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波、微泡造影剂与基因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因治疗学近年迅速发展 ,在某些疾病 ,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治疗梗死性血管病 ,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基因治疗仍存在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 ,如缺乏安全有效的转载系统 ,缺乏稳定的基因表达 ,转录后的宿主免疫反应等[1,2 ] 。新近出现的超声造影剂携带靶基因到达特定器官不仅增强了基因的转染与表达 ,还提高了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本文就超声波与微泡造影剂的相互作用、对组织的局部效应及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一、超声波与微泡及组织的相互作用含有气体的微泡造影剂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产生压缩和膨胀现象。在低声压时 ,…  相似文献   

2.
基因治疗学近年迅速发展,在某些疾病,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梗死性血管病,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基因治疗仍存在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如缺乏安全有效的转载系统,缺乏稳定的基因表达,转录后的宿主免疫反应等。新近出现的超声造影剂携带靶基因到达特定器官不仅增强了基因的转染与表达,还提高了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本文就超声波与微泡造影剂的相互作用、对组织的局部效应及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一、超声波与微泡及组织的相互作用 含有气体的微泡造影剂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产生压缩和膨胀现象。在低声压时,微泡…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剂与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基因治疗的研究日新月异。超声医学近年发展迅猛,尤其超声造影剂的应用使超声医学在诊断方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众多的研究表明超声造影剂在基因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超声造影剂与基因转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治疗极有可能成为人类最终征服许多难治性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是目前医学分子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然而,基因治疗要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尚存在许多难题,其中如何将目的基因安全、高效、靶向性地导人体内特定器官、组织并在靶细胞内表达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应用超声造影剂介导体内基因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超声结合微泡可以促进质粒向目标组织转移和释放,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 .基因治疗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癌症、遗传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本文就超声波结合微泡造影剂介导基因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其他体内疾病中治疗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与声学造影剂在溶栓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肌梗塞、缺血性卒中等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超声波和声学造影剂(微泡)可通过空化效应、机械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直接溶栓和增强溶栓药物作用。在微泡的介导下,其潜在的携药载体作用和靶向结合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溶栓效率提供了可能,该方法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基因治疗与超声空化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近年来,基因治疗学发展迅速,如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梗死性血管疾病,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然而,将基因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许多的难题。如何将目的基因安全、高效、靶向性地导人体内特定组织、器官,并测量在靶细胞内的表达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olecularbiologyandmoleculargenetics,genetreatmentofmalignanttumorshasbecomeahottopic.Genetreatmentsofmalignanttumorsmainlyincludeim-munegenetreatment,suicidegenetreatment,carcinoma-inhibitinggenetreatment犤1犦,andmultidrugtolerancegenetreatmentofhematopoieticstemcellsetc.Ofthese,thespecialbystandereffectsofthesuicidegenetreatmentmakesupforthedefectoflowefficacyoftransfectionmakingthetreatmentrelativelyeffectiveandpotentialtreat…  相似文献   

