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明静  阳晓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9):1027-1029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0例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进行分析,肾穿刺活检。结果:病理学上肾小球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轻微病变的有17例,2例为局灶节段性硬化,4例为膜增殖性肾炎,2例为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为早期膜性肾病,l例为慢性肾小管、问质炎。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损害。17例治愈,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死亡。结论:肾脏组织学损伤的类型和程度与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预后有关,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应及早行肾活检,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或无肾炎病史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方法:11例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按发病前肾功能正常时有或无肾炎病史分为有肾炎史组5例和无肾炎史组6例。比较2组发病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肾组织活检病理改变。结果:有肾炎史组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40%),同时伴有大量蛋白尿(60%)、镜下血尿(40%)及高血压(40%),尿糖定量、尿N-乙酰-β-D 葡萄糖苷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氨基酸均比正常明显升高,但无肾炎病史组升高更明显。肾脏病理改变同时伴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肾小球痛变及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无肾炎痛史组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100%).镜下血尿(16%),无或仅少量蛋白尿,无高血压。尿糖定量、尿N-乙酰-B-D葡萄糖苷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氨基酸升高更为明显;肾脏病理改变呈急性肾小管坏死。结论: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发病前有或无肾炎病史,发病后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明显不同。无肾炎病史者肾小管功能损伤明显.肾小管功能相关检查可协助诊断,尿糖阳性,是提示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活检)患者病理分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肾活检的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0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90例,占70.3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50例,占18.52%;遗传性肾脏疾病5例,占1.85%;肾小管间质性疾病25例,占9.26%。临床分类以肾病综合征(NS )最为多见,共有117例,占43.33%,其中以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为主,共61例,占22.59%。未检出存在4级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患者,检出3级肾小球硬化100例、3级肾间质纤维化14例,且其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高于1级和2级病变患者。结论由于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程度往往不一致,因此肾活检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肾功能减退综合症候群。其均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致使肾脏缩小,并随着病情加重而恶化最终发展致肾萎缩。本文对111例CRF各期患者的肾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CRF的肾脏声像图变化。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1例(222只肾)均为1992~1997年在本院住院的CRF病人,其中男70例,女41例,平均年龄45.2(19~6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6例,慢性肾盂肾炎21例,糖尿病性肾病24例,高血压肾硬化15例,狼疮性肾…  相似文献   

5.
肝脏病与肾脏病之间有密切关系,包括同一病原(如乙型肝炎病毒)可使肝肾同时受损,因而在肝病时可并发免疫复体性肾炎。此外在肝病时可引起肾间质—小管损害,继发肾小管性酸中毒,或肝硬化时解毒功能减低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肾功能衰竭,出现肝肾综合症。一、肝病继发肾小管性酸中毒尿酸化缺陷曾被发现于某些肝硬化病人中,除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时可伴有肾小管性酸中毒(RTA)外,近年来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见到RTA。发病机理:关于肝病时RTA的发病饥理尚不清楚,RTA可以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的肾脏表现,从这些病人的肾活检中显示远曲小管和间质组织被致敏的单核细胞和自身抗体所损害,其特点相似于尸体供肾移植后,遭受免疫损害的RTA,并发现自身免疫肝病与肾的Tamm-Horsfall蛋白有交叉反应,根据免疫萤光定位,这些蛋白是存在于  相似文献   

6.
介绍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以及减少漏诊、误诊的方法。诊断线索主要有:(1)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的病史;(2)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与肾功能损害不成比例的贫血、肾小管损害,特别是近端肾小管损害,如肾性糖尿、尿N-乙酰胺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升高、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氨基酸尿、小分子蛋白尿、低渗尿、肾小管性酸中毒、低尿酸血症等;(3)肾活检病理特点主要呈现急、慢性肾间质小管性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者,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裸膜;慢性间质性肾炎者,肾间质广泛纤维化,但极少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应将临床、肾脏病理及用药史相结合,综合分析,同时注意基础肾脏疾病以及药物、剂量对临床病理表现的影响,认识马兜铃酸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个体差异,从而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yndrome,pSS)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7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pSS,同时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15岁(18-78),其中39例(97.5%)为女性,仅有1例(2.5%)为男性.出现口干者22例(55%)、眼干20例(50%).所有患者中35例(87.5%)表现为肾小管损伤,25例(62.5%)表现为肾小球损伤,其中5例(12.5%)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1例(27.5%)出现轻度肾功能衰竭.38例(95%)抗SS-A升高,21例(52.5%)抗SS-B升高,同时出现抗SS-A、抗SS-B升高的有20例(50%),仅有1例(2.5%)抗SS-A、抗SS-B同时阴性.23例(46%)出现类风湿因子升高,8例(20%)CRP升高,8例(20%)抗着丝点抗体升高,20例(50%)IgG升高.8例患者进行了肾活检,4例(50.0%)表现为膜性肾病,1例(12.5%)表现为IgA肾病伴肾小动脉硬化,2例(25.0%)表现为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1例(12.5%)表现为肾小球轻微病变,8例患者均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节段性或弥漫性增生.结论 pSS容易出现肾脏损害,以肾小管性酸中毒常见,肾脏病理活检有助于明确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1(E2F-1)在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固有细胞增生和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MsPGN患者(MsPGN组)肾活检组织E2F-1的表达,并将其与临床作相关性分析。肾外伤切除的正常肾组织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正常对照组肾小球未见E2F-1表达,肾小管间质见少许表达。MsPGN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均有E2F-1表达,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轻、中、重度系膜增生组随系膜增生加剧E2F-1表达逐渐增强(P〈0.05或P〈0.01)。肾小球、肾小管间质E2F—1表达与未使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呈正相关:肾小球E2F-1表达与BP、24h尿蛋白(TMP)水平呈正相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肾小管间质E2F—1表达与临床无相关性。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E2F-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E2F-1表达水平可反映MsPGN患者系膜细胞及小管间质的增生程度.也可间接反映BP、TMP及肾功能水平.药物可干预E2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病因分布,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RF患者具有肾穿刺活检适应证的病例,在B超介入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并作光镜、免疫病理检查及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0例ARF患者肾穿刺均能成功取得肾小球,标本合格率为96.7%。病理分析显示:硬化性肾炎2例(6.67%);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7例(56.67%),其中IgA肾病3例,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膜性肾病2例,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2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2例,新月体肾炎3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8例(26.62%),其中狼疮性肾炎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2例:另外,急性肾小管坏死2例(6.67%);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3.33%)。并发症主要有肉眼血尿2例,肾周血肿1例,未发生误穿其他脏器、感染及严重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肾活检是可行的,有助于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荧光双标记染色样本的图像分析,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肾炎患肾组织中的分布定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肾活检和临床资料确诊的不同类型肾炎患133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与低照度荧光图像分析检测方法,观察DC在肾炎患肾组织中分布与改变、结果:肾炎患肾组织中DC分布的面积、数量及密度均明显增多。从分布特点来看,DC以肾小管间质为主,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而肾小球基本未见分布,此外,DC在肾小管间质分布程度随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增加,两呈正相关。结论:DC可能参与肾脏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