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道外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增高 ,其中全肠道外营养 (to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 )的作用不可低估。TPN旧称静脉高营养 (intravenoushyperali mentation) ,指完全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近年来 ,在我国已陆续开展TPN ,对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1,2 ] 和NICU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对TPN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指征途径及成分综述如下 :1 TPN在早产儿的应用指征任何新生儿 ,包括早产儿 ,不能经口喂养持续 3天以上均应采用TPN。事实上 …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外静脉营养在危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围产新生儿学的日益发展,胃肠外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病儿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早产儿由于出生体重低、消化吸收功能不成熟,在危重疾病期间,营养物质的及时合理补充对促进疾病治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999年10月~2001年3月采用胃肠道外静脉营养(TPN)治疗高危早产儿,结果提示胃肠道外营养可明显增加高危早产儿体重,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吴艳  钟晓云  蒋静  龚华  陈文  李刚  王琪 《重庆医学》2013,42(6):616-618,621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62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氨基酸的不同起始剂量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测量其体质量、身长、枕额头围、上臂围等生长指标变化,监测血尿素氮、肌酐、胆红素、血气分析等血生化指标。结果 (1)各生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出生体质量、静脉营养使用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出生后7日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氮水平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H值、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剂量氨基酸摄入有利于早产儿早期达到正氮平衡,并且不会增加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损害、胆汁郁积症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危重新生儿周围静脉营养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减少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方法44例危重新生儿经周围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对进行胃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结果44例危重新生儿中,除1例死于呼吸衰竭外,43例顺利完成治疗,患儿每日体重增加15.17±5.25g。治愈39例,好转4例。结论周围静脉胃肠外营养是危重新生儿康复的基础,良好的护理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营养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影响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将体重小于1900g的早产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生后24h即应用静脉营养,对照组仅应用常规补液,两组均及早开始胃肠内微量喂养,同时按常规治疗并发症。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d采血测肝、肾功能及血脂,每天测体重,监测微量血糖及经皮胆红素值。结果:治疗组患儿每日体重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两组治疗后测得的血清胆红素、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静脉营养可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且未见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琦  诸宏伟  台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773-277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制定更为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指导。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87例为对照组,采用保守的营养支持;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89例为观察组,严格遵从尽量早开奶(24 h内)、微量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提供非营养性吸吮、必要时尽早开始积极的肠外营养并在肠内营养耐受后逐渐撤销肠外营养的原则。观察两组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持续时间、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体质量所需时间、达推荐者摄入量(RDIs)所需时间、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持续时间、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体质量所需时间、达RDIs所需时间、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早产儿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持续时间、生后体质量下降幅度、恢复体质量所需时间、达RDIs所需时间、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开始积极规范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郭焕菊(吉林省前卫医院外科130012)朱绍华(吉林市第五医院外科132001)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由静脉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必需脂肪酸、足够的热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8.
对于必须给予静脉营养的病人 ,如疗程较长 ,可予颈内静脉置管。作者近年曾对 5 1例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营养 ,收到满意效果。现就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患者中 ,需予静脉营养的共5 1例 ,男 33例、女 18例 ,年龄最大 82岁、最小 14岁。 5 1例中外伤 12例、急性胰腺炎 3例、胃癌 15例、食道癌 8例、胰腺癌 2例和大肠癌 11例 ,均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营养。颈内静脉穿刺点选择中位穿刺点 ,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9%。置管时间最长 3个月 ,最短12d ,平均 2 3d。无一例因置管发生感染 ,拔管后穿刺…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4~1998年对31例肠展患者采用经周围静脉途径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无一例死亡。现将治疗过程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巨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16例,年龄18~55岁。发病原因;胃肠手术后十二指肠残端展9例,吻合口缓6例,医源胜小肠痤9例,外伤性肠展7例。治疗时间8~22d,治疗中无一例因输入TPN液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负氮平衡均减轻,体重有不同程度增加,低蛋白血症明显改善。人部分患者屡液显著减少。18例线口在2~3周自行愈合,其余患者均耐受进步治疗。12TP\液的配制TPN液的配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应…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是一组特殊的新生儿,其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根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Organization,WHO)报告,早产的发生率为5%~18%,每年全世界早产儿数量达1 500万。2010年,至少每1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早产儿,每年因早产死亡的新生儿达110万[1]。  相似文献   

11.
