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秦南 《中外医疗》2010,29(18):34-34
目的探讨中年人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三支病变与多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2例经冠脉造影三支血管病变中年患者与6种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家族史、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占100%)患者具备3种和3种以上危险因素。结论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大量吸烟及血脂异常是中年人冠脉三支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年人冠脉三支病变具有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0例青年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病变特点。方法对比分析50例青年冠心病(≤45岁)患者和65例老年冠心病(≥60岁)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比较分析,1)发病危险因素:青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增高明显,男性多见,阳性家族史和吸烟者较多,血尿酸升高明显;2)冠脉病变特点:青年冠心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冠脉积分较低。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中,男性、阳性家族史、吸烟、血脂升高起重要作用,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主要发病形式,并且血脂血尿酸较高合并吸烟阳性家族史者冠脉病变重,预后差,应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的107例青年(46岁以下)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与同期320例老年男性冠心病病例对比,并对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变多为单支病变,且主要累及前降支;吸烟、血脂异常及糖尿病是46岁以下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提前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1)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冠脉造影病变支数或病变Gensini总积分增加,各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同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尿酸病、高纤维蛋白原)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为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血压、年龄.结论 女性冠心病人中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新的危险因素尿酸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邵莉  王爱玲 《安徽医学》2015,36(5):529-532
目的 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年龄<45岁AMI患者141例(年轻组)与同期45~64岁AMI患者(中年组)530例进行比较,根据发病高危因素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年轻组中高血压、糖尿病较少见,而吸烟和冠心病阳性家族史明显高于中年组.年轻组冠脉造影结果以单支病变多见,最常累及LAD,而中年组则以多支病变常见,年轻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Ⅲ° AVB及病死率均较低,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和室壁瘤差异不明显.结论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吸烟者较多,糖尿病及高血压病较少见,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病死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特点的性别差异.方法 2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早发冠心病患者,男性130例,女性130例,对其血脂异常、糖尿病、抽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和既往缺血性脑卒中史等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女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而在男性组吸烟率明显增加(P<0.05).体重指数、高脂血症、既往脑卒中史和冠心病家族史在2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2组冠脉病变均以单支病变占优势(P<0.05),2组间冠脉病变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吸烟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是女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两者冠脉病变特点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人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40岁以下行冠脉造影的68例分为冠心病组(46例)和非冠心病组(22例),分析其冠脉病变特点并将危险因素加以对照。结果前降支受累率最高,为76%;男性患者中,多支病变者多于女性(P〈0.05),冠脉病变积分高于女性(11182±5144和7110±3115,P〈0.05)。冠心病家族史和血胆固醇水平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198(95%可信区间1138~11151),2109(95%可信区1间1126~3146)。冠脉病变积分与男性、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366和0.1354,P均〈0.05。结论冠脉病变男性重于女性,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家族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3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年龄在35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之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选取经临床或冠脉造影确诊的年龄35岁以下冠心病住院患者共79例作为疾病组,同期收治的年龄≤35岁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共5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大量吸烟、空腹血糖高及糖尿病、高的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及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血浆水平,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均<0.05)。在疾病组,单支冠脉病变占近50%,冠脉轻度狭窄甚至完全无异常者占近30%。结论年龄3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大量吸烟与低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病变以单支病变最多见,相当多数冠脉仅轻度异常甚或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脉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  陆蕙  周万兴 《广州医药》2003,34(6):54-5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中冠脉病变及临床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共98例,其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7例为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者41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临床及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其冠脉病变较严重且弥漫。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控制血糖,积极进行冠心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特点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1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早发冠心病患者,男性64例,女性56例,对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和既往缺血性脑卒中史等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加以分析。结果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女性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组(76.9%比40.63%,P〈0.01),而在男性组吸烟率明显增加(70.31%比12.5%,P〈0.01)。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脑卒中史和冠心病家族史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两组冠脉病变均以单支病变占优势,两组间冠脉病变特征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吸烟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在女性患者中有重要影响。两者冠脉病变特点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冠心病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300例疑似冠心病者以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采用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评价其准确性。