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在世界上仍处于中等水平,故我国国民因腰痛不适就诊时,常常腰椎退变较重,普遍都会合并有腰椎不稳的表现。而腰椎融合技术是目前治疗腰椎不稳等疾病的重要手段。现在不少学者认为现代脊柱外科的精髓是四个部分:减压、融合、矫形、内固定,由此可见腰椎融合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地位。腰椎融合的概念是由Hibbs1911年首次提出的,随后在  相似文献   

2.
旁正中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伴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旁正中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TLIF)治疗腰椎退变伴不稳的效果。方法采用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45剜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术后随访8—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融合率为100%,优良率92%。结论TLIF治疗腰椎退变伴不稳融合率高,可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弹性内固定治疗短节段腰椎不稳症的应用价值和实际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弹性内固定加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短节段腰椎不稳症33例。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植骨融合时间,随访观察相邻节段退变情况。根据侯树勋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5min;术中出血平均250ml,术后无神经根损伤及脑脊液漏登并发症,随访平均18个月,X线片显示33例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5个月,内固定无松动及折断,MRI显示所有的病变节段的相邻节段未出现退变或退变加重。末次随访时疗效评定:优30例,良2例,可1例。结论采用弹性内固定治疗短节段腰椎不稳症,可有效的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防止相邻节段退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达97%,植骨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0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卫国  张智东  桂平 《江西医药》2008,43(11):1180-1181
目的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骨科治疗。方法5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腰椎峡部裂致脊椎真性滑脱患者15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35例。3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有限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后路椎管减压,1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4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手术患者优良率82.5%。结论下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主要为短节段融合术,合并腰突症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者应同时治疗,下腰椎滑脱症者还须行复位术及内固定术,内固定是手段,融合是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后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疗效,固定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发生机率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0年8月下腰椎固定术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5年,其中有症状性退变2例,均为固定近端相邻的椎间盘,而且此阶段椎间盘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结论退变性腰椎不稳固定治疗后出现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与腰椎固定及固定阶段多少本身无关,与固定前邻近节段椎间盘有无退变关系明显,且多发生于固定节段近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不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RF2惟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撑开椎间隙后椎管扩大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结果18例经3~24个月随诊,症状消失15例,明显减轻3例,优良率89%。结论使用RF2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节段性腰椎失稳,能增加及维持椎间隙高度.恢复前、中柱负重并可达到椎间隙即刻稳定,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腰椎不稳指腰椎节段活动范围超过正常,活动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潜在脊柱进行性畸形及神经损害的危险,是多种疾病所并存的一个病理现象,是临床下腰痛的常见原因。腰椎不稳的常见原因包括:创伤、退变、感染或肿瘤、峡部不连或滑脱、医源性、神经源性或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后外侧颗粒夹心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后外侧颗粒夹心植骨.按照0~9分法评估临床疗效,应用X线片结合随访和体检了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获得2年以上随访,优良率84.1%,植骨融合率86.6%.无术后继发椎管狭窄病例.结论 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后外侧颗粒夹心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无固定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植骨融合情况、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骨融合率为95.00%,对照组优良率为81.67%,骨融合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治疗效果理想,恢复率高,失败率低,安全性高,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随访观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MRI表现,讨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3月268例在该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腰椎固定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术后退变与MRI表现,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5年,其中有症状性退变15例,均为固定近端相邻的椎间盘,而且此节段椎间盘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固定治疗后出现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与年龄有关,术前已有退变的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术前的退变程度及固定节段多少有关,退变加快,但椎间盘退变的MRI表现与出现临床症状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分析腰椎退行性变的CT表现。方法分析830例退变性腰腿痛患者的腰椎CT表现,按腰椎相关结构对其表现分类,结合临床表现,对腰椎退变的影像表现进行分型。结果腰椎退变存在6种类型:腰椎间盘退变型,腰椎骨质退变型,腰椎小关节退变型,韧带退变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退变性腰椎失稳。结论腰椎退行性病变的CT分型有利于临床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脊柱减压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金标准。但融合术后存在腰椎活动受限,由于生物力学改变,可引起邻近椎间盘应力增大使其退变加快,导致不稳和狭窄;还有钉棒断裂、假关节形成等风险。因此,外科手术处理的理念正逐步转变到非融合技术上来。  相似文献   

14.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腰椎退行性变而引起的腰椎不稳症患者越来越多.目前,认为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它常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存在,其手术治疗不能以一般的神经减压术及椎管成形术解决.  相似文献   

15.
腰椎退变性疾病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滑脱、不稳等,会导致腰椎长期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保守治疗往往无效,常常需要手术治疗。本文研究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X线诊断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包括腰椎间盘、关节突关节、椎周韧带及软组织相互影响、综合退变而导致的系列疾病。临床主要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腰椎滑脱,退行性脊柱侧凸,椎间盘源性腰痛及退行性腰椎不稳等。  相似文献   

17.
腰椎的运动节段随年龄的增长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性改变,运动节段稳定性的维持与脊柱本身的结构和与之相关的肌肉系统有关。因创伤、感染、肿瘤、退形性变、各种减压手术、先天畸型或峡部裂等因素造成的腰椎不稳,和由此引起的下腰痛,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对腰椎节段失稳概念、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腰椎Tlif手术在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腰椎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 16例。结果 术后随访 3~ 12个月。所有肽网骨块复合体未见移位、松动。Tenor Ⅱ无滑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该手术具有固定牢固、卧床时间短、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腰椎相关结构的退变规律.方法 对983例腰椎退变患者X光及CT片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椎体、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退变及退变性腰椎失稳情况,统计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及不同节段腰椎相关结构的退变率.结果 983例腰椎退变患者中,腰间盘退变率最高(65.1%),其余依次为椎体(53.4%)、椎小关节(35.5%)、韧带(28.4%)、腰椎失稳(25.7%);40岁以下为腰椎退变低发生年龄,且以椎间盘退变为主,40岁以上为腰椎相关结构总体退变高发生年龄;男性椎间盘、椎体退变率高于女性,椎小关节、韧带退变率男、女间无显著差异,女性腰椎失稳率高于男性;L4-5节段的退变率最高(73.1%),其余依次为L5-S1(62.7%)、L3-4(48.9%)、L2-3(30.8%)节段.结论 腰椎退变伴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其不同结构退变规律并不一致,但在退变过程中又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诱发、加速和加重彼此退变的进程,充分了解腰椎相关结构退变规律,对临床预防、诊治腰椎退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脊柱是人体活动的轴心 ,特别是下腰椎活动度大 ,负荷重 ,应力相对集中 ,更易损伤和退变 ,临床上 95 %以上的腰椎间盘变性、突出、破裂是发生在 L4~ 5和 L5/S1 (下腰椎 ) ,99%的椎体滑移是在下腰椎 [1 ] 。因此 ,下腰椎不稳所致的腰腿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对腰椎间盘病变严重 ,出现空泡、椎间隙宽度不等 ,脊柱生理曲度反弓、消失 ,术前评估中存在腰椎不稳或预计手术后将导致腰椎不稳者 ,我们采用椎间盘切除、椎间隙植骨融合 ,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自 2 0 0 1年~ 2 0 0 2年共行此类手术 30例 ,经 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