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CI)患者椎-基底动脉病变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2009年诊断为PCI并行DSA检查的75例患者的临床和DS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67%患者有后循环动脉病变,其中单纯后循环闭塞、狭窄占38.98%;后循环闭塞、狭窄伴其他病变(包括扭曲、发育不全、夹层、变异)占32.20%;单纯其他病变占28.82%。后循环闭塞、中重度狭窄常见部位依次为椎动脉V1段(52.73%),椎动脉V4段(27.27%),基底动脉(7.27%)。具有后循环闭塞、狭窄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高于无动脉病变组(X2=5.665,P=0.017;X2=5.525,P=0.019)。结论 PCI患者DSA检查阳性率较高,包括后循环闭塞、狭窄、扭曲、发育不全、夹层及变异。后循环闭塞、中重度狭窄最常见部位为椎动脉V1段。应重视PCI患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90例青年人脑出血病因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0例15~44岁的脑出血患者,分析其发病原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结果病因为高血压病32例,动静脉畸形13例,白血病5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动脉瘤3例,Moyamoya病3例,脑静脉血栓形成3例,脑肿瘤3例,其他3例,原因不明21例;出血部位分别是基底节出血32例,脑叶出血24例,其他部位出血34例;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35.6%)和高甘油三酯血症(33.8%)。结论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畸形是青年人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出血部位有助于病因诊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是常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循环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头颅MRI的表现,将患者分为近段组、中段组、远端组、混合组以及单灶组、多灶组、单侧病灶组、双侧病灶组、腔隙性梗死(腔梗)组与非腔梗组;分析各组的危险因素.同时与同期住院的前循环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216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为76.9%、糖尿病为36.6%、高脂血症为30.1%、既往有卒中史为26%、心脏疾病为22.2%;近段病变为6%,中段病变为24.5%,远段病变最高为49%;近端组的平均年龄[(57.92±12.81)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高脂血症发生率(61.5%)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既往卒中史在多病灶组、双侧病灶组及腔梗组中明显高于单病灶、单侧病灶及非腔梗组(均P<0.01),而高脂血症在单病灶组中高于多病灶组,单侧病灶组高于双侧病灶组(均P<0.05).后循环梗死组平均年龄[(69.42±11.25)岁]大于前循环梗死组[(65.93±11.22)岁](P<0.01);高脂血症、糖尿病、既往卒中史发生率高于前循环梗死组(分别为20.7%、16.9%、14.6%)(P<0.05~0.01),而吸烟率(18.5%)低于前循环梗死组(38.5%)(P<0.01).结论 后循环梗死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既往卒中史.与前循环梗死组相比,后循环梗死组年龄较大、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12我院收治的73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收集73例同期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在发病危险因素及脑梗死病因上的差异。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心房颤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病前服用避孕药的数量明显高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OAST分型显示,青年脑梗死患者心源性栓塞(CE)及其他明确病因型(SOD)比例明显高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青年脑梗死发病有其特殊性,临床上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01—2014-01收治的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脑出血共779例,男性多于女性。病因从高到底依次为高血压、不明原因、血管畸形、妊娠/产褥期、瘤卒中、血液系统疾病、烟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脂异常、饮酒、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吸烟、糖尿病和既往卒中史。18~31年龄组与32~45年龄组比,脑血管畸形发病比例明显增高(P0.05)。32~45年龄组与18~31年龄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比例明显增高(P0.05)。结论年龄增长脑出血比例增加,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是主要病因,其次是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史、吸烟饮酒、血脂异常可能与青年脑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青年卒中的报道逐渐增加,青年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青年卒中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而且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青年卒中的病因与老年人相比更加复杂。对于青年卒中,虽然有些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先天性的,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但是多数病因及危险因素还是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病因及危险因素在发病前大多不被人知晓或重视,以至最终造成脑血管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探讨青年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及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通过头颅MRI、MRA、TCD、心电图、颈部多普勒超声、心脏超声等检查,分析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血管病变类型、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32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274例有不同程度血管狭窄,215例患者有梗死病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分别是眩晕、共济失调、肢体瘫痪、构音或吞咽障碍;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结论头颅MRI、MRA是检查后循环缺血简便有效的方法,后循环缺血同前循环缺血一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8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和临床分析,其中青年组38例,老年组50例。结果 38例青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26例具有与一般脑梗死患者相同的常见病因和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酗酒、吸烟、肥胖、生活严重无规律等。3例病因不明,24例具有其他明确病因或诱因,包括烟雾病2例,动脉炎2例,分娩后发病5例,肾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房颤3例,左房黏液瘤1例,肿瘤切除术后发病4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动脉夹层2例,TIA频繁刻板发作1例。而50例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40例具有与一般脑梗死相同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其他病因者8例,其中房颤者3例,动脉炎2例,动脉瘤1例,肾病2例。结论与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相比,青年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更加复杂,除具有与老年患者相同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外,多数青年患者还具有其他明确的病因或诱因。  相似文献   

9.
