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痢疾在临床上所表现之特徵为:(1)腹泻便量很少而频数,(2)含有脓血及粘液,(3)腹痛且有裏急后重。其病理之特点为大肠炎与溃疡。痢疾分二大類型:一为桿菌痢疾,係某种特种桿菌所引起;一为阿米巴痢疾,係阿米巴原蟲所引起,兹分别作简要的介绍如下:一、桿菌痢疾病原体:痢疾桿菌有五族,即志贺氏、弗雷克氏、鲍特氏、桑纳氏、希米次氏五种。除志贺氏产生嗜神经组织外毒素外,一般仅备嗜肠性内毒素。志  相似文献   

2.
张丽君 《中医杂志》2002,43(5):377-377
1 单味水蛭治疗陈旧性宫外孕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入肝经,入肝经血分,其功擅破血逐瘀,且力较猛。《神农本草》载:“水蛭,治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常用于治疗蓄血、症瘕、经闭、跌打损伤等证。笔者根据水蛭吮人血后,致伤口出血不止,血难凝结之特性;结合陈旧性宫外孕,主要是离经之血,搏结于下焦、盆腔,故将单味水蛭碾末制成胶囊治疗,验之临床,确有良效。典型病例:殷某,女,27岁,1998年因宫外孕在本院附属医院行天花粉保守治疗。出院时B超检查提示:右侧下腹有5.7cm×4.7cm左右的包块,且有性交痛及肛门坠胀感。患者由  相似文献   

3.
蒋健 《江苏中医药》2015,47(8):51-53
<正>笔者尝读明代医家王鏊(1450—1525)所辑《古单方》(一名《本草单方》,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其在序曰:"予读《大观本草》,见汉晋以来神医名方往往俱在,间取试之,应手而难。乃知药忌群队,信单方之为神也。而世不及见,穷乡下邑,独以海上方为良,不知古方固犹在乎。而散见杂出,仓卒之际,未易捡寻。予在翰林多日暇,手自抄录为一编,对病检方,较若画一,不敢自秘,因梓刻以传。于乎群队之  相似文献   

4.
单味地锦草治疗痢疾56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资料:本组562例,男305例,女257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72岁;所有患者均有里急后重、脓  相似文献   

5.
车前草治痢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验方是笔者一次偶然机会从当地民间得来的,随后临床多次应用,效果颇佳,故介绍于下。治疗方法:取车前草鲜品500g,洗净后捣汁200g,滤渣,冲温开水50g,每次服50g,每日服4~5次。如果下痢赤色,则加入白糖50g,搅匀温服,如果下痢白色。则加入红...  相似文献   

6.
痢疾是夏秋季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带有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主。发病时腹痛急剧,继而下痢,日夜可见数次至数十次,伴有高热惊厥。拔火罐疗法具有清热化湿、调和气血的作用,对痢疾的治疗效果较好。中医学一般将痢疾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噤口痢、寒湿痢、休息痢5种类型。湿热痢多为热重湿轻,可见大便次数增多,痢下赤白脓血,腹痛坠胀,里急后重,肛门  相似文献   

7.
痢疾的证治     
痢疾古称“肠澼”,又称“滞下”。仲景称为“下利”,故有“热利下重”及“下利便脓血”的记载。巢氏《诸病源候论》根据粪便颜色分为“赤痢”、“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等不同名称。病情较久的称“久痢”;时发时止的称为“休息痢”。金元时代并有“时疫痢”之称,确认痢疾有传染性。它是夏秋季节常见流行疾患,临床以腹  相似文献   

8.
痢疾治验     
笔者应用泸洲医学院已故老中医张君斗老师遗方—白头翁汤加桔梗、枳壳方治愈七例湿热痢疾效果满意,一般一至二剂治愈。李××,男,33岁,一九八四年九月十日就诊。自诉:小腹痛如刀绞,里急后重,日下利二十余次赤白相杂,口苦身倦怠,脉濡数,舌质红,苔微黄而垢腻,小便短黄。诊断:湿热痢疾。处方:白头翁20克、黄连10克、  相似文献   

9.
单味绿豆治扁平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偶得一单方,用绿豆50g熬汤,加糖或食盐调味,每日1次,睡前顿服。治愈扁平疣3例,疗程最长30天,短者半个月,现介绍1例如下: 病例桂××,女, 18岁,学生。半年前面部出现粟粒大扁平状丘疹,淡褐色,经市医院诊为扁平疣。先后用病毒灵、氟脲嘧啶软膏,苡仁、板蓝根合剂等中西药内服外治无效,丘疹数与日俱增,1月后约近200个。后  相似文献   

10.
方法取生姜(选用新鲜多汁之品)一块,洗净切成薄片,用时取生姜片放口中咀嚼,边嚼边咽姜汁,一般嚼1~3片后呃逆可止。笔者用此法治30多例各类典呃逆患者,均收良效,而对伴有急性口腔、咽喉炎症的患者慎用。  相似文献   

