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探讨妊高征患者的凝血状态。方法选择健康女性、正常妊娠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各150例,检测其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女性比较,正常妊娠组孕妇的PT、APTT均下降,TT、Fib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女性比较,妊高征孕妇的PT、APTT、TT均下降,Fib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孕妇比较,妊高征孕妇的PT、APTT、TT、Fib均下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其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更可以有效预防DIC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高原地区藏、汉妊高征患者血中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水平。方法 选择高原地区藏族妊高征患者 18例 ,汉族妊高征患者 2 1例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2 2例 ,正常健康女性 2 0例 ;采集空腹静脉血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根还原酶与Griess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受检者血浆中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高原妊高征患者血浆中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及正常非妊娠妇女 (P <0 .0 5或P <0 .0 1) ,正常妊娠组血中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含量高于正常非妊娠妇女 (P <0 .0 5或P <0 .0 1) ,汉族妊高征患者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显著高于藏族妊高征患者。结论 高原地区汉族妊高征患者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含量增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指标的变化范围及意义。方法 采用BC 1型血凝分析仪对各期肝炎及正常人进行PT ,APTT指标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肝炎PT ,APTT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及重症肝炎组的PT指标与对照组相比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其APTT指标也有显著差异 ,P值依次为 :P <0 .0 5 ,P <0 .0 1及P <0 .0 0 1。结论 病毒性肝炎PT ,APTT指标延长说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其指标检测对于判断预后及出血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研究发现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患者体内血液凝血与纤溶系统平衡失调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1] 。为此 ,我们对 3 0例妊高征患者血浆D 二聚体 (DD)纤维结合蛋白 (Fn)含量进行了检测 ,旨在探讨凝血纤溶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1.1.1 观察组 :1998- 0 6~ 2 0 0 0 - 0 7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妊高征患者共 3 0例 ,按乐杰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 4版 )妊高征诊断标准分类[2 ] ,轻、中、重度各 10例 ,平均年龄 ( 2 5 .7± 5 .6)岁 ,平均孕龄 ( 3 5 .3± 3 .1)周。1.1.2 对照组 :随机选择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5 0例妊高征、15 0例正常妊娠妇女在分娩前的血清瘦素水平及新生儿的脐静脉血瘦素水平 ,并分析与体重、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BMI)、血压、宫高、腹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①妊高征组妇女瘦素水平 (2 5 5 3± 1 4 9μg/L)较正常组(2 1 13± 4 0 8μg/L)高 ,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②妊高征组脐血瘦素水平 (12 2 3± 4 39μg/L)较正常组 (10 2 9± 3 0 8μg/L)高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③正常组的母血瘦素水平与其体重、BMI、宫高、腹围的相关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而妊高征组的相关不显著(P >0 0 5 ) ;④妊高征组的母血瘦素水平与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组 ;⑤正常组及妊高征组的母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BMI的相关均不显著 (P >0 0 5 ) ;但母血瘦素水平与脐血瘦素水平在妊高征组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而在正常组的相关不显著 (P >0 0 5 ) ;⑥两组脐血瘦素水平均与新生儿体重、BMI的相关显著 (P <0 0 1)。研究表明 :①妊高征母血及其脐血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 ;②正常妊娠母儿瘦素水平均与自身体脂积累密切相关 ;③脐血瘦素水平可作为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的一项可靠指标 ;④母血瘦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妊高征患者血液纤溶系统变化;方法:选择高原地区妊高征患者36例,正常妊娠妇女23列,正常健康发性2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受检者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及纤维蛋白原(FG)、纤溶降解产物(FDP)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高原地区寻高征患者FG和FDP含量及PAI-1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及对照组,妊高征患者FG和FDP含量及PAI-1活性的变化与病情程度有关,正常妊娠组和妊高征组t-PA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正常妊娠组和妊高征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原地区妊高征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功能亢进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型脑梗死和完全型脑梗死两组,并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等治疗,对比治疗后患者Fg、AT-Ⅲ、APTT、PT的数值变化.结果 进展型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较正常值增高,抗血凝酶-Ⅲ较正常值减少,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完全型脑梗死组Fg、AT-Ⅲ、APTT、PT统计学上无差异.对进展型脑梗死组给予肝素和降纤等治疗后,可有效降低Fg含量、升高AT-Ⅲ含量.结论 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采取相应的治疗对于进展型脑梗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对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则没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脂及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妇女96例,分为正常妊娠组4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32例。比较3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3组血脂及凝血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TC、TG及LD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HDL水平显著低于与正常妊娠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TC、HDL及LDL水平两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PT、APTT,均较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P〈0.05);FIB较正常妊娠组显著或非常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血脂及凝血指标变化对于子痫前期早期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12例正常妊娠妇女及26例妊娠高征患者的血浆ADM(1~52)水平。结果:(1)妊高征患者血浆ADM(1~52)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2)妊高征患者血浆ADM(1~52)水平重度〉中度〉轻度(P〈0.01);(3)妊高征ADM(1~52)水平升高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明显正相关(P〈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82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产后出血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少量出血组26例,出血量500~1 000 ml;大量出血组32例,出血量>1 000 ml;对照组24例,为正常孕产妇,出血量<500 ml。