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春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11-1612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经神经电生理证实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和同心圆针极肌电图的分析。结果:16例患者同心圆针极肌电图中显示了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发现插入电位延长,及不同程度自发电位,包括少量~大量(+~++++)纤颤电位、正峰电位、束颤电位,同时运动单位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神经传导显示轻度异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为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能够帮助提高诊断率及发现亚临床病变。  相似文献   

2.
临床神经电生理在运动神经元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电生理异常已被纳入诊断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的El Escorical标准中,同时,肌电图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和选用辅助器械(如BI-PAP)的时机,神经传导研究对MND鉴别诊断很重要,这些需要鉴别的疾病为良性病程或者说是可治疗的。1MND神经传导研究怀疑为MND的患者必需进行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检查。运动传导研究是检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neuropathy,MMN)的唯一方法,其特点是持续的传导阻滞(conduction block,CB)。目前已了解MMN易与MND混淆,其预后远远好于MND,如果MMN是新近发生的,尚无肌肉失神…  相似文献   

3.
张明耿  吴蓉 《中外医疗》2012,31(35):85-86
目的探究分析运动神经元病36例神经肌电图,其宗旨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病理生理改变信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6例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进行测定,计算检测每个运动肌单位、相位、波幅、时限及大力运动单位收缩状态下的电位募集密度。结果肌电图(EMG)结果显示出广泛性神经源性改变,有12例患者(占33.33%)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有9例患者(占2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所有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均正常。结论采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能够明显检测出运动神经元病,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等,提示运动神经元损伤,且具有广泛性异常表现,临床应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该症能够明确反应出患者神经生理变化,有利于临床早期鉴别病变,为提供临床确诊依据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MD)的神经电生理表现特征.方法:对29例运动神经元病进行电生理检测,对所记录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巨大电位、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检出率高,以拇短展肌、第1骨间肌为著.神经电图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属正常范围,少数稍减慢,可见末端潜伏期延长、复合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在正常低限.结论: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EMG)阳性率高,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5月32例运动神经元病(MND)的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8例,女4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1.4岁。病程6个月至10年。1.2临床表现四肢无力或单侧肢体无力32例(100%),四肢或单侧肢体肌萎缩30例(94.7%),语言不清、吞咽困难7例(21.9%)。1.3检查结果(1)32例检测肌肉384块,平均每例检测12块。放松时,有纤颤电位与正尖波者256块,患者30例(94.7%);轻收缩时,出现巨大电位者24例(75.0%),波幅在5~10 mv不等;重收缩时,募集运动单位呈单纯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神经功能与肌电图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患者19例,分别进行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测,记录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在不同分段中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并对正中神经及胫神经进行F波检测。记录不同肌肉静息电位、复合运动单位的平均波幅、平均时限、多相波比例和最大用力运动单位募集密度。结果与正常肌肉相比,呈神经源性改变肌肉的所支配神经运动支起始潜伏期延长程度,波幅降低程度程度均较高,所支配神经运动支传导速度减慢程度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元病患者stim-rec1波幅及stim-rec2波幅降低程度在正常范围18.3%和25.1%时,对发现肌肉神经源性改变有较好的灵敏度(76.8%、80.0%)和特异度(72.5%、80.0%)。结论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呈神经源性改变肌肉的所支配神经运动支有不同程度损害,主要表现为起始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以波幅作为指标诊断支配肌肉神经源性改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动神经元病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洪 《医学综述》2011,17(18):2822-2825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了解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神经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手段。在此就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规肌电图、神经电图以及F波、重复神经电刺激、单纤肌电图、运动单位估数等神经肌电图检查的变化特点,及其在运动神经元病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阳洪 《吉林医学》2011,(24):5124-5126
<正>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以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包括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PSMA)、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原发性侧索硬化症(PLS)。发病率为2/10~3/10万,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目前没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从有症状开始,平均仅能存活3~5年左右[1]。  相似文献   

