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口腔颈部瘘的原因。方法:总结我科从1992-2001年共施行的舌癌根治术40例。结果:有3例发生口腔颈部瘘,并回顾临床治疗的体会,分析口腔颈部瘘出现的原因并探讨预防的措施。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成功的手术操作,术后细致的护理及用药可有效防止口腔颈部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舌再造的护理。方法:2003年12月至2007年6月,共有13例舌癌患者接受了舌癌联合根治术同期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化移植修复术,对该类手术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本组病人术后无呼吸道及肺部并发症,无血管危象,无院内感染,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股前外侧皮瓣成活,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对皮瓣的观察与护理,以及对舌再造的功能指导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舌癌手术疗效观察(附6例报告)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526000)梁恩来我院从1976年10月至1984年11月共收拾舌癌病人8例,均采用舌癌联合根治术一次完成手术。1986年初经通知患者来院复查或信访了解术后情况,除2例失访外,其余6例经一年至...  相似文献   

4.
舌癌根治术后即刻修复方法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即刻修复方法的选择,以期获得较好的外形和功能重建: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问舌癌根治术后即刻修复采用的颈阔肌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胸大肌皮瓣、前臂游离皮瓣和足背皮瓣共1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1例在术后第2天死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导致的失血性休克。5种组织瓣总的修复成功率为91.8%(106/116)。再造舌外形大部分良好,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的修复应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切除的范围、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供区的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癌最为常见 ,多以舌癌、口底癌、颊癌、下颌牙龈癌为最多见。目前 ,大多数患者需采用联合根治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手术费用大 ,手术时间长 ,手术危险性与术后并发症较多 ,因此 ,护理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现将我院 1990~ 1998年所行联合根治术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3 1例 ,其中男 2 4例、女 7例年龄 3 3~ 71岁。病史最短 3个月 ,最长 15个月 ,舌癌 17例 ,口底癌 5例 ,下颌牙龈癌 4例 ,颊癌 2例 ,唇癌 2例 ,下颌中心性癌 1例。其中 2 5例均行一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13例作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舌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牙列和下颌骨的舌癌改良根治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保留牙列和下颌骨方式行舌癌根治术的13例T2期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患者面形、咬合、舌运动、语言和进食等情况,评价手术疗效和患者口腔功能状况。结果:随访3~23个月,1例患者肿瘤转移,其余12例患者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术后均无咬合错乱,语言、咀嚼功能良好,面部对称无畸形。结论:保留牙列和下颌骨的舌癌改良根治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舌癌治疗效果并保存面形和口腔功能,但须选择相应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手术方法及其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下颌骨舌侧骨膜未受侵犯的舌癌患者行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联合根治术,在舌癌原发灶1.0~1.5cm外,扩大切除原发灶及口底组织,与颈淋巴清扫组织整块切除,视口底黏膜有无受侵犯,保留或切除下颌骨舌侧骨膜,缺损采用直接拉拢缝合,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结果15例患者术后面部外形无明显畸形,咬合关系无改变,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随访3~10年,局部复发4例,其中原发部位复发3例,均与下颌骨及其舌侧黏骨膜无关,同侧颈部复发1例。患者3年生存率73.3%(11/15),5年生存率55.5%(5/9)。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保留下颌骨完整性的舌癌联合根治术既能根治肿瘤,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舌癌的治疗(10年40例回顾性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1978年1月至1987年12月共收治舌癌40例。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或化疗,随访3年生存率为64.29%,5年生存率为61.12%。死亡主要原因为肿瘤局部复发和颈部转移癌。作者认为舌癌手术应力争一次在正常范围内切除肿瘤,如手术不彻底,辅以放疗效果不佳。施行联合根治术时,如下颌骨本身未被侵犯,可视口底和舌侧粘骨膜波及情况,分别采取保留下颌骨,维持下颌骨连续性或切除部分下颌骨等不同方法,并不影响预后。舌癌是否作选择性颈清术,应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多因素分级系统对肿瘤生物学行为作估价后取舍较妥,不应以 TNM 分类法或 Broders 氏分级标准作依据。舌癌治疗时亦需同时考虑术后功能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伟雄  卿安蓉  陈国栋 《口腔医学》2007,27(11):592-594
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同期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行舌再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行舌再造术同期修复16例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总结有关处理经验。结果16例中13例肌皮瓣完全成活,术后经1年以上随访,再造舌外形满意,吞咽和语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舌再造术式简单、安全,操作技术容易,易于推广应用,可在联合根治同一术野内同期完成,供区不额外增加疤痕和缺损,是舌癌根治术后半舌缺损修复重建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6例,采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同期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6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修复后舌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舌癌联合根治术造成的舌缺损,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较好,重建后的舌功能恢复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口腔功能的丧失,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保留下颌骨完整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方法。方法:收集随访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10例(原发灶T2~T3,无明显口底侵犯或口底侵犯<0.5cm,颈部N0~N3)。