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因课时少,无法涉及方剂、中药及临床诸多病证的辨证施治;在教学方法上只能是纯理论的教学,课间见习很少,学生很难掌握临床辨证施治的知识和技能.鉴于西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医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中医理论,而是通过了解中医理论掌握中医学的特点以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临床辨证施治技能,使学生能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掌握用中医治疗见长的一些常见病的辨证施治方法.因而为了培养新型的医学人才,我们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探索"以病证为中心"的教学法,以期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基层实用型医疗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精髓。扶正祛邪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之一。笔者试图应用数学方法来解析中医扶正祛邪的辨证施治临床治疗学思想方法,为中医理论与数学的结合做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的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年中药复方的研究进行总结,可归纳为整方、拆方、配伍环境、量效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并对研究模式也进行了总结,认为中药复方的研究应保持中医的辨证施治特色,注重病证结合和临床疗效,以及规范中医病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辨证施治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作为中医辨治施治的大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超前的理论水平。循证医学重视实验的评价,辨证施治和循证医学的完美结合,必将推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和精气神”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技术。辨证施治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医深厚复杂和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使其在临床医疗中经历五千年而长盛不衰。中医理论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必将推动中医现代化向前发展。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相同的患者群体;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体,重视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一定能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体系做出贡献,并能为临床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灿烂的古代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交相互映,折射出中医药的伟大,辨证施治集医学与药学于一体,诊疗互根;维持生命的和谐,中医大师可与一代大儒媲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置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医辨证论是古代精神文化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化身和健康的守护天使。  相似文献   

5.
周宏剑  黄铭涵  高远  林平 《新中医》2019,51(9):35-38
从病证结合角度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诊疗,是中医脾胃病学的一个特色。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连接中医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纽扣。因此,构建符合临床特征的病证结合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发挥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优势。目前多数学者常应用多因素复合法制备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但与自然发病状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构建中医疾病的动物模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中医发病机理,并通过模拟中医病因、证候,以及方证结合等方法阐明中医证候的相关特征,优化构建方法,以促进中医药临床和科研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医动物模型重复性差,割裂了病与证的联系;单纯借鉴西医病理模型制备中医病和证的模型,不符合中医理论的要求;病证结合模型体现病与证的紧密联系,符合临床实践,已成为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优势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心脉病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思维辨证方法繁多,各具特色。辨病基础上分型辨证,辨病基础上辨方证,辨体质、辨病、辨证相结合,专病专方与辨证施治相结合,均体现中医临床思维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重要性。脏腑辨证是中医理论体系"以五脏为核心"学术思想的体现;标本虚实辨证体现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正虚与邪实的矛盾关系;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虽来源于温病辨证方法,对心脉病证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辨证思路具有复杂性和殊途同归性,辨证方法复杂多样,目标相同,运用时也可互通互化,如同武术招式、门派纷繁复杂,每种招式各具特色,只有掌握多种拳法,灵活选取,才能出奇制胜。全面掌握不同种类辨证方法,发挥中医多种临床思维优势,才能拓宽临床诊疗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基于辨证施治理论防治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明确的临床疗效,但其治疗机制尚未得到明确阐述。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药防治该病相关机制的重要桥梁。文章通过对目前基于病证结合模式下的骨质疏松症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存在问题进行总结、评述,认为学者们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交叉助力模型构建,深入研究病与证之间的联系,充分结合宏观症状与微观指标,更好地阐释中医证型现代化理论,总结病证结合模型规范化、标准化构建思路与评价体系,使病证结合模型成为研究中医药防治该病机制理想载体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中医临床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在建立病证结合中医临床评价体系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认为从多学科视角研究证候与疾病的关系,对于构建中医临床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研究中应重视的问题:证候评价应以“候”为主体;证候要素是辨证方法新体系的核心;病证结合应注意动态时空性特征:辨证量表是证候诊断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的引入应注意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证候动物模型在中医证候以及中药药理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以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最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技术平台,在研究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监督方法,建立疾病的证候诊断标准,可以保证纳入病例的客观性;以此为标准,从多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中选择出与临床最吻合的一种,再通过方证相应("证实")及方证相左("证伪")对动物模型的疗效反证,评价其可靠性,这种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思路与方法,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能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证实,将为疾病实验研究及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有效建立动物模型可为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后期科研提供研究基础。