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取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诊断,并对比两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8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经腹彩超、经阴道彩超检查,将两者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对,对比两者的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8.15%,对照组为9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高于经腹彩超,且能够减少充盈膀胱时间,操作方便,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腹彩超和阴道彩超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216例,所有患者先经腹彩超检查子宫,后经阴道彩超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1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205例,发现肌瘤240个。经腹彩超确诊178例,肌瘤205个;经阴道彩超确诊202例,发现238个肌瘤,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数和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彩超诊断(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超检查显著优于经腹彩超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超在子宫肌瘤手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了2014年1至2014年7月入院治疗的经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20例,采用经腹、经阴道超声常规法检查,观察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回声特点和血流情况。结果通过超声诊断有子宫肌瘤患者2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有子宫肌瘤患者18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1例,子宫腺肌瘤1例。在所有的子宫肌瘤患者当中,肌壁间肌瘤患者13例,浆膜下肌瘤患者2例,黏膜下肌瘤患者3例,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0%。结论通过彩超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子宫肌瘤,针对不同的病例选择经阴道或者经腹超声进行检查,这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且必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经腹部及阴道彩超联合检查在诊断瘢痕子宫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检查与病理诊断确诊为瘢痕子宫妊娠的6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联合经腹部及阴道彩超检查)、经腹组(经腹部彩超检查)、经阴道组(经阴道彩超检查),每组22例。分别将3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检查结果的符合率高于经腹组和经阴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的经腹部彩超或经阴道彩超检查,联合经腹部及阴道彩超检查对瘢痕子宫妊娠诊断的符合率更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已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理诊断结果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共97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2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42例,内膜癌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8例。将治疗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4.56%,其中,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符合率为88.86%,子宫黏膜下肌瘤符合率为84.65%,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符合率为82.26%,子宫内膜癌符合率为87.54%。结论:经阴道彩超诊断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提供可靠依据,为其鉴别诊断提供有力证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对比经腹部彩超和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56例,年龄23~42岁,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采用经阴道彩超诊断,对照组采用经腹部彩超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经过一系列的诊断,两组中,研究组采用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出73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符合率93.59%,对照组采用经腹部彩超检查诊断出60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符合率76.92%。结论:在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经阴道彩超诊断的方法准确率较高,有助于降低误诊率,能够作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95例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的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的声像图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大沥医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妇产科行清宫术并经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9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同时行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 95例中,经腹部彩超检出70例,经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彩超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经腹彩超检查和经阴道彩超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手术情况、病理检测结果、血HCG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判断其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阴道彩超的诊断符合率为75.58%(65/86),经腹部彩超的诊断符合率为24.42%(21/8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超技术具有较强的分辨率,能有效提高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闫凯 《吉林医学》2014,(17):3801-3801
目的:对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对小于3 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在术前对30例患者进行经腹部超声,30例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的检查,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腹部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0%,经阴道检查30例诊断符合率90%,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经阴道检查未检出的3例患者中,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1例误诊为合并子宫肌腺病,1例误诊为合并不全流产胚胎残留,但经病理检查后证实。两种诊断方法诊断子宫肌瘤大小直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小于3 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临床优势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对小于3 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西南医院妇产科经临床、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24例,对其术前采取经腹部超声检查(TAUS)或经阴道超声检查(TVUS)结果 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经腹部超声检查59例,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35例,未检出24例,诊断符合率为59.3%;经阴道超声检查65例,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59例,未检出6例,诊断符合率9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VUS对直径小于3 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在肺结核的诊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常规超声检查结合超声造影技术在肺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长期观察中具有重要意义,超声造影与超声介入技术相结合能明显提高经皮肺穿刺术的成功率,支气管内镜超声技术对痰涂片或痰培养细菌学检查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具备明确诊断价值。本文对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技术、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术和支气管内镜超声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不同辐照时间二维高频诊断超声(HFDU)对新西兰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s)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对眼科诊断超声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频率15 MHz、热力指数(Ti)为0、机械指数(Mi)为0.1和0.37的二维诊断超声经眼直接法辐照48只新西兰兔的左眼晶状体15 min及30 min,分别于辐照后12、24和48 h取其前囊膜作电镜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查RLEC的细胞周期;取未辐照的右眼RLEC作为对照;复习国内外有关临床应用诊断超声对动物眼或临床试验结果文献。