同期行舌-颈联合根治术,于正中或颏孔前截断下颌骨,沿颌舌沟切开口底黏膜达舌根处,自下颌骨内侧骨面剥离骨膜及下颌舌骨肌附丽,保留下颌舌侧牙龈及部分黏膜,外展下颌骨,直视下扩大切除原发灶,取自身组织瓣(前臂桡侧皮瓣8例,胸大肌皮瓣1例,股前外侧皮瓣1例)一期修复,皮瓣边缘与下颌内侧牙龈或黏膜缝合,复位下颌骨并以钛板钛钉固定;术后常规放疗。结果:随访6~26个月,无1例于下颌骨内侧切缘部位复发,口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舌癌联合根治术中,通过严格选择病例,保留下颌骨完整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评价诱导化疗在中晚期舌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 1992~ 1999年间收治的病例及随访资料完整的中晚期舌癌 6 5例 ,其中单纯手术治疗组 2 7例 ,综合治疗组 38例。综合治疗包括平阳霉素单药诱导病例 2 2例 ,长春新碱 甲氨喋呤 (VM )方案诱导化疗病例 16例 ,诱导化疗后 2~ 3周行舌癌根治术。结果  5年生存率单纯手术组为 4 4 .4 % ,综合治疗组为 5 0 % ;复发率则分别为 39.3%和 31.9%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诱导化疗未能提高中晚期舌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其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的舌癌137例。改良型即是增加了往复锯和磨头对下颌下缘内侧和口底黏膜连接处的骨组织进行片切和选磨。选择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拉拢缝合/带蒂/游离皮瓣移植行舌、口底重建再造。术后30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均达到30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74.45 %(101/137)和70.80 %(97/137)。术后的咀嚼、吞咽、语言和外形的丧失程度有较大的改善,无一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疗效比较满意。结论: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舌癌联合根治术对中期舌癌是一种可行的根治性手术,既能完成根治性,又能对患者的外形和功能保留有积极的作用。手术的关键是掌握好适应症,同时要求术者具备相当的经验和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4.
50例老年舌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舌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老年舌癌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系统、口腔及饮食护理,对实施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做好并发症观察。结果:50例老年舌癌患者通过实施肿瘤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及围手术期的护理,全部成功。结论:对老年舌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舌癌病人下颌骨的不同处理方法与手术远期预后的关系,为舌癌患者的手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随访7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5年,分析术后影响预后因素,评价3种不同的下颌骨处理方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下颌骨处理方式对于舌鳞癌患者生存率有直接影响,其中未处理下颌骨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56.3%,边缘性去骨截骨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53.6%,而节段性截骨患者的仅为51.7%。结论:舌癌的预后不完全由下颌骨的切除方式决定的,而是由其侵袭性决定的,因此对于舌癌患者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处理下颌骨,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情况下,尽量保存下颌骨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比较;4种麻醉方法在牙髓病治疗中止痛效果的比较;保留完整下颌骨的舌癌根治术式的探讨;水刀分离技术及其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医患角色互换在局麻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口腔颌面外科局麻实验应用目标教学法初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接受舌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行舌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维持麻醉所用药物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麻醉诱导前30 min、切皮前、切皮后1 h、术毕、术后6 h、术后24 h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 ±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围手术期血清中炎症因子IL-1、IL-6、hs-CRP、TNF-α水平在手术中、术毕、术后6 h、术后24 h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毕时达到最高峰,术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Dex组的血浆IL-1、IL-6、hs-CRP、TNF-α水平在手术中、术毕、术后6 h、术后24 h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舌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轻舌癌根治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舌癌联合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舌癌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6例,优护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优护组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跟踪指导语音康复训练并进行评价、坚持做好出院随访。结果:优护组出院满意度评价及术后3个月语音清晰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舌癌联合根治术后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同期组织瓣修复8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合理选择(肌)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舌缺损的方法。方法 80例舌癌患者进行根治术的同期,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了前臂游离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颈阔肌皮瓣、胸大肌皮瓣、足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和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0例中,74例成活,成活率92.5%。术后观察见舌形态良好,咀嚼、吞咽、进食功能得到恢复。结论 舌癌根治术同期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舌癌根治术病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问卷和复查方法随访110例舌癌根治术后1至10年的病者。五年生存率为56.1%。五年生存率与肿瘤期别,组织分化程度和是滞有颈淋巴转移有明显关系。术后一年内是死亡高峰期,占全部死亡病例的50.0%。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局部复发,占79.5%。问卷结果显示,语言、吞咽和肩臂功能差,而精神状态好。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与社会因素有关。提示延长舌癌病者的生存时间取决于早期根治手术。术后的生存质量焦点问题是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