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缺氧诱导因子-1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新生大鼠(1~3 d)分离培养成心肌细胞;在培养的第3 d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每组重复6次):正常对照组、H/R组、DMOG+H/R组;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以脯氨酸羟化酶的抑制剂甲基异二酰基甘氨酸进行干预;采用酶免疫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肌钙蛋白I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缺氧诱导因子-1α及下游因子血红素氧合酶-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葡萄糖转运蛋白1 mRNA水平。结果:培养4~6 h的乳鼠心肌细胞开始贴壁生长,12~24 h明显增殖,3~4 d后细胞融合成片;心肌细胞由圆形变为梭形、星形、多角形,并出现自发性节律性搏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R组、DMOG+H/R组的肌钙蛋白I含量明显增高(P<0.01),且缺氧诱导因子-1α、下游因子血红素氧合酶-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葡萄糖转运蛋白1水平明显增高(P<0.01,P<0.05);与H/R组相比,DMOG+H/R组心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下游因子血红素氧合酶-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葡萄糖转运蛋白1水平明显增高而肌钙蛋白I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氢气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3组即对照组、缺氧/复氧组、氢气预处理组。对照组常规培养;缺氧/复氧组预先在100%N2环境中培养60min,复氧30min;氢气预处理组预先在2%H2+98%N2环境中培养60min,复氧30min。采用TUNEL法、MDA试剂盒法和MTT法分别检测乳鼠心肌细胞细胞凋亡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活力。结果:氢气预处理能够降低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率(P<0.05),减少MDA的生成(P<0.05),增强细胞活力(P<0.05)。结论:氢气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是抗脂质过氧化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Ⅰ型磷酸酶抑制亚基1(PPI1)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PPI1野生型和活化型突变体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并建立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测定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caspase-3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此外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PPI1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DH、MDA含量、caspase-3活性及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P<0.05);PPI1活化型突变体转染组细胞的LDH、MDA含量、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则降低,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升高,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各实验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表明该组细胞P53、Bax 表达下调,pAkt表达上调.结论 PPI1活化型突变体对H/R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稳定心肌细胞膜、减轻氧自由基损伤及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松萝酸(UA)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H9c2细胞H/R模型,使用0.5~64μmol/L UA分别预处理H9c2细胞,MTT法筛选UA浓度;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A低剂量组(1μmol/L)、UA中剂量组(4μmol/L)、UA高剂量组(16μmol/L)和UA高剂量+Benzyl butyl phthalate(BBP)组(16μmol/L UA+100 nmol/L BBP),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凋亡情况,白介素(IL)-1β、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鞘氨醇激酶1(SphK1)、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μmol/L以上浓度UA可以显著提高H/R H9c2细胞增殖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增殖能力和ATP、SOD含量下降,细胞凋亡率和IL-1β、IL-6、MDA、SphK1、S1PR1、ERK1/2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UA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H/R损伤模型组和H/R+川芎嗪给药组(川芎嗪浓度分别为50、100、150 μg·mL-1),每组10孔.测定各组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与H/R损伤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给药组可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LDH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模拟H/R损伤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川芎嗪抑制自由基生成或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对新生大鼠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缺氧/复氧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给原代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行缺氧2h/复氧4h,建立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于复氧期开始随机给予0.9%生理盐水(VC组)、胰岛素(INS组)、LY294002(LY组)、胰岛素 LY294002(INS LY组)干预。于复氧4h后,利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DNA梯带法(DNALadder)标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磷酸化Akt表达,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VC组相比,INS组中LDH活性、MDA含量、凋亡指数(AI)显著降低(P<0.01),磷酸化Akt表达明显增加(P<0.01);但上述指标变化可被LY294002(PI3K抑制剂)所抑制。结论在复氧早期给予胰岛素干预可显著地减少缺氧/复氧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与PI3K/Akt所介导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与黄芩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4):6765-6768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纯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1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用出生1~3d的SD大鼠20只,雌雄不拘,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以正常细胞培养,加入等数量的培养基,不加入任何药物,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 0.1mg/L黄芩苷组,缺氧/复氧损伤 1mg/L黄芩苷组,缺氧/复氧损伤 10mg/L黄芩苷组。②实验评估:采用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测其释放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四唑盐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结果:①丙二醛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缺氧/复氧损伤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缺氧/复氧 10,1,0.1mg/L浓度黄芩苷组明显低于缺氧/复氧损伤组(P<0.01)。②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缺氧/复氧损伤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芩苷 10,1,0.1mg/L浓度黄芩苷组明显高于缺氧/复氧损伤组(P<0.01)。③心肌细胞活力:缺氧/复氧损伤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 10,1,0.1mg/L浓度黄芩苷组明显高于缺氧/复氧损伤组(P<0.01)。结论:黄芩苷具有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抗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9C2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不同时间缺氧/复氧损伤对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H9C2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组及处理;正常对照组,缺氧3 h组,缺氧6 h组,缺氧12 h组。缺氧损伤结束后更换为正常培养基进行复氧培养。复氧3 h后进行相关检测,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总蛋白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量。结果随着缺氧处理3、 6和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株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其LDH含量明显升高,各个时点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株的TERT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其中在缺氧6 h TERT蛋白含量最高(P0.05)。结论在缺氧3~6 h期间,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TERT表达增高,但随着缺氧时间持续延长到12 h,心肌细胞TERT表达降低,导致心肌损伤增加。 相似文献
9.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能与靶基因结合,通过转录和转录后调控使机体对缺氧、缺血产生适应性反应。近年来,HIF-1在肾脏缺氧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HIF-1的生物学特点,对靶基因的调节及在缺氧缺血性肾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1992年Semenza等在低氧诱导的EPO基因的转录激活中发现的一种氧依赖转录因子,在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人体与哺乳动物体内。近年来研究显示HIF-1与宫颈癌的关系密切,本文对HIF-1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组织细胞处于氧浓度正常的微环境中是其产生能量以发挥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然而,在疾病(如急慢性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及肿瘤等)中细胞微环境往往是缺氧状态。人们对于哺乳动物氧调节的认识源于缺氧诱导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研究,从而发现调节细胞低氧反应的核心因子HIF-1。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作为调节细胞氧稳态的核转录因子,诱导一系列基因的表达,介导血管生成、红细胞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2.
