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医院2009年1~12月21763例住院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结果:有8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82%,共发生感染1043例次,感染以下呼吸道(53.98%)、上呼吸道(16.01%)、皮肤软组织(8.15%)、术后切口(7.09%)、泌尿道(5.46%)、胃肠道(3.55%)为主;白色念珠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结论: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感染源的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感人群是防止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流浪精神病住院患者2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218例流浪精神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4例(11.01%),感染类型主要为呼吸道感染(70.83%)、胃肠道感染(12.50%)、泌尿系感染(8.33%)、口腔感染(4.17%)和皮肤感染(4.17%)。单因素分析得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流浪时间、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合并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得出,年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合并糖尿病及药物不良反应为影响流浪精神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流浪精神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流浪精神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李玲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62-6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26 76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65例,感染率为2.11%;例次感染576例,感染率为2.15%;其中产科病房感染率最高,为4.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68.92%),其次为胃肠道(9.72%),表浅切口位居第三(6.60%)。结论:医院感染与环境、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手卫生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病例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敏  江新姣  杨汉菊 《中国康复》2004,19(2):92-93,95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 (ACVD)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4年 12月 -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2 5 2 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死亡的 2 2 8例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的 2 2 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 6 2例 (2 7 2 % ) ,其中 12 7例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2 9例(2 2 8% ) ,10 1例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33例 (32 7% )。 >6 0岁发生医院感染 39例 (6 3.0 % ) ,感染大多发生在住院的 2~ 2 0d ,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5 2 6 % ) ,其次为泌尿道感染 (2 4 .4 % )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和真菌为主 (41.7%、35 .4 % ) ,其次为G 菌 (2 2 .9% )。结论 :老年、意识障碍、住院日、侵袭性操作、泛用抗菌药物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基础护理 ,针对各种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职业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68例职业病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168例发生医院感染29例(35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0.8%,高于我院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6.9%(P<0.05);其中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和慢性苯中毒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62.8%,高于其他患者(P<0.05);其次为尘肺和慢性铅中毒患者。结论:慢性TCE药疹样皮炎和苯中毒是职业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可降低医院感染、提高职业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的4 7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 71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16例(4.6%),医院感染253例次(5.4%);感染部位中,呼吸系统感染139例次(55.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0例次(19.8%),血液系统感染34例次(13.4%),手术部位感染16例次(6.3%),泌尿系统感染14例次(5.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吸烟史(OR=1.734,95%CI 1.073~2.802)、急诊入院(OR=0.520,95%CI 0.341~0.794)、住院时间长(OR=1.114,95%CI 1.090~1.140)、入住ICU(OR=2.256,95%CI 1.319~3.857)、机械通气(OR=2.032,95%CI 1.263~3.270)、人工气道(OR=2.127,95%CI 1.018~4.444)、留置静脉导管(OR=2.391,95%CI 1.490~3.836)及低温治疗(OR=3.334,95%CI 1.732~6.418)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居首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精神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614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495例,医院感染率8.82%。2003年、2004年、2005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9.67%、7.15%、9.58%(P<0.05),医院感染例次率分别为11.50%、7.53%、10.22%(P<0.05)。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38.72%)、胃肠道(19.63%)和下呼吸道(18.72%)为主,以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为主,分别占54.95%和31.52%,重性精神病区的医院感染率较神经症病区的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封闭式管理、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及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医院感染有关,建议应加强病区环境管理,重视重性精神患者的护理,合理选用抗精神病药物,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寻找控制感染发生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查阅2002~2003年住院病历 38 294 份,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8294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66例,感染率2.78%,综合(高干)科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9.01%);恶性肿瘤、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分别占6.83%和6.5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51.21%,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构成比 53.07%)及致病性真菌.结论通过监控和加强培训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现状及特点,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边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对2011年5月10日的所有住院患者758例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75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0例,感染率为5.3%,ICU、肿瘤科、脑外科、神经内科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标本送检率为47.5%,抗生素使用率为60.9%。结论:加强对医院感染发生高危科室的目标监测,提高标本送检率,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临床查看和查阅病历对某医院2011年9月15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 567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1例、5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25%、例次感染率为3.4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38.89%,以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现患率最高(占17.65%)。