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颅骨成形术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颅骨成形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37例接受颅骨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嵌入性修补材料(骨水泥)52例,覆盖性修补材料(钛网)85例。89.8%(123例)的患者认为塑形满意。术后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27例、材料外露3例、感染2例和材料松动移位3例。钛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骨水泥(P〈0.05)。结论对于颅盖骨缺损直径≥3cm、颅骨缺损时间2~3个月后可进行手术;颅内外沟通瘤的颅底骨缺损者可在肿瘤切除后进行修补,应注重相应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个体化塑形钛网用于颅骨修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进行个体化塑形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5月-2006年3月收治颅骨缺损患者32例,将患者颅骨缺损前后CT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三维重建,采集颅骨缺损部位的三维几何模型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补片几何形状,制作出凹凸两个模具,利用模具将颅骨修补材料钛网压制成形,用成形好的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结果 术中医师塑形工作量、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减少,术后无一例出现因塑形欠佳造成的并发症,复查头颅CT修复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结论 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应用CAD/CAM技术塑形颅骨修补材料实现了按人配置修补颅骨缺损,使患者颅骨缺损修补后头颅形状恢复生理原貌,患者满意度100%,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10~2009-11入住我科并行颅骨缺损修补术80例,其中使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49例,传统普通钛网修补31例,调查每例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及统计不同手术材料相应手术时间。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手术时间为50.2 min~72 h,平均为60.4 min,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8%;传统手工钛网塑形修补术耗时1.5~100 min,平均83.5 min,术后外观满意度为84%。两种材料在手术耗时及病人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耗时短且具有术后病人外观满意度高的特点。结论: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能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外形,提高病人对术后外观的满意程度,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手术时间,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颅骨缺损的适宜修补时机和新型手术方法。方法:510例颅骨缺损病人根据不同病因分为减压型和非减压型两种类型;再依据骨窗区新生骨形成与否分为新生骨形成型和无新生骨型两种。以钛网片为修补材料,分别于开颅同期、术后2个月和5~6个月,选择颅骨钻孔固定(I组)和钛网-骨膜缝扎法(Ⅱ法)修补颅骨缺损。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效果优良率均为100%,但I组术后并发症(4.86%)明显高于Ⅱ且(0.7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成型在复杂性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5例颅骨缺损患者,传统钛网手工塑型颅骨修补22例,采用三维钛网成型进行颅骨修补13例。对比两种修补方法的钛钉数量、术中塑型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与传统钛网手工塑型相比,三维钛网成型在复杂性颅骨修补术钛钉使用数量明显减少(P<0.01),平均术中塑型时间减少(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三维钛网成型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术,不仅能够完全达到符合生理解剖意义上的修补,而且塑型效果好,手术操作过程简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医患双方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后行颅骨修补术148例,其中采用三维钛网7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修补材料硅橡胶片72例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9例,其中皮下积液25例、切口感染13例、癫1例,占51.3%;未发生外形缺陷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并发症52例,其中皮下积液31例、切口感染11例、因植片下落或排异反应导致外形缺陷7例、癫3例,占7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三维钛网行颅骨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采用硅橡胶片。  相似文献   

7.
林立  袁邦清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1):1204-1205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塑形三维钛网早期修补颅骨缺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1例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早期行修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皮下积液3例,硬膜外血肿2例,头皮感染3例,经及时处理后均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1年,无出现颅内感染、修补材料变形、移位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塑形后颅骨外观满意,原有神经功能缺失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颅骨缺损患者早期应用数字化三维钛网进行修补,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少,节约手术时间,塑形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自体颅骨瓣为模板塑型钛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天峰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0):781-782
因颅脑外伤、脑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瓣体外保存无条件限制,行修补手术前,以其为模板塑型钛网,可还原颅骨外形,兼获美容目的。金属钛作为神经外科的新型修补材料,具有有机玻璃、骨水泥、硅橡胶等修补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我科已应用17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带蒂颞深筋膜瓣在颅脑损伤后颅骨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6年 7月起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颞肌下减压术时 ,采用带蒂颞深筋膜瓣修复张力性硬脑膜缺损 ,至2 0 0 1年 8月有 12 4例患者再次行颅骨修补术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89例 ,女 3 5例 ;年龄 15~ 69岁 ,平均 47.3岁。 (2 )手术方法 :在行颞肌下减压术时均采用带蒂颞深筋膜瓣修复张力性硬脑膜缺损。减压骨窗部位为双侧额颞部 ,颅骨缺损面积最小 5.0 × 5.0 ,最大 10 × 12 。颅骨修补手术时间 :脑外伤术后切口愈合 3~ 10个月 ,平均 4个月。修补材料选用钛网片。手术按原开颅切口入路 ,分离颅骨缺…  相似文献   

10.
