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硫酸右旋糖苷(DS)通过影响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侵袭与迁移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体外实验:将人胃癌细胞HGC-27分为对照组、DS组、M2组(M2型巨噬细胞与HGC-27细胞共培养)以及M2+DS组(经DS处理的M2型巨噬细胞与HGC-27细胞共培养).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表达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IP)基因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神经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过表达的MIIP基因慢病毒转染HCMV感染的U87细胞,通过Western-blot检测其转染效率,并将细胞分为为实验组(U87+HCMV/MIIP)、对照组(U87+HCMV/CMV4)和空白组(U87+HCMV)。采用CCK-8检测过表达的MIIP基因对HCMV转染的U87细胞增殖情况的作用;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情况的影响;采用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细胞的MIIP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明显上调(P<0.05);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细胞的侵袭力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明显减弱,且细胞数显著下调(P<0.05);迁移能力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HCMV感染的U87细胞在MIIP基因过表达后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受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泛素连接酶Cullin3(CUL3)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CUL3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采用CUL3 shRNA和空载慢病毒转染HGC-27和BGC-823细胞,构建CUL3敲低胃癌细胞系组(shCUL3组)与空载慢病毒转染组(空载组)。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EdU染色、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和PI3K/Akt/GSK3β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PI3K激动剂740 Y-P后检测shCUL3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TCGA数据库中CUL3在胃癌中呈高表达,且与胃癌患者预后不良明显相关。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EdU染色结果显示,与空载组比较,shCUL3组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P<0.05),且CUL3 shRNA可明显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与空载组比较,shCUL3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波形蛋白、β-caten...  相似文献   

4.
miR-451对结肠癌细胞系SW62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iR-451对结直肠癌细胞SW620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W620细胞分为4组:miR-451模拟物(miR-451 mi mics)转染组(细胞转染miR-451 mi mics,终浓度100nmol/L),NC组(细胞转染miRNA阴性对照,终浓度100nmol/L),空白转染组(加入与前2组等量的Lipofectamine 2000,无miRNA片段),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不加入Lipofectamine 2000和miR-NA片段)。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转染24h后miR-451表达量的改变,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转染24、48、72h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48h后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24h后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转染48h后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后24h,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451mi mics转染组的miR-451表达量(67.96±13.33)较NC组(以其miR-451表达量作为1)显著上调(P<0.01)。与另外3组比较,miR-451 mi mics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在转染后48、72h明显受抑(P<0.01),但转染后48h其细胞凋亡率无明显改变(P>0.05)。转染后48h,miR-451 mi mics转染组、NC组、空白转染组、对照组中MIF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3.9%±14.9%、53.5%±14.1%、45.2%±19.8%、59.3%±22.2%,统计学分析显示miR-451 mi mics转染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显著(F=7.356,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miR-451 mi mics转染组侵袭细胞数(37.4±6.1个/视野)明显低于对照组(61.6±8.6个/视野)、NC组(55.6±3.6个/视野)、空白转染组(60.8±7.4个/视野,P均<0.01)。结论上调miR-451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物活性,该作用可能与抑制MI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RT- PCR检测人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NRF2 mRNA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NRF2 siRNA-1、NRF2 siRNA-2和NRF2 siRNA-3干扰序列转染至PC-3细胞后,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转染效果,并筛选出干扰效果最好的NRF2 siRNA序列。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分为Con组(未转染)、NC组(转染阴性对照)和NRF2 siRNA组(转染NRF2 siRNA-3),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钙黏附素(N-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相比,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NRF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84±0.05 vs 0.22±0.03,P<0.05)。NRF2 siRNA-1、NRF2 siRNA-2和NRF2 siRNA-3干扰序列均能够明显下调PC-3细胞中NRF2蛋白(0.56±0.04,0.39±0.03,0.11±0.02 vs 0.76±0.07)和mRNA(0.80±0.05,0.52±0.03,0.26±0.03 vs 1.00±0.05)的表达,且NRF2 siRNA-3的干扰效果明显大于NRF2 siRNA-1和NRF2 siRNA-2。