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8年7月间在我院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基础麻醉施行手术治疗的疝气息儿的病例资料,对其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在麻醉手术过程中仅有轻度的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心率增加,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水平;术中镇痛完善,肌松满意,无呼吸抑制;术毕患儿在停止用药后40min内苏醒;有52例患儿出现躁动,39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 硬膜外阻滞联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急腹症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选取50例小儿急腹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根据麻醉效果、术后血气指标、呼吸指标和麻醉满意度等评价该麻醉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50例患儿的麻醉效果均满意,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小儿急腹症手术中是最有效的麻醉方法,应牢记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准备,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李健 《吉林医学》2013,34(5):839-840
目的:对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小儿疝气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行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甲组患儿40例,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法;乙组患儿44例,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乙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和生命体征对比甲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儿术中用药总量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操作和手术治疗过程中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在腹腔镜下进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术中用药剂量,安全性较高,适宜依据患儿情况进行应用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60例小儿手术患儿,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氯胺酮进行麻醉,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有效率为100%。患儿氯胺酮平均用量是(79.2±29.5)mg,术后患儿苏醒时间平均为(17.8±10.1)min。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徐晓燕  彭明清 《重庆医学》2008,37(18):2084-2085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麻醉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9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麻醉资料.结果 基础麻醉加持续硬膜外阻滞86例(Ⅰ组),持续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95例(Ⅱ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117例(Ⅲ组),全部患儿麻醉效果满意.3组患儿术中共出现血压下降61例,心率减慢48例,膈肌痉挛4例,脉搏氧饱和度下降4例,经及时处理恢复正常,3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儿苏醒时间Ⅰ组和其余两组比较明显较长(P<0.05),术后无呼吸押制、喉痉挛.结论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麻醉宜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加强术中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基础麻醉加单次硬膜外阻滞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儿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为了保证患儿术中舒适和术中、术后的安全,需采取安全而合理有效的麻醉方法.我院自1997年10月~2000年10月对150例小儿手术采取基础麻醉加单次硬膜外阻滞,获得满意效果,成功率达99.3%.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小儿手术88例,其中Ⅰ组为基础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54例;Ⅱ组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25例;Ⅲ组为硬膜外阻滞和静脉复合麻醉9例,并观察三组病例的麻醉效果。结果 三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Ⅰ组术例因体位不当出现SPO2下降,Ⅲ组相后1例发生一过性呼吸困难,均经及时处理恢复。结论 小儿不同部位手术采用相应复合麻醉效果满意,优于单一麻醉。但必须熟悉小儿解剖、生理、药理特点,术前做好麻醉准备,术中加强麻醉管理和呼吸循环监测,才可以预防避免严重并发症和麻醉意外,确保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张凯 《当代医学》2014,(2):127-127
目的探讨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54例腹部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取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54例腹部手术患儿的麻醉阻滞时间为(23.5±4.8)min,术后苏醒时间为(20.8±7.4)min,术中患儿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均稳定,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1%,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结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是一种理想的小儿腹部手术麻醉方式,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杨广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31-4932
目的:探讨小儿下肢手术的不同麻醉方式以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下肢手术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儿麻醉效果,统计2组患儿麻醉用药量差异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优良率(93.8%)明显优于对照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整体手术麻醉用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用药量少、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联合麻醉临床应用的利弊。方法:560例小儿联合麻醉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全麻联合(CEGA)组和臂丛神经阻滞-全麻联合(CBGA)。手术范围为颈部、上肢、腹部、肛门、会阴部及下肢等部位。结果:CEGA及CBGA组麻醉效果完善者占97.8%,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全麻药的用量比单纯全麻减少1/2,术毕气管导管拔管及苏醒时间提前。结论:小儿联合麻醉能相互取长补短,使其麻醉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腹股沟区需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基础麻醉)、B组(氯胺酮肌注基础麻醉加氯胺酮﹑咪唑安定静脉麻醉)。结果:2组患儿手术麻醉都较顺利,A组氯胺酮用量和苏醒期不良反应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基础麻醉术后清醒速度较(氯胺酮肌注基础麻醉加氯胺酮﹑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快,费用低,较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18例单次硬膜外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次硬膜外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 对单次硬膜外有适应症的患儿先行基础麻醉,再进行单次硬膜外阻滞;并与胺酮麻醉患儿在切皮时的心率变化和术毕苏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单次硬膜外组麻醉前与切皮时心率变化无差异性(P>0.05);氯胺酮组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在切皮时的心率变化和术毕苏醒时间、出血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单次硬膜外阻滞麻醉不增加患儿心率,术毕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价值,是腹部及其以下部位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但需掌握好适应症和熟练的穿刺技术。  相似文献   

13.