9.
王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9):1112-1116
基因治疗是以改变遗传物质为基础的DNA重组技术,需要将目的基因传递到细胞内,这一过程必须要有载体的协助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载体在基因的转移中担任重要角色.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和基因技术,研究的不断加深,结合病毒载体、免疫基因和转基因等方法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为肿瘤的治疗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基因沉默疗法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生物体细胞内,与靶基因同源的外源性或内源性双链RNA(dsRNA)诱导转录后引起特异性基因沉默(PTGS).Shin等[1]和Pang等[2]利用RNAi 技术先后在胃癌、大肠癌和肝细胞癌治疗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国内也有许多RNAi 研究的相关报道[3].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各个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治疗正在从初级阶段过渡到一个既有效又确保安全的时期。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基因的发现及其功能的逐步明确,无疑是肿瘤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在治疗对象的选择上,由于恶性肿瘤患者来源广、用于治疗的基因多、动物模型容易制做等原因而成为首选对象。目前肿瘤治疗方面最大的难题仍是放疗和化疗的疗效问题。这些方法大多数是通过损失DNA而发挥作用的。但DNA损失因子对快速增长的肿瘤细胞发挥致死作用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明显的毒性。因此,分子肿瘤学一个重要的研究目标就是找到在肿瘤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因子及其调节途径,以便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基因治疗日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兴方法之一,自杀基因疗法就是其中的一种.自杀基因又称为前药转换酶基因,将一些病毒或细菌基因组中的前药转换酶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这种基因可以编码特殊的酶,将原先无毒性的前药在肿瘤细胞中代谢为毒性产物,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自杀基因治疗肿瘤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基因治疗日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兴方法之一,自杀基因疗法就是其中的一种。自杀基因又称为前药转换酶基因,将一些病毒或细菌基因组中的前药转换酶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这种基因可以编码特殊的酶,将原先无毒性的前药在肿瘤细胞中代谢为毒性产物,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莉  武永康  李文  赵霞 《华西医学》2008,23(1):166-168
脂质体是1965年英国学者Bangham等将磷脂分子散在水中进行电镜观察时发现并命名的。由于其结构类似生物膜,可包封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具有减少药物剂量,降低毒性,免疫原性低,延缓释放,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并能靶向性释放药物等优点,脂质体已经从生物物理研究发展到临床运用,并逐渐受到基础及临床医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该领域取得了突破发展,脂质体作为载体能包裹化疗药物、基因和蛋白,其用于肿瘤治疗取得巨大进展。本文就脂质体复合物的形成、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和新的研究方向做一综述。1脂质体复合物的形成1987…  相似文献   

14.
基因治疗将是人类攻克许多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方法,超声微泡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载体,可以安全、简便、靶向性地将基因转移入特定的组织、细胞。本文阐述了超声联合微泡介导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基因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癌基因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安全高效地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胞。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新兴的基因转染载体,有望为卵巢癌基因治疗开辟新的路径。本文就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卵巢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研究的热点及方向,但由于担心病毒载体的安全性以及非病毒载体的低效性,基因治疗的发展缓慢。而超声微泡造影剂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染载体,为目前处于困境中的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就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超声介导超声造影剂在分子影像与基因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未来的超声造影将不仅限于获取组织血流灌注的信息,近来分子影像学的崛起使得影像诊断学与治疗学发生了跳跃式的前进。分子影像学并不是对传统影像学概念的简单替代,而是提供一种活体模拟的免疫组化或原位杂交技术,从而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与灵敏性。分子影像学并不着重于观察图像对比度或分辨率的不同,而是通过靶向作用于生物分子组成成分或其变化过程来突出显示病变组织的显微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结合了肝细胞配体的超声造影剂在超声辐照下介导目的 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的可行性,寻找一种新的基因靶向导入方法.方法 制备肝细胞表面特异性配体半乳糖基化多聚赖氨酸(GPLL),并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将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G-PLL与SonoVue微泡三者偶联,在超声波介导下,促使c-myc ASODN转染人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及肺腺癌A-549细胞(作对照),实验结束后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以观察不同组问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超声介导微泡破裂可增加c-myc ASODN在SMMC-7721细胞和A-549细胞中的表达;SMMC-7721细胞加入G-PLL组中c-myc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549细胞中加入与未加入G-PLL组间c-myc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 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破裂的方法可促进基因的转染,而超声联合肝细胞受体介导的微泡造影剂则更具有肝细胞靶向性,能有效地促进目的 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超声造影剂无创性介导P53基因治疗肝癌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造影剂微气泡介导人野生型P53基因治疗大鼠肝癌的效果.方法将24只患有原位肝癌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仅经股静脉注入P53质粒;第2组:输入P53质粒后,立刻用二次谐波超声经体表照射瘤区;第3组:注入造影剂和P53基因后不行超声照射;第4组:注入造影剂和基因后,立刻用超声照射瘤区. 48 h后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肝癌细胞、肺、肾细胞内P5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RT-PCR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内均有P53 mRNA的表达.第4组肝癌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量最高,与第1、2、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第2组与第1、3 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照射的肝癌细胞内P53基因表达量增大,而未行超声照射的肝、肾细胞内则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经外周静脉注入超声造影剂和治疗基因后用超声照射靶组织,是一种无创、高效、安全的靶向性基因导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