后循环缺血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MRA表现。方法对12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头颅MRA、TCD、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分析血管病变程度及部位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结果 84例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其中59例椎动脉狭窄,16例一侧椎动脉纤细,21例大脑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4例,同时又有颈内动脉狭窄42例,分别为颈内动脉起始段、大脑中动脉起始段、大脑前动脉起始段。结论 MRA是检测后循环缺血简便、快捷、无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明确病因者115例(78.8%),病因不明者31例(21.2%),其中先天性血管畸形57例(39.0%),动脉粥样硬化52例(35.6%),烟雾病4例(2.7%),脑静脉血栓形成引发脑出血2例(1.4%)。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家族史。经治疗痊愈106例(72.6%),显著进步19例(13%),死亡21例(14.4%)。结论 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以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7年9月收住院的1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与16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正常健康青年人比较,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卒中病人中,男性高于女性(1.26:1),有多种危险因素的49例(30%),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30.9%),吸烟、酗酒(22.4%)。高脂血症(15.8%)及其他(13.9%)。结论青年脑卒中发病与性别、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应予以早期干预,并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年脑梗死TOAST分型分布、致病危险因素及CT/MRI特征。方法选取青年脑梗死患者392例为研究对象,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OAST分型对患者进行分型,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影像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47例,心源性栓塞型(CE)16例,小动脉闭塞型(SAO)91例,其他病因型(OD)39例,不明原因型(UND)199例。与18~34岁年龄段比较,35~45岁年龄段患者小动脉闭塞型(SAO)比例更高(P0.05)。(2)392例患者重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吸烟及嗜酒。其中高血压比较最高(60.2%)。与18~34岁年龄段比较,35~45岁年龄段患者高脂血症比例更高(P0.05)。(3)影像学检查显示基底节脑梗死218例,脑叶脑梗死106例,小脑脑梗死29例,脑干脑梗死30例,多发性脑梗死169例,腔隙性脑梗死93例。经脑血管造影检查57例,6例存在烟雾病。结论青年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高血压、高脂血症为其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后循环梗死常见临床症状、体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61例资料。结果患者常见的症状头晕(54.1%)、偏侧肢体无力(45.9%)、恶心及呕吐(39.3%)和言语不清(31.1%);少见症状为视物成双(4.9%)、抽搐(4.9%)及记忆障碍(4.9%)。常见的体征为单侧或双侧肢体运动障碍(45.9%)、共济失调(29.5%)、交叉性瘫痪(3.3%)和眼球活动障碍(4.9%)。在所调查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72.1%)、高脂血症(63.9%)、糖尿病(36.1%)、既往卒中史(31.2%)及心脏病(27.9%)。结论后循环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的症状为头晕、偏侧肢体无力、恶心及呕吐、言语不清,常见体征为肢体运动障碍,高血压为后循环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征性临床表现及体征有助于后循环梗死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青年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急性腔隙性梗死患者40例,年龄18~45岁,均行头颅MRI、MRA、颈部血管彩超、血脂等检查,根据头颅血管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和无颅内动脉狭窄组。对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青年腔梗患者中22例存在颅内大动脉狭窄(狭窄组),18例无狭窄(无狭窄组),经分析发现,颅内动脉狭窄组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斑块形成较无颅内动脉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饮酒、高血压、尿酸、空腹血糖、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动脉狭窄组中15例为单发血管狭窄,7例为多发狭窄,单发与多发血管狭窄血管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前循环狭窄13例,单纯后循环狭窄7例,单纯前、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间血管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腔梗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多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且颅内动脉狭窄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斑块形成均显著高于无颅内动脉狭窄组。青年腔梗单发与多发颅内血管狭窄之间的危险因素比较无显著差异;颅内动脉狭窄多发生于前循环,且单纯前、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组之间危险因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etiologies, outcomes, and risk factors for epilepsy in infant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all children who had their first afebrile seizure between 1 and 12 months of age, and who were followed in the Child Neurology Clinic at the Jordan University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4 to January 2006.