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剖型多轴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解剖型多轴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23 ~ 64岁,中位数36岁;左侧16例,右侧19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合并颅脑损伤2例、肋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1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5~70 min,中位数45 min;取髂骨植骨2例;切口均甲级愈合.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5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 24周,中位数16周.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法对患侧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29例、良6例.无感染、内固定物断裂、骨折再移位及神经、血管、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解剖型多轴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助手向后牵引拉双肩,用尖嘴持骨器钳夹远骨折段,行牵引、端提手法复位,向远骨折端逆行穿刺,再顺行穿入折骨折段,使锁骨骨折达到准确的复位与固定。结果:取得了骨折剖解或近解剖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达到骨折在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固定稳固;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保护骨的血液供应,故骨折愈合快;这样有利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故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无手术瘢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助手向后牵拉双肩,用尖嘴持骨器钳夹远骨折段,行牵引、端提手法复位,向远骨折段逆行穿针,再顺行穿入近骨折段,使锁骨骨折达到准确的复位与固定。结果取得了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达到骨折的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固定稳固;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保护骨的血液供应,故骨折愈合快;这样有利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故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无手术疤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张鹏  万春友 《中医正骨》2013,(12):69-71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5~86岁,中位数75岁.按照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标准,Ⅰ型6例、Ⅱ型31例、Ⅲ型19例、Ⅳ型4例.受伤至治疗时间1~72 h,中位数18 h.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周,中位数6周.1例患者皮肤出现张力性水疱,换药过程中骨折端移位,经再次复位及固定后骨折愈合.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33例、可6例、差1例.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21年7月,采用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患者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11~16岁,中位数12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其中横断形骨折18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17例。左侧26例,右侧9例。均为AllmanⅠ型锁骨骨折,锁骨髓腔最窄处均大于2.5 mm。受伤至手术时间2 h至5 d,中位数5 h。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中位数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8周,中位数7周。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94.0±1.2)分。3例出现皮肤激惹症状,取出克氏针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无感染、退针、骨折再移位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闭合性锁骨骨折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0~72岁,中位数39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横断或斜形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15例。合并肩胛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3例,股骨骨折1例,气胸l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h至7d,中位数3d。治疗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术后2~3个月去除钢板,中位数2.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3个月,中位数2个月。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螺钉断裂及钢板移位发生。2例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后轻微疼痛,指导其合理进行功能锻炼后症状消失。2例患者切口渗出物较多,加强局部换药至骨折完全愈合后去除钢板。参照孙新宏等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8例、良6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组织创伤小、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患者56例,男46例,女10例;年龄17~63岁,中位数30岁;左侧20例,右侧36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7周,中位数6周。拇指功能恢复,第一腕掌关节活动改善。参照Kriegs-Au等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48例、良5例、可3例。均无克氏针松动、断针、针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手部功能的恢复,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8月至2013年7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患者56例,男46例,女10例。年龄17~63岁,中位数30岁。左侧20例,右侧36例。受伤至治疗时间30 min至10 d,中位数3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周,中位数20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8周,中位数6周。均未出现骨折畸形愈合、克氏针松动、断裂及针孔感染等并发症。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腕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48例、良5例、可3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助于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23~ 61岁,中位数39岁.跌倒时拇指着地致伤18例,压砸伤9例,撞击伤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照Green和Obrien分类标准,Ⅰ型21例,其中关节外横形骨折16例,关节外斜形骨折5例;Ⅱ型10例,其中Bennet骨折7例,Rolando骨折3例.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主活动度评定标准评定患手功能,并记录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 ~ 25 min,中位数16 min.术后X线片示28例获得解剖复位,3例未获得解剖复位,但骨折对线良好.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9个月,中位数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周.未发生针道感染及桡神经表浅支损伤等并发症.固定期间2例发生克氏针向后退出,但未超过骨折线,辅以外展位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腕关节有轻微不适,外展、内收、伸屈活动受限,但均≥10°.按照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主活动度评定标准,优25例,良3例,中3例.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骨折,疗效好、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峰骨折患者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8~65岁,中位数45岁。左侧5例,右侧7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肋骨骨折3例、肩胛骨体部骨折2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中位数6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或断裂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采用Karlsson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92±5)分,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峰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15~58岁,中位数28岁。骨折位于左手20例、右手36例;单指骨折40例,两指及两指以上骨折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0 min至10 d,中位数3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中位数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5周,中位数5周。屈指时指尖均可触及掌横纹,手指关节伸直均达0°,握持物有力。按照美国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46例、良8例、可2例。均无针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手指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采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3例,男15例,女28例.年龄60~ 91岁,中位数68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按照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标准,一部分骨折13例、二部分骨折26例、三部分骨折4例.3例合并肱骨头脱位.受伤至治疗时间12 h至10 d,中位数2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 22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达到解剖复位者26例,对位2/3者15例,对位1/3者l例,对位不良者1例.43例患者中,42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7 ~16周,中位数8周;1例骨折延迟愈合.5例患者出现组织黏连及关节僵硬.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4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结论: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骨折愈合良好、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带孔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带孔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0 ~ 57岁,中位数37岁;左侧14例,右侧9例.骨折Mayo分型,IA型5例、ⅠB型7例、ⅡA型10例、ⅢA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6h,中位数3.5h.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 10周,中位数8周.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8例、良4例、可l例.无感染、断针、内固定松动、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带孔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郝刚  刘耀波 《中医正骨》2022,(6):66-68+80
目的:观察缝合锚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采用缝合锚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11例,术后辅助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连续服用4周)。均为闭合性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3~42岁,中位数32岁;左侧6例,右侧5例。按照锁骨远端骨折的Craig分型标准,均为ⅡB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4 d,中位数2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中位数1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4周,中位数13周。末次随访时,健侧喙锁间距(8.5±1.1)mm,患侧喙锁间距(8.7±1.0)mm;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92.6±2.9)分;DASH评分(8.5±4.3)分。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  相似文献   

15.
