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素E_1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明 《中国药业》2010,19(21):77-7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在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方法 70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均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疗程为4周。考察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ALT和TBIL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1)。结论前列腺素E1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注射液150mg/d,苯巴比妥30mg,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TBiL、P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而ALT的下降幅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苦参碱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肝太乐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检测乙肝病毒DNA(PCR)、血清总胆红素、ALT、AST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降低血清胆红素、ALT、AST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苦参碱联合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人血白蛋自、血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注射液250ml/瓶,内含苦参碱150mg/瓶及丹参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一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ALT、PT均显著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TBiL、PT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ALT的下降幅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苦参碱联合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痰热清注射液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退黄治疗,观察其在病毒性肝炎退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10月~2004年6月我科住院的黄疸型肝炎患者35例,治疗时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4周。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复常率71.4%(25/35),对照组复常率31.4%(11/35),两组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在病毒性肝炎退黄治疗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胡太山  杨道锋 《医药导报》2007,26(7):783-784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注射用灭菌粉末联合硫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并发淤胆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毒性肝炎并发淤胆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岩黄连、甘草酸二铵、促肝细胞生长素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冻干注射用灭菌粉末0.8 g,加用25%硫酸镁1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结束时分别采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AKP、γ-GT、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BiL、D-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AKP、γ-G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BiL、D-BiL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和50.00%(P<0.01)。结论 丹参冻干注射用灭菌粉末联合硫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并发淤胆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江山  尤世刚 《医药导报》2008,27(4):403-404
目的 观察岩黄连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 方法 将64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岩黄连注射液50 mg,复方甘草酸苷6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 对照组31例,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30 mL,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 疗程均4周. 治疗前后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治疗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指标下降也较对照组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及T-BiL、ALT、AST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 岩黄连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显著的退黄、降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痰热清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痰热清对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0例。在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30 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浆内毒素(ET)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及丙氨酸转氨酶、TNF-α和ET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为66.67%(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肝、降酶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 0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苦参碱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能明显改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Bilibed婴儿蓝光床治疗(A组)18例、传统温箱加双面蓝光照射治疗(B组)1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含量变化并比较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光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较治疗前下降(P<0.05),A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下降较B组明显(P<0.05);A组副作用小于B组(P<0.05~0.01);两组光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libed婴儿蓝光床副作用小,疗效优于传统光疗法,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梯 《医药导报》2012,31(8):1035-1037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痰和血液α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IL) 6、IL 8水平的影响。方法160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 例,两组均常规吸氧,给予解痉平喘药物,禁止服用其他黏液溶解药,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15~30 mg+0.9%氯化钠溶液5 mL雾化吸入,每次持续15 min,bid。疗程均为10 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痰上清液和血清TNF α、IL 6、IL 8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P<0.05) ;两组治疗10 d后痰上清液和血清TNF α、IL 6、IL 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10 d后痰上清液和血清TNF α、IL 6、IL 8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显著,并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方法进行前瞻性试验.100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前列腺素E1200μg/d,对照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20 ml/d,两药均加入250 ml生理氯化钠溶液中静滴,疗程6周.结果试验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黄疸的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第3周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早期重型肝炎存活率分别为80.0%和84.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0%、38.5%(P<0.05,P<0.01),两组中晚期重型肝炎存活率分别为44.4%和25.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PGE1治疗早期重型肝炎及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建亚  李成忠  张迁 《医药导报》2010,29(2):211-211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舒肝宁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患者血清胆红素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2例,给予利巴韦林加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其它支持对症治疗方法相同。分别于治疗后第5天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IL-8的含量。结果:治疗5d后,治疗组血清IL-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可能与降低患儿血清中IL-8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80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观察两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6.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邹发东 《江西医药》2013,(12):1243-1245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了解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及血清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降低CRP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小板活化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设为观察组,给予积极的治疗;另选取健康新生儿6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β2-MG及血小板活化率(CD62P).结果 观察组血β2-MG、CD62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5.71、6.87,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β2-MG、CD62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t=6.55、4.57、3.86,P<0.01或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β2-MG、CD62P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 =0.59 ~0.86,P<0.01或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存在程度不一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血小板的活化,存在肾脏损伤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应给予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痰热清对急性胰腺炎(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79例AP病例,53例采取常规治疗,26例加用痰热清治疗,观察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并记录血气指标和外周血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和痰热清治疗组ALI发生率分别为56.6%和30.8%(P〈0.05);痰热清治疗组之PaO2和PaO2/FiO2高于非痰热清治疗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和IL-8在痰热清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痰热清能有效降低AP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改善ALI/ARDS时的低氧血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腹胀、纳差及肝区疼痛等,其病原学多常由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所致。近年来,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采用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共12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o%(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为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5% (P<0.01).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明显要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依从性较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用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