症状体征为下腰痛,疼痛部位恒定在椎间隙深部,为牵涉痛,重复受伤姿势则疼痛更甚,并向上内或向外方放射;下腰部指痛:指痛区在腰椎间隙外侧,相当于腰椎间孔的外方,还包括沿腰神经后内侧支、后外侧支行经的部位;步态正常,腰椎活动有轻微受限,无骶棘肌痉挛,无脊椎侧凸,直腿抬高试验与加强试验阴性,腰椎X线无骨质病变.  相似文献   

4.
桡神经深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臂中上段开放性损伤中桡神经深支损伤临床并不少见,但其漏诊率较高^[1-2],如不能早期明确诊断是否存在桡神经损伤,则影响手术效果及同后功能的恢复。为此,我们对桡神经深支进行解剖学观察,并结合近年来接诊的63例前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早期诊断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西迅 《中医正骨》2012,24(2):49-50,52
目的:探讨桡侧腕屈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转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分别应用桡侧腕屈肌或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42例,其中应用桡侧腕屈肌者20例(A组),应用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者22例(B组).两组均用掌长肌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结果:经9个月至8.5年,平均3年随访.A组优16例,良3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采用Mann Whitney检验,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腕桡偏畸形,出现腕尺偏畸形情况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腕功能情况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比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肖佳欢  杜艳军 《河南中医》2016,(9):1639-1641
合谷是人体常用腧穴之一,对于治疗面瘫更有着显著疗效,古人总结为"面口合谷收"。合谷穴的解剖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背侧骨间肌-拇收肌;浅层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桡侧部和第一掌背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分布有尺神经深支的分支等。红外热像研究表明,面部温度的升高是针刺合谷后出现的客观反应。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大脑的神经活动与合谷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桡神经损伤临床较多见。而单纯桡神经深支损伤,特别是株侧伸腕肌或部分伸指肌肌支水平以下的桡神经深支损伤则较少见,且往往因为没有“垂腕征”而易致漏诊。笔者在临床上遇到2例此类型的桡神经损伤早期漏诊病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病例报告例1:叶某,男,19岁,1995年7月11月因左肘被刀砍伤在门诊作清创缝合、抗炎等治疗,创0!期愈合。l月后体检时发现左拇、示、小指伸直功能障碍,选求治入院。入院时体查:左脓骨外保下方约4cm处有约3cm长刀伤痕,已愈合,拇伸、展及直示、小指伸指(主动)活动丧失,伸胳及食、中指伸活动正常,手部皮…  相似文献   

8.
81例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内分泌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并发症、危害大、起病缓、常可累及股、股浅、坐骨、腓肠、正中、尺桡、喉上神经。下肢较上肢为重、累及长神经及感觉神经远端。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痛性感觉呈对称性小腿可下肢疼痛、灼痛或钻凿痛,有时剧痛如截肢状;感觉过敏、异常如袜套样分布甚而盖被受压不能忍受(需用被架)。运动神经亦累及,肌  相似文献   

9.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最常累及的周围神经有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1].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行感、虫爬感、发热、触电样感觉,疼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严重者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笔者采用中药熏洗方法治疗,疗效较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支配区强烈阵发性疼痛。包括前额、头发、眼、鼻、唇、脸颊、上颌、下颌在内的面部神经痛。疼痛特点是突发性、剧烈性、有激发点,发病前无任何征兆。突发性三叉神经分布区剧烈疼痛,以上颌神经(第二支)和下颌神经(第三支)多见。眼神经(第一支)疼痛较少见。疼痛如电击、刀割和钻样痛,每次持续几秒钟至1、2分钟。反复发作,剧痛难忍,可伴有结膜充血、流泪、流涎、面部潮红等。在间歇期可由吃饭、漱口、刷牙和抚摸口角或面颊等特定部位诱发疼痛,这些部位称为激发点或板机点。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丘脑痛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85年笔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丘脑痛12例,临床观察确有止痛和缩短疼痛病程的作用,对促进脑血管病的康复亦有裨益。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66.1岁。丘脑出血3例,丘脑梗塞9例。痛于卒中后出现的时间,最短4天,最长176天。脑出血平均33.3天,脑梗塞平均63.2天。疼痛全部在病灶对侧,即瘫痪侧。口周围及手痛2例,上肢、肩、肘、腕痛4例,下肢痛2例,偏身痛4例。全部病例均为阵发性自发性疼痛,呈弥散性界期不清,或呈深在性或表浅性疼痛,烧灼痛,撕裂痛及痛觉过度。  相似文献   

