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男患 ,1 5岁。以饮酒后“紫癜”反复发作 3年余加重 3周入院。3年前患者饮啤酒、葡萄酒约 3两 ,6 d后发现双下肢出现小米粒大小、暗红色压之不退色皮疹 ,无搔痒。在我院皮肤科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经强的松、赛庚定治疗 2月余皮疹消退。次年又因饮啤酒出现双下肢紫癜 ,经服中药 9d后消失。此后 1年未饮酒 ,亦无紫癜出现。入院前 2 5 d又饮白酒 1两 ,4 d后双下肢见小米颗粒大小暗红色皮疹 ,后又相继出现肘、膝等关节痛 ,无红肿。 5 d前出现持续性中上腹部隐痛 ,无浮肿、腰痛及尿量减少 ,既往体健 ,无肠蛔虫病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 :T3…  相似文献   

2.
病例简介 病例1 患者,女,44岁,因“间断双下肢水肿4年,加重4个月”入院。 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范围最高至小腿,未予特殊处理,半个月后自行消退。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5岁,主因反复皮疹、口腔溃疡14年,间断发热、咯血伴阴部溃疡3年,加重20d,于2003年11月1日收入我科。患者1989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结节性红斑,局部发硬有压痛,抗炎治疗后消退,后反复发作,有时出现全身皮肤带脓头的红色丘疹,静脉穿刺后也可出现。此间还反复出现口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2岁。因间断发热、皮疹、关节痛2年余,加重7d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可达39.5℃,胸部、双下肢红色皮疹,伴咽痛,多关节、肌肉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于当地行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在外院就诊。考虑为成人Still病,给予强的松30mg,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9岁,主因"间断双下肢浮肿1年余,精神、行为异常伴间断发热3月"于2011年10月3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1月起运动后出现双下肢浮肿,未重视,未特殊诊治,可自行好转.于2011年6月17日患者又出现双下肢浮肿,持续性,不能消退.就诊于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对症治疗.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患者逐渐出现反应迟钝,伴有谵语,胡言乱语,应答时不符合逻辑,并出现幻觉,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无头痛,无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当时无发热,无皮疹,无蚊虫叮咬史.1周后出现间断发热,午后低热,体温波动在37.6~38.4℃之间.精神行为异常逐渐加重,出现打人,骂人等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6.
成人Still病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0岁,未婚。因间歇性发热1月余于2006年6月14日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8日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伴寒战、多汗、全身肌肉酸痛,病后自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当日夜间四肢及胸壁皮肤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伴头晕,自认为药物过敏,停用上述药物,给予物理降温,2日后皮疹消退,余症状未见好转。到当地县医院就诊,骨髓检查提示骨髓感染象,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清开灵注射液等,治疗过程中,双下肢及胸壁皮肤反复出现一过性红色斑丘疹,伴搔痒,诊断为药物过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皮疹暂可消退,体温暂降至正常,但仍间断发…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4岁。因进行性四肢麻术、无力15d入院。曾无诱因出现鼻流清涕、头痛、咳嗽、全身酸痛,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6d.后双手及双下肢出现红色小丘疹,诊断为“过敏性紫癜”,静脉滴注“黄芪、地塞米松、青霉素”等药物治疗9d。皮疹逐渐减轻出院。出院后间断口服“泼尼松片”.15d后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行走时双下肢疼痛明显.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尿检异常12年,突发抽搐、意识不清、尿少2天入院。缘于12年前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无长期发热和口腔溃疡史,无皮疹和关节疼痛,蛋白尿+++,无肉眼血尿。当地医院按“肾炎”治疗后病情好转,但此后症状反复。4年前全身浮肿和尿量减少,尿蛋白+++,予“强的松”、利尿等治疗,病情改善,1年后停用强的松。2天前出现反复呃逆,再次出现抽搐、口吐白沫伴意识不清、尿少,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3岁,因“口腔水疱糜烂伴疼痛1+年,再发半年,加重1+月”于2008年10月3日2pm以“天疱疮”收入我科。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口腔出现多处水疱、糜烂,伴明显疼痛,无畏寒、发热及关节疼痛,曾就诊于某医学院附院口腔科,经病理活检后诊断为“天疱疮”,予“强的松”12片/d,口服1月治疗后皮疹消退遂自行减量并停药,  相似文献   

10.
郭妍南  王峥  罗丹 《四川医学》2005,26(3):350-350
患者,女,8岁。因全身淋巴结肿大3个月,双下肢皮疹、水肿20余天入院。入院前3’月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无局部疼痛及红肿,不伴发热,于院外间断抗炎治疗1个月无效。入院前20d双下肢出现红色皮疹,伴双下肢水肿及双踝关节肿痛。入院时查体未见面部蝶形红斑、皮疹、出血点,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触痛,  相似文献   

11.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0岁。因“偶发皮疹2次,右下肢红肿半个月,发热10d”入院。患者于2011年8月13日及11月17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性皮疹,以双下肢为主,色红,略高于皮肤,伴瘙痒,无发热等不适,自服西替利嗪10mg,3d后皮疹消退。11月15日无明显诱因下,  相似文献   

