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honal勿sremia,FD)是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很高,西方国家报道占总人群的刀%-40%。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异常在FD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FD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国内尚缺乏系统调查。为此,我们对国人FD与情绪障碍、心理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作调查分析。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人群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999年3-7月我院体检的15-72岁的本市健康人群。病人调查选自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病例。抽样方法为对随机抽选某天的人群和病人作整体调查。2.方法:()人群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专人按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特征,帮助临床寻找有效的综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6个量表组成定式问卷,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各100人,并随机选择健康体检人群中的200人,进行上述问卷调查及两组对比研究.结果 (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组的N分及焦虑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0.05).(2)抑郁自评得分、抱怨得分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3)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在就诊时就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有着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常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可能会成为防治心身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特征 ,帮助临床寻找有效的综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 6个量表组成定式问卷 ,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各 10 0人 ,并随机选择健康体检人群中的 2 0 0人 ,进行上述问卷调查及两组对比研究。结果 (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组的N分及焦虑因子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抑郁自评得分、抱怨得分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 (P <0 .0 5 ) (3 )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在就诊时就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有着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常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 ,因此 ,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可能会成为防治心身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凤玉  史勇 《海南医学》2011,22(1):80-82
目的 探讨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学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医用焦虑抑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符合罗马Ⅱ标准,连续在消化专科门诊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患者中,筛选出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进行测评,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并与同期20名健康自愿者对照....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性疾病,属于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范畴。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多因素有关,但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情志和人格因素在FD中的作用,心理干预和精神科药物的应用对治疗FD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杨斌  王碧霞 《河北医学》2014,(5):720-72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三年我院消化专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患者68例,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抗消化不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 X2=3.904,P=0.04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SRS评分、SDS评分及HRS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可显著提高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郭启生 《当代医学》2008,(12):95-9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占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50%左右,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一直被认为与FD 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以往该病的治疗多采用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胃肠动力药,疗效不甚满意,通过对240 例F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帕罗西汀与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肠动力药疗效差别,了解帕罗西汀组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近十余年来,发现精神心理因素在FD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Tally等以调查表的形式对76例就诊的FD病人进行了个性、情绪调查,结果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组患者神经质、焦虑、抑郁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年轻组、社会地位低下组这种异常个性、情绪的发生率偏高;在与症状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个性、情绪异常并非由FD引起。但在与溃疡病的比较中却未发现这种差异。国内的一份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78例F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 组为帕罗西汀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B组为多潘立酮对照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统计结果:A组显效64.1%,有效28.2%,总有效率92.3%。A 组与B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与多潘立酮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治疗FD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慢性功能性疼痛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哪些心理社会因素与慢性功能性疼痛(CP)有关,并探讨CP的诊断归属。方法采用SCL-90、LES、SSRS、DSQ、HAMD、HAMA、MMPI等多个量表对59例CP患者和30例器质性疼痛(OP)患者进行调查,用t检验、χ2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P组的SCL-90症状评分、负性事件刺激量、不成熟防御方式因子均分、HAMD抑郁分、HAMA焦虑分均明显高于OP组(P<0.05~0.001)),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OP组(P<0.001)。MMPI的廓图表现为1、2、3、7型。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在C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CP是神经症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11.
Li Y  Nie Y  Sha W  Su H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7):1082-1084
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本文探讨两者在国内人群中的发病率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 10 1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及Zung自评抑郁量表 (SDS)和焦虑量表 (SAS)评定 ;同法对 72例FD、84例器质性消化不良及 197例其他器质性疾病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0 16例健康体检者中 ,FD的检出率为 2 3 5 %、焦虑抑郁障碍为 9 1% ;FD合并焦虑抑郁 (15 5 % )较非FD(7 1% )明显高 ,(P <0 0 1) ;住院患者 ,FD合并焦虑抑郁 (5 4 2 % )较器质性消化不良 (19 0 % )和其他器质性疾病(2 8 9% )的异常明显高 ,(P <0 0 5 ) ,较健康人群FD患者并焦虑抑郁率 (15 5 % )亦明显高 ,(P <0 0 1)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 ,社会心理异常是FD的高危因素。结论 FD和焦虑抑郁障碍在中国常见 ,两者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和十二指肠黏膜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定焦虑(HADS-A)和抑郁积分(HADS-D),甲苯胺蓝染色计数十二指肠黏膜MC总数及脱颗粒比率。直线相关分析HADS-A、HADS-D与十二指肠黏膜MC的相关性。结果 FD患者HADS-A和HADS-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黏膜M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C脱颗粒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HADS-A、HADS-D与十二指肠MC计数、脱颗粒比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FD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可能与十二指肠黏膜MC的数目及脱颗粒比率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虎晓岷  尹晓涛  王家同 《医学争鸣》2005,26(16):1523-1525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对92名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自杀未遂者在HAMD分数、过去一年内生活事件频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分值、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的分值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HAMD分值.结论: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在自杀未遂患者自杀行为中的作用,为制订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WHO健康问卷、生命质量、Beck抑郁和焦虑问卷、Braatte冲动问卷和Buss攻击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应付方式等问卷对在急诊室留观诊治的132例自杀未遂患者和按1:1匹配筛选的躯体疾病对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杀未遂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差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17.07±3.07)分和(9.76±7.11)分;对照组(13.42±3.31)分和(17.08±3.81)分,均P<0.05],Beck抑郁和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15.22±11.22)分和(27.87±7.24)分;对照组(6.87±6.36)分和(26.22±5.44)分,均P<0.05];自杀未遂患者的冲动性和攻击性高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 87.67±20.08)分和(73.74±19.61)分;对照组(73.34±14.54)分和(63.78±16.44)分,均P<0.05];社会支持利用评分低于对照组[(6.53±1.84)分和(7.78±1.72)分,P<0.05];自杀未遂组患者自责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3.42±2.44)分和(2.35±2.04)分,P<0.05],而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等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受教育年限、生命质量、健康状况、Beck抑郁评分、冲动性评分、合理化、支持利用度、计划性评分、躯体冲动、愤怒等11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自杀未遂者的健康状况、生命质量、焦虑抑郁、冲动和攻击性人格特征,以及不同的应对方式在自杀行为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刚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310-1311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发作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90例老年抑郁症发作的患者和10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的测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老年抑郁症组在人际关系、经济压力、健康适应的得分上均较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正常对照组的良好应对方式得分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抑郁症组在不良应对方式得分较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老年抑郁症发作与负性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老年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统计分析,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对50例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及相关心理因素进行调查,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同时设立非肿瘤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而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二者无差别(P>0.05).结论老年肿瘤病人与非肿瘤病人对社会支持的认知评价存在差异,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可能存在不同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飞行员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飞行员慢性胃炎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方法124名患慢性胃炎飞行员和184名健康飞行员作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紧张性生活事件量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并比较二组结果。结果患病飞行员个性表现为稳定性和自律性偏低,忧虑性和紧张性偏高;患病飞行员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婚姻恋爱、躯体健康、工作、经济、环境、法律方面发生的负性生活事件明显的多,且心理健康水平明显的低,而获得的社会支持二组并无差异。结论飞行员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老年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统计分析,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对50例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及相关心理因素进行调查,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同时设立非肿瘤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而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二者无差别(P>0.05)。结论 老年肿瘤病人与非肿瘤病人对社会支持的认知评价存在差异,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可能存在不同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