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邹敏书 《中国药师》2011,14(9):1262-1265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激动药帕立骨化醇对尿毒症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结扎左肾动脉前支诱导尿毒症模型。将20只尿毒症鼠随机分为尿毒症组(UC组)、UC+帕立骨化醇治疗组(UA组)。另设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NC组)。第10周检测大鼠血清Ca、P、1,25(OH)2D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甲状旁腺素(PT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肌酐(Scr)、白蛋白(Alb)、24h尿蛋白(24hUP)。RT—PCR检测肾小球血管紧张素原(Ang)、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nephrin、synaptopodin的表达。胞核WT-1阳性细胞计数测定每个肾小球足细胞数量。结果:UC组P、FGF23、PTH、AngⅡ、Scr、Alb、24hUP较NC组显著升高(P〈0.01),Ca、1,25(OH)2D3、Alb降低(P〈0.05或0.01)。UC组Ang、ACE mRNA的表达较NC组显著增加(P〈0.01);nephrin、synaptopodin mRNA的表达较NC组显著降低(P〈0.01);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减少。帕立骨化醇改善尿毒症鼠的矿物质代谢,下调AngⅡ水平,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抑制肾小球Ang、ACE mRNA的表达,恢复nephrin、synaptopodin的表达,并维持肾小球足细胞数量。结论:帕立骨化醇可抑制尿毒症鼠肾小球血管紧张素活性,减轻足细胞损伤和脱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时室旁核微量注射氯沙坦对心率、血压和肾交感神经的作用,揭示心衰下丘脑室旁核对肾交感神经活性的调节机制。方法:用SD大鼠制作心衰模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变化。脑立体定位仪对大鼠室旁核定位,微量注射氯沙坦(50nL),观察心率、血压和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变化。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手术组较假手术组左室内径增加(P〈0.01),射血分数降低(P〈0.01),左室内径缩短率降低(P〈0.05)。注射氯沙坦后,手术组和假手术组的肾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手术组较假手术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心衰时室旁核内注射氯沙坦可降低肾交感神经兴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两肾-夹高血压大鼠肾间质中的表达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探讨罗格列酮对CTGF在肾间质表达的影响及高血压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两肾-夹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B组)、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假手术组作为阴性对照组(A组)。监测各组大鼠各阶段血压的变化,检测尿&微球蛋白(-MG)、尿素氮(Bun)、血肌酐(Cr)。免疫组化法检测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判断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治疗前B组与C组的尿B.MG均较A组明显升高(P〈0.01),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C组的尿&-MG较B组明显降低(P〈0.05);CTGF在B组和c组的表达较A组均明显增加(P〈0.01),而C组CTGF的表达较B组降低(P〈0.05)。CTGF的表达与β2-MG及肾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r=0.734,P〈0.01;r=0.777,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下调CTGF在肾间质的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发展,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仑磷酸盐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仑磷酸盐、阿法骨化醇2组:阿伦磷酸盐组39例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阿仑磷酸盐(固邦10mg/d),阿法骨化醇组37例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应用阿法骨化醇(法能0.5μg/d),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骨密度变化。结果阿伦磷酸盐组腰椎骨密度明显增加1.014对比0.894(P〈0.01),阿法骨化醇组腰椎骨密度增加,0.939对比0.886(P〈0.05),阿伦磷酸盐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较阿法骨化醇组增加显著,1.014对比0.939(P〈0.05),2组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增加(P〈0.05),且阿伦磷酸盐组增加显著,6.23对比4.85(P〈0.01)。结论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即有骨质疏松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同时应用二磷酸盐制剂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时室旁核微量注射氯沙坦对心率、血压和肾交感神经的作用,揭示心衰下丘脑室旁核对肾交感神经活性的调节机制。方法:用SD大鼠制作心衰模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变化。脑立体定位仪对大鼠室旁核定位,微量注射氯沙坦(50nL),观察心率、血压和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变化。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手术组较假手术组左室内径增加(P〈0.01),射血分数降低(P〈0.01),左室内径缩短率降低(P〈0.05)。注射氯沙坦后,手术组和假手术组的肾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手术组较假手术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心衰时室旁核内注射氯沙坦可降低肾交感神经兴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在尿毒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治疗组),并与单独血液透析治疗29例尿毒症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血尿素氮(BUN)、肌酐(Cr)、中分子物质(MMS)清除及血常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BUN、Cr、血红蛋白含量、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MMS清除率(25.6%)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好于对照组(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组合型人工肾能更好地清除体内中分子物质,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弥补了常规血液透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早期大鼠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并观测两类降压药物,氯沙坦或哌唑嗪在降压过程中对CGRP的反应差异。方法:采用经典的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Goldblatt,2K1C)为研究模型,夹尾法测定大鼠清醒状态下血压,通过公式计算出平均动脉压;放射免疫法血浆内CG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反转录聚合连反应(RT-PCR)测定脊髓背根神经节中CGRP mRNA的表达。