与Con组相比,NRF2 siRNA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存活率:24 h (82.05±5.24)% vs (99.86±5.05)%,48 h (64.57±4.85)% vs (97.28±6.36)%,72 h (45.62±3.76)% vs (94.57±5.49)%;克隆形成率:(39.35±3.26)% vs (66.52±4.85)%;侵袭细胞数:42.00±5.50 vs 85.00±7.50;迁移细胞数:58.00±3.00 vs 118.50±8.00]均明显减弱,同时Ki67、CyclinD1、MMP-9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Ki67:0.25±0.03 vs 0.78±0.05;CyclinD1 0.41±0.03 vs 0.85±0.06;MMP-9:0.10±0.02 vs 0.89±0.07;N-cadherin:0.22±0.02 vs 0.49±0.04)均明显降低(P<0.05);而NC组与Co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RF2基因沉默可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Ki67、CyclinD1、MMP-9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技术下调人胰腺癌BxPc-3细胞中钙结合蛋白S100A4表达后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100A4的特异性siRNA,转染至人胰腺癌BxPc-3细胞,以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前后S100A4蛋白表达变化;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转染前后BxPc-3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转染前后BxPc-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xPc-3细胞转染S100A4siRNA48h后,S100A4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ranswell小室验证转染S100A4siRNA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S100A4表达下调后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提示S100A4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肿瘤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asL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含FasL全长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FasL转染人直肠癌细胞系HR-8348,通过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不同缺氧时点HIF-1α表达水平。结果细胞侵袭实验表明,FasL转染组HR-8348细胞穿透Transwell滤膜细胞数为12.9±2.4,明显多于空载体转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7±2.1和8.1±2.0,P<0.05)。各组细胞在缺氧0h时点无HIF-1α表达,6h时点HIF-1α仅有微量表达,缺氧12h与24h时点FasL阳性细胞组(FasL转染组)HIF-1α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FasL阴性细胞组(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HIF-1α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缺氧时相HIF-1α表达水平组间比较,缺氧0h与6h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12h与24h转染FasL组显著高于空载体转染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直肠癌细胞中FasL诱导HIF-1α表达的因素,可促进直肠癌细胞对缺氧的适应及提高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KK1通过靶基因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癌干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作用。方法培养并鉴定口腔鳞癌干细胞,并将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未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B组),转染Stealth~(TM) RNAi的阴性对照;DKK1 RNAi组(C组),转染DKK1 Stealth~(TM) Select RNAi。利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3组的转染效率及口腔鳞癌干细胞中Wnt3a、Pitx2、Oct4 mRNA的表达情况。运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DKK1对口腔鳞癌干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及CD133表达量分别为88.0%及92.8%,提示所培养细胞为口腔鳞癌干细胞。瞬时转染后,应用RT-PCR检测提示,C组Wnt3a、Pitx2及Oct4 mRNA表达量较A组分别下降59.8%、70.7%和66.0%(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A、B、C组24 h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54.32%±3.21%)、(49.46%±3.75%)和(14.13%±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B、C组中穿透细胞膜的细胞数目分别为(115.6±14.3)个、(131.2±19.5)个和(37.3±6.8)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K1可以通过抑制Wnt3a,从而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口腔鳞癌的转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靶向鸟苷酸环化酶C(GC-C)的短发夹RNA(shRN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人GC-C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人人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m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GC-C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转染GC-C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等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DNA测序鉴定,所得到的表达载体插入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一致.shRNA-GC-C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能有效抑制GC-C基因的表达,以shRNA-GC-CⅢ序列的抑制效果最佳.转染GC-C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后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P<0.05);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染色质浓缩聚集于核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G7峰前出现亚二倍体峰,转染48、72h后凋亡率分别为5.47%和5.63%(P<0.05).结论 靶向GC-C基因的shRNA可有效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并促进细胞凋亡,该作用与下调靶基因GC-C的表达有关;GC-C可能是胃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B)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黏附和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和人直肠癌细胞系HR-8348,将含CatB全长cDNA的质粒pcDNA3CatB分别转染LoVo和HR-8348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CatBmRNA表达,采用细胞学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和CatB转染组细胞的黏附能力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CatB转染后,LoVo、HR-8348细胞中可检测到CatBmRNA的表达。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CatB转染组LoVo细胞与基质蛋白的黏附力分别为0.4616±0.1487、0.4121±0.2158、0.6916±0.1508。