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鞠通在治疗湿温病初起阶段,提出了“三禁”之说,即:禁汗、禁下、禁润。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温病条辨》上焦篇43条)。湿温病多发生于夏秋之交,起病较缓,初起可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临床表现,乃湿热之邪郁遏卫气所致。正治当应用芳香宣气化湿之剂。然这些症状,若辨证不清,往往可能把头痛恶  相似文献   

2.
对湿热病的治疗,医家们多宗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湿热病之专著(湿热病篇)(下称《湿篇》),其对湿热病的辨证治疗,除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内容外,更有依病邪侵犯的浅深层次而进行辨证施治的内容。探讨(湿热病篇)的湿热病辨证规律,既能加深了解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在湿热病辨证施治中的作用,又能开拓、启迪湿热病辨治的思路。1对湿热病邪馒犯的浅深层次的认识“湿热之邪,不自表入里,故无表里之分”,言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的途径不是由表入里,是与伤寒相比较而言的,但虽说湿热病邪侵犯人体“无表里之分”,却正如…  相似文献   

3.
湿温是因外感湿热之邪导致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的一种急性热病。而湿温禁忌则自晋王叔和《脉经》就有“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的表述,后世医家也多认为湿温证治,要禁汗、禁下、禁润。最早提出湿温“三禁”的是吴鞠通,其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十三条中提出:“头痛恶寒,身  相似文献   

4.
湿温病治法略论祝大中青岛橡胶三厂治疗湿温病的基本方法是分解湿热和上下分消。湿热分解,是指湿去之后,热无所依而自解,故叶天士曰:“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上下分消,则指治疗湿热之邪,需要由三焦水道出入,三焦有司,湿邪出路畅通,所以叶氏又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感湿热病的传变体系与治则治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研究薛雪《湿热条辨》的内容,总结湿热病的传变规律,结合湿热疫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指南,以及临床上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提出其可能的传变途径、分期证型和治则治法。[结果]新冠肺炎具有湿热病的性质,而湿热病的传变以三焦为主线,可以三焦为主体进行分期分治。邪始在上焦,则有犯太阴阳明之分,犯太阴之经则当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犯阳明之经则当辛温宣透、渗湿泄热。进而在中焦,则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之别,湿重于热则法当芳香开郁、苦温燥湿,热重于湿则主以甘寒清热、苦温燥湿。邪踞下焦,则又可见湿阻下焦、热邪下陷等证型,湿阻下焦则当清热淡渗利水,热邪下陷则当清热开窍、活血散瘀。又可以六经、卫气营血变证为支线,产生多种坏病。[结论]新冠肺炎的传变具有湿热病特点,故研究分析湿热三焦传变可以为诊疗新冠肺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湿热证辨治     
《湿热条辨》中所称的湿热证主要是指外感湿热病证即"湿温",其与临床常见的内伤湿热证在临床特征方面既有交集又有所不同。前者以"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作为提纲,后者除了上述诸症外,还可表现为上焦之头晕、耳鸣、胸闷、咳嗽,中焦之纳呆、腹胀、恶心、呕吐、胁痛、黄疸、阴囊湿疹,下焦之癃闭、尿浊、尿频急、尿痛、大便溏滞等诸多症状和体征。提纲是湿热辨证的基准,而三焦的不同表现则可作为定位的佐证。湿热论治时,首当分辨湿热权重,据舌质舌苔的不同表现而应用不同的祛湿之法,勿过早投用苦寒之剂,以免湿邪滞留不去;其次当恪守分消走泄之祛湿大法,遵循宣上、畅中、渗下的祛湿原则,并以畅中为要。  相似文献   

7.
1病因、病位、病机的探讨膜原之词首见《内经·疟论》,其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吴又可《温疫论》首揭湿秽时疫之病“邪伏膜原”之旨,其云:“邪自口鼻而入,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所谓横连募原是也.”其后,温病学家续畅其意,如叶天士云:“时令湿热之气,触自口鼻”则“募原先病”,由募原分布三焦;薛生白云:“湿热之邪……邪由上受,……病多归膜原”,“湿热阻遏膜原”;俞根初云:“所伏之邪,在膜原则……病多湿温”,何连臣云:“凡湿火疟……其邪必伏于膜原.”.  相似文献   

8.
三仁汤方出自清·吴瑭所著《温病条辨·上焦篇》,由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八味药物组成,为治疗湿温证之主方.其证治为“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三仁汤主之”.这里,吴氏不但指出了湿温病之主证,且又着重从脉象上指出了  相似文献   

9.
何丽萍 《河北医学》2002,8(2):181-182
三仁汤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 ,方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滑石、通草、竹叶八味药组成 ,甘澜水煎服。原书指出 :本方运用于“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 ,脉弦细而濡 ,面色淡黄 ,胸闷不饥 ,午后身热”等湿恋气分之证。湿邪伤人 ,留恋气分 ,郁遏不达 ,常波及三焦 ,而致上焦肺气不宜 ,中焦脾气不运 ,下集肾和膀胱之气化失常 ,病证繁多 ,故施治用药 ,当细心揣摩 ,若用苦辛温燥之剂 ,则每易助热化燥 ,如用苦寒清燥之品 ,常致脾伤湿留 ,惟宜芳香苦辛 ,淡渗化气利湿并进 ,方能使三焦通畅、湿邪分消 ,湿去而脾不伤 ,邪除正安。三…  相似文献   

