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10)
目的研究凋亡的乳腺癌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分泌的外泌体(Co-exo)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并鉴定外泌体。采用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并使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MCF-7凋亡,然后将与凋亡乳腺癌MCF-7细胞共培养3天后的巨噬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培养液上清提取外泌体(Co-exo)与MCF-7细胞共培养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周期分布,检测MCF-7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了进一步探讨外泌体与乳腺癌细胞作用的可能机制,检测Co-exo处理后MCF-7细胞中相关因子的变化。通过裸鼠成瘤和转移实验,在裸鼠体内验证Co-exo对肿瘤生长速度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囊泡呈圆形,直径30~100 nm,表达外泌体表面标记物热休克蛋白70、肿瘤易感基因101和CD9,符合外泌体的特征。体外研究发现,MCF-7细胞摄取Co-exo后,促进了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使MCF-7细胞G_0/G_1期比例下降,S期比例升高。同时,Co-exo提高了MCF-7细胞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活性,激活了STAT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上调。裸鼠体内实验发现,Co-exo能够加快乳腺癌细胞MCF-7的成瘤速度,并且促进肿瘤向肺部转移。结论 TAMs分泌的外泌体(Co-exo)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21例均为女性,21例乳腺癌病人有16例作(76.2%),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在术后3年内,5例(31.3%)发生在术后3年后,最长1例术后8年。年龄:≤36岁3例,37~47岁8例,48~55岁7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2年内复发占68.3%(26/38),胸壁复发占21.1%(8/38),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占21.1%(8/38),肺转移占18.4%(7/38),手术后非正规治疗后复发占44.7%(17/38),Ⅱ期复发占57.8%(22/38),ER,PR均阳性或其中之一阳性者和ER,PR均阴性者,其2年内复发比例分别为53.3%(8/15)和84.6%(11/13)。结论重视乳腺癌随访,加强各级医生培训,规范各期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强调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强调术中无瘤观念,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协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32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另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的血清样本,采用RT-q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中miR-320的表达,并分析其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纯化的血清样品中存在大量外泌体颗粒,其特性与其他相关研究报道一致。结肠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320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69±0.23) vs. (1.53±0.48), t=11.16, P<0.001]。血清外泌体miR-320诊断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71(95% CI: 0.596~0.925),诊断敏感度为90.73%,特异度为82.43%。结论 结肠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320表达下调,可能作为结肠癌早期诊断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LncRNA MALAT1)、微小RNA-206(miR-206)在子痫前期(PE)孕妇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PE孕妇42例为PE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孕妇42例为对照组。根据入组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2例,重度组2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外泌体LncRNA MALAT1、miR-20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法分析PE孕妇血浆外泌体中LncRNA MALAT1、miR-206和VEGF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E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外泌体LncRNA MALAT1、miR-206表达水平对P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E组患者血浆外泌体miR-206水平明显升高,LncRNA MALAT、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LncRNA MALAT1、VEGF水平随PE患者病情加重有降低趋势,miR-206水平有升高趋势(P<0.05)。高miR-206水平、低LncRNA MALAT1水平是P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ncRNA MALAT1、miR-206联合检测预测P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敏感度为92.86%。结论 PE患者血浆外泌体中LncRNA MALAT1呈低表达、miR-206呈高表达,两者均是PE发生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PE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VMC)病儿血浆外泌体微小RNA(miR)-148a的水平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VMC病儿112例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正常儿童112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血浆外泌体miR-148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外泌体心肌肌钙蛋白I(cTnI),采用自动化生化仪检测血浆外泌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VMC病儿血浆外泌体miR-148a与cTnI、CK-MB、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外泌体miR-148a对VMC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浆外泌体在透射电镜下呈大小不等、直径约100 nm典型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结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外泌体miR-148a水平[(1.01±0.12)比(5.34±1.06)]、血浆cTnI、CK-MB、hs-CRP水平均增加(均P<0.001)。VMC病儿血浆外泌体miR-148a与血浆cTnI、CK-MB、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62、0.64、0.49,均P<0.001)。血浆外泌体miR-148a及血浆cTnI、CK-MB、hs-CRP诊断早期VM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94、0.83、0.86,截断值分别为1.87、0.19 μg/L、56.45 U/L、2.06 mg/L,灵敏度分别为94.60%、92.90%、84.80%、83.90%,特异度分别为92.90%、94.60%、83.90%、83.90%。血浆外泌体miR-148a与血浆cTnI诊断早期VMC的效能一致,均优于血浆CK-MB、hs-CRP。结论VMC病儿血浆外泌体miR-148a水平上调,可能对VMC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检测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和健康大鼠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miR)-181a-5p的表达,并对miR-181a-5p进行靶基因预测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用甲基苯丙胺复制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按照体重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正常组(0.9%NaCl),实验组(2mg·kg-1甲基苯丙胺)。