CatB转染组LoVo细胞黏附率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5.8390,P<0.01)。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CatB转染组HR-8348细胞与基质蛋白的黏附率分别为0.4514±0.1195、0.5325±0.0999、0.7193±0.1013。CatB转染组HR-8348细胞黏附力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3.1034,P<0.01)。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和CatB转染组LoVo细胞侵袭数分别为47.09±8.16、52.41±6.24、66.47±8.77,三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显著差异(F=9.8843,P<0.01),CatB转染组LoVo细胞侵袭数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对照组、空载体组和CatB转染组HR-8348细胞侵袭数分别为43.18±4.57、45.99±6.24、72.41±9.34,三组细胞侵袭力有显著差异(F=31.8474,P<0.01)。CatB转染组HR-8348细胞侵袭数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结论CatB表达增强了结直肠癌细胞的运动迁徙能力和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可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DAM-17抑制剂TNF484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 选用肝癌HepG2细胞株和Bel740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TNF484抑制组及空白对照组,利用MTT法检测TNF 484对两种肝癌细胞株增殖影响,用PCR法检测TNF 484对肝癌细胞ADAM-17表达的影响,利用迁移分析及细胞侵袭实验分析TNF 484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 TNF484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性,100 μM 时对HepG2和Bel7402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0±5.6)%和(85±5.8)%;10 μM作用72 h,HepG2和BEL7402细胞株的空白对照组及抑制组的细胞分数分别为(80.92%±6.10%、55.60%±4.21%)、(82.62%±6.15%、59.8%±4.2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10 μM TNF484作用 72 h后HepG2及BEL-7402细胞株中ADAM-17RNA表达水平降低,抑制率分别为(45±3.1)%及(48±3.3)%。 结论 ADAM-17抑制剂TNF484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明显抑制作用,ADAM-17可能是HCC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泛素代谢系统相关基因FBG2对于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等生物学特性及成瘤、浸润转移能力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将FBG2基因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pc-FBG2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介导转染MKN45胃癌细胞并以G418压力筛选法筛出稳定表达的克隆,对稳定表达株进行鉴定,然后使用流式细胞仪、生长曲线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法、细胞迁徙实验法等分析稳定表达株相关生物学特性与恶性表型的变化,每种检测实验均设立pc-FBG2稳定转染细胞组、pcDNA3.1稳定转染细胞组和空白MKN45细胞组。结果与转染pcDNA3.1空载体及空白MKN45胃癌细胞相比,转染pc-FBG2载体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生长有所加快,开始计数后第4、5、6、7天平均细胞计数显著增高(P〈0.05),细胞周期检测显示pc-FBG2转染组G2/M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S期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细胞凋亡检测显示pc-FBG2转染组凋亡比例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c-FBG2转染组平均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细胞迁徙实验结果显示pc-FBG2转染组穿膜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BG2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细胞生长及有丝分裂,对维持细胞恶性表型具有一定意义,但对细胞凋亡及浸润转移能力可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苏凯  杨彦楠  杨欣刚 《武警医学》2021,32(3):197-200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和人正常星型胶质细胞HEB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2、5、10 μM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测定2、5、10 μM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法(WB)测定10 μM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JAK2/STAT3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10、25、50、100 μM异丙酚均能显著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选择2、5、10 μM异丙酚进行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U87细胞经2、5、10 μM异丙酚处理后,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说明,胶质瘤U87细胞经2、5、10 μM异丙酚处理48 h后,迁移能力分别降低了(19.69±2.67)%、(41.41±3.28)%、(59.75±2.9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胶质瘤U87细胞中JAK2蛋白磷酸化水平、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可能通过下调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上调SIGIRR在人气道上皮细胞株H292中的表达,研究SIGIRR对鞭毛蛋白诱导的Toll样受体5(TLR5)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以下6组:H292组(未给予任何处理的H292细胞)、eH292组(转染空质粒pEGFP-N1的细胞)、sH292组(转染SIGIRR-EGFP真核表达质粒的细胞),另设加入鞭毛蛋白(终浓度0.2μg/ml)的上述各组细胞,分别命名为FH292组、FeH292组和FsH292组.构建SIGIRR-EGFP融和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法转染细胞,24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5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TNF-α浓度.结果 转染重组载体的H292细胞可表达SIGIRR-EGFP融和蛋白,其主要分布于细胞质.通过对TLR5蛋白条带的光密度进行观察发现,FH292组(8.06±1.53)较H292组(1.71±0.12)、FeH292组(7.32±0.99)较eH292组(2.32±0.13)、FsH292组(7.01±0.83)较sH292组(2.01±0.07)TLR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FH292组TNF-α浓度(114.06±10.34)较H292组(43.52±2.84)明显增加,而FsH292组TNF-α浓度(69.56±11,23)较FeH292组(117.76±9.07)显著下降(P<0.01).结论 SIGIRR的表达上调可抑制鞭毛蛋白诱导的H292细胞中TNF-α的产生,对TLR5表达无影响.SIGIRR在该信号通路中发挥了"刹车"作用,但该作用并不是由TLR5介导的.  相似文献   

15.