结果268(89.33%)例冠心病者,32(10.67%)例非冠心病者,268例冠心病者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阳性者265例,阴性3例,32例非冠心病者多层螺旋CT阳性2例,阴性29例;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灵敏度98.88%,特异度93.75%,阳性预测值99.25%,阴性预测值90.91%;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各个病变部位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冠状动脉近端的血管检查结果各指标均优于冠状动脉远端的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安全、无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01/2009-07月作者医院收治的因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30例住院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冠心病组(282例)和对照组(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既往是否合并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性别、年龄、血浆纤维蛋白原、高甘油三脂血症和糖尿病史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积分密切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以男性多发,合并有吸烟史、糖尿病史,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高水平及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者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在青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行经桡动脉途径和40例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CAG)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穿刺时间、X线暴光时间、造影时间、PCI时间、住院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6例患者均首先经桡动脉穿刺,穿刺失败2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成功率100%(34/34),行冠脉支架置入成功率76.92%(10/13),经桡动脉途径失败者改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检查及治疗均成功。股动脉组40例患者穿刺成功。其中X线暴光时间、造影时间、PCI治疗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差别意义(P〉0.05)。穿刺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及PCI是安全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局部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女性与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差异,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将冠脉造影确诊的146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与同期造影确诊的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特点相互对比分析。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比例高,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或P〈0.01);冠脉病变程度严重,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及三支的比例较男性高(P〈0.01);中医证型方面,伴有气虚、阴虚及气滞等证表现者其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或P〈0.01),而具有血瘀、痰浊、寒凝等证的比例则与男性相似(P〉0.05)。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年龄偏大,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者比例高,冠脉病变程度严重,应重视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中医治疗应在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治标的同时,顾护正气,加强益气养阴,同时注意调畅情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舒窈  刘艳  宋倩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9):3562-3570
目的 通过对上海地区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影响冠心病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冠心病防治起到积极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576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180例,为非冠心病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为期7年的电话或再住院随访,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972,95%CI(1.240,3.138)〕、年龄〔OR=1.371,95%CI(1.115,1.686)〕、吸烟史〔OR=1.923,95%CI(1.168,3.165)〕、血肌酐(Scr)〔OR=1.138,95%CI(1.021,1.269)〕、总胆固醇(TC)〔OR=1.238,95%CI(1.016,1.50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448,95%CI(0.239,0.842)〕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63.3±26.4)个月,有224例(38.9%)发生MACE。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197,95%CI(1.003,1.428)〕、糖尿病〔HR=1.824,95%CI(1.370,2.429)〕、舒张压(DBP)〔HR=1.145,95%CI(1.000,1.31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HR=0.903,95%CI(0.825,0.987)〕、服用抗血小板药物〔HR=0.713,95%CI(0.532,0.956)〕、心肌梗死〔HR=1.401,95%CI(1.046,1.877)〕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发病及预后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男性、高龄、吸烟史、Scr、TC水平升高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HDL-C可能是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保护性因素。高龄、合并糖尿病、高DBP、心肌梗死病史患者的远期MACE发生风险明显升高,而高eGFR、长期接受标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伴ST-T改变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和非LVH患者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伴ST-T改变高血压LVH患者106例,非LVH患者13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伴ST-T改变高血压LVH患者和非LVH患者CAG阳性率分别52.8%和37.7%(P〈0.05)。CAG显示1支病变、2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发生率LVH患者分别为15.1%、23.6%和14.2%,非LVH患者分别为14.6%、12.3%和10.8%。冠状动脉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LVH患者分别为37.7%、9.4%和5.7%,非LVH患者分别为25.4%、8.5%和3.8%。结论伴ST-T改变高血压LVH患者冠心病发生率较非LVH患者高,2支病变和中度狭窄的发生率较非LVH患者要高(P〈0.05)。  相似文献   

17.
张筠婷  郑金刚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177-2180
背景 冠心病合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高,由于血管病变重,病情复杂,可研究病例数少,现有的研究大部分将其排除在外,关于冠心病合并ESRD患者的最佳治疗决策目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ESRD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2012-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合心内科和心外科医生判断以及患者的意愿,分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2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44例和药物治疗组36例,比较各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随访期间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CABG组、PCI组、药物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3/20)、11.4%(5/44)、11.1%(4/36),病死率分别为15.0%(3/20)、9.1%(4/44)、8.3%(3/36),随访期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0.0%(8/20)、36.4%(16/44)、27.8%(10/36),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15.0%(3/20)、27.3%(12/44)、16.7%(6/36),MACE发生率分别为20.0%(4/20)、36.4%(16/44)、33.3%(12/36),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ESRD患者,选择血运重建治疗相对于药物保守治疗,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将240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n=80)、老年组(年龄≥60岁,n=160),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及CAG结果进行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中青年组高血压并发率低于老年组(P〈0.05)。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老年组以多支病变较多(P〈0.05),老年组右冠状动脉病变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弥漫长病变多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CHD有不同的临床和CAG特点,不同年龄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CHD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根据造影结果,将269名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2例(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组63例(UAP)、稳定性心绞痛组84例(SAP)、对照组8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空腹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结果 冠心病组hs-CRP,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细(AMI)的UA与hs-CRP呈负相关(r=0.459,P<0.01),而UAP组UA与hs-CRP呈正相关(r=0.326,P<0.01),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的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hs-CRP血症、高UA血症是反映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水平高低与冠脉病变累及的范围无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