赵莲 《当代医学》2014,(2):45-45
目的分析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麻醉的临床效果,以便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取得最佳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24例,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在插管前、插管中和插管后患儿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儿手术中腹壁肌松程度以及手术后的苏醒状况。结果所有小儿疝气患者在插管前、插管中和插管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心电图指标均稳定,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过程中全部患儿的腹壁肌松状况良好,充分松弛,较好地增加了腹腔的空间,手术操作更容易。23例(95.8%)患儿术后都能如期苏醒,仅有1例患儿是预期时间延后1h内苏醒,并且所有患儿均无喉痉挛、呕吐、心律失常等麻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麻醉效果满意。结论虽然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处理难度较高,但只要医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且加强手术过程中的检测,术中注意合理用药,最大程度的确保小儿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则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就能顺利完成.并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18例胸壁结核患者采用硬膜外腔阻滞和静脉复合麻醉对其呼吸功能spoe的影响。方法:用麻醉呼吸监护仪及Datex.ohmeda多参数监护仪,监测了9例硬膜外阻滞和9例静脉复合麻醉的麻醉前、手术中及手术毕的通气功能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潮气量和血氧饱和度均有影响,但以硬膜外阻滞麻醉影响显著,对呼吸频率影响不大(P〉0.05)。其中硬膜外腔组术中出现4例低氧血症。结论:对心肺疾患、呼吸代偿能力低下或呼吸功能不全者,慎行此两种麻醉法,改气管插管较为安全;患者无心肺疾患且手术时间短者优选静脉复合麻醉,给持续吸氧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麻醉中使用硬膜外阻滞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60例小儿腹部手术应用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资料。结果麻醉效果满意度达60%,稍欠满意占20%,优良率达80%。结论 在合理应用基础麻醉或辅助用药的基础上,小儿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择1~5岁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基础麻醉后行骶管阻滞麻醉,术中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B组20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持续监测HR、MAP、SpO2、PETCO2、术毕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SpO2、PETCO2均高于气腹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空腔脏器破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2011年70例急诊空腔脏器破裂修补手术患者,分成硬膜外麻醉组32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38例.观察麻醉前、麻醉注药后5、10、15、30 min时心率、血压、呼吸次数和氧饱和度及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达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平面均达T6水平,没有影响到呼吸频率和潮气量,SPO2>96%;两组患者术中的BP、HR变化硬膜外组大于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的时间硬膜外组长于联合组;两组麻醉完善率联合组优于硬膜外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空腔脏器破裂手术均安全有效,但联合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吸入联合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择期手术的患有小儿疝气的患儿7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的患儿选择氯胺酮进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而治疗组的患儿则使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吸入联合的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副作用以及麻醉用药等方面。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小儿进入熟睡、疼痛完全消失的时间与对照组的患儿对比有差异,而在术后清醒的时间和发生术后嗜睡的例数对比无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使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吸入联合在小儿疝气手术当中的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不仅可以帮助患儿更好更快的熟睡,而且术后也较容易清醒,因此值得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联合基础麻醉下儿童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上肢手术的患儿56例,术前行基础麻醉,利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臂丛阻滞效果,术中氯胺酮追加量.结果 56例小儿臂丛醉,2例阻滞无效,改为全身麻醉,6例加用少量氯胺酮,其余均为一次注药成功,麻醉有效比率为99.6%.结论 在小儿上肢术中神经刺激器定位联合基础麻醉,不需要患儿配合,是一种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可行性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儿腹腔镜下腹部手术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和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4~10岁ASAⅠ~Ⅱ级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疝囊腹壁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患儿50例;基础麻醉后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紧闭面罩给氧、辅助呼吸;术中监测MPA、HR、SPO2、PETCO2.结果患儿术中安静、麻醉满意、肌松良好、术毕10~20min苏醒;气腹后MPA、HR、RR、PETCO2均稍上升(P>0.05∞),放气后5min上述参数恢复正常.SPO2为98%~100%.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手术时间较短的腹腔镜小儿下腹部手术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轻,术毕苏醒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