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to collect demographic data and the clinical data pertaining to epilepsy. An age-matched control group of healthy children in a 1:2 ratio was included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for epilepsy.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SPSS, Version 13, was used. RESULTS: Fifty-fiv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group and 111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Epilepsy was classified as follows: symptomatic in 24 (43.6%) children, probably symptomatic (cryptogenic) in 28 (50.9%) children, and idiopathic in 3 (5.5%) children. The etiologies of epilepsy in the symptomatic group included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n=11), cortical malformations (n=5), neurocutaneous syndromes (n=2), metabolic disorders (n=4), leukodystrophy (n=1), and craniosynostosis (n=1). Twenty-seven patients (49%) were seizure-free at their last follow-up visit for at least the last 6 months; only six patients (10.9%) continued to have normal development at the time of their last follow-up examination. The risk factors for epilepsy included parental consanguinity (P=0.0003), a family history of 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 (P=0.0002), a family history of epilepsy (P=0.010), and a positive perinatal history (P=0.011). CONCLUSION: This study emphasized that afebrile convulsions in infancy are rarely benign. Furthermore, consanguinity was shown to be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epileps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区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状态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头部MRI证实的首次新发大脑后动脉区梗死的患者192例,其中171例行CT血管成像,21例行DSA,排除有可疑心源性栓子来源的患者。根据头部MRI将梗死部位分为A(中脑组)、B(丘脑组)、C(颞叶内侧组)、D(胼胝体压部组)、E(枕叶组)、F(多部位梗死组)6组。比较PCA区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状态及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PCA区梗死病变分布:192例患者中A、B、C、D、E、F组分别为12例(6.3%)、74例(38.5%)、15例(7.8%)、11例(5.7%)、28例(14.6%)、52例(27.1%)。(2)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状态:椎动脉病变66例(34.4%)合并大脑后动脉狭窄13例,基底动脉病变27例(14.1%)合并大脑后动脉狭窄2例,大脑后动脉病变45例(23.4%),未发现血管病变69例(35.9%)。(3)对PCA区梗死病变分布与后循环血管病变行单因素卡方检验:B组与基底动脉病变相关(χ~2=5.318,P=0.021);E组与PCA P4段病变相关(χ~2=18.556,P0.001);F组与椎动脉、基底动脉病变相关(χ~2=4.386,7.059;P=0.036,0.008)。(4)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合并高血压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26,P=0.001)。结论大脑后动脉区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尤其合并导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时,更应重视血管检查,减少卒中再发。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它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脑侧支循环的形成是脑血管狭窄和阻塞的一个重要的代偿机制,对于脑血管狭窄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等)在脑血管狭窄患者中极为常见。在某些患者中,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增加侧支血管的代偿保护作用而减少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基于同样的原理,通过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药物的使用,也可以促进侧支血管的生长。本综述总结了现有实验和临床研究得出的结果来探索这个问题,发现个体脑侧支循环建立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有遗传方面的原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对于侧支的增长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大多数证据表明,高龄不利于脑侧支循环建立;吸烟通过引起脑血管缺血缺氧来发挥作用。为了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需要治疗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必要的。但是,在各种治疗方案中做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对侧支血管建立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