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骨折愈合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学修复过程。多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借助组织学、组织化学、组织形态计量学、超微结构与生物力学等手段对骨折愈合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观察。临床上广泛发展和应用了促进骨折愈合的多种方法,但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近年来,由于基...  相似文献   

2.
骨折愈合是极其复杂的的生物学修复过程.多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骨折愈合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由于基因技术的发展应用,人们对骨折愈合的研究已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尤其对骨折愈合有重要意义,被认为是骨代谢过程中的关键因子之一。本文就其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生物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骨折愈合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折愈合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进展王爱民综述李起鸿审校骨折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还有很大距离。近年来骨折愈合的生物学概念有所改变,以前认为骨折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导致一些不恰当治疗。现在我们知道骨愈合过程中,除了成骨细胞外,还需要许...  相似文献   

5.
微动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微动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张先龙曹炳芳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修复过程,而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促进骨折愈合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骨折愈合研究的深入,对骨折的治疗也已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传统的骨折愈合理论也正在受到冲击。近...  相似文献   

6.
骨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从体内骨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与骨发生机制,到给予外源性重组人骨生长因子治疗骨折,再到外源性导入骨生长因子基因诱导其表达来促进骨折愈合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文就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促进骨形成和骨重建的生物学作用、近年在骨折愈合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并与正常愈合患者进行对比。方法 共60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取其在骨折后1年内不同时间的外周血标本作为实验组;另取60例骨折后正常愈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酶标法分别检测骨折后1、2、4、8、12、24、36、48、60周,各组患者外周血中TGF-β1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另检测30例骨不连患者在手术前后及最终愈合时,外周血中TGF-β1的水平。结果 骨折2周后,各组患者的外周血TGF-β1水平都有显著升高(P〈0.01)。在2~4周间,实验组患者的TGF-β1水平急剧下降,又回到正常水平;而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TGF-β1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是实验组的1.2倍(P〈0.01)。对照组TGF-β1水平直至骨折后8周时,才回落至正常水平。术前骨不连患者外周血TGF-β1水平与正常人无差异,术后2周TGF-β1水平迅速上升(P〈0.01),维持到4周时逐步下降,直到最终愈合时又回落到正常值。结论 骨折患者外周血TGF-β1水平于较早期下降是骨折延迟愈合的一个重要指标。TGF-β1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骨不连患者术后愈合与外周血TGF-β1也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的研究逐步深入。现就TGFβ的分子生物学、对骨组织相关细胞的生物效应及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综述如下。一、TGFβ的分子生物学TGF...  相似文献   

9.
外固定器刚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骨折治疗中实施有效的骨折固定,以维持骨连续性,保证骨折愈合生物学反应,促进骨折愈合,避免骨迟延愈合、骨不愈合及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的固定刚度相当重要,外固定器为骨折提供的固定刚度有别于其他固定方法,可以针对骨折的病理特点、治疗要求,在不同阶段,根据骨再生进程的生物学特征,实施坚强固定、加压固定、轴向弹性固定、综合弹性固定等与骨再生所需理想生物力学环境相符的适应性刚度,使骨折愈合的生物学过程按照骨胚胎原始发育方式完成骨再生与功能重建,直至实现正常骨力学强度。因此,临床实践中,研究和观察骨折固定刚度的有关问题,对指导临床实践,提高骨外固定技术水平和充分发挥骨外固定技术优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与骨折愈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骨生长因子的一种,因为最初从血小板中分离获得而得名,广泛存在于骨组织中。在骨折发生后,通过促进骨折区域细胞的增殖、分化对骨折的愈合及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了解PDGF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对促进临床骨折早期愈合预防骨愈合的延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bFGF促进兔骨折愈合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bFGF 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并探索bFGF 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 只兔手术造成桡骨骨折。局部注射bFGF,通过肉眼观察、X 线片,测量骨折、测定骨折愈合处骨密度、测定骨折愈合后的抗折力及病理学切片检查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将应用于临床11 例骨折病人,骨延长、骨髓炎各2 例,随访6 ~24 月。结果:注射bFGF 侧骨痂生长多而迅速,骨愈合处骨密度比对照组显著增高,抗折力比对照侧明显强。病理学切片显示注射bFGF 侧成纤维细胞多、骨痂多、成骨细胞多,骨小梁、骨基质形成快,骨折愈合快。临床15 例患者应用bFGF 后都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促进骨质生长、创口愈合的作用。结论:bFGF 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姬洪全  党耕町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9):544-546,I00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在骨折后不同修复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变化,了解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来源及产生机理。材料与方法:大鼠肋骨骨折标本,制作脱钙石蜡切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折修复细胞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信使核糖核酸。结果:骨折后2、5、10、15天分别在相应修复细胞中检测到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阳性信号,即骨膜生发层细胞、膜内成骨区的成骨细胞、软骨形成区的软骨细胞及软骨内成骨区的成骨细胞。其中成熟软骨细胞内信号最强,而肥大软骨细胞内显示阴性信号。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在骨折局部由修复细胞自身产生,其产生量与细胞的分化状态、功能水平有关,它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参与骨折愈合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四肢长骨干骨折内固定的应用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固定是治疗肢体长骨干骨折的重要手段。随着骨折治疗中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骨折内固定的理念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和发展。骨干骨折的治疗不再强调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转而注重保护骨折愈合环境的生物学固定:力求恢复骨干的长度、对线和旋转排列,不追求骨折端的精确对位。  相似文献   