10.
湿温治疗之“三禁”乃吴鞠通所提出,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原文明确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至此,继王叔和在《脉经》提出湿温不可发汗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湿温的“汗”、“下”、“润”之禁,自此,湿温...  相似文献   

11.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提法,实为后世治湿温开辟了新的途径。其通阳是专指湿温之邪易蒙阳气而言,用分消宣化、通利小便之品,使弥漫三焦之湿热从膀胱而去,笔者运用通阳法治疗湿温病,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介绍如下。 例1 章××,男,13岁;1982年8月11日初诊。开始发热恶寒,汗出热不退,1天后来院门诊。体温38.7℃;血象:白细胞6400,中性62%,淋巴38%;疟原虫未见。按上感处理2天,热不见退,口不渴,胸闷不食,有时  相似文献   

12.
《温热论》云“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 ,此为温病营血分证辨治之大法 ,对温热性质温病血分证、湿热性质温病邪已化燥深入营血辨治 ,皆可遵之。然湿温湿未化燥 ,邪陷营血 ,临床亦为常见 ,其治则非上述治法所能完全适用。本文根据温病学家有关论述 ,结合自己临床实践体会 ,谈谈湿温邪陷营血之辨治。1 病因病机湿温湿已化燥或未化燥 ,其邪均可内陷营血 ,此于古医籍及临床实践中皆可得到证明。如薛生白《湿热病篇·5条》之“湿热证 ,壮热口渴 ,舌黄或焦红 ,发痉 ,神昏谵语或笑 ,邪灼心包 ,营血已耗” ,此为湿热化燥 ,内…  相似文献   

13.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湿与温和,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阐明的是温热挟湿之证。湿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以致清窍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浊邪害清”之证。  相似文献   

14.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十五条:“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吴鞠通在自注中解释说:“故以清营汤清营分之热,去黄连者,不欲其深入也。”对于“不欲其深入”,我们理解为,一是不引邪深入中下焦,二是不欲苦燥...  相似文献   

15.
浅析吴鞠通的湿温治疗三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046000)范新民基础部柴树鹰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集篇第四十三条写到:“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热甚,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  相似文献   

16.
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由于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最易形成湿闭其热,相互搏结的局面。因热在湿中,如油入面,两者难解难分,故病多缠绵不愈。湿热虽以牌胃为其病变重心,但却可弥漫全身,导致上、中、下三焦的一系列病变。自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桂提出“湿去热孤”的治疗思想以后,一直受到医家们的重视,并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发展。临床实践证明,根据这一治疗思想(或治则)再结合具体病情确立相应治法以治湿热一类疾病,确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在临床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导师盖国忠教授的指导下,试提出“邪在肌,始发高热”的新观点,以丰富中医在外感高热理论病位上的认识。1 传统的认识和不足 对于外感高热卫分风寒证邪毒侵袭的部位,传统认为在“皮毛”,其理论依据为《素问·调经论》所云:“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感”。认为诸阳之气,得上焦升发而达于外,故外伤于寒,则阳气不能发达于外,而邪欲破之内入,阳欲拒邪外出,正邪相争,乃怫郁主热。我们在大量临床观察中发现此种发热,多为热势不深,伴有恶寒、鼻塞、流涕等轻度感冒症状,全身症状轻。…  相似文献   

18.
薛氏名雪,字生白,自号一瓢。清代乾隆年间吴县人,所著《湿热病篇》据王孟英《温热经纬》所载共四十六条,对湿证,尤其是湿热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条分缕析,作了精辟的论述。笔者通过对《湿热病篇》的学习研究,认为薛氏在本篇中的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重脾胃,分虚实表里薛生白指出,“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人与外界环境息息相通,生理、病理与四时五气相应,脾胃在五行中属土,湿也属土,湿土同气。正如章虚谷指出的:“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湿热病常以脾胃为病变重心,初起邪虽在表卫,但已兼有湿邪障碍脾胃气机的  相似文献   

19.
《内经》对湿热之邪的性质、致病特点、病邪转化及兼夹、病症表现及治则均进行了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湿热理论的基础。《内经》认为热属阳邪,其性炎上,易扰神明,易耗阴津,易生风动血;湿属阴邪,湿邪具有重浊、趋下的致病特点,与脾关系密切。二邪可以从外而感,也可以自内而生,可以兼夹为病,也可以“随气而化”。湿热病的治疗大法为热者寒之、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等。《内经》为后世湿热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湿热致病,临证多见。今阅清代名医石芾南所著《医原》一书,见其论治湿热能融诸家之长,又多独到见解,故不揣浅陋,拾其点滴,作一简要介绍。一、诊治湿热,首重察舌湿热侵袭人体,由于湿遏热伏,蕴蒸难解,留恋缠绵,病邪往往弥漫三焦,波及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