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61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组选用传统手术治疗,共30例;后组选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共3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与术后宫腔形态恢复率、月经恢复率、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无差异(P0.05);对比术前,两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更高(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形态恢复率、月经恢复率及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促使其宫腔形态、月经周期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引导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直接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次性手术分离成功率、术后出血情况、腹痛缓解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减少率、闭经率、宫腔粘连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手术分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率、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腹痛缓解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组月经减少率、闭经率、宫腔粘连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B超引导下为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可有效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减少宫腔粘连复发与月经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HEOS宫腔镜锐性分离法在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住院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HEOS宫腔镜锐性分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电切分离术。两组术后均给予宫腔放置Cook球囊支架及术后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术后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后3个月宫腔形态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56.7%(17/30);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70.0%(21/30);术后1、3个月宫腔粘连复发率分别为20.0%(6/30)和46.7%(14/30)、13.3%(4/30)和36.7%(11/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妊娠率分别是36.7%(11/30)、20.0%(6/3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两种不同方法分离宫腔粘连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HEOS宫腔镜锐性分离法是一种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对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粘连预防的作用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宫腔粘连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患者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宫腔形态、月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宫腔形态正常、月经得到改善以及能够成功受孕的患者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都有所增厚,观察组(7.12±1.02mm)明显厚于对照组患者(5.78±0.98mm),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患者30.00%,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6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宫腔粘连患者雌孕激素治疗,能够有效防止宫腔粘连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反复宫腔镜检查预防宫腔粘连(IUA)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59例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的IUA患者,根据术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1例)给予重复宫腔镜检查+球囊+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球囊+人工周期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再次粘连率和月经改善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粘连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反复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预防TCRA后再粘连,提高宫腔恢复正常形态率,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月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远期复发及孕育风险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分别放置生物防粘连膜与宫内节育器,比较预防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经手术确诊为宫腔粘连、有完整病例资料的62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后宫腔内放置防粘连膜,对照组放置节育器。于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了解月经情况及腰部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宫腔粘连4例(13.3%),对照组宫腔粘连6例(1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异常3例(10.0%),腰部不适3例(10.0%)。对照组月经异常10例(32.3%),腰部不适11例(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分别放置防粘连膜与宫内节育器,两者对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宫腔内放置防粘连膜术后月经异常情况及腰部不适症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再粘连;对照组在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普通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再粘连。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AFS评分、粘连范围、粘连类型、月经状况及再粘连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67%(52/6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1.67%(43/6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093,P0.05);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两组患者AFS总分、粘连范围评分、粘连类型及月经状况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AFS总分、月经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粘连范围、粘连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观察组术后再粘连发生率为1.92%(1/52),对照组术后再粘连发生率为16.28%(7/4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566,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粘连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AFS评分及月经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重度IUA患者62例,根据治疗术式将62例患者分成分为宫腔镜冷刀(HCK)组和宫腔镜电切(HE)组,每组纳入31例。比较HCK组和HE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以及术后6个月的月经改善、宫腔再粘连、宫腔形态恢复。结果 HCK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明显少于HE组(P<0.05);术后6个月,HCK组患者的月经改善率与宫腔形态恢复率明显高于HE组,宫腔再粘连率明显低于HE组(P<0.05)。结论 与HE比较,HCK治疗重度IUA有助于患者术后月经恢复、宫腔形态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雌激素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对43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实施宫腔粘连分离联合雌激素口服治疗,术后择期行二次宫腔镜探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的改善情况及粘连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为(9.2±2.1)mm,较治疗前的(5.6±1.9)mm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情况明显改善,仅有2例(4.7%)患者复发。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联合雌激素治疗重度宫腔粘连,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与子宫内膜厚度,并可预防宫腔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宫腔镜直视下电切术与摘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采用宫腔镜直视下电切术治疗的50例为A组,采用宫腔镜直视下摘除术的50例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中术后情况,随访6个月,对复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A组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B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月经量、术后6个月月经量显著少于B组,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直视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宫腔镜直视下摘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月经量,并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留置宫内节育器与生物防粘连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6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病人临床诊治情况,所有病人均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治疗,34例术后置入生物防粘连膜者为对照组,34例术后留置宫内节育器与生物防粘连膜者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术后宫腔再次粘连和妊娠人数,了解两组术后月经与宫腔形态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宫腔再粘连率为55.88%,明显高于29.41%,χ~2=4.870,P=0.027;观察组术后妊娠率为23.53%,与对照组20.59%比较,χ~2=0.086,P=0.769。