实验组上午8:00皮下注射甲基苯丙胺,下午16:00皮下注射0.9%NaCl溶液,连续4 d。正常组同时皮下注射等体积0.9%NaCl溶液。实验组与正常组上午处置后,立即置于白箱训练1 h;下午皮下注射0.9%NaCl溶液后,立即置于黑箱训练1 h,连续训练4 d。在末次处置1 d后,进行位置偏爱测定,记录大鼠15 min内在白箱中停留时间及运动路程。用RT-qPCR技术检测大鼠血清外泌体中miR-181a-5p的表达水平;以Target Scan、miRanda及miRBD预测miR-181a-5p靶基因;用DAVID数据库对其靶基因进行功能聚类分析(GO)和生物通路(KEGG pathways)分析;以STRING在线分析软件对其靶基因蛋白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结果 CPP训练后,2组在白箱中停留时间(s)及运动路程(cm):正常组分别为202.67±28.24,3349.26±412.28;实验组分别为460.47±66.71,4475.97±585.74。实验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组、实验组血清外泌体中miR-181a-5p表达分别为3.39±1.79,10.23±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测得到miR-181a-5p靶基因108个,其功能主要富集于神经元的生成和分化、基因表达调控及谷氨酸转运等生物学过程,涉及内质网蛋白加工信号通路。miR-181a-5p靶基因编码蛋白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RAD23B、PRKCD、MAP2K1、NCBP1、GABRA1等在蛋白互作网络中具有核心地位。结论miR-181a-5p可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及谷氨酸转运等生物过程,作用于内质网蛋白加工信号通路,进而调节下游靶蛋白参与甲基苯丙胺成瘾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外泌体miroRNA表达谱差异,寻找可用于诊断的外泌体miroRNA标志物,评估外泌体miroRNA作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5例早期患者和5例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健康体检者2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浆中外泌体miroRNA表达谱。结果 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中有14个外泌体miroRNA的表达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这些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roRNA靶基因的富集通路的重合性也达到60%~95%,说明大部分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roRNA同时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发生和转移中发挥作用。预后分析发现与对照组比较,4个外泌体miroRNA(miRNA-451a、miRNA-493-5p、miRNA-409-3p和miRNA-151a-5p)预后情况与研究预期一致,有潜力同时适用于早期和晚期乳腺非特殊浸润性癌的血液学诊断。结论 本研究为外泌体miroRNA检测成为一种无创的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血液学检测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浆外泌体中微RNA(micro RNA,miR)-2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提取并鉴定DLBCL患者血浆外泌体,将U2932细胞分为miR-21模拟阴性对照(mimic negative control,NC)组、miR-21组、miR-21+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组、DLBCL患者外泌体组、DLBCL患者外泌体+miR-21抑制剂组(A组)以及DLBCL患者外泌体+PTEN组(B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2932细胞中miR-21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验证miR-21与PTEN的靶向关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和Transwell检测各组U293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DLBCL患者外泌体为双层膜,且形态呈“茶托”样,粒径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联合超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12例作为甲状腺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0例作为良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2组患者血清及组织中miR-155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miR-15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超声以及血清miR-155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癌组的血清及组织中miR-155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血清及组织中miR-155的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均P<0.05)。ROC结果显示,超声以及血清miR-155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95%CI:0.760~0.919)、0.837(95%CI:0.763~0.912),但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超过1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胃癌病人血清中循环微小 RNA-203(miR-203)对胃癌肝转移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 115例,非胃癌病人 40例。 qRT-PCR检测胃癌病人和非胃癌病人外周血中 miR-20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胃癌病人不同病理特征组间 miR-203的表达水平。 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胃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术后 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检测外周血中 miR-203预测胃癌肝转移和胃癌术后 3年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胃癌病人外周血中 miR-203的表达水平为 0.482±0.107,低于非胃癌病人外周血中的水平 1.529±0.154(t=8.20,P<0.001)。胃癌病人的区域淋巴结( N)分期、远处转移( M)分期、原发肿瘤区、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 TNM)分期、肝转移、腹膜转移和术后 3年存活情况与 miR-203的表达水平有关( P< 0.05)。 N分期、 M分期、 TNM分期和 miR-203为影响胃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N分期、 M分期、 TNM分期、肝转移、腹膜转移和 miR-203为影响胃癌术后 3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外周血中 miR-203预测胃癌肝转移的曲线下面积( 95%CI)为 0.9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三阴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分析三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复发转移19例,其中胸壁复发7例(其中5例为胸壁复发并远处转移)、脑转移3例、肺转移4例、骨转移3例、肝转移1例、内乳锁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其中多处转移4例。不同年龄、月经是否绝经、是否脉管转移、不同原发肿瘤大小、不同Ki-67水平、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手术方式、有无淋巴清扫患者复发转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6、0.849、3.437、3.723、0.416、4.998、0.176、2.070,P>0.05);有淋巴转移患者复发转移率为36.1%(13/36),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的9.5%(6/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2,P<0.05)。