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天性肺动脉闭锁小儿心导管及心室造影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动脉闭锁小儿心导管和心室造影术中的麻醉处理。方法2006年1~10月27例先天性肺动脉闭锁行心导管及心室造影小儿。麻醉前常规禁食水,入室后常规监测上下肢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袖带血压、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和东莨菪碱0.02mg/kg施行基础麻醉。如建立静脉通路困难者则先肌注氯胺酮5~8mg/kg 东莨菪碱0.02mg/kg。结果手术基本顺利。其中17例(62.96%)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低血压、缺氧、腹胀、呕吐等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先天性肺动脉闭锁小儿心内结构复杂,心导管和心室造影麻醉有其特殊性,麻醉医生应该充分掌握该病的病理生理,密切关注手术过程,麻醉前准备充分,给氧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术后继续吸氧,监测至病儿清醒。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肺动脉闭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连续11例先天性肺动脉闭锁合并其它心内畸形手术治疗的结果,探讨其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修复材料。方法 从1994年-2000年连续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11例,男6例,女5例。其中新生儿2例,婴幼儿5例,儿童3例,成人1例。肺动脉闭锁盲端为肌性5例,膜性6例;主肺动脉发育良好3例,细小5例,仅有残迹2例,缺如1例;左右肺动脉共汇发育良好5例,轻度狭窄2例,重度狭窄4例;伴左肺动脉狭窄5例。侧枝循环主要为动脉导管未闭9例,体动脉侧枝1例,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全组病人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根治性手术10例,含急诊手术4例,包括:带瓣牛心包片跨环修复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连接1例,带瓣自体心包片跨环修复4例,自体心包片跨环修复4例,同种主动脉带瓣管道修复1例(同时进行伴行心内畸形矫治),姑息性手术1例,为Glenn手术。结果 11例中9例存活(82%),血气分析恢复正常。2例手术死亡(18%)。8例远期随访均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手术宜尽早进行,缺氧发作应当急诊手术。尽量争取进行根治性手术,无条件进行根治性手术才进行姑息性手术,修复材料可以首选带瓣自体心包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剖宫产术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妊娠合并PAH 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妊娠合并PAH17例患者,仅1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其余16例采用了硬膜外麻醉,均采用小剂量、分次及缓慢的给药方法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合并PAH患者剖宫产生命体征影响较小,且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结论:妊娠合并PAH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极易发生剧烈变化,如果麻醉处理不当会影响母婴安全,连续硬膜外麻醉是妊娠合并PAH患者行剖宫产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及内科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获得治疗,合并先心病的孕产妇病例数也明显增加。临床上除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肺血管阻塞性疾病和马方综合征的孕妇外,孕妇妊娠期间死亡一般较少见[1]。然而,有心脏病的孕妇易合并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衰)、心律失常和脑卒中等,死亡风险仍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剖宫产麻醉管理4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总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剖宫产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4例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麻醉,其中包括15例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H)或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患者,均采用小剂量、分次及缓慢的硬膜外给药方法,维持循环平稳。仅1例重症患者采用全麻。术中完善监护措施,积极防治心力衰竭,所有产妇均平安度过围术期。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适应于大多数合并先心病患者剖宫产手术,术前进行多科会诊,围术期积极防治心衰,密切监测、维持循环稳定是确保围产期母婴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闭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全心 《山东医药》1998,38(1):33-34
肺动脉闭锁山东省立医院(250021)范全心肺动脉闭锁的特征是右心室与肺动脉的交通中断。通常,根据有无室间隔缺损将其分为两大类,即伴室缺的肺动脉闭锁和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由于二者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外科治疗均不相同,故现在多数学...  相似文献   

7.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患儿生后严重缺氧,病死率高。21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激光或射频打孔球囊扩张介入治疗PA/IVS,我院于2009年3月18日成功地经导管射频打孔、肺动脉瓣球囊扩张介入治疗PA/IVS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婴幼儿心脏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孤立性主动脉伴肺动脉闭锁是心室单出口的一种类型,临床少见,本文对我院1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尸检材料进行分析总结。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8岁,因妊1产0孕25周,胎儿畸形(胎儿心脏异常、心内膜垫缺损及大动脉共干),胎儿单脐动脉。行利凡诺引产术,娩出一男死婴。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胎儿心动B超:(1)胎儿心脏在胸腔内位  相似文献   

9.
