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鲜羊膜在兔实验性小梁切除术后对TGF-β2和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和单纯小梁切除术.术后分别于7、14、30和60 d对滤过区结膜组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应用链酶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各组在结膜滤过泡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 facter-beta-2,TGF-β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lbroblastic growth factor,bFGF)的含量.结果 病理切片结果 显示,新鲜羊膜组滤过泡持续时间长,滤过泡成纤维细胞增生少.各时间点TGF-β2和bFGF的表达实验纽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无并发症发生,时滤过泡TGF-β2和bFGF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植入在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S)中的抗瘢痕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4只28眼,每只兔双眼均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随机选取1眼,将4mm×12mm生物羊膜植入巩膜瓣和结膜瓣下(实验组),另一只眼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结膜、角膜、前房及滤过泡情况;并于术后10、20d分别处死4、10只白兔取眼球手术区组织HE染色,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术后10d实验组12只眼(85.2%)见弥散的滤过泡,对照组9只眼(64.3%)见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d,实验组8只眼(80.0%)有滤过泡,对照组2只眼(20.0%)有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滤过区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术后20d仍有空腔存在;对照组滤过区见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术后20d滤过腔基本消失。结论生物羊膜在兔眼NPTS中有抗瘢痕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与保存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中抗纤维增殖的能力,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72眼)随机分为新鲜羊膜组、保存羊膜组和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分别在术中应用新鲜羊膜或保存羊膜,对照组无植入物.术后分别于7、14、30和60d对滤过区结膜组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应用链酶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各组在结膜滤过泡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facter-beta-2,TGF-β2)的含量.结果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新鲜羊膜组与保存羊膜组滤过泡结膜下组织细胞数量减少,胶原形成减少,瘢痕组织较为疏松,可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空腔.新鲜羊膜组滤过泡持续时间较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对照组TGF-β2的的表达最强,其次为保存羊膜组;新鲜羊膜组表达最弱,与各组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羊膜可能通过抑制TGF-β2表达而减少瘢痕形成,维持滤过道的畅通,新鲜羊膜的作用效果优于保存羊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羊膜植入对仿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区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36只(72眼)健康新西兰白色塔兔,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全麻下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A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B组),单纯小梁切除术(C组)。观察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眼压、滤过泡及滤过区瘢痕形成及组织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A、B组术后14 d的滤过区组织bFGF表达,阳性细胞很少,阳性物质分布稀疏,少见或未见成纤维细胞及纤维细胞,而C组在3 d就可以在滤过区看到大量bFGF表达,阳性细胞及bFGF物质的表达逐渐增多,到7 d达到高峰,到14 d已见不到成纤维细胞增殖,完全被纤维组织取代;A、B与C组功能性滤过泡所占比例分别为95.8%、100%与79.1%(P〈0.05);A、B组术后眼压平稳波动于13-18 mmHg并较术前18-23 mmHg略低,P〈0.05。[结论]羊膜通过抑制滤过区巩膜瓣下bFGF的表达,可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区瘢痕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 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30只眼)28~51岁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与术后平均眼压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期间有3只眼需药物治疗,14例有功能性的滤过泡.5例滤过泡苍白局限化,呈贫血状态.结论 NPTS联合MMC及羊膜植入能有效降低眼压,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唐少华  王京  董红 《北京医学》2006,28(11):667-669
