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判断肝癌寄生供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寄生供血形成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DSA证实存在寄生供血的肝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比较分析不同MSCTA重建方式在显示肝癌寄生供血方面与DSA的符合率。分析存在肝癌寄生供血病例的MSCTA特征。结果DSA显示寄生动脉50支,MSCTA显示寄生动脉40支,阳性率80%。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T)两种重建方式结合能达到最佳显示效果。存在寄生动脉供血的病灶均位于肝脏边缘,长径平均为6.9cm。结论MSCTA在显示肝癌寄生供血方面与DS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应用于介入治疗、外科手术以及肝移植术前的评价。肝癌病灶解剖部位临近裸区和悬韧带,以及病灶巨大对临近器官的直接侵犯、粘连可能是寄生动脉供血形成的主要原因;反复的TACE治疗和随之发生的肝动脉侧支供血减少也是寄生动脉供血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胰腺供血动脉的16层CT血管成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3种重组技术: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和容积重组(VR)对胰腺供血动脉的显示率,比较显示胰腺供血动脉的优势。方法 40例非胰腺病变的患者行腹部16层CT增强扫描和动脉期血管成像。统计TSMIP、MIP及VR对胰腺直接、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率及显示状况。用配对X^2。检验观察显示率的差异;用配对秩和检验观察显示状况的差异。结果 (1)3种重组技术对胰腺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率均为100%(40/40)。TSMIP、MIP、VR对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PSPDA)的显示率分别为92.5%(37/40)、77.5%(31/40)、67.5%(27/40);对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ASPDA)的显示率分别为95.0%(38/40)、82.5%(33/40)、75.0%(30/40);对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PDA)的显示率分别为92.5%(37/40)、75.0%(30/40)、57.5%(23/40)。(2)TSMIP与VR对ASPDA、PSPDA、IPDA的显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27、7.81、13.07、P值均〈0.01);TSMIP与MIP对IPDA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4.50,P〈0.05)。(3)TSMIP与MIP对胃十二指肠动脉(Z=-3.317,P=0.001)、胃左动脉(Z=-3.557,P=0.000)、肝固有动脉(Z=-2.810,P:0.005)、ASPDA(Z=-4.796,P=0.000)、PSPDA(Z=-4.400,P=0.000)和IPDA(z=-4.811,P=0.000)的显示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MIP与VR对胃十二指肠动脉(Z=-3.162,P=0.003)、胃左动脉(Z=-3.051,P=0.002)、肝固有动脉(Z=-2.460,P=0.014)、ASPDA(Z=-5.166,P=0.000)、PSPDA(Z=-5.056.P=0.000)和IPDA(Z=-5.564,P=0.000)的显示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P与VR对ASPDA(Z=-3.000,P=0.002)、PSPDA(Z=-2.352,P=0.019)和IPDA(Z=-3.500,P=0.000)显示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SMIP显示胃左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胰腺直接供血动脉优于MIP及VR。MIP显示胰腺直接供血动脉优于VR。 相似文献
3.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胃癌血供的显示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胃周血管及胃癌血供的显示。方法:40例进展期胃癌,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显示胃周血管及肿瘤血管。结果:腹腔干、肝固有动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在VR上能够很清晰的显示出来,MIP显示细小血管较好,但是它在表现三维空间关系上不如VR。当肿瘤与血管有脂肪间隙,或血管完全或部分被肿瘤包绕时,未见明确的管腔狭窄。有6例患者肿瘤侵犯血管,管腔有破坏。结论:64层CTA多种成像方式能比较好的显示胃周血管,以及肿瘤与血管的毗邻、接触面、包绕程度等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颈内动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疑为颈内动脉病变患者所做的16层螺旋CT颈内动脉造影图像。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镜(CTVE)等图像后处理。结果58例中17例无明确异常;41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病变,其中颈内动脉瘤9例,动脉狭窄23例,动脉阻塞4例,5例5枚支架有2枚显示通畅,2枚有软斑块形成,1枚支架阻塞。结论16层螺旋CT颈内动脉血管造影成像能很好地显示颈内动脉管腔狭窄及斑块形成情况,很好的评估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情况,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颈内动脉疾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供血不足判断意义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对椎动脉狭窄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判断意义。方法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与计算机后处理重建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SCTA能够同时显示椎动脉与毗邻结构,三维成像能判断椎动脉狭窄、受阻部位,狭窄程度,原因及椎动脉畸形。结论SCTA对椎动脉狭窄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观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椎动脉走行及其毗邻关系复杂,椎动脉狭窄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关系密切。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椎动脉及其毗邻关系。本文简要介绍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技术、方法、临床价值,并与其它血管造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在肋间后动脉显示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肋间后动脉显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胸部正常者的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结合横断面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重组图像,测量观察各支肋间后动脉的起点及走行规律。结果肋间后动脉总显示率为93.38%(437/468支),左、右两侧显示率分别为92.31%(216/234支)和94.44%(221/234支)。77.31%(167/216支)左侧肋间后动脉起于胸主动脉后壁,右侧肋间后动脉起点分别位于胸主动脉后壁、右后壁和右壁,且自上而下渐由右壁向后壁移行。各肋间后动脉起点处内径自上而下略有增粗(0.162~0.208cm),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后动脉进入肋沟处与棘突连线及同侧横突的平均垂直距离分别为(7.43±1.18)cm和(4.41±1.15)cm。结论应用MS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肋间后动脉的起始及走行等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0例患者行肺动脉CTA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结果 30例均能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及局部管腔狭窄程度,CT表现为肺动脉内不规则斑块状、附壁样缺损,周围有或无高密度对比剂包绕。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与DSA和手术对照,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3例均使用16层螺旋CT进行了CTA检查,其中18例行DSA检查;6例DSA下介入治疗,27例开颅行动脉瘤颈夹闭术;将CTA与DSA和术中所见对照。结果33例中,CTA共发现动脉瘤36个,其中18例行DSA检查者中,CTA发现动脉瘤20个,DSA发现动脉瘤21个;CTA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瘤体(形态、指向、轮廓)、瘤颈的宽度、载瘤动脉及与颅骨之间的关系;与DSA和手术对照,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5.2%,对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重组图像质量高,安全、快速、无创,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首选的筛检方法。