李爱明  刘克  王园园  王乾 《武警医学》2020,31(7):595-600
 目的 研究miR-30a-5p和靶基因NUA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09至2019-03在保定市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64例,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样本和细胞中miR-30a-5p和NUAK1的表达;TargetScan网站预测miR-30a-5p与NUAK1间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进行验证;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30a-5p及联合过表达NUAK1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30a-5p的相对表达量(0.33±0.14)低于癌旁组织(1.0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37,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UAK1 mRNA表达(4.13±1.87)和蛋白表达(3.41±1.62)均高于癌旁组织(1.00±0.17、1.0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35、11.844,P<0.05)。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60、H1299、A549中miR-30a-5p表达量(0.35±0.03、0.51±0.05、0.28±0.03)低于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100,P<0.05);H460、H1299、A549细胞中NUAK1 mRNA相对表达量(2.98±0.30、2.39±0.24、3.42±0.36)和蛋白相对表达量(3.06±0.31、2.27±0.23、4.12±0.41)均显著高于BEAS-2B细胞(1.00±0.09、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60、63.070,P<0.05)。结论 miR-30a-5p可通过靶向NUAK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提示miR-30a-5p和NUAK1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张力反应性增强因子结合蛋白(tonicity-responsive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TonEBP)基因对巨噬细胞活性、迁移、增殖及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TonEBP-shRNA慢病毒感染Raw 264.7细胞,筛选稳定细胞株,Real time-PCR、Western blot评估干扰效率,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慢病毒感染组及空载慢病毒感染组用于后续实验。各组细胞同步培养,孵育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吞噬功能。结果 成功建立并筛选出干扰TonEBP稳定细胞株,与正常细胞组相比,mRNA和蛋白的干扰效率均高于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TonEBP表达可使细胞活性明显下降[24 h (0.39±0.02 vs 0.46±0.01),48 h(0.57±0.02 vs 0.63±0.02),72 h(0.71±0.02 vs 1.01±0.11),96 h(0.93±0.06 vs 1.42± 0.04),120 h(1.26±0.06 vs 1.56±0.09) ](P<0.05),同时显著降低细胞迁移(88±7.00 vs 356±35.23)、增殖[(38.73±2.57)% vs (50.20±2.29)%]及吞噬[(2.26±0.10)% vs (5.63±0.42)%]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TonEBP的表达可有效抑制巨噬细胞活性,降低其迁移、增殖及吞噬能力,为继续探究与巨噬细胞相关的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沉默环氧合酶2(COX-2)基因和5-脂氧合酶(5-LOX)基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5-LOX/COX-2基因的靶向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共同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单独转染组(P-sh5-LOX或P-shCOX-2)及共同转染组(P-sh5-LOX+P-shCOX-2).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5-LOX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5-LOX和COX-2基因单独转染组及共同转染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P-sh5-LOX组(27.38%±0.64%)、P-shCOX-2组(29.05%±0.61%)及共同转染组(50.23%±1.73%)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空质粒组(3.78%±0.39%,P<0.05),共同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转染组(p<0.05).P-sh5-LOX组、P-shCOX-2组及共同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31%±1.53%、16.69%±1.28%、27.27%±1.18%)均显著高于空质粒组(0.99%±0.46%,P<0.05),且共同转染组显著高于单独转染组(P<0.05).结论 同时沉默胃癌细胞SGC-7901的5-LOX及COX-2基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效果优于单独沉默其中一个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性炭纳米粒子(activated carbon nanoparticles,ACNP)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作用。方法:将ACNP以不同浓度和时间作用于BGC-823细胞,通过MTT试验观察ACN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测定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判断细胞损伤状况;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ACNP能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用24,48,72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1.57,1.18,0.87g/L。低浓度ACNP(0.1,0.2g/L)作用24h后,LDH漏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0.1g/L的ACNP作用24h后,细胞出现凋亡特征的形态学改变。0.1,0.2g/L的ACNP作用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01±1.16)%、(8.21±1.63)%,与对照组(2.48±0.58)%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CNP作用组的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结论:ACNP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可使细胞阻滞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对胃粘膜上皮HFE-145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用免疫组化法观察HFE-145细胞PCNA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回转器模拟失重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回转组HFE-145细胞24、36、48及72 h的PCNA抗体阳性细胞比率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减少(P〈0.05).24、36、48、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5),S+G2+M期细胞之和显著减少(P〈0.05).结论 回转器模拟失重使胃粘膜上皮HFE-145细胞在12 h时出现了细胞周期阻滞和增殖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