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下肢不等长预防方法.方法对50侧(56髋)行全髋置换术,在股骨转子下垂直打入第1枚克氏针(股骨颈骨折者先复位), 在该针纵轴线相对应的髂嵴上打入第2枚克氏针,测量两针之间的距离.股骨柄假体在试模时将髂嵴上和股骨转子下克氏针插回去, 再次测量两针之间的距离与原先比较,差距用不同尺寸的柄颈和头作相应的调整.结果 50例(56髋)术后经平均1.8年的随访,患者日常生活自理,均不扶拐.两下肢等长48例,相差2.0 cm以内2例.结论该方法实用,疗效较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评估股骨近端形态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是否相关,本文研究了股骨髓腔闪烁指数(CF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LLD)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9年间进行单侧无骨水泥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单侧手术;无神经功能症状;使用生物型假体;初次手术;术侧无存在髋关节病变。排除标准:患侧或对侧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及髋关节间隙破坏;患侧或对侧存在股骨近端畸形;术前下肢不等长大于2 cm;骨折的患者;患侧旋转中心距对侧距离大于3 mm,最后纳入研究23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疾病和影像学资料和术后下肢不等长情况;根据患者髓腔形态将患者分为3组,并对比这3组患者下肢不等长性。计量数据满足方差齐性的多组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事后检验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项有序分类变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比较。 结果总共纳入患者235例,所有患者CFI的平均值为(4.3±1.2);根据股骨髓腔形态进行分组后各组对比结果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术前诊断、假体股骨头颈长类型、髋臼旋转中心与泪滴连线距离、股骨头中心至假体远端的垂直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香槟型髓腔的患者年龄较其他两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槟型髓腔的患者LLD差异较其他两组明显大(P<0.05);烟囱型髓腔的患者股骨柄假体打入深度较香槟型组更深(P<0.05);烟囱型髓腔的股骨头中心至小转子上缘的垂直距离较香槟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3组患者的LLD情况,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香槟型的LLD大于烟囱型(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香槟型髓腔(CFI高)的患者术后患侧肢体过长的可能性较大,烟囱型髓腔(CFI低)患者术后患侧肢体短缩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THA)被认为是近年来治疗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它能让病人髋关节功能得到恢复,减轻疼痛。虽然THA的优点已经得到公认,但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因为这将影响到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及病人的体验。双下肢不等长(LLI)是TH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术后病人对医生提起诉讼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降低LLI发生的方法,但仍然没有定论。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测量并尽量降低LLI的发生概率,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颈组配式假体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等长恢复的作用及临床结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使用Neck—modular髋关节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37例,所有患者对侧髋关节均存在不同原因的解剖及异常,使用常规髋关节假体难以重建双下肢等长。根据对侧下肢长度术中调整颈长,重建下肢长度。术后测量患者双侧棘踝线,测量分析影像学上肢体长度恢复情况,评估患者主观感觉及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所有37例患者术后双侧棘踝线测量及影像学上测量双侧下肢长度偏差均≤1cm,术后12周Harris评分平均84分(63—93),所有患者髋关节均能获得良好的活动度,无一例出现股骨髋臼撞击症(FAI)和脱位。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3—32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4分(76~98)。结论使用股骨颈组配式髋关节假体可恢复双下肢等长,并获得良好的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临床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处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处理方法。方法 1997年 7月~ 2000年 7月,将 44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 30例,女 14例。患者手术时年龄 42~ 80岁,平均 65.8岁。术前通过临床及对骨盆前后位 X线片的测量评估双下肢不等长的程度,然后利用模板预测髋臼及股骨假体的置入位置,估计股骨颈的截骨水平以维持双下肢等长。术中先标记并测量股骨近端至髋臼上方两标志之间的距离,而后在术前估计的位置进行股骨颈截骨。置入假体试模之后再次测量两标志之间的距离,最后通过调整股骨头假体颈部或头部长度进一步进行纠正。结果 术前患肢短缩 1.5~ 5.0 cm的 30例患者中,术后仅 4例患肢短缩或延长在 1.5~ 2.0 cm之间。术前双下肢等长 14例患者中,术后仅 1例患侧延长超过 1.0 cm。结论 通过术前测量评估,预测股骨颈截骨平面,术中定位测量,置入假体试模后再次测量,调整股骨头假体颈部及头部长度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全髋关节置换术带来的下肢不等长,同时也可纠正术前存在的下肢短缩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在伴有强直性骨盆倾斜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患肢长度对下腰部及髋关节功能的初期影响。