目的 探讨细胞外间质(ECM)植入对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和眼压的影响.方法 将40只白兔右眼制备青光眼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CM组,每组20只.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ECM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ECM植入.术后1至16周观察滤过泡形态及功能并测量眼压,进行统计学分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滤过泡下组织细胞形态.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对照组(35.11±4.32)mm Hg,ECM组(35.18±4.37)mm Hg,术后1、2、3、4、6、8、10、12、16周眼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裂隙灯观察:ECM组比对照组术后滤过泡有较好滤过功能.组织学观察:ECM组比对照组滤过泡区成纤维细胞少,未见瘢痕组织形成.结论 结膜ECM植入能改善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减少瘢痕形成,并能良好地控制眼压.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ECM植入有希望成为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滴眼液在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抑制结膜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24只(24只眼)行小梁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PFD滴眼液滴眼,B组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滴眼液滴眼。分别于术后1、7、14、21和28 d观察眼压情况、结膜滤过泡和并发症情况;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比较两组滤过泡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 RNA表达水平;共焦显微镜观察比较滤过泡微囊泡密度和面积。结果术前及术后1和7 d,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21和28 d,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和14 d,两组滤过泡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和28 d,两组滤过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8 d后,两组结膜上皮下平均微囊密度和平均微囊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膜滤过泡区CTGF m RNA表达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D滴眼液应用于兔小梁切除手术后,结膜滤过泡形成良好,有明显的抗瘢痕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生物羊膜移植可调整缝线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小梁切除术的各类型难治性青光眼38例(44眼)分为3组,A组为治疗组(16眼),巩膜瓣下行羊膜移植术(AMT)联合应用MMC;B组为MMC组(14眼),巩膜瓣下联合应用MMC;C组为对照组(14眼),常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3组病例均留置可调整缝线。术后1周、2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记录术眼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及并发症治疗组、MMC组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治疗组少,主要有术后浅前房;MMC组主要有薄壁滤过泡、滤过泡渗漏等。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及生物羊膜移植可调整缝线是治疗难治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羊膜植入不仅有抗新生血管和抗瘢痕形成的作用,而且早期还有机械引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应用在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中的抗瘢痕化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0只,双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每只兔随机选取一眼术中联合6mm×6mm羊膜移植于巩膜瓣下。结果:术后第7天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见弥散隆起的滤过泡;第14天时,实验组滤过泡存留有5只眼;对照组仅有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滤过区纤维组织形成明显减少,术后14天仍有空腔存在;对照组滤过区见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术后14天滤过腔基本消失。结论:羊膜组织对免眼非穿透性滤过手术有抗瘢痕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曲尼斯特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抑制纤维瘢痕形成的价值。方法27只兔子分为对照组、MMC组及曲尼斯特组,双眼均行标准小梁切除术。MMC组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曲尼斯特组术后应用曲尼斯特眼水。术后7d、14d、28d各组分别处死兔子3只,眼球组织固定,用HE、Masson三色染色和PCNA和TGF-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E染色,对照组术后7d滤过道成纤维组织在滤过道大量增生。Masson三色法染色,对照组的新生胶原纤维排列致密。术后7d、14d对照组PCNA阳性细胞明显多于MMC组和曲尼斯特组(〈0.05)。对照组TGF-1染色阳性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曲尼斯特组和MM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0.05);曲尼斯特组和MM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曲尼斯特能抑制青光眼滤过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减少TGF-分泌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增值。  相似文献   

11.