对4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9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6例,动脉导管心内直视修补术3例,部分性心内膜垫修补术9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纠治术2例,同时行严格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结果麻醉过程平稳,术后治愈出院47例,死亡2例.认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只有遵循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维护心功能,避免肺动脉压危象发生的原则,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PAH)接受剖宫产围术期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及麻醉科的有效干预治疗。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妊娠合并PAH接受剖宫产手术患者,根据入室放置Swan-Ganz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压力数值,分为中度组(SPAP:50~79mm Hg,1mm Hg=0.133k Pa)和重度组(SPAP>80mm Hg),并于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及术后72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性激素-总睾酮(T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孕激素(PROG)、催乳素(PRL)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同时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管活性药应用情况。结果:中度组和重度组各15例,经过组内和组间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E2、HCG、TT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趋势,重度组E2、TT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FSH、LH、PROG水平均较术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压除术毕高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和平均压术后48h和72h均较术毕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各时点的收缩压低于中度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重度组平均压术后24h较中度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别、性激素变化等因素对动脉压力的影响发现,性激素含量对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PAH患者剖宫产围术期性激素水平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娩出胎儿后性激素E2和TT下降,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的合理应用是稳定血流动力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7例PAIVS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外科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AIVS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明显:(1)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显示室间隔回声完整.(2)心尖四腔切面显示2个心房正位,室间隔回声完整.(3)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2条大动脉位置关系正常,肺动脉瓣无开放运动,肺动脉瓣无血流信号通过.手术证实7例PAIVS中肺血由未闭的动脉导管供应者6例;主肺动脉及分支发育不良,仅有体肺动脉侧支供应肺血者1例.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者7例:其中5例为卵圆孔未闭,2例为房间隔缺损.合并畸形包括三尖瓣闭锁,三尖瓣发育不良伴狭窄、房间隔膨凸瘤等.结论 PAIVS患儿肺血来源多样化,肺动脉发育程度不一,超声心动图特征明显,对PAIVS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Ⅱ型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患者中固有肺动脉的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1例Ⅱ型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的影像学资料,分析体肺侧枝及固有肺动脉的形态学特点。结果:5例体肺侧枝直接与心包内固有肺动脉相连,不直接供应肺组织血供,肺动脉指数为1.5±0.3,固有肺动脉供应(15.2±3.2)个肺段。16例患者侧枝在肺叶及以下的肺动脉分支与固有肺动脉相连,肺动脉指数0.8±0.4,供应(4.9±4.7)个肺段,两组肺动脉发育及供应肺动脉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提示交通支直径是固有肺动脉发育的影响因子。结论:侧枝直接与心包内固有肺动脉相连,固有肺动脉发育好。侧枝在肺叶及以下的肺动脉分支与固有肺动脉相连,固有肺动脉发育差,且变异很大,固有肺动脉发育与交通支直径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急诊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 5例巨大肺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患者术前状态 ,手术方式 ,麻醉处理等情况进行分析 ;研究可行的麻醉方法。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3例(6 0 % ) ,其中 2例死于不可控制的肺出血 ,1例死于肺动脉栓塞复发而猝死 ;治愈 2例。结论 :麻醉诱导需谨慎用药 ;必须施行双腔气管插管 ;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下静滴扩血管药 ,改善右心衰竭 ;积极防治心律失常和支气管痉挛有益于术中心肺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14.