11.
痢疾治验     
案一:左堦平,年十八岁,男性,于1919年6月患赤痢,日夜数十次,下痢純血,身壮热,腹剧痛,煩躁不安,肌肤发见赤斑,脉一息六至以上,苦黃舌质紅。余曰:此戚受暑毒,深入营分,胃肠均受其殃,与普通痢疾治法不同,非用大剂清热解毒不足以救其焚。但病危至此,服药务望得效为幸。处方:鳥犀角八分(磨冲),鮮生地二两(搅汁冲),丹皮三錢,赤芍二錢,川連一錢半,生石膏一两,白头翁三錢,川柏二錢,秦皮二錢,炒銀花五錢,生地榆三紹,人中黄一錢半,以芦根二两,馬齿莧一两煎湯代水,另用生菉豆煎湯代茶飲之。服一剂后,身热略减,赤斑渐比,脉数較平,但下痢次数未减,腹仍剧痛,舌色深  相似文献   

12.
治痢疾偏方     
马齿苋多用于治疗赤痢,亦可治疗其它型痢疾.用法可有如下多种:①鲜马齿苋150~200g,捣烂滤汁服;②鲜马齿苋洗净捣烂,加糖生吃;③马齿苋煮熟当菜吃;④马齿苋晒干研末,每服50g,每日2~3次;⑤马齿苋炒成炭,研末,每服5~10g;⑥马齿苋绞汁或煎汤后,用慢火熬成膏服用. 丝瓜亦可用于治疗痢疾,其用法是:①丝瓜根30cm,捣烂取汁服;②丝瓜花一把,炖汤服治赤痢;③丝瓜藤叶焙干研末,淡酒冲服,治肠红.  相似文献   

13.
鳖甲性味威平,入肝、脾、肾经,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功效。先父曾言鳖甲尚有治疗水肿的功能,然未见有这方面的治验。笔者近来在治疗了肝硬化患者的过程中,试用单味鳖甲研粉吞服,确有退肿之效,兹将有关验案介绍如下。姜某某,男,78岁。1996年3月23日初诊。诊见:腹大胀满,胀而不坚,胁下痞胀,院部隐痛,纳差,食后胀甚,暖气,小便短少,大便较干,面部晦黯,双足水肿至膝。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为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曾用护肝、养胃、利水药,一利水药一停,水肿复起,故转来中医治疗。病为鼓胀,证属肝郁脾虚…  相似文献   

14.
据《苏沈良方》记载,有一次大文豪欧阳修得了急性腹泻症,请太医院的医生治疗也不见效。他夫人说,集市上有人卖治疗腹泻的药,三文铜钱一贴,服过此药的人都说效果好,何不去买一贴吃吃看。欧阳修说:“咱们这些人的体质,和一般的劳动之人不一样,他们敢吃的药,我们却不可轻试,以免产生意外。”  相似文献   

15.
治痢疾验方     
药用路边荆蔸20克野南瓜蔸12克青木香蔸12克石菖蒲10克,以片糖60克蒸溶拌药,放  相似文献   

16.
家父熊文华,1985年获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老药工荣誉证书。70年代中,家父曾遇一亢姓患者,男,50余岁。颜面、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小便短少,混浊不清,尿蛋白( ),诊为慢性肾炎尿毒症。迭进中、西药罔效,求治于家  相似文献   

17.
《天津中医药》1986,(4):41-41
鸡眼大多生于足底前端或足趾之间,其数目不定,通常为1~2个,大小似豌豆。多由穿鞋紧窄或足骨畸形,便足部长时间或间歇性挤压摩擦而引起。初起受压处皮肤增厚、色黄白,疼痛不明显;继而根陷肉中,顶起硬凸,受压作痛,步履不便。  相似文献   

18.
单味吴茱萸治泄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良 《中医杂志》1995,36(5):263-263
笔者在临床上常用吴茱萸汤及四神丸治疗泄泻,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两方的止泻功效与吴茱萸剂量关系密切,故推测其止泻力主要来自吴茱萸,遂试用单味吴茱萸治疗泄泻,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后又试用外治小儿泄泻,亦每多获效。例1:李某,男,63岁。1994年8月5日初诊。10天前因进食生冷发生泄泻,大便稀溏,日行5~6次。曾用氟哌酸、黄连素等口服,并用丁胶卡那霉素静脉滴注3天,但泄泻不止。初诊时仍日行5~6次,腹痛隐隐,四肢欠温,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粪常规:黄、稀、白细  相似文献   

19.
正松香:性温,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炎等皮肤病。研末撒于患处或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亦可。蛇床子:性温,味辛、苦,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治疗肛门瘙痒、女性阴痒、阴囊湿疹、滴虫性阴道炎等。可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地肤子:性寒,味辛、苦,有清热利湿、祛风  相似文献   

20.
单味苍术能治胃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益清 《中医杂志》1997,38(2):71-72
单味苍术治疗胃下垂,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原中医科主任金明渊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之一。笔者效金氏之法,验证临床,用苍术10~15g,加水武火煮沸3分钟,再文火缓煎20分钟,煎成药汁约300ml,亦可用沸水浸泡,服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