结果 (1)15 MHz二维诊断超声对RLEC的超微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辐照时间延长或Mi的增加结构损伤加重。Mi 0.1辐照15 min后12 h,多数RLEC结构正常;辐照15min或30 min后24 h,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变化。Mi 0.37辐照30 min后,RLEC出现早期凋亡现象。对照眼未见上述变化。(2)15 MHz二维诊断超声引起RLEC增殖细胞周期各期比例再分布,随着辐照时间延长或Mi增加可出现凋亡峰;(3)文献显示临床应用于眼科的多普勒超声、造影超声等对动物和人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学作用。结论 15 MHz二维诊断超声可引起RLEC超微结构变化、细胞周期各期比例的再分布及细胞凋亡,这种改变随辐照时间延长或Mi的增高而加重;眼科超声检查时一定要坚持最小剂量的原则,使用低Mi(<0.1)的二维超声、检查时间少于15 min较为安全,慎用多普勒超声,用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时必须是在低MI状态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85例患者104个甲状腺结节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结果:104个甲状腺结节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78个,恶性结节26个。常规超声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69.2%,阳性预测值为40.0%,阴性预测值为84.4%,诊断准确率为67.3%;超声弹性成像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1.0%,阳性预测值为77.4%,阴性预测值为97.3%,诊断准确率为91.4%。各项统计指标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通过硬度分级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定性诊断,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与普通超声对不同分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及普通超声(ultrasound, US)在不同分期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超声造影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优越性。【方法】对临床拟为宫颈癌患者采用普通超声(US)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对48例经病理确诊患者的临床和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对不同分期的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48例患者中,普通超声诊断26例,符合率为54.12%,CEUS诊断40例,符合率为83.33%,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EUS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普通US,可为临床诊断和分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有助于宫颈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腹部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TAS)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S)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患者82个瘤体联合应用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作出诊断,根据病理结果比较单用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及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结果65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中,经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87.69%,漏诊5例,误诊3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95.38%,漏诊1例,误诊2例,联合应用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100%,无1例漏诊或误诊。结论在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中,联合应用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明显优于单用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与肝癌分化程度不良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提取术前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检验资料、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资料,分析其与不同肝癌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74例患者分为高分化组(41例)和中-低分化组(3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血清总胆红素(TBIL)≥20μmol/L、血清甲胎蛋白(AFP)≥400 ng/ mL (P=0.004)、凝血酶原时间(PT)≥14 s、超声造影“快出”增强模式(P=0.017)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TBIL ≥20μmol/L、血清 AFP ≥400 ng/ mL、PT ≥14 s、超声造影“快出”增强模式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以上指标是 HCC 分化程度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 AFP ≥400 ng/ mL、超声造影“快出”增强模式、血清 TBIL ≥20μmol/L 以及 PT ≥14 s 是 HCC 分化程度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信息可能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制定围术期的肿瘤综合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2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术前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根据肿块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肿物后方回声、皮肤浸润、微钙化及纵横比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为88.7%,特异度为56.6%。二维超声联合CDFI血流信号分级(恶性Ⅱ-Ⅲ级,良性0-Ⅰ级),PSV≥14cm/s,RI≥0.74,及PDI分型(恶性Ⅲ-Ⅳ型,良性Ⅰ-Ⅱ型),88.7%,特异度为80.5%。二者比较,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联合CDFII和PDI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明显提高了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金丽梅 《中外医疗》2016,(19):182-183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0—2015年该院收治的22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110,利用经腹部彩超进行诊断)和观察组(n=110,利用经阴道彩超进行诊断),对两组子宫肌瘤检出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病例检出率99.1%与对照组88.2%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瘤总数检出率经统计比较,观察组97.8%明显高于参照组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超声新技术发展对妇产科临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探头的微型化为妇产科诊断和治疗开创新的途径和技术,经阴道超声检查已经成为妇科常用的手段;腹腔镜超声探头或术中超声探头的应用,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减少手术创伤。三维超声在产科的应用,使得产前观察胎儿的解剖结构更加清晰,为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提供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经胸部CT和/或X线检查发现、超声能显示的40例患者的40个肺占位病变为研究对象,包括周围型病变38个,中央型病变伴阻塞性肺不张2个;40例患者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平均年龄(64.8±12.5)岁(35-84岁)。首先,普通超声观察病变大小、形态、回声、血流信号分布情况, CEUS 观察病变开始增强时间( time to enhancement, TE ),达峰时间( time to peak, TTP )及净增强强度( net enhancement,NE)。之后,在超声引导下避开CEUS显示的无增强坏死区行经皮穿刺活检,全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0例患者接受了经皮穿刺活检,1例(2.5%)发生咳血合并症。40个病变中,34个被确诊为恶性病变,其中1个病变穿刺病理诊断不明确,后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余6个为良性病变,穿刺活检确诊率达97.5%(39/40)。 CEUS显示良性病变的TE稍早于恶性病变,分别为(9.50±1.05)s(6-14 s)及(10.85±1.67)s(8.5-17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TE明显增快或减慢时对病变鉴别诊断有意义;比较良、恶性组TTP及N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恶性病变组中分别有16例及3例(47.1%和50.0%,P〉0.05)显示病变内有无增强坏死区。各种肺占位性病变时间强度曲线( time intensity curve,TIC)具有“快进慢退”特征。结论 CEUS在肺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及指导穿刺活检取材方面有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