江蓉  张中奇 《四川医学》2010,31(11):1670-1671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3例(96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48眼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第2组48眼采用单纯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0.02%的丝裂霉素C,观察两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第1组48只眼中,3只眼复发,复发率6.25%,第2组48只眼中,11只眼复发,复发率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第1组为3~5d,第2组为5~10d。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取材容易,角膜创面修复快,复发率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及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8例(10眼)难治性青光眼均采用瑞济冷冻干燥羊膜移植联合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术中于巩膜瓣和结膜瓣下放置0.3mg/mLMMC2min.术后1周、1月及1年,检查记录术眼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结果术后1周无浅前房出现,术后早期持续性低眼压1例,术后1年除1眼眼压23.78mmHg需用药物控制外,其余9眼眼压在7~18mmHg之间,均保持功能性滤过泡及良好的前房深度。结论羊膜移植及MMC联合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滤过道疤痕的形成,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壳聚糖(M M C‐CS )缓释微球对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瘢痕增殖的疗效。方法48只(96眼)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每组24眼,通过双眼行巩膜咬切术建立青光眼滤过术兔模型。其中24只兔的右眼术中植入M M C‐CS缓释微球(A组),其左眼术中植入CS空白缓释微球(B组);另24只兔右眼术中应用含0.20 mg/mL MMC棉片(C组),其左眼行单纯巩膜咬切术(D组)。术后观察各组眼压、滤过泡、前房炎性反应、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术后第7、14、21天分批处死各组兔模型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眼压:A组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低水平眼压,C组次之,B组与D组维持时间最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滤过泡情况:A组滤过泡存活时间较其他各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并发症:各组中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组术前与术后的计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理结果:A组结膜上皮完整性较好,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较其他各组少,滤过口周围区无明显炎症浸润,新生胶原纤维也较少。结论 MMC‐CS缓释微球能安全有效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纤维的增殖,显著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联合SKGEL植入后房水引流途径的变化、滤过道的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8月,26例(38眼)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行NPTS联合SKGEL植入.术后1周~18个月,利用UBM观察滤过泡、巩膜池、剩余小梁膜、植入物的变化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情况.对前部巩膜池的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周,5例患者发现有脉络膜浅脱离,术后2周恢复.手术部位均形成巩膜池.随访期间,前部巩膜池逐渐缩小,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UBM适合NPTS术后观察,滤过道重塑是长期过程,SKGEL胶可以短期抑制纤维化.前部巩膜池是维持NPTS手术效果的关键,但体积逐渐缩小预示NPTS的长期效果难以预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0例2 4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术中植入羊膜 ,并对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情况、羊膜植片及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2 0例、2 4眼术后眼压均控制在 2 1mmHg以下 ,视力提高 12眼 ,不变 12眼 ,所有病例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术后炎症反应轻 ,并发症少。结论 :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羊膜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讨五倍子对活体眼结膜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眼组织的毒性作用,对制成青光眼滤过术模型的兔眼及另一组健康兔眼,结膜下注射五倍子提取液,结果五倍子组术后结膜滤过泡的形成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五倍子组的手术区组织病理改变比对照组轻,药物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五倍子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五倍子不引起角膜上皮缺损,房水清晰无混浊,眼球各组织结构无改变。结果提示五倍子对手术伤口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而且对眼球组织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杉醇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6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标准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均行右眼标准小梁切除术。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物,其他3组术中分别在巩膜瓣下一次性应用0.3?mg/ml丝裂霉素C、0.2?mg/ml紫杉醇、0.3?mg/ml紫杉醇5?min。分别在术后第3、7、14、28天时检查眼压、滤过泡、结膜、角膜、眼底情况,取滤过泡及附近组织送病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Ki67)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术后第7、14、28天4组眼压、功能性滤过泡、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核数比较,实验Ⅱ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P均<0.05);实验Ⅱ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标准对照组可见结膜伤口漏及角膜上皮损伤。结论: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紫杉醇能抑制纤维增殖,有助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有效降低眼压,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评价醛化脐带静脉管(HUV)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中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49例(49眼) POAG患者,HUV组23例行NPTS联合HUV植入,对照组26例行NPTS。术后观察、比较的指标包括:术后眼内压(IOP)、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滤过泡形态特点以及术后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随访12 mo。结果 术后12 mo,手术完全成功(IOP在6~21 mmHg之间,并且不需加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HUV组86.96%,对照组69.23%。术后12 mo,HUV组和对照组IOP分别从术前(39.73 ± 4.91) mmHg、(38.99 ± 4.72) mmHg降至(15.81 ± 1.09) mmHg、(19.88 ± 2.21) mmHg (P = 0.00)。对照组术后早期出现低眼压3例(11.54%),HUV组未发生;对照组出现包裹性滤过泡5例(19.23%),HUV组仅出现1例(4.35%)。结论 NPTS联合HUV植入治疗POAG,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IOP控制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