14.
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折愈合,必须具备良好血运及稳定固定两个基本条件。了解骨折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的生理及病理机制,对促进骨折愈合及骨修复、防治骨折不连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TGF-β和BMP对兔尺骨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源性TGF—β和BMP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用兔尺骨骨折模型,在骨折局部单独或联合应用TGF-β和BMP,通过X线片观察、生物力学、骨几何参数和骨痂钙含量测定对骨折愈合进行评估。结果:各骨生长因子治疗组的骨痂量、骨痂钙含量、骨愈合情况和骨折愈合后的力学强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GF—β和BMP联合应用优于单用一种生长因子,单用TGF—β好于BMP。结论:在兔骨折周围局部应用外源性TGF-β和BMP,可促进骨折愈合,单用TGF—β的作用强于BMP,它们联合应用时,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对骨形成有重要作用。有关TGF-β生物学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TGF-β及有关分子对骨形成的影响。在活体内及活体外开展研究可以得到有关有效剂量、适当的治疗时期、组织特异性、受体结合、细胞内信号发放,以及调节其活性的局部和全身因素方面的资料,这样,TGF-β所以能增进骨的生长,帮助骨折愈合的机理得以明确。  相似文献   

17.
现代骨折治疗新理念--生物学固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学固定是近年来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新理念。内固定的目的是为骨折的愈合提供一个生物学环境,内固定理念的更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将对骨折治疗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转化生长因子β不同给药方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式给予外源性TGF-β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兔右尺骨骨折模型。不同给药方式下在骨折区给予TGF-β,观察骨折愈合后生物力学,骨痂面积,皮质骨厚度和哈佛氏管直径的变化。结果:给予TGF-β各组的骨痂面积和最大抗弯强度明显增加,以缓释系统给予法治疗后的作用最强,对极限应力,刚度,极限负荷时能量吸收,皮质骨厚度和哈佛氏管直径则没有影响。结论:外源性TGF-β对骨折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给药方式给予TGF-β,对骨折愈合作用的效果不同,以缓释系统法给予TGF-β的效果较强。  相似文献   

19.
神经组织损伤与骨折愈合及异位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愈合、异位骨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因素调节骨折愈合、异位骨化机制中神经组织及其所含神经肽、神经生长因子等对骨折愈合、异位骨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脑外伤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新西兰大耳白家兔65只,分别制成单纯股骨干骨折、脑外伤合并股骨干骨折及脑外伤1周后合并股骨干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2、3、4周各处死5只家兔,摄骨折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α。结果:实验表明,脑外伤合并股骨干骨折的家兔骨折愈合速度快,而无脑外伤的单纯股骨干骨折家兔,其骨折愈合速度较慢。结论:脑外伤后家兔骨折愈合的速度加快,这可能与脑外伤后家兔体内生长因子特别是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