定量检测三组产时及产后48 h常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少量出血组PT、APTT、TT、D-D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FIB、HGB、PL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少量出血组比较,大量出血组PT、APTT、TT、D-D均明显升高(P<0.01),而FIB、HGB、PLT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产后及时监测常规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对于了解产妇机体凝血功能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不同飞行条件下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以了解飞行训练对其凝血和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活性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40名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的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和D-二聚体(D-dimer,D-D)。依不同飞行强度(1次飞行和两次飞行)、不同飞行场次(昼航和跨昼夜飞行)、不同飞行载荷(+3Gz和+5Gz)、不同飞行高度(3km和5km)分别各分为两组。另设30名场站地勤人员为对照组。比较自身飞行训练前后,及不同组间凝血善F溶指标的差异。结果飞行前飞行员组与对照组凝血一纤溶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飞行训练后PT、TT、APTT缩短、Fg、D-D升高,分别与飞行前自身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5-6.908,P〈0.01)。完成各飞行课目后分别与飞行前比较,PT、TT、APTT缩短,Fg、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8.717,P%0.01或P〈0.05)。第1次飞行后与第2次飞行后、昼航与跨昼夜飞行后、3km与5km飞行后比较,凝血-纤溶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Gz飞行后与+3Gz飞行后比较,TT缩短、F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5、5.772,P=0.013、0.000);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飞行员飞行训练后凝血与纤溶指标可发生改变,属于机体应激状态下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型脑梗死和完全型脑梗死两组,并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等治疗,对比治疗后患者Fg、AT-Ⅲ、APTT、PT的数值变化。结果:进展型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较正常值增高,抗血凝酶-Ⅲ较正常值减少,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完全型脑梗死组Fg、AT-Ⅲ、APTT、PT统计学上无差异。对进展型脑梗死组给予肝素和降纤等治疗后,可有效降低Fg含量、升高AT-Ⅲ含量。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采取相应的治疗对于进展型脑梗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对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则没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情况。方法选择69例入我院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组(35例)和单独使用rt-PA溶栓治疗组(34例),比较治疗15 d、30 d和90 d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联合溶栓组治疗后15 d时NIHSS评分0-1分28.6%(10/35)与单纯溶栓组17.6%(6/3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时分别为34.3%(12/35)和23.5%(8/34),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90 d时分别为42.9%(15/35)和23.5%(8/34),比较有也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15 d、30 d和90 d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和护理体会。方法对179例先兆子痫孕妇、96例正常健康孕妇与54例非孕妇女的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先兆子痫孕妇组的PT、APTT、TT、FIB与正常健康孕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健康孕妇PT、APTT、TT低于非孕妇女,FIB则高于非孕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产前严密观察产妇身体情况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及病程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缺血性脑卒中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常规治疗组97例、HBO治疗组137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在人院第2,10,20天对其血浆D-二聚体、Fg水平用STAGO公司血凝仪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常规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Fg水平入院时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或〈0.05);第10天血浆D-二聚体持续升高(P〈0.01),Fg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20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g水平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Fg水平入院时比对照组升高(P〈0.01或〈0.05);第10天血浆D-二聚体持续升高(P〈0.01)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Fg水平下降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20天血浆D-二聚体、F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能调节D-二聚体、Fg水平,可减轻因缺血、血管损伤引起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异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预防复发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检测在临产孕妇的意义。方法:对143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71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LT、PT、APTT和FIB值相应与对照组的PLT、PT、APTT和FI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progressiv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PI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比较颅脑创伤患者连续头颅CT扫描的表现,确定是否发生PIH.分析PIH与非PIH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入院时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首次CT检查表现、伤后早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的含量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I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498例患者,其中139例(27.9%)发生PIH.116例(83.5%)PIH在伤后2 h内行CT扫描.PIH组与非PIH组在年龄、入院时GCS、受伤至首次CT扫描时间、伤后首次CT表现为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挫裂伤、初发血肿、血浆PT、Fg、D-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IH组与非PIH组在伤后CT表现为SAH、挫裂伤、初发血肿以及D-D与PIH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结论 对于受伤后早期(2 h内)即行首次头颅CT检查的患者,如果首次CT表现为SAH、挫裂伤、初发血肿合并D-D含量升高,应进行更早的连续CT扫描以期早期发现PIH.  相似文献   

18.
苏丽艳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350-135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68例妊娠晚期孕妇(实验组)和55例健康育龄非孕非孕妇女(对照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实验组PT、APTT和INR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T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和早期治疗产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