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AMI),系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发,导致其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相继缺血、损伤及坏死。基于AMI冠状动脉病理解剖学改变,及时静脉溶栓治疗使梗塞相关血管(IRA)再灌注是必要的、可行的,可以明显改善再通患者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提高溶栓治疗率及再通率,即可改善AMI患者的总体预后,并降低总死亡率。以下收集了心内科1991年至2001年6月AMI患者的溶栓治疗率及再通率,评价了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刘玉慧 《西南军医》2009,11(2):341-34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降低AMI死亡率、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的关键是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近些年国内外广泛开展心脏疾病的康复护理,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可产生有益的影响。临床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为探讨AMI的临床护理,我们对我院2003年7月-2008年11月收治的71例病人作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一次革命,尤其是静脉溶栓现以作为AMI病人的常规治疗。该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仅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更实用于院前急救和基层医院的应用。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静脉溶栓疗法救治AMI病人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危重疾病。近20年AMI的治疗进展很快,死亡率也在逐渐下降。过去只是注重治疗合并症及应用改善心肌氧供求平衡的药物来延缓病情进展,当今重点已转向主动性对因治疗。因AMI的预后与梗塞冠脉再灌注与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自从将医院的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监护手段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院前救护以来,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病死率.但全面实施推广应用问题仍未解决。现将我院门诊1987~1991年诊断AMI与可疑AMI48例结合献作回顾性分析,以探索提高院前急救处治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起床活动和早出院是近年的新趋势。早在1956年美国人就提出.AMI后14天内进行早期活动.并对早期分级活动程度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但由于AMI病情凶险,并发症严重,医务人员对早期活动存在顾虑.临床上大多仍实施4周程序活动康复法。为了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本研究对AMI早期活动的意义、时间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寻找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远期心功能状态有显著影响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作者对解放军总医院1988年1月1日-1998年6月30日AMI并行冠状劝脉造影检查的连续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追踪分析。符合入选标准155例。100年中AMI出院后心源性死亡7例,占4.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症、冠脉病变支数,心肌梗死时LVEF、溶栓治疗以及经皮经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是对AMI远期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意义的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溶栓治疗、PTCA治疗、梗死面积、冠脉病变支数以及高脂血症是对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功能不全的时间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梗死后时间的延长,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概率逐年增高。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大面积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AMI后早期LVEF受损、没有行早期再灌注治疗(溶栓和急诊PTCA)以及AMI后没有行择期PTCA是对AMI后远期心功能状态有显著影响意义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近10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构成比变化。方法:从青海省人民医院病案室计算机网络系统统计出2002年1月—2012年5月全院住院总数、AMI例数、AMI死亡例数,得出AMI构成比、AMI死亡率。结果:近10年我院共收治AMI患者1 022例(男818例,女204例,平均年龄69.4岁±14.1岁),AMI构成比及死亡率分别为0.34%、12.23%。结论:西宁地区近10年AMI的构成比、死亡率较30年前有明显增加,女性增加更显著,同时发病年龄有向低龄发展的趋势;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宁地区AMI的构成比及死亡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AⅦ)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本文对急救中心一年来救治的135例AMI患者首发症状进行分析,以提高AMI的早期诊治率,改善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各种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3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5例急性心肌梗死中,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06±4.3)岁.其中下壁AMI 23例,合并右室AMI 2例;前壁AMI 8例;前间壁AMI 2例;前侧壁AMI 2例.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AF)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较常见并发症。AMI伴发AF时多提示梗死面积大,有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不佳。国外荟萃研究表明,AF与AMI患者病死率增加相关联,因此应尽早转复。  相似文献   

12.
心肌标志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对AMI的诊断研究一直备受临床关注。AMI患者中约1/4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0%没有特异的心电图改变,因此使血清生化标志物在AMI的诊断中居重要地位。AMI生化标志物的研究早期集中于血清酶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马健 《人民军医》2008,51(11):696-696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14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个体化心理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了30例AMI患血清SICAM-1,并与3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和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AMI发生后24小时内血清SICAM-1明显高于UAP和正常对照组(P<0.001),梗塞面积越大,SICAM-1升高越明显。AMI发生后7日内,SICAM-1呈上升趋势,7~14天SICAM-1开始下降.14天仍高于其余两组。结论 血清SICAM-1与AMI发生及梗塞面积呈正相关,可作为AMI病情变化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我院2006至2007年共收治青年风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6例,其中2例在1年里连续两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仍未正规口服抗凝药,两次心肌梗死部位不同,其中男1例,女1例。这2例患者均以AMI收住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合并风心病,两次AMI均符合1979年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他的临床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病率高且日趋年轻化,是冠心病中最危急的一种类型,常可危及生命。超声联合微泡有望通过多种途径,如介导基因治疗、辅助干细胞移植、协助PCI和药物溶栓治疗等,在未来成为临床上高效治疗AMI的新技术。本文就超声联合微泡在AMI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维庭  李新治 《人民军医》1997,40(11):645-647
近年来人们已注意到心电图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或QJ/J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我们收集1973年3月~1996年3月因AMI住院卫心电图资料较完整的患者25例,就QTd、QJ/JT作一分析。1对象和方法1.且对象选择发病24h内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的AMI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65±19岁。25例心电图共389份,包括发病前、发病时及硬死后心电图记录。梗死前每份心电图均无慢性永久性柬支传导阻滞。1.2方法1.2.回仪器5合标准心电图机,性能良好,纸速25mm/ha,标准12个导联。互.2.2测值每份心电…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死亡率高达60%~90%,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外科急腹症。如何及时诊断,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创造机会,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诊断AMI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就AMI的CT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镁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已被人们所证实,镁缺乏能促使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生。近年来,临床上用镁盐治疗AMI获得了显效果。除常规治疗外,我们将MgSO4加到极化液(MgGIK)中治疗AMI,并与普通极化液(GIK)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克英  张肃西 《人民军医》1997,40(7):396-396
1989年4月以来,我们成功治愈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GS)28例,现谈谈对CGS药物治疗的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ZI例,女7例,年龄48~85岁。自胸痛出现开始,CGS在24h内发生25例,24h后3例。梗死部位:前、侧壁11例,下、后壁9例,下、后壁合并右室7例,前、下、后壁合并右室1例。第一次患AMI24例,第二次AMI4例。合并快速心律失常8例,皿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合并肺水肿23例。有18例中心静脉压(CVP)超过正常〔正常CVP值为0.588~1.176kPa(6~12cmH。O)]。8例有酸中毒。1.2治疗方法所有AMI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