观察组月经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与对照组64.71%比较,χ~2=2.158,P=0.339;观察组术后宫腔结构重建总有效率为100.0%与对照组97.06%,χ~2=1.144,P=0.565。结论宫腔粘连病人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留置宫内节育器与生物防粘连膜可有利于预防再次粘连发生;但在改善月经状况和恢复宫腔镜结构及妊娠方面与单纯放置生物防粘连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预防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72例TCRP后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曼月乐组24例,Foley球囊尿管组24例,对照组24例。比较3组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复发及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及痛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各组子宫内膜厚度均逐渐变薄,术后6、12个月时,曼月乐组和Foley球囊尿管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同期缩小,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t=7.64、6.95,12个月:t=7.92、8.54,P0.05),曼月乐组和Foley球囊尿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0.84,P0.05);曼月乐组复发率明显低于Foley球囊尿管组和对照组(χ~2=7.82、6.97,P0.05),但Foley球囊尿管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P0.05);3组子宫异常出血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χ~2=0.76,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可使子宫内膜变薄,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防止宫腔粘连,治疗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联合COOK球囊与宫内节育器预防再次粘连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67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分为A组(宫腔内放置透明质酸钠)与B组(宫腔内放置宫内节育器与透明质酸钠)、C组(宫腔内放置COOK球囊与透明质酸钠),比较3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及月经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复检,宫腔粘连情况(F=3.707,P=0.030;F=5.266,P=0.008)、月经情况(F=4.648,P=0.013;F=4.373,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及B、C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透明质酸钠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月经,较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更有效。加用宫内节育器并不能更好的改善术后宫腔再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5d二次宫腔镜探查在预防宫腔粘连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56例,就诊时按卫生统计学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均住院行宫腔粘连电切术。对照组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立即放置球囊尿管,同时口服雌激素预防宫腔粘连;实验组除放置球囊尿管及口服大剂量雌激素外,于术后5d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如发现粘连行粘连分离并清除宫腔内的积血块、炎性渗出物。结果实验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9.0 mm vs.7.1 mm)及月经改善情况(92.6%vs.69.0%)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再次宫腔粘连的患者(2例)显著少于对照组(9例)(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尿管及术后5d及时地再次给予宫腔镜检查结合补充大剂量的雌激素,是一项有效的预防宫腔粘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宫腔镜直视下息肉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经过临床诊断和术中诊断均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直视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的疗效比较,并计算总有效率。观察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半年内的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和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统计不良反应:包括感染、尿潴留、阴道出血和宫腔粘连。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并且复发率更低,上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共计8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术后共计17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直视下息肉电切术用于子宫内息肉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宫腔粘连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4月54例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宫腔手术操作次数越多,发生严重宫腔粘连的可能性越大(P〈0.05)。90%(43/54)宫腔粘连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减少、闭经和月经紊乱等。术后第3个月应用宫腔镜随访54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总有效率为81.48%(44/54),术前宫腔粘连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P〈0.05),术前宫腔粘连程度严重的患者,术后再次发生严重宫腔粘连的概率为26.67%(8/30)。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多次宫腔镜下分离+人工周期治疗+几丁糖预防再粘连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01—2013-05间行重度宫腔粘连电切术的63例患者,术中宫腔涂抹几丁糖2 m L,术后人工周期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宫腔镜,出现粘连者镜下分离后宫腔涂抹几丁糖,再次人工周期治疗,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宫腔无粘连,宫腔形态恢复。结果至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时宫腔形态恢复率87.30%(55/63)。结论多次宫腔镜下分离+人工周期治疗+几丁糖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再粘连,方法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后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1郏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行TCRA的7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应用雌激素的剂量分为2组,每组38例。2组均于术后当天开始服用戊酸雌二醇,对照组的剂量为4 mg/d,观察组的剂量为8 mg/d (第2、3个月经周期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21 d。服用戊酸雌二醇的第12天开始给予黄体酮胶囊100 mg,口服,2次/d,共10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3个月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统计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月经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而且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双腔球囊在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行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宫腔镜电切除术后均放置球囊子宫支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透明质酸钠凝胶,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粘连状态指标(TGF-β、TIMP-1、IL-6、IL-10及C-反应蛋白)、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平均内膜厚度、宫腔容积、血流指数)、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粘连状态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内膜厚度、宫腔容积、血流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生率(χ2=7.813,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双腔球囊用于宫腔镜电切术后可降低血清粘连指标水平,减少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宫腔镜冷刀术应用于有生育要求的黏膜下肌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黏膜下肌瘤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宫腔镜冷刀系统切除黏膜下肌瘤术,设为冷刀治疗组(40例),另一组接受等离子电刀电切系统切除黏膜下肌瘤术,设为对照电切组(40例)。将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肌瘤切净率、妊娠情况、宫腔粘连发生率、炎性因子等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电切组、冷刀治疗组中肌瘤直径3~5 cm与肌瘤直径≤3 cm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妊娠方式占比、妊娠结局发生率、肌瘤切净率组内、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冷刀治疗组中肌瘤直径≤3 cm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电切组≤3 cm患者(P<0.05);冷刀治疗组中肌瘤直径3~5 cm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电切组3~5 cm患者(P<0.05)。冷刀治疗组的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电切组(P<0.05)。术后6、12个月,冷刀治疗组的总粘连率低于对照电切组(均P<0.05)。对照电切组术后1个月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