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彭钰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9):110-111
目的 讨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以亚低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医院重症颅脑外伤患者82例,随机划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亚低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感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能给予其高度的护理满意感,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低温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4.1-2017.1期间我院接收的4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人数均等为2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观察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P0.05。结论:亚低温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善血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给予研究组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措施之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9.31±2.12)分,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73±3.16)分,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淅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及Barthel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同时辅以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给予抗炎、止血、降颅内压、纠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应用亚低温治疗,根据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护理干预组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同时辅以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及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573-1575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颅内压变化、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NIHSS评分及术后即刻颅内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及术后24h、72h及7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对降低颅内压、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接受相同去骨瓣减压术,给予对照组术后常规体温管理,给予观察组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型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及角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ICCO技术(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患者不同程度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对照组给予CVP监测补液,研究组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GCS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及治疗1个月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恢复良好率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能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出院1年后的生活质量,为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持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1例,固定护士2名上门随访.根据ADL生活质量评价表及KPS生活质量评价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62例出院患者1年后的ADL评价及KPS评价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但亚低温治疗组发生率稍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亚低温能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率,对这类患者在出院后给予持续专科护理和康复性指导,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0.
孙荣凤 《吉林医学》2023,(6):1707-17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功能状态、神经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研究组营养评估评分以及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数据显示研究组营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uyry,STBI)患者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STBI,采用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31例纳入观察组,余者纳入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不同时间段L-selectin﹑脑温与GCS水平,对比死亡率﹑存活患者90日后ESS﹑BI与FMA水平。结果第7﹑14日观察与对照组L-selectin低于治疗前﹑GCS高于治疗前,第7﹑14日观察组脑温分别为(35.1±0.6)﹑(37.0±0.8)低于对照组(37.1±0.7)﹑(37.0±0.8)﹑观察组第7﹑14日GCS评分分别为(13.2±1.5)﹑(16.8±3.3)高于对照组(10.3±3.4)﹑(12.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90日后,观察组BI(65±13)分﹑FMA(51±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55±13)分﹑(4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S﹑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STBI疗效较好,可降低死亡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将我科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和对照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变化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急性期的保护作用。方法27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模型,体表降温法在伤后30 min内达到亚低温目标,检测三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含水量以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亚低温组大鼠脑组织在治疗后24 h的含水量较对照常温组显著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见亚低温组大鼠脑损伤较常温组改善;亚低温组大鼠在6 h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结论亚低温具有减轻大鼠外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应用亚低温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每组各30例。分别在术后1d、3d、5d、7d观察脑损伤灶水肿体积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后3~6个月根据评估法判断预后疗效。结果:亚低温组脑损伤灶水肿体积在术后第3~5天增加,第7天开始减少,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可减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含量,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15.
谢娥 《吉林医学》2010,31(23):3903-3905
目的:探讨两种降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脱水、抗炎、降颅内压等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身降温加冬眠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局部降温疗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组颅内压、重残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恢复良好率显著提高,预后显著改善(P(0.05),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冬眠治疗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格控制降温和复温,加强基础护理,保证亚低温治疗的正常进行,可显著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其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亚低温疗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56例成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治疗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加亚低温治疗。观察每位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扫描结果、恢复情况、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颅内压的改变、脑水肿的CT改变、病死率变化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恢复苏醒者21例,占75%,植物状态者3例,占10.8%,死亡4例,占14.2%;对照组:恢复苏醒者13例,占46.4%,植物状态者5例,占17.9%,死亡10例,占35.7%。结论亚低温疗法能提高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率,降低其伤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周挺  许国根  王弋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97-19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和血乳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4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4例和常温治疗对照组23例。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5℃~34.5℃,持续4~5d;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乳酸和血乳酸水平,并于伤后3个月评定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早期的脑脊液乳酸值显著下降(P〈0.01),而血乳酸值则无明显差异(P〉0.05),病死率下降,预后明显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有明显疗效,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脑脊液乳酸值与患者预后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一项评价预后的指标,而血乳酸值受全身因素影响大,不适于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20例,于伤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持续1~7 d;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血气、血电解质等治疗;对照组20例,除未应用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相同;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伤后第1、3、7 d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细胞及CD4/CD8阳性细胞比值,两组间进行比较。伤后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伤后第1、3、7 d T细胞亚群无统计学差异;预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不会加重T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6例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救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50例重型颅型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体温超过38℃给予常规降温处理;治疗组:应用头部冰敷、腋窝及大血管处冰敷,使体温维持在腋温36℃(肛温:32~34℃)72h.结果 治疗中生命体征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及致残率,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