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董春锋  王苏杭 《医学综述》2012,18(16):2673-267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观察组)及200例术后未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肢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肢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同时不增加患肢术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694-169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应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疗效。方法:将320例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62例采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158例单纯采用手术治疗后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机率;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具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良好疗效,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21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患者血D-二聚体。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查血D-二聚体,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其伤口引流量均由少至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预防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HLS)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行大隐静脉HL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低分子肝素和舒洛地特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出血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对照组有4例(6.67%)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无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两组均未出现全身出血情况。结论:舒洛地特能有效预防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床上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而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术后处理情况分组,观察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情况、损伤隐神经的情况。结果:2组在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损伤隐神经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大。观察组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3.33%,数据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后,为预防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组30例使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术后3 d、7 d切口引流量、出血、切口血肿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7.5%),观察组仅1例(3.3%),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7 d时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口血肿及其他部位出血。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应用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4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8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周内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检查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17.5%,观察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其伤口引流量均由少至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程艳秋 《河北医学》2016,(4):618-620
目的:研究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流程联合利伐沙班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各50例分别分为利伐沙班组(实验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其他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的患者中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低分子肝素组的患者中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61,P<0.05).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患者的术后显性失血量、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的变化值及失血总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通过护理流程联合利伐班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d、7d、14d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头颅ct检查。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血流流速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未发生皮肤破溃、坏死、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瘫痪肢体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0.
王强  盛伟斌  吴兵 《新疆医学》2009,39(7):13-16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大于60岁的髋关节周围骨折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试验组38例.对照组行物理方法预防(踝关节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下肢,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实验组行物理方法预防+低分子肝素预防.分别于入院时、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彩超,了解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记录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术前7例DVT形成,发生率为15.9%,试验组发生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病例数较多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术中出血量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性(P>0.05),且无一例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可降低DVT的发生率,且无明显的出血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MRIB-TFE静脉成像在门静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7例临床疑似门静脉高压病人,行B—TFE和DCEMRP。B—TFE组敏感性编码因子取值为1、2。B—TFE和DCEMRP组在冠状位MIP图测量门静脉主干径线及sNR、门静脉与周围组织的cNR。两位不知病情的影像医师对门静脉三维图像质量、门脉主干径线、MPV、RPV、LPV、SPV、SMV的显影质量评分。测量数据和图像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景B-TFE组缩减因子为1,SNR为118.0±25.1:CNR为103.7±33.5。B—TFE组缩减因子为2,SNR为93.5±23.1:CNR为83.1±34.5。DCEMRP组门静脉的SNR为103.8±31.5,CNR为92.7±30.1。组内和组问门静脉三维图像质量主干径线及分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TFE可以结合临床诊断门静脉高压,避免不必要的对比剂增强检查,使用非对比剂的方法多角度直观的显示门静脉系统,是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下肢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关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我院自1990年10月-2000年12月间共对452例(58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线患者进行了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其中男性276人,女性176人,年龄20-85岁,平均51岁,下肢静脉曲张病变分轻,中,重三度,深静脉返流的程度以Kistner标准分为5级,结果:580条肢体的造影结果经χ^2检验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伴随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程度无明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徐刚  王晶  宫敬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906-907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 66岁,因突发腹痛、腹胀2 d,加重1 h,急诊以"腹痛待查","肠梗阻?"入院.该患者于2 d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腹部疼痛,呈全腹持续性痛,且阵发性加重,伴腹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黄疸,无血便,随之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当时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并予以急救,症状得以缓解,腹痛亦有所减轻,但1 h前患者因腹痛剧烈,且疼痛较前加重,当地诊断肠梗阻,急诊转入我院.既往史:子宫切除、卵巢切除、阑尾切除术后20年,冠心病史4年,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 37.0 ℃ ,脉搏 96次/min,呼吸 28次/min,血压129/75 mm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6.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 ̄2006年4月间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人98例,其中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61例。结果61例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均为2d,随访8个月,皮下瘀斑、局部皮肤感觉障碍均消失,无复发病例。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有效手段,达到了微创、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ClinicalComparativeStudyofParenteralNutritionviaPortalVeinorviaPeripheralVeinWuWenxi(吴文溪)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TheFirst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腔手术中如何选择静脉置管的部位,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为病员服务。方法:对486例盆腔手术病人选择输大隐静脉和桡静脉,随机分组,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药物发挥药效的时间。结果:盆腔手术中输桡静脉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药物发挥药效的时间快。结论:盆腔手术中选择上肢静脉置管优于下肢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根据体表定位标志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中应用的体会。方法 256例心脏病患者中,233例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23例穿刺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结果 穿刺锁骨下静脉233例中,231例穿刺1~4次成功,2例误穿入锁骨下动脉,继续锁骨下静脉穿刺获成功;2例发生气胸,改用腋静脉穿刺获成功。穿刺腋静脉23例中,19例穿刺1-4次成功,4例穿刺5次以上失败后改用锁骨下静脉穿刺获成功。均无穿刺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是安全、可靠、可行的,对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困难时改用腋静脉途径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可吻合静脉的指端断指再植成活的静脉回流重建问题。方法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对100例118指指端甲根以远离断且无可吻合静脉的指体行仅吻合指动脉再植术,均行髓腔扩大,视血运情况部分行甲床或指端小切口放血治疗。结果再植指118指,其中未放血成活30指,经指端放血成活72指,经放血仍然坏死指16指,成活率86.44%。结论静脉回流障碍为指端断指再植常见状况,在注意术中注意事项并做好术后处理的前提下无可吻合静脉指端断指仍可再植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