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是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年龄、月经情况、有无脉管转移、原发肿瘤大小、Ki-67、组织学分级、手术方式、是否行腋淋巴清扫与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无关。结论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三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癌基因c-erbB-2及其蛋白产物(P185)的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c-erbB-2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112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不同分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无转移组及乳腺良性病变组.应用免疫组化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所有患者癌基因c-erbB-2及癌胚抗原(CEA)进行检测.比较三组患者P185、CEA指标的差异以及c-erbB-2表达和CEA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分析c-erbB-2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及复发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和乳腺癌无转移组患者P185和CEA指标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t=7.093、6.443、9.232、8.508,均P<0.01),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P185明显高于无转移组(t=2.281,P<0.05),而两组间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6,P>0.05).癌基因c-erbB-2表达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与CEA相当(x2=0.632,P>0.05),但特异度明显高于CEA检测(x2 =11.900,P<0.01).c-erbB-2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型无明显关系.癌基因c-erbB-2表达阳性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c-erbB-2表达阴性的患者(x2=5.141,P<0.05).结论 癌基因c-erbB-2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与乳腺癌术后复发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NA-222(miR-22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4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2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关系。结果 miR-222在44例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量为0.0085(0.0041,0.0428),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0.0188(0.0120,0.0326)(P<0.01)。miR-222在黏液性腺癌中的表达量为0.1461(0.0478,0.4251),低于非黏液性腺癌的0.4373(0.2012,1.1882)(P<0.05)。miR-222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R-222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考察临床乳腺癌病理组织中 miR-100 和 Wnt 通路关键因子卷曲蛋白 (FZD) -8 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分析 miR-100 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术后的 50 例乳腺癌患者,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 miR-100 的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 2 种组织中FZD-8的表达; 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miR-100表达情况, 分析乳腺癌组织miR-100与FZD-8 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iR-100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2.00 (1.00, 3.00)vs. 6.00 (3.50, 8.00) ]; 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 miR-100 低表达[1.50 (1.00, 2.75)vs. 3.00 (2.00, 4.00) ]; 与癌旁组织相比, FZD-8 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8.00 (6.00, 9.00)vs. 6.00 (3.75, 9.00) ], 且其表达水平与 miR-100 的表达呈负相关 (rs=-0.592, P < 0.001)。结论 miR-100作为抑癌 miRNA 参与乳腺癌转移的调节, 可能与其调控 FZD-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复发转移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激素受体状况及二者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接受根治手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00例中的ER、PR、CerbB-2、表达情况.结果 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pTNM分期、ER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累积复发转移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最终进入COX模型的仅有ER.结论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pTNM分期有关.ER可作为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组织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 在70例胃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45.7%(32/70);在癌旁正常组织发生率分别为0(0/70);在胃癌组织中,Syk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32例病例中,有21例病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发生率为65.6%(21/32);在未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38例病例中,仅有7例病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发生率为18.4%(7/38)(P<0.001).结论 (1)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2)胃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有助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20.
乳腺癌组织中P-糖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dr-1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及其与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法检测40例转移性乳腺癌术后组织中P-gp表达,使用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和5-氟尿嘧啶联合方案化疗,对比分析P-gp表达与疗效的关系。结果40例患者mdr-1基因表达产物P-gP阳性表达率52.5%,肝或肺转移者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皮肤或淋巴结转移者。40例患者化疗有效率57.5%;P-gP阴性组疗效(84.2%)明显优于P-gP阳性组(33.3%)(P〈0.01),有肝或肺转移者有效率(35.2%)明显低于皮肤或浅表淋巴结转移者(78.5%)(P〈0.05)。术后曾接受辅助性CAF或CMF方案化疗者复发转移后化疗疗效33.3%和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1基因表达产物P-gp表达阳性者应选择非多药耐药型药物的联合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