12.
浮肿、气促、劳力性晕厥广东省番禺市人民医院(511400)叶海鸣叶进元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干部。因双下肢浮肿1年,心悸气促伴发作性晕厥7个月,于1989年3月15日入院。患者于1988年3月起无何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间断服用双氢克尿塞后浮肿消退。...  相似文献   

13.
病例简介 患者,女,18岁,主因“反复双下肢水肿、口腔溃疡6个月,间断皮疹3个月,发热伴关节痛2个月”入院。  相似文献   

14.
女性,38岁,因反复发热伴皮下结节9个月,于1990年5月5日第二次入院,患者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0℃左右,伴有畏寒,双上肢、胸背部皮肤出现“风团”。数天后出现红斑结节,从双上肢逐渐发展到胸背部、双下肢,如鸽蛋至鸡蛋大小,有疼痛感,外院病理活检报告为“组织细胞增多症”,给予强的松等治疗2周余,疗效不佳。40 d后住入我院,经血液科会诊,诊断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经COMP和CHOP方案治疗近4月,体温下降,皮疹和皮下结节消退,住院半年后出院,一直用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眼睑、颜面及双下肢水肿3年余,发现胸腔积液1年余”,于2006年1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12月感冒后出现反复眼睑、颜面凹陷性水肿,渐波及双下肢。无发热、乏力、尿急、尿频、尿痛、血尿、骨关节痛、蝶型红斑、口干、眼干、口腔溃疡、脱发、皮疹及雷诺现象等。间断院外诊治,病因不明,水肿时轻时重,并渐出现呼吸困难、咳嗽。2004年10月于当地医院就诊时,胸片发现双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1岁,回族,因反复皮疹16年,加重1周,头痛,双下肢麻木无力,无尿1天入院。患者16年前诊断为荨常性银屑病,曾用迪银片、维胺脂、强的松等药物治疗,皮疹反复发作。3年前在当地中医就诊,服中成药治疗10个月后出现头痛,双下肢麻木及肝肾功能损害入我院传染科就诊,给以甲泼尼龙、阿维A,及腹膜透析1个月后好转出院,近1年患者重服原中药,每次1丸(约20g),日3次,至1周前全身皮疹加重,头痛,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障碍,尿检蛋白(++),在乡卫生院治疗无好转,且出现无尿。皮肤科情况:全身散在不规则红斑,覆银白色皮屑,基底潮红,背部皮损溃烂,有少量渗…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临床并不少见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心肾科学习期间 ,所见用纯中药治疗1 0例 ,效果显著 ,现介绍典型的 2例。病例 1 ,患者女性 ,1 5岁。于 2 0 0 0年 3月 1 4日初诊。患者于 1 999年 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皮肤紫斑 ,经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予以强的松 1 0mg,3次 /d,约 40d后好转 ;强的松减为 5mg,3次 /d ,继服 40d后皮疹消退 ,停用激素。 2 0d后复发 ,再给以强的松 1 0mg ,3次 /d,至 1 999年 1 1月停用强的松。约 2周前感冒后病情又发 ,曾多处诊治效果不佳。来时症见 :四肢皮肤紫癜 …  相似文献   

18.
疑难病例析评 第39例 关节痛-紫癜-肾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历摘要患者男 ,4 5岁 ,主因关节痛、间断皮疹 3年 ,浮肿 2年 ,尿量减少 2月 ,加重 10d ,于 2 0 0 2年 4月 18日经急诊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患者 3年前无诱因出现腕、踝关节及双手指间关节疼痛 ,伴脚趾麻木感 ,关节无红肿变形 ,疼痛无游走 ,在当地医院查类风湿因子 (RF) 1∶32 0 ,疑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汤药 (成分为蛇、蝎、蜈蚣及蚯蚓等 )后出现双侧小腿对称性鲜红色皮疹、胫前为重 ,稍高出皮面、有融合、压之不褪色、不伴瘙痒。停服汤药 ,改服雷公藤多甙 2 0mg 3次 /d ,皮疹约 3d后消退 ,继续服雷公藤多甙。患者 2年前出现双下肢水…  相似文献   

19.
艾某,男,15岁,因“双下肢内侧红色斑疹1月余”来院就诊。患者2008年11月上旬因咽痒服用咽康含片后出现全身刺痒、四肢多处褪皮等症状,半月后双下肢出现红色斑疹。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予泼尼松(40mg,日1次)、维生素E、西替利唑、西咪替丁等药治疗,1周后红斑消退。2008年12月初,患者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查尿常规示:潜血(+),蛋白(+)。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相似文献   

20.
<正> 1 病例资料 女,22岁。因双下肢、臂部对称性红斑伴疼痛,灼热、瘙痒反复发作7年,加得4年来我院门诊就诊。7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在臂部、双下肢起大小不等红斑,自觉灼痛,每次发作均于2~3h后自行消退,缓解,下伴关切痛、发热。近4年,患者皮疹持续不退,关节伸面皮疹多为互相融合的黄色斑块,有皮屑。患者自发病起于外院多方诊治,并做组织病理检查。先后被诊为“荨麻疹样血管炎”“掌跖角化症”。曾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