低氧诱导因子在低氧应答及运动时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低氧诱导因子1是细胞在缺氧条件产生的核蛋白,它与靶基因结合,促进靶基因的转录,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缺氧适应反应。对低氧诱导因子1的结构作用途径以及低氧诱导因子在低氧应答以及在运动时骨骼肌中的表达作一综述,以能够找到提高训练质量乃至运动水平的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6-01/2003-06的相关文章,同时根据相关的参考文献检索了部分文章,检索词“hypoxiainduciblefactor-1,sport,hypoxia,skeletalmuscle”,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http://www.cnki.net/index.htm1994/2003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低氧诱导因子,运动,低氧,骨骼肌”。另外参考了2003香山科学会议———低氧与健康研究应受生物学和医学界关注(摘要汇编)。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低氧运动模型中关于低氧诱导因子在骨骼肌中的表达、作用及其含量的变化方面的文献,查找相关文献的全文,判断是否确实是相关研究。纳入条件:①随机对照实验研究。②实验包括对照组与干预组。排除条件:①综述文献。②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提炼:共查找到26篇相关研究文章,18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篇系为同一研究和综述文献。资料综合:通过18个实验对低氧运动模型中关于低氧诱导因子在骨骼肌中的表达、作用及其含量的变化方面作了相关的研究。结论:低氧诱导因子在低氧应答以及运动的骨骼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干预因素诱导/影响低氧因子的合成,乃至加强/减弱其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心肌梗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梗死心肌中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于冠状动脉结扎后24h、48~72h和1周时分别取左心室心肌梗死区及非梗死区组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不同时间点HIF-1α在梗死区心肌中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与非梗死区心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在缺血l周内持续在高水平,模型组非梗死区域心肌组织与对照组HIF-1α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HIF1α mRNA在心肌梗死区的高表达是心肌对缺血和缺氧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种分子水平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缺氧诱导因子-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诱导因子-1是哺乳动物机体在缺氧条件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感染及局部器官感染.本文就HIF-1的结构,靶基因及生物学功能,细胞信号转录通路中的作用和HIF-1α与炎症及SAP的关系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摘要背景:研究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α不仅与缺氧的生理反应有关,而且还参与了正常的胚胎发育过程。目的:观察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1/09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分子病毒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未经产清洁型Wistar大鼠,体质量200~250g。方法:雌鼠和雄鼠1:1合笼,制成孕鼠。分别于孕12,16,20d时剖腹取胎,获得各阶段的鼠胚。出生后大鼠按日龄分别于1,5,10d和12个月龄麻醉处死后摘除眼球,分离视网膜及制作石蜡切片。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视网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时间段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及低氧诱导因子1amRNA的表达。结果:胚胎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均有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生后发育早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也可见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以神经节细胞、内网层更明显,随着发育进展,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大鼠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为胚胎期最高、生后发育期逐渐下降、成年期最低,3期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随着发育的进展逐渐降低,并逐渐集中表达于视网膜节细胞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0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和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率较正常卵巢组织明显增高,P<0.05。在手术-病理分期的各期卵巢癌组织中HIF-1α均有阳性表达,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中HIF-1α均有阳性表达,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F-1α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HIF-1α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上皮性卵巢癌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背景:缺氧可以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起作用的.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 RNA干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34、CD44、CD90表达.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四组:常氧对照组(无干预因素)、缺氧组(缺氧24 h)、脂质体对照组(转染空载脂质体后缺氧24 h)、RNA干扰组(转染脂质体介导的RNA干扰序列后缺氧24 h).RT-PCR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骨髓间允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同常氧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增高(P<0.05);同脂质体对照组比较,RNA干扰组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证实了缺氧条件可以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表达增加,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可以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表达减少,缺氧诱导因子1α很可能是干细胞移植细胞因子分泌的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冻干重组人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腺病毒。方法:将重组人三突变型HIF-1α腺病毒与不同配比的保护剂按适当比例混合,进行冻干,根据冻干后外观、病毒滴度测定、热稳定性试验、PCR、基因测序等结果,筛选冻干保护剂并评价冻干品质量。结果:冻干腺病毒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信息无丢失或变异;以10%海藻糖、0.5%明胶、3%山梨醇等成分配制的保护剂作用较好,冻干后腺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0.33LgPFU/mL;37℃放置3周,滴度下降0.8LgPFU/mL。结论:以合适的保护剂制备冻干重组人三突变型HIF-1α腺病毒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HIF-1-dependent repression of 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 (ENT) in hypox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Eltzschig HK Abdulla P Hoffman E Hamilton KE Daniels D Schönfeld C Löffler M Reyes G Duszenko M Karhausen J Robinson A Westerman KA Coe IR Colgan SP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2005,202(11):1493-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