不同颅骨材料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与修补材料、修补时机、手术方法等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997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颅骨成形术的3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5例,女性76例;年龄2~71岁,平均37岁。修补材料包括钛网(281例)、自体骨(42例)、硅胶(28例)。统计分析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与所用修补材料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29/351),其中感染15例,头皮下积液4例,颅内血肿2例,修补材料松动5例,癫3例。相关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包括术中放置头皮下引流管(P=0.02)、修补材料(P=0.002)。是否放置引流管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回归系数为-1.273,表明与是否放置引流管这个因素负相关。硅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高于钛网组(6%)及自体骨组(9%)。患者的年龄、性别、修补时机、缺损原因、修补侧别等对于并发症无显著意义。结论选用合适的修补材料可能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放置头皮下引流管可降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颅骨缺损钛网修补3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意义、时机及临床经验。方法:对38例外伤后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钛网固定可靠、无浮动,外观对称美观。无头皮感染及排斥反应,无咀嚼功能受限。结论:三维钛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条件允许下宜尽早进行,术中几点技巧的应用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海拔地区对兔大段骨缺损修复再血管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对兔大段骨缺损修复时再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青海大武(海拔 3719m)、西宁 (海拔 2 2 6 0m)和重庆 (海拔 347m) ,采用当地家兔制成单侧桡骨缺损不愈合的模型 ,局部应用由脱钙骨基质骨粒、骨水泥、自体红骨髓和医用生物膜制成的复合材料。术后 2周、4周、8周用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single photonemissioncomputerizedtomography ,SPECT)测定骨缺损局部的血流量变化 ,组织学观察缺损区骨痂生长和血管植入情况。结果 :SPECT显示 ,在愈合早期 (2W )各组间的血流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在骨折愈合晚期 (4W ,8W )随着海拔的升高 ,骨缺损局部血流量逐渐减少 ,各组间的血流量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1)。组织学检查 :重庆组和西宁组术后 8周骨痂外层为板层骨 ,中央为编织骨 ,内有骨髓组织 ,复合材料微孔内有大量新生血管植入 ,而大武组的缺损区骨痂大多为软骨组织和纤维组织 ,复合材料的微孔内仅有少量血管植入。结论 :高海拔缺氧对骨缺损修复时再生血管的植入有明显的影响 ,这可能是高原地区骨缺损修复不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钛网加自体筋膜组织移植修复眼眶底部创伤性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金超  胡敏  陈丽洁 《创伤外科杂志》2011,13(5):401-402,406
目的 探讨治疗眼眶爆裂骨折眶底缺损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6例眶底缺损患者,采用下睑缘下入路,显露眶下缘及眶底,将疝出至上颌窦内眶内容物复位;在同侧颞区发际内作弧形切口,于颞浅筋膜下层分离,显露颞深筋膜,切取约3cm×5cm深筋膜条;依据缺损选择适当大小三维钛网1块(0.6mm厚),按缺损区形状塑形后,将筋膜片覆盖于钛网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颈前路切除颈椎椎体转移瘤,采用钛网植骨加钢板内固定重建椎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颈前路椎体切除,钛网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12例颈椎椎体转移瘤。结果:12例均获6~49个月,平均16.2个月的随访。全部病例植骨融合满意,局部肿瘤无复发,内固定物无断裂、松动、滑脱等并发症。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其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经颈前路切除转移瘤椎体,钛网植骨加钢板重建切除后椎体,可即刻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融合良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钛植入体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求一种新的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快速成形技术,进行个性化钛修复体的制备.应用个性化钛修复体对13例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手术效果好,外观满意,无血肿感染、修复体外露;病人术前颅骨缺损综合征得到部分改善.结论 应用个性化钛修复体对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复,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四肢骨缺损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目的 研究自固化磷酸钙水泥(ACPC)人工骨修复非负重或低负重部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ACPC人工骨修复30例患者36处非负重或低负重部位骨缺损,平均年龄26.5岁。骨缺损大小均为15cm^2,骨缺损病因依次为骨折、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内生软骨瘤和髂骨供骨区等。观察患者术中ACPC固化时间,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值变化,X线片和CT扫描。随访平均时间9.4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术后颅底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5例鼻腔鼻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修复材料、并发症、手术效果及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人随访3~5年,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等明显并发症。3年生存率为100%,5年生存率为80%。结论扩大鼻侧切开联合房垛样额骨开窗切除颅鼻沟通瘤,修复颅底缺损、重建功能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