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以剑突下烧灼感、烧灼样疼痛、泛酸或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食管或胃肠道激素等因素作用下,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失调或幽门括约肌关闭功能不全,胃液中的胃酸、胃蛋白酶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食管痹",亦属于"吞酸"、"胸痹"、"胃脘痛"、"反酸"、"噎膈"、"嘈杂"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乃因肝胃不和,气瘀互结于食管,胃之通降受阻所致.其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2005年11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2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病变,表现为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等病理变化,可归入中医学的" 噎膈"、"胃脘痛"、"反酸"等病证范畴.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RE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均做了较深入的探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袁红霞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范畴,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中医并无此病名,可归属于"吐酸"、"吞酸"、"反胃"、"嘈杂"、"胃痞"、"胃痛"、"梅核气"等范畴,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和疼痛,反酸烧心,咽中梗阻,胃脘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王忠有 《北京中医药》2007,26(10):684-686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不能阻止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损伤了食管黏膜而引起食管炎症甚至溃疡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或疼痛,吞咽困难、反酸等,多在食后1 h左右发生,半卧位或躯干前屈或剧烈运动也可诱发,属中医学的"噎膈"、"胸痛"、"胃脘痛"、"嘈杂"等范畴.  相似文献   

5.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其临床特点为剑突下烧灼感、灼痛、吞咽困难、泛酸或呕吐等.本病可由感染、化学刺激物、物理损伤引起,亦可继发于食管憩室、肿瘤及贲门失弛缓症等病变.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黏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吞酸"等范畴.袁长津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学术研究40余年,系湖南省名中医,在辨证论治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袁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袁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有烧灼感或疼痛,吞咽困难、反酸等.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病因和机制为抗反流防御功能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增强.本病属中医学"噎膈"、"胃痛"、"反酸"、"嘈杂"等范畴.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中医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笔者将其研究治疗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返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等返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粘膜炎性改变,表现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等病理变化.若长期存在,最终形成瘢痕和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笔者自1995年1月~1998年6月,自拟"食康宁"方治疗返流性食管炎5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反流性食管炎宜从胃肝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新平 《中医杂志》2005,46(3):171-172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降低,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炎症而产生的一组症状及并发症.中医学大多将本病归属于"反胃"、"嘈杂"、"吐酸"等病范畴.  相似文献   

9.
汪武生  吴国清 《中医杂志》2011,52(8):697-698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的症状或并发症,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等情况。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病属于中医学"吞酸"范畴,病机为肝郁  相似文献   

10.
李黎 《环球中医药》2011,4(1):11-15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古代文献中无对应病名,中医常据其临床主要表现命名,在古代文献"吞酸"、"反胃"、"胸痹"、"呃逆"、"梅核气"、"噎膈"、"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都可找到相关内容的描述,却不能认为直接等同对应.中医古代文献中对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描述与现代医家的认识对比总结后,归纳为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脾胃,因...  相似文献   

11.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等炎症改变的消化系统疾病,可伴发食管内外的并发症。此症没有中医病名,属于中医"反酸"、"呕逆"等范畴。通过分析病因病机,辨病辨证相结合,中医药治疗RE及其并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及一定的优势,但面临许多问题。希望建立较规范的辨证论治体系,有利于增加中医治疗RE的疗效及机理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性病变,表现为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等病理变化,可归人中医学的"噎膈"、"胃脘痛"、"反酸"等病证范畴.本病发病率相当高,若长期炎症刺激,最终形成食道瘢痕和狭窄,从而进食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内对RE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则方药、基础实验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就近五年中医药对RE的治疗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龙祖宏教授应用"和法"思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认为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为脾气虚弱、胃气上逆、阴阳失衡所致,脾气亏虚导致水湿及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土虚木乘,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上逆,从而导致反酸、烧心等一系列症状。由此龙祖宏教授创立调胃降逆汤,应用此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随证加减,充分体现"和法"思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是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吞酸"、"呕吐"、"郁证"、"反胃"、"气噎"等范畴。一般认为其病位在胃,与肝、脾、肺有着  相似文献   

15.
吴滇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下段黏膜炎症,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等,可归属于"吐酸"、"胃痞"、"胸痹"、"胃脘痛"等病范畴.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吴滇主任医师,从事脾胃病40余载,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反流性胃及食管病症是指反流性胃病、反流性食管病的总称.临床均因胃动力差而致胆汁反流于胃或胃内容物反流于食管长期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西医多采用抑酸剂联合胃动力药物治疗,但易于反复.在临床上我们根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归为"吐酸"、"呃逆"、"呕吐"等范畴进行分型论治,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oase,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其症状与中医学"胸痛"、"噎膈"、"胃痛"、"吐酸"、"呕胆"、"反胃"、"嘈杂"等相当.可表现为多种食管刺激症状及食管外证候群,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而且还有向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转归的危险.现代医学多用抗酸药及胃动力药,重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副作用大,疗效欠佳,复发率高.目前,采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诊疗效果已被多数患者认可,现代医家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并初步形成了针对当前发病机理的诊疗体系,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诊治该病的相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万里教授主张诊疗胃食管反流病应重视中西医结合思维。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对胃食管反流病治疗采取分期疗法,发作期以快速愈合炎症、缓解控制症状为治疗目标,此阶段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缓解期主要是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中药为主、西药为辅。针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刘万里教授强调优化诊疗方案的重要性,找到中医干预胃食管反流病的切入点,发挥中医药"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等特色优势,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马万千主任医师认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主要与情志失遂,肝失疏泄,气滞化热犯胃,胃气上逆,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浊邪内生,浊邪随气逆上泛;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与肝、胆、脾、胃等脏腑有关。胃气上逆,浊邪上泛是病机关键。马万千主任医师根据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无食管黏膜损害的病理特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以"降逆"为切入点,治以"降逆疏肝、清热化浊"大法,强调"肝脾同调,脾胃同治",多采用降逆疏肝,肝脾同调、清热化浊,脾胃同治、寒热并用,升降同调等治法,自拟降逆清热化浊方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或肺所致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目前多采用脏腑辨证,其基本病机概括为肝胆失于疏泄、胃气上逆,与肺、肾、心三脏失调相关。六经辨证包含脏腑、经络、时空等概念,以六经辨病乃执万病之牛耳。六经病辨证关键,在于辨别六经"开阖枢",重视脾主四维枢机、少阳阳枢、少阴阴枢对六经"开阖枢"影响。临证当以六经"开阖枢"枢机,和脾胃枢机、肝肺枢机、肺肾枢机、心肾枢机,即以枢调枢,天地和而泰,则胃食管反流病自愈。本文从六经三阴三阳"开阖枢"以枢调枢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