翁东  徐国建  谢明华 《中医正骨》2014,(4):305-306,69
目的:评价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断裂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2-49岁,中位数29岁。左侧8例,右侧15例。均合并踝关节骨折,根据踝关节骨折的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Ⅱ度2例、Ⅲ度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例、Ⅳ度6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0例。合并腓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中位数3 d。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复位及愈合、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95 min,中位数46 min。住院时间4-10 d,中位数6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9个月,中位数11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踝穴解剖关系良好。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中位数13周。均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照改良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3例、良7例、可3例。结论: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断裂,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5~12岁,中位数9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左侧5例、右侧9例.2例合并尺骨鹰嘴撕脱骨折.骨折端移位情况明显,成角>30°且<60°者11例,成角>60°者3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7周,中位数5周.前臂旋转功能和肘关节屈伸功能均恢复正常.均未出现感染、骨化性肌炎、尺桡骨近端融合、肘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按照Metaizeau标准评定疗效,14例均为良好.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组织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劳氏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劳氏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 Neer 分型,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3例。合并肩关节脱位1例、同侧桡骨远端骨折1例、锁骨骨折1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9例、帕金森病1例,均合并骨质疏松症。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中位数5 d。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患肩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9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依据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5例、良7例、可4例、差1例。术后并发腋神经损伤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个月后症状消失;并发肱骨头内翻畸形1例,经积极功能锻炼后,肩关节功能改善;并发肱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缺血面积〈关节面的30%,未行特殊处理。结论:劳氏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且对周围血管和软组织的破坏小,安全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肩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治疗C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治疗C型Pilon骨折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1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其中左侧9例,右侧14例。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8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及CT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患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固定腓骨远端,18例患者固定胫骨远端后方骨块,23例均固定胫骨远端前方骨块。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6个月,中位数13个月。1例患者前内侧切口皮肤坏死,经皮瓣转移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中位数4个月。按照Burwell-Charnley影像学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9例、功能复位4例,未见内固定物进入关节内的病例。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优7例、良13例、中3例。结论:采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治疗C型Pilon骨折,具有术中变换体位方便、复位效果满意、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5.5岁;均有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骨折分型为KlammerⅡ型18例、KlammerⅢ型22例,KlammerⅡ型者Die-punch骨块直径均≥2 mm;均合并外踝骨折。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中位数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25周,中位数18.5周。术后6个月CT检查示关节面解剖复位31例、功能复位4例、移位>2 mm 5例。关节面复位较差的5例中,2例出现足趾屈趾畸形,采用肌腱延长术治疗后好转;其余3例未做特殊处理。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参照Tornetta等提出的Pilon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12例、差5例。结论:对于Die-punch骨块直径≥2 mm的KlammerⅡ型和KlammerⅢ型后Pilon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愈合较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59例,男21例,女38例。年龄45~85岁,中位数65岁。内收型18例,外展型27例,后伸型14例。受伤原因:跌倒伤47例,车祸伤12例。所有患者均不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和血管神经损伤,均无严重内科疾病。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8个月。1例复位10 d后骨折端移位,经重新复位及药物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延长,疗效较差;1例大结节骨折复位后移位〉1 cm,改为手术治疗。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5例,良37例,可5例,差2例。结论: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外固定稳固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