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和分析我院从2005年1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48例临床资料.其中肺外脏器受累临床表现124例.结果 348例患儿均有呼吸道症状,124例(35.6%)患儿有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泌尿系统45例(36.3%);血液系统26例(21.0%);心血管系统20例(16.1%);消化系统19例(15.3%);神经系统12例(9.7%)等系统多见;其它2例.所有病例临床治疗比较顺利,经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及对症处理,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支原体感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 (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 IgM ,对MP IgM≥ 1∶80确诊为MP感染的 4 9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结果及结论  4 9例患儿均有呼吸道表现 ,2 3例 (46 .9% )肺外脏器受累 ,其中年长儿 19例 ;受累脏器中以泌尿、消化、血液系统多见 ,分别为 39.7%、34.8%、2 6 .5 % ,皮肤损害 (4.3% )少见 ;并提示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 ,且易有肺外脏器受累 ,尤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 ,更易造成误诊 ;对于治疗不理想及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 ,应注意有无MP感染可能 ,及时进行相关检测 ,以及早确诊 ,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9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儿除有呼吸道症状外,48例(49.5%)患儿有肺外损害的表现,以消化道系统(47.9%)、神经系统(25%)、心血管系统(14.6%)、泌尿系统(6.3%)多见.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临床多样化,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易致肺外脏器受累,尤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漏诊,应常规给予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被动凝集法检测血MP-IgM,对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均为阳性、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99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0例(40.4%)肺外脏器受累患儿经2周~4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全部治愈,肺外并发症消失,异常化验指标恢复正常。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检查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脏器受累,尤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更易造成误诊;对于疗效不理想及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注意有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测,及早确诊,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表现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方法:对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24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儿均有呼吸道表现,53例(42.7%)有肺外损害表现,以泌尿、消化、血液、心血管系统损害多见,分别为21例(39.6%)、19例(35·8%)、11例(20.76%)、9例(17.0%),关节、肌肉损害、神经、皮肤粘膜损害少见,分别为3例(5.7%)、2例(3.8%)、2例(3.8%)。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除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外,易致肺外脏器受累,尤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杨晓梅 《海南医学》2008,19(5):87-88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MP-1gM>1:80,对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175例患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呼吸道表现,82例(46.86%)有肺外脏器受累,年长儿60例(73.17%),受累脏器中以消化道、泌尿道、血液系统、胸膜、心血管系统多见,分别为48.78%,30.49%,23.17%,18.29%,12.20%,而神经系统、皮肤粘膜少见,分别为3.66%,2.40%。全部病例选用阿奇霉素治疗,均痊愈,无后遗症。结论对于呼吸道感染同时有多脏器受累的患儿,应考虑MP感染可能,做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潘峥  覃冠德 《海南医学》2009,20(11):72-73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支原体肺炎(MP)的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呼吸道表现,90例(42.25%)有肺外脏器受累,受累脏器中以消化道、泌尿系、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多见,而神经系统少见。全部病例选用阿奇霉素治疗,均痊愈,无后遗症。结论对于呼吸道感染同时有多脏器受累的患者,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血清学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观察,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多脏器损害特点,讨论其诊断和治疗及发病机理。方法选定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23例,分解各个脏器损害特点,了解治疗经过。结果本地区肺炎支原体肺外脏器损害以循环系统损害为主,均可达到临床治愈。结论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临床工作中防止误诊及漏诊。经彻底治疗后均能达到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儿193例,其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和恢复期支原体IgG抗体有4倍以上变化,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93例中95例(49.2%)发生肺外脏器或系统损害,其中以消化系统及血液系统多见。有肺外并发症组发热时间长于无肺外并发症组,X线胸片显示大片阴影例数多于无肺外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8,χ2=12.816,P<0.05)。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好转。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肺外并发症,临床上应注意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儿肺外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损害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6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MP感染中,22例有肺外脏器损害,发生率为39.29%,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分别为36.36%、31.82%、22.73%、22.73%、18.18%。结论:MP感染除引起肺部病变外,可同时有1个或1个以上肺外脏器受累,对有多脏器受累的患儿,应考虑MP感染可能,及早确诊,积极对因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抗体,了解海口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发病和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海南省中医院1103例患者3 mL静脉血,分离血清.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样本血清中9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IgM抗体,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3例患者中非典型呼吸道病原抗体阳性323例(包括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9.28%(323/1103).阳性率最高的是肺炎支原体25.57%(282/1103),其次是乙型流感病毒3.35%(37/1103);混合型感染占1.27%(14/1103),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非典型呼吸道病原感染阳性率婴儿组为21.83%(55/252)、幼儿组为53.38%(79/148)、儿童组为40.97%(59/144)、少年组为60.00%(9/15)、青年组31.43%(22/70)、中老年组为13.71%(65/474),各年龄组非典型呼吸道病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6,P<0.05);病毒感染阳性率婴儿组为2.38%(6/252)、幼儿组为8.11%(12/148)、儿童组为7.64%(11/144)、少年组为6.67%(1/15)、青年组为1.43%(1/70)、中老年组1.69%(8/474),各年龄组非典型呼吸道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5,P<0.05).男性非典型呼吸道病原阳性率为21.64%(156/721),女性阳性率为35.34%(135/382),非典型呼吸道病原感染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4,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导致海口地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原体感染在年龄组和性别间存在差异.