慢性胃炎大鼠模型造模方法主要有脱氧胆酸钠、感染幽门螺杆菌、乙醇、碘乙酰胺、水杨酸钠等,不同方法造模侧重点和病理方向不同,可根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方法;现临床多采取联合化学刺激法,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造模效果稳定,且模拟了多因素造成的胃炎,在实验中越来越受青睐。中医动物模型是根据中医理论,对人类疾病和证型的某些特征进行模拟;慢性胃炎临床中脾虚证及脾胃湿热证较为常见,尽量选择符合中医病因造模因子,使造模病因病机设计与临床相符,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方法,使复制出的动物模型更加接近于脾胃湿热和脾胃虚弱证型。分析不同致病因素对大鼠模型的影响,将西医诊疗和中医辨证有机结合起来,对进一步分析中西医的内在联系及中药、方剂的作用机理有着重要意义,建立病证结合模型意义重要可体现在两个方面:1病证结合模型在中医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且随着病证结合模型的发展和深化,其对于深层次探讨中西医理论的内在联系亦有重要意义;2成功的病证结合模型有助于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并满足新药开发的需要,同时也使临床病理、药理得到了直接明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论脾虚动物模型的造型要求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脏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为阐明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病理机制和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一向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中医动物模型的建立是脾脏学说理论深入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从1960年邝安研制了首例中医动物模型之后,各类“证”的动物模型应运而生,脾虚模型则是其中开展较早,研究工作量最多的一种中医动物模型,是脏腑虚证的代表模型之一。本文就脾虚动物模型的造型要求与研究思路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可以同时达到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标准,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中医辨证特点的新型动物模型,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和疗效判定以及中医证型的本质阐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2型糖尿病为切入点,探讨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方法,提出了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辨证施治贯穿着整个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医的精华。所谓辨证,是辨证候,于是掌握证候就成了施治的前题。中医证候分类方法繁多,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六经及卫气营血辨证,经络辨证等。各种辨证方法之间常有重复,有些证候之间共有症状和特殊症状混杂在一起,因而研究辨证过程及诸证候之间的联系,以期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进行归纳,使证候分类统一化和规范化,是中医界极待解决的课题。鉴于此,作者从分析临床证候入手,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归纳,认为其中有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本文就内伤病证候统一辨证方法和一些有关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一、基本病证是组成内伤病所有证候的核心我们将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有关内伤病传统的辨证方法进行归纳,得出一百三十个证候,根据临床分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医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以辨病辨证相结合为主,因此,建立IBS-D肝郁脾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中医药创新理论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IBS-D肝郁脾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近年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建立IBS-D肝郁脾虚动物模型的方法与研究思路,为中医药治疗IBS-D的作用机理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脾虚型慢性胃炎动物模型环核苷酸含量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虚型慢性胃炎动物模型环核苷酸含量变化的观察孟静岩,高金亮,徐东琴,张斌天津中医研究所(天津300193)本文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出发,用较长时间的五味偏嗜及饥饱劳倦等多因素,模拟大白鼠脾气虚慢性胃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环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参考国内外SLE动物模型研究文献,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对现有模型的临床符合度进行评价,经对比分析发现,自发小鼠模型中的MRL/lpr小鼠模型与诱导模型中的姥鲛烷诱导模型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最高。但目前SLE动物模型多按照西医病因特点建模,缺乏中医病证结合模型,中医符合度低,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增加中医干扰因素,彰显中医辨证优势,加强SLE中医辨证相关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程中的中医证候变化规律及其辨证施治方法。方法 根据激素使用的不同阶段、剂量及反应,运用中医理论加以辨证施治。结果 激素结合中药治疗肾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减少副作用,提高肾病疗效。结论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过程中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是肾综的有效治疗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痰证的中医医籍及医家证治整理、病证结合中的痰证的临床中药辨治及痰证的实质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痰证的相关研究进展。传统中医领域内的痰证的证治方药,因各位医家其所处时代及辨证思路的不同而证治用药各有特色。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临床辨治涉及现代医学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但其总的指导思路未脱离中医理论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实质研究分别从血液生化检查、细胞因子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各种疾病痰证的现代医学的病理机制,但其结论多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疾病,难以外推。提出从方药相应的模式建立痰证的临床辨证诊治标准,及从蛋白质群水平探讨建立痰证的微观辨证指标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在临床护理中一直以中医护理学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施护。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以及整体护理的开展,2年来,笔者在工作中不断认识到整体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统一。中医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治,这也是中医护理学的特点。兹就其特点来比较一下整体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