结果: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在结扎肾动脉10d后较对照组快速升高(P〈0.01),给予氯沙坦或哌唑嗪治疗5d后,血压明显降低(P〈0.01);实验末,高血压未治疗组血浆中AngⅡ、CGRP浓度(P〈0.01,P〈O.01)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CGRP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氯沙坦治疗组可进一步升高大鼠血浆中AngⅡ、CGRP浓度(P〈0.01,P〈0.01)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CGRP mRNA的表达(P〈0.05);但在高血压哌唑嗪治疗组大鼠血浆中AngⅡ变化不显著(P〉0.05),但CGRP浓度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CGRP mRNA的表达与未治疗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在肾血管性高血压早期含CGRP感觉神经功能存在代偿性增高,氯沙坦或哌唑嗪的不同降压机制也可能与其影响体内CGRP合成和释放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组合型人工肾(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尿毒症脑病患者分成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及单纯血液透析治疗两组,分别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尿毒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的尿素氮、肌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脑病效果明显,有效率100%,P〈0.01具有非常显著意义:单纯透析组治疗效果差,有效率41%。结论组合人工肾是治疗尿毒症脑病的必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来氟米特组(C组)和氯沙坦组(D组)。分别于糖尿病成模后8、12周处死,观察24h尿蛋白排泄量、尿素氮(BUN)、肌酐(Scr)、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VEGF mRNA表达。结果:8、12周末糖尿病模型大鼠(B、C、D组)的Scr、BUN及24h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A组)均有显著增高(P〈0.01);12周末时B、C、D组大鼠的Scr、BUN及24h尿蛋白均较8周时有所增加;来氟米特(LEF)干预组及氯沙坦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EF干预组及氯沙坦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氟米特和氯沙坦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VEGF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百令胶囊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彭家清 《中国药师》2006,9(1):13-14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CRF患者用百令胶囊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治疗效果与常规治疗(对照组)100例比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BUN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血Cr、TC、TG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血Alb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而对照组常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百令胶囊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可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尿毒症大鼠肾脏Klotho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结扎左肾动脉前支诱导尿毒症模型.将20只尿毒症鼠随机分为尿毒症组(UC组)、UC+骨形态发生蛋白-7治疗组(UB组).另设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NC组).第12周检测大鼠血清钙(Ca)、磷(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白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h尿蛋白(24 h UP).并检测肾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RT-PCR检测肾组织Kloth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UC组P、FGF23、BUN、Cr、24hUP较NC组显著升高(P<0.01),Ca、Alb降低(P<0.05或0.01);T-AOC、Cu/zn SOD、GSH-Px显著降低(P<0.01),MDA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Klotho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而TNF-α及MCP-1 mRNA的表达则显著升高.BMP-7改善尿毒症鼠肾病理损伤和矿物质代谢,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恢复Klotho的表达,抑制TNF-oα、MCP-1的表达.结论:BMP-7通过上调Klotho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而具有保护肾脏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肝素酶的表达,探讨其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n=10)、糖尿病组(DM,n=12)和吡格列酮组(DP,n=12)。链脲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第6周,测定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G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24hUP)、尿足细胞(UPC)排泄水平。RT-PCR检测肾小球肝素酶mRNA的表达,肾小球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肝素酶的表达分布。结果:与DM组相比,DP组BG、GHb、BUN、Scr水平显著降低(P〈0.01);24hUP、UPC排泄量亦明显减少(P〈0.05);肝素酶mRNA的表达及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抑制肝素酶的表达,减轻蛋白尿,对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间质转化标志蛋白Snail及间质标志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1,25-(OH)2D3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24只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1,25-(OH)2D3治疗组(DD),后者给与1,25-(OH)2D3按3 ng·100 g-1·d-1皮下注射。另以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NC)。于6周检测血糖(BG)、24 h尿蛋白(24 h UP)、尿液足细胞(UPC)。处死大鼠,PT-PCR及Westernbolt分别测定肾小球Nephrin、Snail、Desm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DM组BG、24 h UP较NC组显著升高,而UPC与N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DM组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降低,而Snail、Desm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DD组BG、UPC与DM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24 h UP较DM组显著降低,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较DM组升高,而Snail、Desmi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1,25(OH)2D3上调Nephrin的表达,并减少Snail、Desmin的表达,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减轻肾损伤。  相似文献   

14.