少年组和幼儿组非典型呼吸道病原感染率最高,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58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崔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4):1048-1049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肺外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方法对确诊为MP感染的12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20例,下呼吸道感染106例;并发肺外损害58例(46%),其中4~14岁患儿52例(89.7%),最小年龄5个月;损害以消化、泌尿、心血管、神经和血液系统为多见,分别占37.9%、30.0%、24.1%、15.5%、13.8%,皮肤黏膜及关节肌肉损害分别占8.6%、5.7%;所有患儿经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小儿M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肺外损害发生率较高,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易造成误诊。对可疑MP感染者,应及时检测血MP-IgM,尽旱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支原体感染不仅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引起呼吸道以外的其他器官与系统的损害。支原体致病机理除病原侵犯机体组织引起直接损伤外,还可导致组织免疫损伤。方法标本为咽拭子,用PCR方法查MP-DNA,如果MP-DNA阳性则为支原体感染。结果好发年龄仍以学龄前、学龄儿童多见,无性别差异,320例病儿中有96例为MP-DNA阳性,阳性率占总病例数的30%。结论MP感染除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外,还可以外表现为首发症状,使病情复杂,易造成误诊误治。故当病情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MP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重症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儿器官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儿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情况。方法 PCR检测H1N1流感病毒RNA阳性重症患者32例,按小儿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对各器官系统进行评估。结果 (1)重症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儿呼吸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发生机率最高,分别为46.88%与12.5%;(2)其他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未见单独出现,多与呼吸与神经系统异常伴发;(3)急性坏死性脑病是重症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论重症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儿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发生机率高,值得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15.
探讨某院近5 年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 年12 月该院呼吸科患儿378 例,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季节、居住地及疾病类型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年龄≤1 岁、1~3 岁、3~5 岁、>5 岁患儿感染率分别为10.96%、19.15%、30.61%和40.71%。男性和女性患儿感染率分别为21.59%和35.10%。春、夏、秋、冬季感染率分别为18.63%、16.48%、33.68%和40.00%。城市和农村患儿感染率分别为31.12%和22.53%。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哮喘、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感染率分别为66.67%、50.00%、46.51%、26.67%、25.00%、20.59%和10.17%。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风险较高,年龄较大、女性及大叶性肺炎患儿更易感染,且秋、冬季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简称CPn)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42例,健康儿童52例,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Pn。结果观察组CpnIgG阳性者30例(占21.1%),对照组4例(占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中有CPn急性感染抗体的有22例(占15.5%),对照组中无CPn急性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CPn急性感染率为17.8%,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4.2%,两组比较P<0.05。CPn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结论CPn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培养与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38-234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与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及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比较。方法:应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分别对呼吸内科、儿科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初诊患者同时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与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35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49例、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出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53例,两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儿科组与内科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与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肺炎支原体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Paired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94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admitted to Goroka Hospital, Papua New Guinea. All but three of the children were aged 1-24 months. Only nine children were malnourished, with weight for age less than 70% of the Harvard median (three had weight for age less than 60% of the Harvard median). Pneumocystis carinii antigen was detected in the serum of 23 children. Twenty two children had serological evidence of recent infection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Five children were probably infected with Chlamydia trachomatis at the time of the study, and there was less convincing serological evidence of current infection in a further 11 children. Five children showed a fourfold rise in antibody to Mycoplasma pneumoniae. Although only one child showed a fourfold rise in antibody to cytomegalovirus, 86 children had this antibody. No child showed a fourfold rise in antibody to Ureaplasma urealyticum or Legionella pneumophila. P carinii,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C trachomatis, M pneumoniae, and cytomegalovirus may be important causes of pneumonia in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在青少年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明胶凝集的方法,若抗MP—IgM滴度≥1:80,为阳性。结果共检测1817例,阳性率为30.7%,女性阳性高于男性,3~6岁的儿童阳性率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是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阳性率与年龄有关,密切接触可引起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20.
1377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研究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377例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其中的阳性标本进行8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1377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569例,感染率为41.32%;单一Uu(解脲支原体)感染、单一Mh(人型支原体)感染及Uu+Mh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26.32%、3.27%、11.73%;单一Uu感染显著高于单一Mh感染和Uu+Mh混合感染;药敏结果显示,敏感率最高的为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耐药率较高的包括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罗红霉素、红霉素等。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首选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治疗,尤其是在无条件做药敏试验时,而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等耐药性较高的药物,未做药敏试验时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