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探测器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临床拟诊冠心病者行64层CTCA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观察64层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起源、冠脉内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并对桥血管和支架通畅性进行观察。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重建的最佳时相为75%R-R时相,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为65%R-R时相。以75%的相位窗重建得到容积再现的图像为最佳。64层CTCA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和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变异血管及心肌显示较佳;对冠状动脉内斑块、冠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桥血管及支架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层探测器CTCA可作为冠心病、壁冠状动脉、血管变异及心肌病变的筛选手段及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复查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77,自引:13,他引:7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对诊断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16例患者中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6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地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18例患者的5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16例的3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32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 64层MSCT是1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其对冠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4~16层MSCT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16层螺旋CT多期肝血管成像技术、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肝实质期螺旋CT多期肝血管造影,分析MIP、VRT、SSD3种血管重建方法对肝癌并发的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显示,并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肝癌DSA共检出肿瘤供血动脉115支,MSCTA检出110支,符合率约95.6%,两者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71)。其中MIP、VRT显示较佳,SSD显示较差(45/115,39%)。DSA显示70例均存在瘤内肿瘤血管,其中MSCTA检出65例,两者表现相似,其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69)。MSCTA、DSA分别检出门-肝静脉癌栓36支、27支,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4),DSA对较小分支癌栓显示不佳;DSA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29例,MSCTA检出27例(符合率93.1%),两者表现一致。MSCTA检出肝动脉解剖变异22例(31.4%),共中9例变异肝动脉参与肝癌供血,与DSA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多期肝血管造影可全面、准确评价原发性肝癌并发的肿瘤血管性病变,与DSA检查有很高的符合率,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SCT灌注成像在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血流改变中的价值。方法:本组17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行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BF)、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根据各灌注参数值。评价肝癌TACE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肝癌在TACE术后,HBF、HBV值(167.89±96.06,14.95±15.1)较肝癌TACE术前值(250.59±129.56,24.44±20.03)减少,而MTT和PS值在肝癌TACE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脏灌注参数(HBF、HBV)可有效的评价TACE术后肝癌组织的血流灌注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昌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3):220-22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鉴别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卵巢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根据卵巢病变的CT表现,对12例良性卵巢肿瘤及8例恶性肿瘤做出了准确诊断,1例恶性肿瘤误诊。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卵巢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减影后血管成像在颈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患者先后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以平扫图像为蒙片进行减影,最后进行三维血管成像处理,评价图像质量及病变的影像表现,其中8例进行了DSA检查。结果:血管重建后总体可评价率为91·5%,共发现病变血管28支,其中轻度狭窄10支,中度狭窄6支,重度狭窄8支,闭塞4支。8例DSA检查结果与DS-CTA一致。结论:16排螺旋CT减影后血管成像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重建图像,在诊断颈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128例患者均行螺旋CT椎动脉造影,原始数据经CT工作站后处理,应用横断面、多平面及曲面重建方式观察图像,分析椎动脉狭窄的病因类型、节段分布、狭窄率及相关因素。结果:128例中,动脉硬化性狭窄23例,占18.0%,共有32处狭窄,V1段24处,其中18处位于椎动脉起始部;骨质增生性狭窄55例,占43.0%,共有狭窄95处,86.3%分布于C4~C6水平。中度以上狭窄,动脉硬化性占53.1%,骨质增生性占30.5%,动脉硬化性狭窄的中度以上狭窄率较高(P<0.05)。结论:动脉硬化和骨质增生是老年人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的主要病因,椎动脉起始部和C4~C6水平是狭窄的好发部位,狭窄程度与狭窄部位、病因类型及骨质增生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8.
影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技术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方法:272例受检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采用电影扫描序列,层厚为1.25mm或0.625mm,螺距为0.275:1,对比剂1.5~2ml/kg,注射速率3~4ml/s,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仿真内窥镜(VE)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结果:心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较大(χ2=23.936,P<0.01),心率平稳,心率在55~75次/min,MSCT对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率80.3%达到诊断要求,心率大于90次/分时,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显示不清;重建相位窗在55%、65%和75%之间显示一、二级高质量冠状动脉图像的例数无显著性差异(χ2=1.980,P>0.05),选择重建相位窗为75%可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扫描层厚为0.625mm或1.25mm(重建间隔为0.625)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可满足影像及临床诊断需要(χ2=0.833,P>0.05),选择扫描层厚1.25mm所获得图像的信噪比及移动伪影明显减少;采用3.5ml/s或4ml/s注射速率图像重建后达到一、二级水平的图像质量基本接近(χ2=0.268,P>0.05),使用注射速率为3.5ml/s,显示冠状动脉清晰且受腔静脉伪影少。结论:心率平稳且小于75次/min,使用合适的重建相位窗、对比剂及扫描参数,MSCT可满意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的筛选,对血管搭桥和内支架放置术后复查的评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小动脉夹层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腹部小动脉夹层患者CT原始及后处理图像,主要应用容积显示(V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图像重建观察夹层情况。结果MSCTA能清晰显示腹部小动脉夹层,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5例,腹腔干夹层4例,肾动脉夹层2例。结论64层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腹部小动脉夹层及相关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