完全胃肠外静脉高营养的护理刘水萍,吕临英,高锡明(包头医学院卫生所,一附院外科,包头014010)完全胃扬外静脉高营养(TPN)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静脉插管技术输入人体每日所需的糖、脂肪、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物质,对需要加强营养而又不能从胃肠...  相似文献   

12.
孙琦  张亚明  徐凤玲  薛梅 《当代医学》2009,15(34):14-15
目的回顾分析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早期静脉营养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治疗。分析两组患儿平均每日体重增长率、静脉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相关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平均每日体重增长(24.6±4.3)g,对照组为(18.3±3.9)g。静脉营养时间:治疗组为(12.8±2.6)d,对照组为(16.9±3.1)d。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18.6±5.7)d,对照组(26.9±4.2)d。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儿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葡萄糖、尿素氮检查数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早期静脉营养治疗促进了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无明显副作用发生,是安全可行的静脉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 1998年以来 ,我院共对 136例病人实施经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 (PV - TPN)治疗 ,现将其应用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36例病人 ,男 84例 ,女 5 2例 ;年龄 2 0~ 84岁 ,平均 5 2岁。使用 PV - TPN共计 10 2 6 d,最短 5 d,最长 78d.136例主要为肿瘤晚期、胃肠道手术前后、短肠综合征病人。1.2 材料层流洁净工作台 1台 ,3L营养袋 1只 ,1,2 0 ,5 0 m L注射器各 1具 ,以及 5 g/ L碘附、体积分数为 0 .75的乙醇、消毒纱布、棉棒、脂肪乳剂、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1.3 营养液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早产儿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生后第3 d开始应用氨基酸,开始剂量0.5 g/(kg.d),每日增加0.5~3.0 g/kg;生后第4 d开始应用脂肪乳,开始剂量每日0.5 g/kg,每日增加0.5~3.0 g/kg;生后第3 d开始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适量。静脉营养液采用"全合一"方式,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经外周静脉用微量输液泵在24 h内均匀输入,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结果:①两组间胆固醇、甘油三脂、胆红素、尿素氮、碱剩余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未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及肝肾功能损害。②体重增长比较:观察组生后5~7 d开始增长,住院期间体重平均每日增加(15.24±6.32)g。对照组存活32例,生后7~10 d体重开始增长,住院期间体重平均每日增加(9.87±3.03)g,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③治愈率比较:观察组32例治愈31例,自动出院1例,治愈率96.87%;对照组32例患儿,治愈24例,好转4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治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并发症比较:观察组32例中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18.75%,对照组32例中发生并发症14例,发生率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周围静脉营养能使早产儿更快更早地增加体重,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与传统静脉营养对早产儿出院时体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存活低出生体重或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应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对照组应用传统新生儿静脉营养。计算体重下降幅度及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计算经胃肠达到摄入标准的时间,两组患儿出院时EUGR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生后体重下降幅度为(5·8±2·4)%,对照组为(14·6±3·1)%,治疗组恢复至出生时体重的时间为(7·6±2·3)d,对照组为(14·5±3·8)d,治疗组每天体重增长为(25·8±4·6)g,对照组为(15·3±4·1)g,治疗组经胃肠达到摄入标准的时间为(12·6±2·4)d,对照组为(17·1±2·8)d,治疗组应用静脉营养的天数为(14·5±3·4)d,对照组为(18·7±4·1)d,治疗组住院天数为(18·7±4·5)d,对照组为(26·9±4·3)d,治疗组80例出院时发生EUGR37例,发生率为46·3%,对照组80例出院时发生EUGR55例,发生率为68·8%,两组以上各观察指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足量静脉营养,可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或极低出生体重儿EUGR的发生率,为今后实现追赶性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18.
王玉梅 《河北医学》1998,4(5):89-90
下肢深静脉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探讨(075441)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王玉梅1典型病例与置管方法1.1典型病例1.1.1例1.患者男性,37岁。因胰腺癌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行股静脉TPN治疗,留管11d,共计输入营养液26450ml,拔管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需禁食的早产儿提供足够的能量,我科于1993年5月~1997年5月对25例早产儿应用周围静脉全肠道外营养(TPN),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