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采用夹日法及粉迹法,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白云机场”)范围内鼠形动物进行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的监测。监测中发现鼠形动物2目2科4属7种,其中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53.02%;其次为臭嗣腈,占28.35%。从156只活鼠体表检获寄生虫123只。其中18只为蚤类,隶属于1目2科2属2种,分别为印鼠客蚤(占77.78%)和适存病蚤(占22.22%);[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992年l0月~1993年9月,大铲国境口岸在进行鼠形动物及体外蚤、螨调查中,共捕获鼠形动物分为2目2科6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板齿鼠、黄毛鼠和臭鼩鼱.以食虫目臭鼩鼱占优势,占71.08%;而啮齿目仅占28.92%.鼠形动物密度4月份开始上升,以8月为高峰期,3月为低峰期。妊娠率以黄毛鼠为最高,达50%;鼠类妊娠率以7月份为最高.带蚤指数最高为褐家鼠和板齿鼠。带螨指数最高为褐家鼠。因此大铲口岸4月至8月为防制鼠形动物和病媒昆虫较好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掌握香洲口岸北提货运码头鼠形动物种群特征及其体表寄生病媒昆虫种类和鼠间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是否存在,评估香洲口岸鼠间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群的潜在危害。方法 从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对香洲口岸北提货运码头用鼠笼捕活鼠并收集其体表寄生病媒昆虫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其血、肺进行实验室检测鼠疫抗体和流行性出血热抗原。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75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5属6种,年平均密度为6.36%,优势种为褐家鼠占42.67%,其次为臭鼩鼱占40.00%,雄雌比值为1.33:1;鼠体表寄生病媒昆虫只有蚤和螨两类,总蚤指数为O.04,总螨指数为0.77;从捕获鼠形动物采到52份血、肺样本中,经检测鼠疫抗体、流行性出血热抗原均呈阴性。结论 鼠形动物密度和总螨指数较高,应加强防治工作;虽然今次调查表明本货运码头鼠间并无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存在,但口岸鼠疫(F1)抗体、流行性出血热(HFRS)抗原监测工作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家栖鼠类分布格局及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深圳市各型场所鼠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数量变化规律,为制定鼠害综合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对深圳市各类型场所进行调查。结果捕获的鼠形动物有2目2科4属10种,其中褐家鼠占39.71%,为城区优势种,臭鼩占29.19%,位居第2;黄毛鼠和施氏屋顶鼠为野外优势种,分别占36.36%和34.09%。城区鼠密度季节性变化不大(3.50%~4.85%),为常年基本稳定型。在不同类型场所中,以市场类场所的鼠密度最高(8.16%),鼠种数量分布较均匀;只有下水道均为褐家鼠。家鼠室外水平分布以垃圾收集点的鼠密度最高(7.27%);垂直分布以地面层(6.04%)和地面上层(5.48%)鼠密度高。4种鼠形动物的繁殖指数以小家鼠最高(0.72)。结论应根据场所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灭鼠工作,加强防鼠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和巩固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龙岩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龙岩市监测点鼠疫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合计捕获鼠形动物3305只,隶属2目2种3属5种,其中啮齿目动物2899只,食虫目动物406只,鼠密度为4.32%,黄胸鼠密度为2.17%。3305只鼠形动物中,染蚤鼠1674只,捡获蚤5353匹(包括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染蚤率为50.65%,总蚤指数为1.62。黄胸鼠蚤指数为1.93,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为1.68。室内游离蚤指数为0.05。检测鼠疫宿主动物血清3289份,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检测肝、脾1551份,鼠疫F1抗原全为阴性。[结论]黄胸鼠是龙岩市的主要鼠种,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黄胸鼠密度及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均超出鼠疫控制标准。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山东省2003-2004年汉坦病毒(HV)宿主动物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捕捉HV宿主动物,液氮保存,用直接荧光法检测宿主动物肺抗原,间接荧光检测血清抗体。结果宿主动物HV带毒率分别为褐家鼠6.24%,小家鼠2.55%,黑线姬鼠5.00%,莉腈5.56%,其余鼠种未发现带毒,核酸分析均为汉城型HV;室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大仓鼠为优势鼠种;鼠带毒率与人间疫情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r=0.920)。结论山东省HV宿主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方法]2002年3月~2003年2月,采用皿肿夹夜法和笼捕法对鼠形劝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目3科4属7种;寄生虫2种;蚤类2科2属2种;革螨1科2属2种。鼠体年染蚤率23.7%,染革螨率36.2%;染蚤率最高的是褐家鼠、染革螨率最高是的海南屋顶鼠;年蚤染指数0.7;年革螨指数1.8;蚤指数最高的是褐家鼠,革螨指数最高的是海南屋顶鼠。染蚤率最高和最低月份分别是5月和8~12月,染革螨率最高和最低月份分别是11月和9~10月;蚤指数最高是3月,最低是8~12月;革螨指数最高是11月,最低是8—9月。年均鼠密度为1.2%,最高月份是7月,为4.2%,最低月份是8、12月,为0。[结论]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具备鼠疫疫源地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舟山老塘山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为预防控制检疫传染病与防止医学媒介生物的输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9月~2005年7月期间,在老塘山港区选择室内、荒草地、绿化区3种代表性生境,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体表寄生虫调查时,将捕获动物用乙醚麻醉后采集并分类、鉴定。