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本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强直性骨盆倾斜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4例,测量术前术后骨盆倾斜角和患肢延长的长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下腰部和髋关节疼痛进行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下腰部功能,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年接受随访评估,手术前后骨盆倾斜角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下腰部VAS疼痛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VAS分值和ODI均与下肢延长长度呈正相关(P<0.01)。术后患髋VAS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患髋VAS分值与下肢延长长度呈正相关(F=0.560,P<0.01);但术后Harris评分与下肢延长长度无统计学差异(F=0.072,P>0.05)。结论 在伴有强直性骨盆倾斜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保持患肢现有长度,既有利于髋关节初期功能的改善,也有利于提高下腰部和患侧髋关节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探讨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髋关节脱位的易发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5年9月5例THA术后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手法复位、外展皮牵引术4例,因手法复位后脱位复发而再次手术翻修1例。结果 术后经1-3年随访,3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高龄患者因患侧臀中肌无力,反复出现脱位而放弃治疗;1例患者牵引治疗出院后再次出现脱位,入院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3年未再出现脱位。结论 体位因素、假体安装位置不当及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是引起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纠正,但对反复脱位、假体位置严重不当或松动患者应考虑手术翻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近端形态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重建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单侧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31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年龄、性别、侧别和骨...  相似文献   

9.
全髋置换术后早期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5月~2006年6月15例人工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全麻下手法复位后牵引或外固定治疗。结果均复位成功,发现脱位至复位成功平均时间为6.2(1~15)d。均获随访,未再发生脱位。结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护理,以预防术后脱位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Bryant三角标志术中均衡下肢长度以预防全髋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的效果.方法 126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体检及X线片测量两侧肢体长度差,估计假体型号和位置,术中依据大转子到Bryant三角顶点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平衡下肢长度.结果 126例随访3~26(9.5±0.5)个月.术前肢体长度差比例为:0~5 mm者占20.6%,5~10 mm者占46.0%;10~15 mm者占16.7%;15~20 mm者占10.3%,>20 mm者占6.4%;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术后双下肢长度差比例为:0~5 mm者占50.8%,5~10 mm者占33.3%,10~15 mm者占7.9%,15~20 mm者占5.6%,>20 mm者占2.4%.术后脱位牵引复位2例,坐骨神经痛1例,大腿疼痛3例,相应治疗后缓解.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利用Bryant三角标志平衡下肢长度预防肢体不等长效果优良,能明显提高术后患者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不等长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或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需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术前测量双下肢长度差异值,实验组术中使用自行设计的下肢等长测量装置,根据术前测量值调节手术侧肢体长度;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术后第2天测量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值。术后6个月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患髋的Harri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满意,但在满意程度上存在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患髋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下肢等长测量装置,可有效减少或消除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2006年8月~2007年1月,笔者对15例行全髋置换术后脱位患者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63~81岁。患者均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9个月出现患肢短缩,略有屈曲、大转子上移、外突、肢体内收、内旋。摄X线片均未见假体周围骨折(见图1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LLD)的预防策略。方法选择92例接受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术前骨盆标准正位X线片来评定LLD的程度,利用厂家模板确定假体置入位置,预判股骨颈截骨平面及股骨距的保留长度。术中根据假体试模以及各种验证方法及软组织松解程度来保持双下肢的长度等长。结果术后患者LLD在1.2 cm以内共77例(84.7%),在0.6 cm以内的58例(64.1%)。92例术后随访16~49个月,平均31个月,均未发生感染、神经麻痹。