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型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3,4].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5].我国20家中心城市三甲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现状的调查情况显示:78.51%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患者知晓率仅55.5%,而 血脂异常的总体治疗率仅44.8%,已治疗者总体达标率仅11.6%,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管理状况仍很不理想,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2型糖尿病 (简称糖尿病 )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 2~ 4倍 ,即使是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已有 5 0 %以上的人群患有冠心病。另外 ,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硬化性疾病后 ,病变弥散且进展较快。在死亡原因分析的资料中也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经流行病资料证实形成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及吸烟等。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中 ,血脂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一、糖尿病性血脂异常的定义糖尿病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病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分别选取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及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 ,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其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12型糖尿病组和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 P <0 .0 5)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较 2型糖尿病组有减退 ,但无显著差异 ( P>0 .0 5)。 2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 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减退 ,差异显著 ( P<0 .0 5) ;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结论  2型糖尿病对血管内皮功能有影响 ,且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糖代谢紊乱因素 ,又有脂代谢紊乱因素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非常普遍,约60%~8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紊乱。随着人们对血脂代谢异常的深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了解远没有对糖代谢了解的清楚。目前大家公认的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谱是,由于血液中游离脂肪酸(FFA)的增多引起三酰甘油的增多,大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颗粒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4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在门诊健康体检的48例正常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等检测。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Vit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中25-OH-VitD低于正常值检出率、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25-OH-VitD低于正常值组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正常值组。糖尿病发生率与25-OH-VitD、血脂异常均有相关性。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外,有必要检测25-OH-VitD、血脂水平,进行及早干预,以早期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血脂异常及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同时检测其SAA、CRP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将SAA、CRP与血脂作相关性分析。结果SAA、CRP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组均高于血脂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与TG呈正相关,SAA与血脂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确实存在炎症因子的升高,伴血脂异常者炎症因子的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赖宏 《山东医药》2002,42(5):59-60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 ( T2 DM)首要因素。非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发生率为 2 0 %~ 4 0 % ,而 DM合并血脂异常者高达 60 % 70 %。因此 ,积极防治血脂异常对减少 DM血管并发症、致死致残率有极重要意义。1  T2 DM血脂异常的发病机理T2 DM存在胰岛素抵抗 ( IR)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估计有1.5亿左右,其中以2型糖尿病占多数,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糖尿病血糖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对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如何,一直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世界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估计有1.5亿左右。其中以2型糖尿病占多数,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糖尿病血糖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对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如何,一直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立普妥对2型糖尿病伴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治疗2周、4周,观察血脂变化情况.结果立普妥治疗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总有效率为100%,以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主,同时也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论立普妥能迅速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湿疹的原因,为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湿疹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30例高龄2型糖尿病伴发湿疹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30例无皮肤病变的高龄2型糖尿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湿疹的相关原因。结果治疗显示研究组冠心病、血脂异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湿疹的原因与冠心病、血脂异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在治疗和护理中要引起重视和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12.
所谓双重糖尿病是患者同时患上2型和Ⅰ型糖尿病,目前最常见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伴有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即患者的胰岛仍可分泌足够或者部分的胰岛素,但这些胰岛素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或者胰岛素受体缺陷,导致这些胰岛素不能正常的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患者一般还会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表现。而1型糖尿病,病理特征是胰岛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导致患者血糖升高。一般多见于儿童、少年和青年人,患者一般不伴有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表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患者常并存血脂异常,有血脂异常的患者,心血管病患病率明显增高.解放军306医院糖尿病中心曾对24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体检,血脂异常检出率为63.8%;其中高胆固醇(TC)和高甘油三酯(TG)血症为23.9%,单纯高TC为16.1%,单纯高TG为15.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为5.5%,高TC、高TG、HDL-C降低为3.3%.但是,国内糖尿病并发症防治中往往忽视对血脂异常的纠正.高TC血症是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TG血症既是心血管的危险因素之一,又是损害人体胰岛功能和使糖耐量恶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异常很常见,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T2DM患者血脂异常中混合型多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治疗的基础,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能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后冠脉事件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用立普妥对2型糖尿病伴f昆合性高脂血症患者治疗2周、4周,观察血脂变化情况。结果:立普妥治疗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总有效率为100%,以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主,同时也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论:立普妥能迅速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脂异常是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但相当多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同时有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称为混合型血脂异常,给降脂治疗增加一定困难。现就治疗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承德市60岁以上居民中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和体检健康人80名作为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体检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总胆固醇、检测血糖水平、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糖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均升高,并且总胆固醇5.3 mmol/L和甘油三酯2.0 mmol/L的患者比例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引起脂代谢异常,并且血糖水平升高,血脂异常的几率也较高。因此,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还应注意控制血脂水平,以降低血脂异常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特征。方法:比较两型糖尿病病人血脂代谢与空腹血糖、年龄、体重的关系。结果:①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均以TG升高为主,TG值明显高于正常人;②两种类型糖尿病。空度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均较高;③1型糖尿病病人年龄与血脂无相关性;2型糖尿病病人年龄越大,血脂异常患病率越高;④1型糖尿病病人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患病率不相关,2型糖尿病病人体重指数越大,血脂异常患病率越高。结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血脂异常与空腹血糖、年龄及体重指数具有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瘙痒症相关因素,为瘙痒症的诊断、治疗、保健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514人为研究对象,患瘙痒症的143名患者为病例组,无瘙痒的371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吸烟、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伴瘙痒症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吸烟、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除了血糖管理,还包括其他危险因素的管理,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人群血脂代谢异常的突出特点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不显著甚至正常,而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最近,国内外指南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做出了哪些改变呢?下面让我们去共同学习。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腹型肥胖等代谢综合因素有关。导致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抵抗等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TG)产生过多和清除缺陷。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以混合型血脂紊乱多见,其特征性的血脂谱包括:1)空腹和餐后TG水平升高,即使在空腹血糖和TG水平控制正常后往往还存在餐后高TG血症;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3)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或轻度升高,且LDL-C发生质变,小而致密的LDL-C水平升高;4)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的载脂蛋白Apo B100和Apo B48水平升高,Apo CⅢ水平升高,Apo CⅡ/Apo CⅢ以及Apo CⅢ/Apo E的比值升高。摘自《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相关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