[结果]发现医学媒介生物4目5科8属10种。其中鼠形动物2目2科5属6种,以黄毛鼠为优势种(占61.96%);体表寄生虫,有蜱螨目的革螨2科2属3种和蚤目1科1属1种,革螨以毒厉螨(65.56%)为优势种;蚤类仅适存病蚤1种。恙螨与蜱未检获。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革螨呈双峰型(7月和11月)、蚤类表现为春季高峰型(3月份)。[结论]本次调查初步查明了老糖山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发现适存病蚤1种为舟山市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泉州市丰泽区鼠形动物及其寄生蚤的种群分布及数量。[方法]对2002-2006年丰泽区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捕获鼠形动物965只,平均鼠密度6.3%。鼠种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褐家鼠(51.0%)、黄胸鼠(27.6%)和臭鼩鼱(19.1%)。共检出寄生蚤1408只,印鼠客蚤占98.6%,鼠体平均染蚤率32.1%,体外蚤指数大于1。黄胸鼠染蚤率较褐家鼠高。[结论]结合自然和社会因素,丰泽区基本具备鼠疫流行的条件,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灭鼠灭蚤工作以降低鼠蚤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福州口岸鼠形动物的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变化,以及入出境船舶截获鼠形动物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差别,对相关疾病的流行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在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之间,实施13岸鼠形动物调查及船舶鼠形动物笼日法监测,并对截获的鼠形动物携带鼠疫菌采用国标法检测抗原、抗体,用RT—PCR方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RNA,用PCR方法检测钩端螺旋体DNA。结果口岸共捕获鼠形动物373只,年平均密度0.0326只/笼·d,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5种,褐家鼠为优势种群。7—11月份鼠密度较高,其中9月份达到高峰,12月份最低,鼠形动物活动为单峰型。鼠疫菌抗原、抗体均为阴性,肾综合征出血热RNA阳性55份,阳性率15.90%,钩端螺旋体DNA阳性14份,阳性率3.70%。结论福州口岸鼠体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阳性率高,有传播相关传染病的风险,有必要对口岸采取灭鼠措施,并对鼠间、人间相应传染病感染情况实施监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Pors AG 《World hospitals》1991,27(2):18-28
Hospitals all over Europe must get ready to face the important challenge of 1993 at all levels: micro-economic, macro-economic, local, regional and European. Despite the liberalization trends which will inevitably appear with the increased freedom of exchange and movement, hospitals must strive to remain havens of peace to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整体护理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有系统的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否见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职业素质。从我院开展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工作成效分析,在学习新模式,转变传统护理观念的同时,同样要重视护士职业礼仪的教育,这样既提高整体护理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9.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is is alarming because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besity at young age is related to obesity at adult age. Consequently, the prevention of overweight from childhood onwards is an important issue. Apart from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here is an increased risk of orthopaedic complications, respiratory problems, fertility problem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psychosocial consequences in the form of a negative self-image,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and depression. 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ural factor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as the most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s for prevention. Most prevention programmes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s. Prevention programmes aimed at stimulating breast feeding and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playing outside) and the restriction of sweetened drinks and watching TV are very promising. With such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involvement of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parents i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