9.
吴刚 《吉林医学》2010,31(12):1665-1665
目的:对神经电生理在多灶性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对所有的病患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以及肌电图的检查。结果:运动神经其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减缓。结论:多灶性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而多采用免疫学治疗方法。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及口服环磷酰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36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对测定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肌电图(EMG)结果显示出患者出现了广泛性神经源性改变,有8(23.8%)例患者在检查结果中显示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有14(35.53%)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结果显示正常。对运动神经元病检测的方法中,肌电图检测方法较明显,若检测结果显示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表示运动神经元已经受损,临床应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该症能对患者神经生理变化反应明确有效,对运动神经元的临床早期鉴别病变效果十分显著,对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运动神经元病本病的致病因素,病理环节、病机分析入手,分别论述从脏腑辩证,湿浊、毒邪、瘀血辩证,经络辨证,久病多从虚从风辩证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上西医治疗疗效及方法都有限,而中医可通过辨证,根据病因的不同,施以填精、活血、化痰、养阴法,并重用补益脾胃、肝肾等方法,舒筋活络、滋养经脉,常可收到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3.
运动神经元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成体干细胞因为具有自我复制和多项分化潜能等特点,其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也成为研究热点。成体干细胞包括脐血源性神经干细胞、自体神经干细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各种细胞在取材、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方面都有优缺点。国内外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研究较少,细胞的选择尚需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收集161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SAS软件对五脏各自证型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从两脏之间的直接效应看,心与肾、脾与肺的直接通径系数较大,分别是0.853 9和0.740 3,肺与肾、心与肺、脾与肾的直接通径系数次之,分别是-0.493 0、0.344 4和0.291 9。从三脏之间的间接效应看,肺-肾-心、脾-肺-肾、肾-心-肺、脾-肾-心、心-肺-肾、肝-脾-肺、肾-心-脾、肝-脾-肾、心-脾-肺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21 0、-0.365 0、0.294 1、0.249 3、-0.169 8、0.040 3、0.017 5、0.015 9、0.015 2。结论两脏之间以心和肾、脾和肺的联系最为紧密;三脏之间以肺肾心、脾肺肾、肾心肺、脾肾心、心肺肾、肝脾肺、肾心脾、肝脾肾、心脾肺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四脏、五脏间的相关性极小可能与本病自身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孙智颖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194+1222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运动神经元病(MN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肌电图对现病史、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测定证实的MND患者进行伸指总肌SFEMG测定,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对照。结果: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纤颤电位、束颤电位与病程有关。结论:肌电图检查对提高临床诊断运动神经元病有重要临床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e disease,MND)的疗效及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AD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81%,对照组有效率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洪翔  覃鹏飞  李明  高展 《海南医学》2012,23(11):108-11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对TOS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TOS患者应用常规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法:包括神经传导、肌电图、SEP;应用TCD仪(TC-2021TCD德国)、2MHz和4MHz脉冲探头、全面检测颅内、颅外各主干、分支血管和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桡动脉。排除锁骨下动脉狭窄、大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并进行Adson试验。结果①TCD的Adson试验患侧桡动脉血流速的Vs和Vm改变14例(74%);②C8~T1神经根支配的神经运动、感觉传导及C8~T1神经根发出的神经支配肌肉异常17例(89%);③正中神经、尺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3例(16%);④TCD及神经电生理同时异常12例(63%)。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联合应用对诊断TOS病及对它的分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止颤汤组用止颤汤灌胃,分别在处理后7、14、28天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及其在脑内位置变化,多巴胺递质转运子DAT蛋白表达。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在动物处理后28天,止颤汤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内nestin及DAT数量较对照组增多,且多分布在中脑损伤区域;结论: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疾病,目前治疗以多巴胺替代疗法为主,但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可产生运动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诱发运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其受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左旋多巴剂量及治疗时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病年龄为保护性因素,不同药物的使用可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