冉玉华  刘新友 《中国药房》2011,(17):1566-156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拉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氯沙坦单用及联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成4组,包括对照组(生理盐水)、氯沙坦(8mg·kg-1)组、雷米普利拉(50μg·kg-1)组和氯沙坦+雷米普利拉(8mg·kg-1+50μg·kg-1)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推注给药。术中监测相关指标如动脉血压、左室重量/体重(LVW/BW)、危险区域/左室重量比(AR/LV)、心率等,之后处死小鼠,对组织进行染色观察,以心肌梗死面积/危险区域(IS/AR)值作为保护心肌组织的检测指标。结果:各组小鼠动脉血压、LVW/BW、AR/LV和心率等无显著性差异;雷米普利拉和氯沙坦单用及联用组IS/AR值分别为(21.8±2.3)%、(20.8±3.2)%和(18.4±2.4)%,与对照组(39.6±2.0)%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用组与联用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雷米普利拉和氯沙坦均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但2药联用作用并不优于2药单用。  相似文献   

15.
尿毒清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尿毒清联合川芎嗪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给予尿毒清联合川芎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包醛氧淀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GFR、Hb和RBC显著高于对照组,BUN、Scr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毒清联合川芎嗪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具有延缓肾衰竭进展、稳定肾功能、改善贫血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任雪丽  常小辉  付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771-177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氯沙坦4周后血清尿酸的变化。方法:对在我院连续诊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利尿剂组和氯沙坦组,利尿剂组63例,氯沙坦组65例。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且两组降压幅度无明显差异。利尿剂组治疗后尿酸平均升高41.67umol/L(P〈0.01),氯沙坦组平均下降30.47umol/L(P〈0.01),两组药物治疗后尿酸之问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噻嗪类利尿剂会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尿酸水平,氯沙坦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片单用和与氯沙坦钾片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择55例CHF患者,N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贝那普利组和贝那普利+氯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胸比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NA级别改善效果和疗效相似(P>0.05),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的效果贝那普利+氯沙坦组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而且血清钾、肌酐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联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和氯沙坦钾片治疗CHF的效果比单用贝那普利好,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毒症肺的胸部影像学改变与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的相关性。方法将256例尿毒症患者根据胸部CT检查及/或X线摄片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分为尿毒症肺84例(尿毒症肺组)和非尿毒症肺172例(非尿毒症肺组)。观察两组胸部CT及/或X线检查、Scr和BUN的水平。结果尿毒症肺组有5种影像学表现,包括肺泡水肿(67.86%)、肺间质水肿(16.67%)、肺淤血征(8.33%)、胸腔积液(4.76%)和肺间质纤维化(2.38%);尿毒症肺组的Scr 和BUN含量[(1145.6±236.4)μmol/L,(38.9±6.1)mmol/L]均显著高于非尿毒症肺组[(905.3±138.9)μmol/L,(23.8±5.6)mmol/L](t=8.128、4.782,均P<0.05)。结论尿毒症肺影像学表现以肺水肿为主,且影像学病理性改变程度与Scr和BUN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血气分析在早期诊断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正常对照组60例,氮质血症组60例,尿毒症组52例。结合临床实际对比分析各组血气分析指标异常情况。结果:氮质血症组出现代谢酸中毒,其pH、PaCO2、HCO3-均比正常组有所降低(P〈0.05),PaO2、SaO2虽较正常组有所降低,但都在正常范围内,且其PaCO2属于代偿性降低。尿毒症组则显示出明显的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PaO2轻度降低,部分患者出现CO2潴留。其血气分析指标紊乱程度均高于氮质血症组(P〈0.05)。结论:血气分析异常指标及其强弱程度与肾脏的受损程度密切相关,血气分析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诊断尿毒症患者,应在目前的医疗基础上加强尿毒症患者的常规血气分析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