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抑郁症是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突出症状的一种心理疾病,也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以心境低落和厌世表现尤为突出,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种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2.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因性腺功能逐渐衰退,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通常情况下,女性多发生于45~55岁间,男性发生于50~60岁左右,主要表现为自发性潮热、自汗、心悸、疲劳感、及厌世、烦躁等抑郁症状,约80%更年期妇女有此类症状。  相似文献   

3.
“学会宽容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别跟自己过不去”。跟自己过不去,是反应在情绪上的一种病态心理,是一种有害的消极情绪,如颓丧、消沉、哀伤、悲痛、忧愁、空虚、孤独、厌世、抑郁、愤怒、烦躁、‘恐惧……行动上常表现为以酒消愁、谩骂呵斥、闭门不出……甚至严重到以自杀、自残等手段来摧残自己。  相似文献   

4.
精神抑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态情感状态。情感低落是其最为突出的表现。这些病人常在没有任何明显原因情况下产生心境恶劣、苦闷、痛苦、忧伤甚至厌世绝望。严重者伴有脑力活动迟钝,甚至会出现愁容满面,哀声叹气,痛苦流涕等表现。病人大多食欲较差,睡眠亦不好。这些病人由于其症状的“隐蔽”,往往易被人疏忽,特别是早期,较易造成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90名高校教师,发现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社会正常人群,有54.44%的高校教师存在心理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高校教师突出的心理问题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偏执。专业、年龄不同的教师发生心理问题的类别也不相同。我们建议向高校教师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对问题突出的高校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面向教师的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49名煤矿工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工人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井下煤矿工人的心理问题及更为严重,其中以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敌对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本次调查未发现年龄和工龄对矿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斌 《家庭医学》2005,(5):31-31
谈及白领,引起多少人的羡慕。因为白领工作环境好,收入多,气质好。然而,白领人士也有他们的苦衷。有位友人硕士毕业后进入合资单位,从事安眠药和抗抑郁药的销售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升为经理,薪水自然也上提。但与此同时,心理压力增加不少,失眠、焦虑、抑郁相继而来。他开始服本公司的安眠药以助睡眠,继而又服公司的抗抑郁药,希望能解脱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厌世轻生的行为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一般说来,老年人风雨一生,历经世间沧桑,心理上应更加成熟,不会轻易选择轻生这条绝路。那么,老年人为什么会有厌世轻生的  相似文献   

9.
韦群英 《现代保健》2010,(11):182-183
妊娠是孕妇的正常生理活动,同时也是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孕期妇女在生理心理及情感上都经受着一个快速复杂的变化,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抑郁是指意志消沉的情绪,许多情况下可用“抑郁”来表达。它与健康的悲伤和抑郁性神经症有区别,是人们在忧伤、苦恼或气馁时表现出的某种痛苦体验,其表现突出,持续时间长,它的产生是以未被克服的冲突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众医学》2012,(11):66-66
我20岁的儿子得了慢性前列腺炎,最近焦虑、失眠严重,甚至有厌世的情绪。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说是一些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人还有自杀倾向,我非常担心,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郑琼珍 《现代保健》2012,(2):127-128
目的 了解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对45例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后发放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45例患者入院初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厌世、抗拒治疗、焦虑、恐惧、抑郁等.患者因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经济条件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后,大部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显著.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吴海燕  冯静 《药物与人》2014,(9):291-291
目的:调查心理状况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因素调查问卷,对80倒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心理因素。结果:由腰椎术后患者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和生活满意度下降,从而增加患者自身痛苦,影响预后。结论: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术后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提高其生活满意度,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独居老年人抑郁情绪。方法在社区以俱乐部形式,对具有抑郁情绪的35名≥65岁独居老年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实施6个月后,以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对象在俱乐部心理健康干预前后的SDS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俱乐部形式降低独居老年人抑郁情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长寿》1996,(1)
主要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可称作神经性抑郁症,它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神经症。有许多老年人有抑郁情绪,甚至已罹患抑郁症。国外报道本病占精神科门诊病人的5~10%,我国则在12.2%左右。上海曾对164名退休老人进行调查,其中有过抑郁感的占40%;成都的同类调查表明,有27%的老  相似文献   

15.
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9名煤矿工人(井下矿工142人,地面作业工人107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工人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井下煤矿工人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其中以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敌对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本次调查未发现年龄和工龄对矿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曹琪 《长寿》2007,(10):55-55
每当我看到廖丽英时.她乐呵呵的脸上,总带有微笑,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给人以乐观、进取、亲切的印象,好像她有使不完的劲似的。有准知道她曾经是抑郁症患者.甚至有厌世之念呢?  相似文献   

17.
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调查分析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状态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学校509名本科生进行抑郁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2.40%。不同年级学生在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情绪与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学生对专业满意程度和就业前景评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对医科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环境能力,改善心理素质,以防止或降低其抑郁情绪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老年人因抑郁症厌世甚至自杀身亡的事件频频见诸新闻媒体,一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全国基线报告》显示,大部分的老年人除面临身体疾病的折磨,还经受着心理问题的困扰,有40%(约7400万)的老年人有较高程度的抑郁症状。这为"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同时更要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这一社会问题敲响了警钟。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让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安享晚年已成为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复发性尿道(阴道)炎(NGU)患者及正常携带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方法以200例慢性NGU患者为试验A组,以200例同期就诊的UU/Mh正常携带者为试验B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测量病人的焦虑值50分以上为焦虑状态,测量病人的抑郁值》53分以上为抑郁状态。结果①试验A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55.5%(111/200),试验B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54.5%(109/200);②用SDS量表测定试验A组的抑郁绪发生率为53.5%(107/200),试验B组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50.5%(101/200)。结论复发性NGU患者及UU/Mh正常携带者都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差异,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表现都很突出。在诊疗过程中既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又应积极发现其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症状,加强相应的心理治疗。特别是针对UU/Mh正常携带者,临床医生对其下性病的诊断的时候要慎重,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特点,并针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通过分析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护理学方法,针对其缺乏信息、焦虑、抑郁、悲观、排斥、独居、寂寞、厌世的心理,运用不同的干预方法.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一对一床边健康教育、小组讲课、发放健康知识册子等各项干预措施,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因素在控制血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消除患者紧张、焦虑与抑郁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史长,年老体弱、血糖不容易控制,在治疗中患者及家属不能很快看到降糖效果,因而对治疗没有信心,分析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评估与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等情绪,从而更好的达到预定护理目标,最终对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