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6例有明确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T扫描,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新生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为脑内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多为对称性分布;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结合临床资料,CT可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CT表现特点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对 2 6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CT检查 ,分析其CT表现。 74例行 1~ 4次CT复查。 19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2 13例有异常CT表现 ,占 79%。其中 ,脑白质低密度区CT值 <18HU者 2 0 0例 ,占 94% ,低密度区范围扩大者 192例 ,占 90 %。蛛网膜下腔出血 7例 ,占 3 .3 %。脑室内出血 4例 ,约占 2 %。脑梗塞 1例 ,约占 0 .5 %。 1月~ 1岁左右复查 5 1例 ,其中 2 7例CT有异常表现 ,轻、中度主要表现为外部性脑积水 ,重度主要表现为脑软化灶 ,脑萎缩。 2岁以后复查 2 3例 ,有 2例表现为外部性脑积水 ,1例表现为脑萎缩。结论 HIE的CT表现主要为 :①脑水肿 ,表现为脑白质出现低密度区 ,该低密度区CT值更小 (一般 <18HU) ,范围更大 ;②脑出血 ,主要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出血 ;③脑梗塞 ,少见。轻、中度HIE患儿预后较好 ,重度HIE患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度诊断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出生周内正常新生儿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颅脑CT影像特点。方法128例正常新生儿和332例HIE患儿行颅脑CT扫描,取特定的扫描层面及位置,双侧对称检测脑实质密度CT值。结果正常新生儿灰质密度CT值范围27~39HU,白质密度CT值范围20~28HU;HIE患儿脑白质CT值范围:轻度17~19.9HU,中度14~16.9HU,重度14HU以下。结论出生周内正常新生儿与HIE患儿颅脑CT值测量指标对HIECT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7例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行MRI扫描,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87例HIE患儿中,74例(85.1%)可见皮层、皮层下及深部白质T1WI迂曲条状、点状高信号;69例(79.3%)显示基底节、丘脑T1WI异常高信号及内囊后肢高信号消失;62例(71.3%)出现弥漫性脑水肿;58例(66.7%)可见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及脑实质出血;19例(21.8%)可见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7例(8.0%)可见脑梗死。结论:MRI在HIE正确诊断和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简称HIE)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5 5例有明确围产期窒息史 ,且有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CT扫描 ,取得完整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后加以分析。结果 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度及CT分度 ,可见CT分度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病灶密度即CT值改变与正常部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IE的CT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 ,掌握新生儿的解剖结构特点 ,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16.
车翠微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5):723-724
目的:探讨分析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3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新生儿人数48例,经过数字排号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24人和实验组24人,给予对照组的患儿普通护理与常规药物的使用,实验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加强保暖,喂养支持,抗惊厥药物等护理干预的方式。结果经对患儿的有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在疗效上明显比对照组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辅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促红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3月对在本院NICU住院治疗的70例新生儿HIE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供氧、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n=36)入院后24 h内给予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300 U/kg),每周3次,疗程2周,第3天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疗程10~14 d。对照组(n=34)第3天开始给以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疗程10~14 d。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及NBNA评分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实验组肌张力、原始反射、意识状态恢复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应用促红素治疗新生儿HIE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的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H IE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特别是重度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头颅CT异常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89,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DQ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0.98,P<0.05)。结论高压氧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明显,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随访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MRI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新生儿期及神经后遗症期随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HIE新生儿期及神经后遗症期的常规MRI表现及影像结果。对81例HIE患儿进行2次以上头部MR复查,首次在新生儿期,第2次在4月~4岁。足月儿66例,早产儿15例。结果81例中,2次复查后MRI异常79例(97.5%)。其中:髓鞘化异常59例(72.8%),外部性脑积水53例(65.4%),脑软化26例(32.1%),脑萎缩25例(30.9%),脑白质减少24例(29.6%)及胼胝体发育不良9例(11.1%)。轻度者复查常为外部性脑积水(26/35例)及局限性髓鞘化异常(16/35例),而中度患儿则伴有脑软化灶(12/29例),重度患儿常见脑萎缩(16/17例)或脑白质减少(15/17例)。结论常规MRI可准确反映HIE及神经后遗症期脑的形态学改变,为HIE早期干预和评估预后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对预后的早期评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对其预后进行早期评估。资料与方法选择120例足月HIE患儿,初次CT检查时间为出生后4—10天,分别于1、3、6、12、18、24个月及24个月以上进行头颅CT复查。结果(1)HIE病灶密度越低,发生后遗症概率越高。(2)轻度预后较好,重度预后较差,中度评估预后应结合病灶密度及有否合并颅内出血等来判定。(3)HIE合并多部位、多类型出血预后较差。结论出生后4—10天CT检查,通过观察病灶的形态、范围、密度及有否合并脑出血等方面可对HIE预后进行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