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孕妇孕早中期生殖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对策.方法 收集在妇产科门诊首次就诊的妊娠妇女,自愿接受生殖道分泌物检查者452例,分析其各种病原体检出率、妇科检查情况、年龄与生殖道健康状况等.结果 在452例妊娠妇女中,生殖道感染者为12.8 %.感染类型主要为假丝酵母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进行过婚前体检及孕前查体的孕妇占6.6 %;孕前检查的孕妇生殖道总感染比例为6.0 %,无孕前检查的孕妇为1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21~、26~、31~、36~39岁组孕妇生殖道感染比例分别为30.0 %、11.9 %、9.0 %、14.4 %、35.3 %; 19~20岁组感染比例高于26~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早中期生殖道感染较常见,其中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常见;应加强孕前检查,并鼓励适龄怀孕,有利于提高孕期生殖道健康情况、减少母儿围生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下生殖道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就诊的135例B超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为研究组,同时抽取130例正常早孕要求流产的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下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的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阳性率(34.8%、20.7%、1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2%、10.0%、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28、5.842、4.618,P0.05)。研究组UU、CT均阳性的占5.2%,与对照组(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1,P0.05)。结论 CT、UU、BV与稽留流产关系密切,建议常规对孕前男女双方行CT、UU、BV分泌物检查,消除稽留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3,最常见的阴道炎包括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及萎缩性阴道炎,临床上约50%以上的阴道炎为混合性感染。阴道炎治疗目的是有效治疗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重建阴道生态系统,恢复阴道防御机能是关键。治疗选用药物最好是强效、快速、复发率低和安全。该文就常见阴道炎的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女性下生殖道常见感染的诊治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概述 女性下生殖道常见感染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这是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三种外阴阴道炎。由于外阴前与尿道比邻,后与肛门临近,易受污染;外阴阴道又是性交、分娩及各种手术操作的必经之道,因此易受损伤和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外阴阴道炎的共同特点是:阴道分泌物增加及/或外阴瘙痒或疼痛,并常伴有阴道异味。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状况。方法对无锡地区妇科门诊2142例、体检中心1885例、住院患者218例育龄妇女采集阴道后穹隆部位的分泌物,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丝酵母菌属、滴虫。结果妇科门诊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19.44%、16.43%和7.19%;体检中心患者发病率分别为8.17%、6.47%和1.91%;住院患者发病率分别为2.75%、1.83%和1.38%;妇科门诊与体检中心、妇科门诊与住院患者的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且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但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以及体检中心与住院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门诊应将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属、滴虫列入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相关性. 方法 对医院2284例疑似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测和BV三联法测定H2O2浓度、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活性. 结果 2284例中共检出仅BV阳性451例(19.7%),滴虫感染85例(3.7%),假丝酵母菌属感染389例(17.0%),BY合并滴虫感染34例(1.5%),BV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102例(4.5%);患者清洁度Ⅰ~Ⅱ度的BV阳性173例,占14.4%,Ⅲ~Ⅳ度的414例,占3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V合并滴虫或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136例均在Ⅲ~Ⅳ度间;BV患者的年龄段20~30岁为29.5%,30~40岁为32.8%,与<20岁和>5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和滴虫感染同样处于此年龄段. 结论 BV是阴道炎患者的主要病原感染原因,同时也是育龄妇女具有潜在危险的最常见的阴道感染疾病,对阴道炎患者进行白带常规检测同时进行BV Set检验,能更好地反映出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探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假丝酵母菌阴道炎(VVC)、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了解发病原因,为社区妇女降低上述阴道炎的患病率作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的阴道炎病例共1069例均做白带常规检查查找滴虫、假丝酵母菌的发病情况,其中有925例患者做BV检查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结果1069例阴道炎患者中做白带常规检查发现假丝酵母菌阴道炎者有72例、发病率6.74%,滴虫性阴道炎者有59例、发病率5.52%,在925例患者做BV检测发现BV(+)者120例发病率12.97%。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中发病率最高是细菌性阴道病,其次是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最低是滴虫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8.
亢一新  李淑霞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430-1432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评分是否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相关。方法对615例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评价,同时取阴道分泌物涂片做Nugent革兰染色细菌评分和唾液酸酶快速试验。阴道分泌物评分与Nugent革兰染色细菌评分以及唾液酸酶快速试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构建判别函数。结果阴道分泌物评分与Nugent革兰染色细菌评分以及唾液酸酶快速试验阳性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6(P〈0.01)、0.831(P〈0.01)。判别模型预测VVC合并BV正确率为94%。结论 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评分对诊断VVC合并BV有一定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且减少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既往曾一度称为霉菌性阴道炎 ,现已废止 ,因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或称念珠菌 ,属真菌类而非霉菌。本病中 90 %的病例是由假丝酵母菌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 ,其余 1 0 %则来源于非白假丝酵母菌。据报道 ,近年来其流行率逐渐升高。本病发病非常普遍 ,约 5 0 %~ 75 %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假丝酵母菌属条件致病菌 ,1 0 %~ 2 0 %的非孕妇女及 30 %的孕妇阴道内有此菌寄生 ,但菌量较少 ,并不引起症状 ,称为携带者。当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时 ,该菌大量繁殖 ,始出现临…  相似文献   

10.
