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7):909-91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SAP患者(122例)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方法(疗程为7d),对照组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方法(疗程为7d)。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IL-6(白介素-6)水平、IL-10(白介素-10)水平、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病情指标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6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10、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下降水平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幅度上升大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S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胰承气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清胰承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4 d。结果两组治疗后尿淀粉酶(UAMY)、血淀粉酶(AMS)、血清脂肪酶(LPS)、白细胞(WB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大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承气汤可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UAMY、AMY、LPS、WBC、IL-6、TNF-α、AST、ALT、TBIL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腹痛,促进排便,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恢复正常体温及受损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大承气汤联合西药疗法治疗临床疗效以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大承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05%(P0.05)。治疗前两组血淀粉酶与尿淀粉酶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血淀粉酶与尿淀粉酶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淀粉酶与尿淀粉酶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介素细胞-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承气汤加味联合西药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显著,且能够明显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医病机与后期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与实验组31例(采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实验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血钙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在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水平与胃肠功能评分对比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水平与胃肠功能评分中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指标对比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在IL-8、TNF-α、hs-CRP指标对比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中医治疗能够显著提升预后效果,改善症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梅宾 《新中医》2018,50(11):85-8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2 (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予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及IL-2水平的变化,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血清TNF-α、IL-6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IL-2水平比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可通过调节血清TNF-α、IL-6及IL-2表达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必净对烧伤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必净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炎症水平,促进患者各项临床指佂恢复正常,降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5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CVVH治疗。统计2组治疗效果、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数、呼吸、体温、白细胞计数及血淀粉酶、血乳酸、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血淀粉酶、血乳酸、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CVVH能显著提高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值得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清热通腑活血汤内服外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胰)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0月在本院确诊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通腑活血方口服配合灌肠治疗。观察患者临床胃肠功能指标,包括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并比较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一氧化氮、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腹胀腹痛、呕吐、发热的缓解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通腑活血方口服配合灌肠能有效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大黄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大黄煎水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细胞-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NF-α、IL-6、hs-CRP和淀粉酶下降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大黄保留灌肠可明显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脓毒症患者60例,根据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的白细胞水平、体温等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水平(7.8±0.5)×109/L、平均体温(36.7±0.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水平(13.6±0.5)×109/L、平均体温(37.8±0.2)℃,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PCT(2.16±0.21)μg/L、CRP(11.3±1.9)μg/L、TNF-α(11.8±2.0)pg/m L、IL-6(52.7±2.7)pg/m L,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心率PCT(3.24±0.28)μg/L、CRP(17.8±2.0)μg/L、TNF-α(19.6±2.2)pg/m L、IL-6(73.9±2.6)pg/m L,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心率(99.6±2.3)次/分、平均动脉压(70.8±3.0)mm Hg、中心静脉压(6.7±0.2)mm Hg,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心率(113.6±2.5)次/分、平均动脉压(62.6±2.6)mm Hg、中心静脉压(5.8±0.2)mm Hg,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症患者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石菊红  方春艳  何艳 《新中医》2015,47(6):185-18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57%,对照组为6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儿病程,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联合血必净注射液50 mL+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天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肠功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CRP水平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3、7天,血清CRP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温下健脾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度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炎症指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温下健脾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炎症指标、胃肠功能指标变化。同时比较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体温(T)、APACHEⅡ评分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RR、HR、T、APACHEⅡ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WB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WBC、IL-6、TNF-α、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腹腔内压力(IAP)、胃残留量(GR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胃动素(MO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GAS、IAP、GR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O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28 d病死率为17.78%,低于对照组的37.78%(P 0.05)。结论温下健脾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熊伟  陈峰  董科  古春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04-190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ERCP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例数、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明显短。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少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加快血淀粉酶恢复和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大黄承气汤,加用小茴香热敷,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炎症因子水平;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APACHE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及炎症因子水平,较单用西药治疗有更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加味保留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方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牡丹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身目发黄、大便不畅)积分、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身目发黄、大便不畅主要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症状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D-乳酸、DAO、内毒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D-乳酸、DAO、内毒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CRP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TNF-α、IL-6、CRP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加味保留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 10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最终纳入统计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血淀粉酶、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和IL-10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8.00%优于对照组的64.00%(P0.05)。治疗后5 d和7 d,两组血淀粉酶和白细细胞水平与纳入时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均P0.01)。两组TNF-α和IL-6水平与纳入时比较均明显下降,IL-10则升高(P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均P0.01)。结论采用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治疗AP可降低促炎症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抗炎症因子,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体温、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TNF-α、IL-8、APACHEⅡ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体温、心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CRP水平、TNF-α、IL-8、APACHEⅡ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术(CPR)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IL-6的影响.方法 将CPR后存活≥48h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于CPR后当日及72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两组血清TNF-α、IL-10、IL-6水平,统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72h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出现下降,而对照组出现上升趋势;CPR后72h治疗组SIRS发牛率31.25%,对照组为68.7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可以降低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CPR后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7 d。结果两组治疗前胰腺炎特异性指标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血清脂肪酶(LPS)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胰腺炎特异性指标AMS、UAMY、LPS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反应状态指标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反应状态指标WBC、TNF-α、IL-6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