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期鼻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与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取早期经鼻胃管进食,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经口进食,对2组患者的误吸以及吸入性肺炎情况给予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误吸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鼻饲,可以使患者发生误吸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几率明显降低,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早期鼻饲预防脑梗死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吸入性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假性延髓麻痹脑梗死患者早期行鼻饲疗法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36例假性延髓麻痹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常规护理,实验组72例于入院后48h置胃管并鼻饲安素营养液,对照组64例经口喂饲安素营养液,观察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鼻饲实验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发生率5.56%;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22例,发生率34.38%。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留置胃管鼻饲能预防假性延髓麻痹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管饲法(intermittent oro-eso phageal tube feeding,IOE)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50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病人分为IOE组(75例)和鼻饲组(75例)。入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IOE组采用间歇经口进食,鼻饲组采用持续鼻胃管进食。两组患者均比较治疗前、治疗30 d的吞咽功能;两组患者均比较30 d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IOE组30 d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鼻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OE组30 d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鼻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经口管饲法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且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饲与经口相结合进食方式、单纯经口进食方式以及单纯鼻饲进食方式三者对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入组的172例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住院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医院,分为单纯经口进食组(A组)60例、单纯鼻饲进食组(B组)52例以及鼻饲与经口相结合进食组( C组)60例,对患者进行连续观察,2周后记录三组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A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35.0%,B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7.3%,C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8.3%,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分割法进一步检验,B组与C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合并,与A组进一步进行χ2检验,显示A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在患者意识清醒配合下,可以选择鼻饲结合经口进食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霞 《安徽医学》2013,34(7):1028-102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卒中吞咽障碍致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结果 2周后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误吸发生率及吸入性肺炎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前给予预见性饮食指导,以预防误吸引起的呛咳、吸入性肺炎、窒息的效果。 方法 选择急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56例为观察组,入院后即接受专门的饮食指导,并与急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55例按常规的饮食护理为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重度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中度、轻度吞咽障碍者自行进食。从患者入院后一直到出院期间观察患者进食时误吸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呛咳、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患者预见性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 能够有效降低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呛咳、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急性期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早期评估及康复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3周.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能力:治疗组显效率为18.4%(14例),有效率为60.5%(46例);对照组显效率为6.1%(5例),有效率为39.5%(30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治疗组为21.1%(16例);对照组为46.1%(3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吞咽功能可得到显著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和营养脑细胞治疗,由营养科统一配置营养均衡、无渣糊状食物;对照组采用持续经鼻胃管置管鼻饲法,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法,观察30 d 后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疗效评定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吞咽障碍疗效评定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经口胃管置管鼻饲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佳奕 《吉林医学》2012,33(33):7347
目的:探讨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22例,两组均给予积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系统的预防性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干预组2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吸入性肺炎,而对照组22例中有5例(22.7%)出现吸入性肺炎,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长期鼻饲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行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及藤岛-郎吞咽疗效标准评估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饮水试验评分、吞咽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卧床鼻饲病人并发吸入性肺炎中循证护理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40例卧床鼻饲病人,将病人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则是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在观察组的20例患者当中,只有2例患者发生了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在对照组的20例患者当中,有8例发生了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达到了4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卧床鼻饲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鼻饲治疗的老年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鼻饲患者给予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胃置管鼻饲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统一实用营养均衡且无渣的糊状食品,并接受统一的吞咽功能训练和营养脑细胞治疗。观察组采用的间歇性经口胃置管鼻饲法,对照组采用持续经鼻胃管置管鼻饲法,并以30天之后患者的洼田饮水实验、吞咽功能和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为评价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吞咽情况、吞咽障碍疗效评定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情况明显得到改善,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性经口胃置管鼻饲法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且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概率明显降低,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对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及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12例听神经瘤术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分成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的训练,运用日本洼田氏的咽水试验作为评定标准,分别在手术后第一天及治疗一个月以后进行测评。结果两组听神经瘤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由原来的50.9%提升75.4%(P<0.01),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听神经瘤术后颅神经损伤所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治疗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策略.方法 分析140例老年鼻饲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鼻饲方法 ,观察组实施呼吸道管理、心理护理、改变鼻饲体位、口腔护理、增加胃管插入长度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例数为15例,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发生例数为39例,发生率为55.71%,两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鼻饲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吸入性肺炎预防与护理策略,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管文娟  陈霞  胡伟  孙俊  李芹  张巧云 《安徽医学》2020,41(5):587-590
目的 探讨过程指标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6例)和对照组(n=102例)。对照组实施吞咽功能常规筛查及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措施基础上,自行研制吞咽障碍早期康复的护理敏感质量过程指标,对观察组康复护理全过程实施各环节质量监控,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98.11%比对照组55.88%)、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6.60%比对照组18.6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过程指标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质量进行监控,能够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老年长期卧床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鼻饲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胃管插入长度、鼻饲体位改变护理 ,口腔护理 ,鼻饲时减速减量护理 ,呼吸道管理 ,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长期卧床的老年鼻饲患者采取积极、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纤支镜早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及纤支境干预,比较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25例,占62.5%;干预组发生吸入性肺炎7例,占14%,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和纤支镜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应用。 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 136 例急性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68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评定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急性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管理,能明显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8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早期诊断、康复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二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率与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产生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