1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经髋人字石膏固定1个月后未复发。术后髋关节功能平均评分从48分提高到90.3分,所有患者均无需拐杖助行。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LLD对全髋置换手术效果有很大影响,通过术前模板评估测量,术中反复检查试验,可以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病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双侧髋部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3例患者一期进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0.3分,双下肢不等长0~3.4 cm,平均1.97 cm.结果无术中、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术后无感染,髋关节无脱位;出现双下肢肿胀3例.术后双下肢不等长为0.3~1.4 cm,平均0.71 cm;住院时间17~24 d.随访13~50个月,患者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活动满意,可独立行走、生活自理并恢复日常活动,最后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84.2分.结论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双侧髋部病变,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对全情况较好的患者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肩部与大转子顶点垂直高度(顶肩距)与术后下肢等长的关系。方法单侧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临床检查及X线仔细测量评估〉术中采用腿与腿比较、Shuck试验、稳定试验等判断肢体长度。同时测量股骨假体肩部与大转子顶点垂直距离来均衡双下肢长度。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1例,术后X线测量双下肢不等长(双下肢长度差异大于lOmm)的发生率为21.95%(9/41),术后患肢相对于健肢的长度与术中测量股骨假体肩部至大转子顶点垂直高度成负相关。结论术中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估肢体长度可有效降低术后肢体不等长的发生率.通过术中测量顶肩距来指导选择合适型号和颈长的假体可作为控制术后下肢等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髋表面置换术(HRA)和传统全髋置换术(THA)后的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和髋臼偏心距等恢复的情况,确定HRA是否更有利于恢复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结构。方法选择单侧施行HRA或THA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各20例(对侧髋关节均健康)。术前、术后摄等比例X线正位片,测量患者双髋的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和髋臼偏心距指标,与对侧髋比较患髋术后的改变。将HRA和THA术后改变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RA组各项生物力学参数差值恢复明显比THA组更接近正常。术后HRA组和THA组患侧和健侧比较下肢长度差分别为(-2.1±1.1)mm和(3.5±2.6)mm(P〈0.05),HRA组为轻度短缩而THA组为轻度延长;股骨偏心距差分别为(-1.8±1.4)mm和(3.1±1.9)mm(P〈0.05),HRA组股骨偏心距降低,而THA组偏心距增加;髋臼偏心距分别为(1.6±1.8)mm和(-2.3±2.1)mm(P〈0.05),THA组髋臼偏心距增加较大。结论 HRA可以更加精确地恢复股骨近端解剖结构,大直径股骨头假体增加了髋关节的稳定性,避免了THA容易导致的下肢延长和偏心距增加,有利于改善软组织张力。但HRA还是有轻度缩短下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隐性失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隐性失血情况.[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1 232例因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出血及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并根据Sehat方法计算隐性失血量.[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隐性失血量为1 050ml,约占总失血量的60%.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隐性出血量要明显低于其他患者.[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明显高于我们观察到的,而在手术当中保留和修复关节囊可以明显减少隐性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2003年9月-2006年7月,我科行全髋置换术20例,均采用Warson-Jones入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时不同方式髋臼重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36例(44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年龄42~65岁,平均48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9.9分,双下肢长度差异平均为1.8 cm,髋关节平均活动度:屈曲59.6°,外展21.6°,内收13.9°,外旋10°,内旋8.2°。术中臼杯均安装于真臼处,髋臼内移14髋,髋臼内陷成形术18髋,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12髋。髋臼侧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疗效评价:根据Harris评分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9.2年,平均5.1年。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9.9分恢复到术后的90.1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t=28.807),其中评定为优23髋、良17髋、可4髋,术后优良率达90.9%。术后髋关节平均活动度:屈曲105°,外展35°,内收15.8°,外旋45°,内旋15°。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X线检查示假体无松动移位,无翻修病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采用恰当的髋臼重建结合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可获得满意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