室间隔缺损合并先天性肺动脉发育不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心慌,气短39年,喘憋3天.急诊收住院.查体:血压140/80mmHg,口唇紫绀不明显,双颈静脉怒张,HR60次/分.律齐,P2>A2,胸骨左3~4肋间Ⅲ/6收缩期杂音,胸骨右Ⅰ肋间Ⅱ~Ⅲ/6喷射样血管杂音,向后背放射.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7.367,PO_282.6mmHg,PCO_2 39.5mmHg,SaO_2 97.5%.HCO_3—25.7mmol/L,BE 1.7mmol/L.血生化检查:血钾、钠、氯及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窦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导联R/S>1.X线胸片:肺动脉段饱满,左室偏大.超声心动图:左右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膜部回声中断6mm,室水平友向右分流.超高速CT:室间隔膜部1.0cm,缺损左心室增大,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发育良好,左上下肺动脉及其分支纤细,肺动脉各级分支均未见充盈缺损和不规则狭窄.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室间隔膜部见左向右分流征象,主肺及右肺动脉扩张,左肺动脉内径偏细,左肺叶、段及以下肺动脉分支明显变细,管壁不规则,伴节段性瘤样扩张改变.右下肺动脉中段亦见局限性狭窄,远端呈狭窄后扩张.测肺动脉压力(PAP)吸氧前150/20mmHg,吸氧后145/20mmHg.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1例先天性肺动脉缺如,其中10例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1例单纯性肺动脉缺如,9例为右侧,1例为左侧,1例为双侧。1例合并ASD,在体外循环下行ASD修补术,术后死于低心排;其余均因肺动脉发育细小、左室发育不良或发生艾森曼格综合征而未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复习罕见门静脉解剖异常导致门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PPHTN)的相关文献,了解这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成人门静脉闭锁导致PPHTN患者的临床经过和特点,并以"门静脉闭锁"、"门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atresia of portal vein"、"pulmonary hypertension"为检索词在pubmed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结果:患者女性,71岁,3年前因反复"肝性脑病"发现门静脉主干闭锁,脾静脉纤细;肠系膜上静脉-左肾静脉门体分流形成。胃底周围见静脉曲张,门腔静脉自发分流形成可能。2年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1月前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腹胀。UCG示下腔静脉增宽,心室呈"D"型影,s PAP84mm Hg(1mm Hg=0.133kPa)。因患者入院后出现院内感染及急性肾损伤,未能行右心导管检查,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除外肺实质疾病、肺血栓栓塞症、结缔组织疾病及其他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PAH)的药物使用或毒物接触史,同时确定患者存在门脉高压导致的胃底静脉曲张,诊断患者为非肝病性门静脉解剖异常导致的PPHTN。共检索中文文献2篇,外文文献24篇,保留较为详细病例资料文献15篇,涉及病例25例。结论:非肝病性门脉高压所形成的门体分流可以导致高动力性PAH,先天性门体分流者多见,继发于成人门静脉闭锁者罕见,早期识别随访,及时针对PAH进行干预治疗,维护右心功能,可能会延迟右心衰竭发生的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 7岁 ,体重 43kg,ASA 级 ,住院号 :97- 6 874。患者以妊娠 36周先兆早产 ,充血性心力衰竭 度诊断入院 ;伴扁平骨盆 ,左侧毁损肺 ,继发性聋哑。神志清楚 ,全身水肿 ,端坐呼吸 40 / m in,心率 190 / m in,血压 14/ 9k Pa,尿蛋白 ;心电图示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 2 :1下传导阻滞。拟急诊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术前使用西地兰、速尿、氨茶碱、地塞米松、多巴胺并吸氧。入手术室给予面罩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导尿 ,心率由原来的 190 / m in下降至 140 /min,血压由 14/ 9k Pa上升至 16 / 10 k Pa,SPo2 由 6 0 %上升…  相似文献   

18.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产妇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术前接受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多数选择硬膜外麻醉,小量、分次注射局部麻醉药维持循环平稳。术中积极防治心力衰竭(心衰),产妇平安度过围术期。结论:硬膜外麻醉适应于大多数风湿性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手术。围术期积极防治心衰,密切监测、维持循环稳定是确保围产期母婴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的手术策略,手术方法以及影响早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资料,根据肺血主要来源分为两组,导管依赖组6例:男性2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18(4~252)个月。非导管依赖组9例:男性4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33(16~96)个月。全组行Sano分流13例,BT分流1例,中心分流1例。结果:全组15例患者全部接受分期手术,Sa O2由术前(62±16)%升至术后(89±10)%,术后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渗出,右心功能不全,早期出现呼吸机相关感染3例,经治疗后痊愈,死亡2例。随访11例,随访率85%(11/13)。全组随访期间无死亡。9例接受二期手术根治术,4例等待手术。结论: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个体化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导管依赖型的围术期风险远低于非导管依赖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