虞晓燕 《现代保健》2012,(13):118-119
目的:探讨妊娠和非妊娠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0 年12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非妊娠妇女150 例和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妇女150 例,分为观察组( 妊娠妇女) 和对照组( 非妊娠妇女),两组均有外阴感染症状,比较两组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和两组患者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和用药率分别为35.33% 和42.00%,对照组分别为20.67% 和84.67%,两组比较,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症状的妊娠妇女假丝酵母菌检出率高于非妊娠妇女,而妊娠妇女用药率低于非妊娠妇女,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唐县地区女性阴道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白带常规检测方法对630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在630例患者中,共检出阴道感染患者464例,其中单一性感染361例,混合感染103例。BV、VVC、TV及混合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29.52%、21.27%、6.51%、16.35%。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混合感染发病率较高,值得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早孕人工流产妇女中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的检出率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取阴道分泌物做生理盐水湿片镜检筛查滴虫性阴道炎,同时将阴道分泌物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筛查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阴道炎。结果:51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BV、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分别是33·53%、9·11%和4·07%,BV合并念珠菌阴道炎、BV合并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分别为5·62%和2·13%,BV同时合并念珠菌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1·55%。结论:在早孕人工流产妇女中BV检出率最高。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人工流产术前进行常见阴道感染、特别是BV的检查,以避免因漏诊而引起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3.
李慧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362-1364
目的:观察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结果及其感染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对在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于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及健康体检的54 060例妇女的白带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2009年,滴虫、霉菌感染率均逐年增加,滴虫感染率从2003年的6.85%增加到2009年的8.69%,霉菌感染率从2003年的7.59%增加到2009年的11.08%。霉菌感染率高于滴虫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 102,P<0.01)。4 0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结果中,白细胞(+++)以上占94.96%,4 939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上皮细胞(+++)以上占76.59%。结论:白带检测滴虫、霉菌性阴道炎,准确率高。近年来,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感染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172748例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阴道炎患者44541例(25.78%),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3473例(19.38%),细菌性阴道病7738例(4.48%),滴虫阴道炎3330例(1.93%),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二者(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逐年下降(P〈0.05);秋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夏季(P〈0.05);〈20岁组、20~49岁组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逐年上升(P〈0.05);春季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三季(P〈0.05);〈20岁组、20-49岁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滴虫阴道炎检出率逐年下降(P〈0.05);春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季(P〈0.05);≥50岁组检出率明显高于〈20岁组、20-49岁组(P〈0.05)。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最常见的阴道炎;各类阴道炎多好发于生育期年龄;阴道炎的发病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趋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药敏一体化检测试剂盒对云南省妇幼保健院5年来妇科门诊的标本进行支原体(Uu、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近5年的总感染率为62.68%,对红霉素(97.44%)、罗红霉素(87.18%)和环丙沙星(76.92%)耐药率高,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80%);Uu和Mh复合感染比单纯感染耐药率明显增高。结论: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Mh和Uu复合感染比单纯感染有较高耐药性,因此,临床诊治前应尽可能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规范用药以延缓耐药株的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6.
江门地区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江门地区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及HPV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方法:2009年1月~2010年3月采取HPV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000名志愿者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对HPV亚型感染、多重感染及感染者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0例女性HPV感染422例,平均年龄为(35.6±9.9)岁,HPV感染率为21.1%(422/2000);高危型HPV前五位排列分别为HPV16、52、58、33、53,低危型HPV前三位排列分别为HPV11、6、44;单重感染占79.3%、多重感染占20.7%;从6个年龄组中HPV感染率前三位排列是61~75岁、16~20岁、21~30岁年龄段,分别是43.6%、30.5%、24.0%,她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江门地区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最常见的亚型为HPV16,HPV基因亚型的分布存在地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孕妇与生育期妇女阴道菌群状态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妇科门诊正常产检孕妇和妇科普查生育期妇女各1 200例为研究对象,行阴道分泌物涂片Nugent评分及阴道菌群检查,并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妇科门诊孕妇和生育期妇女菌群正常分别为805例和384例,BV分别为116例和396例,两组之间BV发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乳杆菌分别为924例和646例,加德纳菌和类杆菌分别为180例和361例,染色不定弯曲小杆菌分别为96例和193例,两组之间加德纳菌和类杆菌、染色不定弯曲小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妇科门诊孕妇的阴道微生态屏障防御致病菌能力强于生育期妇女。激素水平改变、阴道炎症引起PH值升高导致菌群比率失调,因此,孕妇BV发病率明显低于生育期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