12.
李泽建  窦蕊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34-134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一侧或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痈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供应血管的硬化并压迫神经造成,也可能是因为脑膜增厚、神经通过的骨孔狭窄造成压迫引起疼痛.  相似文献   

13.
王玉玺  杨素清  王松岩 《新中医》2004,36(12):34-3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在带状疱疹消退后,患部长时间遗留的疼痛,多见于老年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各类病人。该病多侵犯三叉神经、颈丛神经、肋间神经、腰骶神经、臂丛神经,疼痛可呈刺痛、掣痛、胀痛、灼痛、痒痛或刀割样疼痛:此外,尚可有局部皮肤的触痛,病程可持续数月或十数年不等。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彭良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2):817-818
枕神经痛是指枕大神经或枕小神经由于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以枕部和颈部疼痛为主的病症.病因多由于流行性感冒、枕部外伤或颈椎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侵犯或压迫枕神经,致使一侧后枕部,或枕下部疼痛突然发作,并向头顶、乳突部或外耳扩散,疼痛呈针刺样跳痛,或放射样痛,咳嗽、转头、精神紧张等诱因常可引起或加重疼痛.近年来,针灸治疗枕神经痛取得较满意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前臂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神经深支又称骨间后神经,其能游离的长度仅3.1cm-8.8cm。自主干分出后经肘关节及桡侧返动脉的前方,继穿旋后肌浅、深部分纤维之间经桡骨,旋后肌下缘稍上方穿出,支配旋后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尺侧伸腕肌、拇长伸肌、示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支配腕背伸、掌指关节背伸、拇背伸、  相似文献   

16.
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是L1~L3神经后支外侧支穿过横突部腰脊筋膜深层或穿出腰脊筋膜浅层时,受到病变部位增厚、瘢痕、挛缩的筋膜卡压、牵拉、刺激而产生的末稍分布区放射性疼痛.亦主要是由于该神经的特殊解剖关系所造成[1],其主要表现为腰痛、臀痛或伴腰臀痛症状,疼痛可向股部放射.  相似文献   

17.
<正>腕管综合征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桡侧手指麻木疼痛,夜间痛醒,屈腕无力,到后期可以出现鱼际肌萎缩[1]。因为前臂肌群(如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等)出现病理性紧张,形成患肌,从而使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临床上大多用针灸推拿、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浮针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 1993~ 1998年 ,作者采用手术疗法治疗陈旧性儿童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麻痹 18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中男性 14例 ,女性 4例。年龄 :5~ 12岁 ,平均 8岁。伸直型 15例 ,内收型 3例 ,发病原因漏诊延误治疗所致 10例 ,整复后固定不当致骨折再移位所致 8例。病程 5 0天~ 4个月 ,平均近 3个月。临床检查 18例均有肘内翻畸形 ,上肢主动旋转功能障碍 ,被动旋转哭闹不安 ,桡神经深支支配肌群麻痹。合并前臂掌侧小面积压疮 3例 ,尺、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 4例。X线检查片示桡骨头脱位于桡侧或桡前侧 ,…  相似文献   

19.
<正>癌痛绝大多数是指由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肿瘤会侵犯或压迫神经根、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侵犯脑和脊髓,侵犯骨膜或骨骼,侵犯实质性脏器及空腔性脏器,侵犯或堵塞血管系统,同时引起局部坏死、溃疡、炎症,因而导致严重的疼痛。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疼痛也被认为是癌痛。癌痛是造成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癌痛一般以中西医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分内服和外治,内服西药有阿片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手部反射法     
《双足与保健》2011,(1):46-47
(接上期) 手阳明大肠经 在手上有5个穴位,处于手背面第一、第二掌骨之间(拇食指之间). 1.商阳 [定位]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解剖]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附注]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