当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27%。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42%。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常规状态,感染患者相对集中在重症病房,应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金冬  罗东凤 《现代护理》2006,12(13):1188-1190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我院2005年1月~12月收治的125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1.36%,以上呼吸道(41.57%)、下呼吸道(21.69%)和胃肠道(16.87%)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种以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分别占48.59%、38.03%。结论病程长短、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药物副反应(流涎)及自我照顾能力为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并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观察发生医院感染的类型、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体分布、住院时间、治疗结果等。结果 :15 8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 6 7例 ,医院感染发生率 4 2 .4 % ;以重型、极重型为主 ;住院时间越长 ,感染发生率越高 ;医院感染发生率年龄 <2岁者高于年龄≥ 2岁 (P <0 .0 5 )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占 4 0 .30 % ) ,泌尿道次之 (占 2 2 .39% ) ;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高于非感染者 (<0 .0 5 )。结论 :乙脑重型、极重型易并发医院感染 ,临床上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及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以控制医院感染 ,使患者渡过极期 ,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我院2005年1月~12月收治的1 25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1.36%,以上呼吸道(41.57%)、下呼吸道(21.69%)和胃肠道(16.87%)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种以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分别占48.59%、38.03%.结论病程长短、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药物副反应(流涎)及自我照顾能力为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低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护理措施及其意义.方法对68例在我院感染内科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31例)和常规护理组(37例),并对两组的医院感染率、合并医院感染后控制率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分析.结果强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48%和59.46%(P<0.05);合并医院感染后控制率分别为63.64%和27.27%(P<0.05);强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31.5±15.7)天和(39.5±28.9)天(P>0.05);两组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47.3±16.8)天和(64.5±28.5)天(P<0.05).结论固定护理人员的肝病监护室强化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合并医院感染后控制较常规护理组容易,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提高了重型肝炎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479例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内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3.57%,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46.15%),其次为泌尿道(26.92%)。医院内感染与患者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吞咽困难、留置尿管、住院时间长有关。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房管理,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消毒等措施可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同级别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现状,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统一组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11所不同级别医院开展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1所医院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2 787例,共查出医院感染患者36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平均为2.85%。感染率排列前三位的科室有ICU(14.97%)、儿科(3.66%)、外科(3.15%)。感染部位分别占前3位为,呼吸道感染占64.23%、泌尿道感染占10.18%、表浅切口感染占5.60%。结论所调查的11所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存在差异,应结合各医院实际采取积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8年7月—2020年6月该综合医院儿童康复科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治住院患者984例,发生医院感染169例、172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7.17%,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7.48%。发育迟缓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为23.38%,例次发病率为24.19%。医院感染部位中主要以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胃肠道为主,分别为70.35%、19.77%和8.71%。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是儿童康复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率居高不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1岁和居住市外是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医院EICU 2009-2010年收治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年内该医院EICU共收治住院患者469例,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患者48例、65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0.2%、例次感染率为13.9%。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构成比分别为55.4%和16.9%。患者的严重基础病,机械通气、血管插管留置和尿管留置等侵入性操作构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该医院E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明确,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4 820例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监测。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37例,感染率为2.84%;发生医院感染171例次,上呼吸道感染77例次(45.03%),下呼吸道感染54例次(31.58%),其次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口腔感染和生殖道感染;病原学检查4例,病原学送检率为2.92%;其中男性、年龄较大、住院天数长的住院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结论针对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06年7月-2014年6月222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22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3例,感染率为28.38%;感染例次数为8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9.19%。呼吸道感染36例(41.38%)位居首位。病原菌主要为肺炎支原体与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0.90%和18.18%。中、重度中毒患者感染率分别为43.75%和48.00%。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率逐渐上升,住院时间3个月以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6.90%,住院时间12个月以上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1.82%。对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r=0.439,P<0.01,说明两者呈正相关。 结论 慢性苯中毒为职业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住院时间愈长,感染风险愈大。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