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国内外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研究现状,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9-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使用CiteSpace5.7.R2和VOSviewer1.6.16软件进...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在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4月4日,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上百个国家蔓延,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本文梳理了中医药协助海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现状,结合中医药国际发展的情况,分析中医药协助海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切入点及策略,为中外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12320卫生热线和网络舆情数据,为卫生健康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1日—5月31日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公众咨询电话工单、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每日公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以及网络舆情数据(百度指数中的搜索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3月10日期间在安徽省三所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 共收集59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男性患者32例,中位年龄为39岁.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共30例.与非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早期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综述中药防治新冠肺炎的药理依据和临床应用,以及防治新冠肺炎中药的研究策略,特别介绍了本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临床应用有效的中药复方如清肺排毒汤等。在传承中医药理论和原则基础上,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系统生物学等先进技术和手段,通过多学科交叉构建多水平、多维度的药效筛选和评价研究体系,从而更系统、深入和全面地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作用机制,进一步挖掘中医药精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AI)定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肺部CT进展类型和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5日期间确诊为新冠肺炎,并做过3次以上肺部CT共71例患者的资料(男41例,女30例,平均年龄48.2岁),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对比分析每个患者的多次肺部CT图像上肺炎的体积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探讨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3月2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出院/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111例,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及临床结局分为普通型组(A组,36例)、重症存活组(B组,35例)、重症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20—2021年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受理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工单构成情况,分析疫情期间群众诉求特点,依群众诉求完善疫情处置措施。方法 收集广州市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12320卫生热线受理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工单,对工单数量、类型和主要诉求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共受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工单61 971件,咨询类16 507件,占26.64%;求助类30 885件,占49.84%;投诉类7 474件,占12.06%;建议类6 659件,占10.75%;举报类446件,占0.72%。工单量在2020年1月23日广东省启动一级响应后上升,2月出现工单高峰(2 287件)。2020年2月24日响应级别下调为二级,随后工单量逐步回落至300件/月。2021年5—7月广州市新发本土新冠肺炎疫情,12320卫生热线工单量激增,出现高峰(29 354件),随后月工单量回落至2 000~4 000件。2020年以咨询类为主,2 638件,占33.94%,排名前五位的诉求为来穗人员管控、医院管理、新冠肺炎疫情及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预检分诊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及对科室相关配套设施的需求,为护理人文关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8月20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预检分诊处工作的1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每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访问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分析疫情趋势。方法收集河南省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15日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15日河南省新冠肺炎累积发病率为1.33/10万,其中累积发病率前4位为信阳市、驻马店市、南阳市、郑州市,这四地确诊病例占全省总确诊病例的57.11%(727/1 273)。河南省新冠肺炎日新增确诊病例在2月3日达到顶峰,之后呈动态下降态势,从2月3日的109例下降至3月15日的0例。结论河南省新冠肺炎的发病趋缓。需要密切关注复工流动人口的来源地与去向以及各区的发病情况,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近30年来以酸枣仁汤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分析酸枣仁汤的研究状况和热点,为后期该方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资源总库收录的1988年至2018年期间以酸枣仁汤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数据库、学科分布、被引频数、期刊载文、文献第一作者和所在机构、文献基金资助情况、高频关键词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有效文献874篇。近10年的发文量较多,并呈明显上升趋势;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研究内容以临床应用研究较多,基础研究较少,且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中医内科学、中医临床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等学科,占总文献量67.05%;关于酸枣仁汤治疗失眠、抑郁以及发挥镇静催眠药作用的论文被引频数较高;核心期刊262种,载文611篇,其中《河南中医》《中医杂志》《山东中医杂志》等期刊的影响力较高;发文机构以高校为主,以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较多,发文被引频数较高;受基金资助的论文较少,以省部级为主(43.59%);共提取关键词2847个,其中频数≥7的高频关键词55个。结论:近30年来酸枣仁汤有关文献发文量较多,但以临床应用研究较多,基础研究较少,且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和核心研究机构,较少取得国家级层面的资助,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创新,尤其是酸枣仁汤中有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有待于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内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对中医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5例)进行疗效分析.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中医症状信息、舌象、相关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积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展望研究趋势。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年01月01日至2020年06月30日中国知网中医药治疗KOA核心文献的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 444篇文献;共纳入449位作者,形成了多个研究团队,发文量≥10篇的有8人,分别是刘献祥、郭长青、王培民、刘军、潘建科、李西海、陈日新、邢润麟;共纳入108个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共纳入223个关键词,频次及中介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有电针、针灸、软骨细胞、独活寄生汤等,探测出27个突现关键词,形成9个合理聚类。结论中医药治疗KOA相关文献年发文量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研究方向紧跟科学技术发展,深入微观细胞分子水平,其发展仍处于上升期;但各研究力量较分散,团队合作力度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范围内中医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及科研选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建库至2021年11月15日刊载的中医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内容包括发文数量、发表期刊、作者、科研机构、关键词等。[结果] 共纳入文献1 355篇,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随着中医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发文量总体处于增长态势,2018年载文量最多为115篇。主要形成以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王伟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姜之炎和姜永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吴振起和王雪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民为代表的合作网络。高频关键词提示研究热点为小儿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临床疗效、咳嗽等。[结论]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证治创新、作用机制3类;研究热点从临床研究向作用机制等基础实验方向转变;中药有效成分、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等成为新兴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国近40年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的相关文献,探索该领域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自建库至2020年10月31日发表的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v.5.7.R2软件对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挖掘,并绘制相关科学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428篇,最早关于中医辅助诊断研究的论文发表于1981年。近40年来,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有2个研究高峰时期,分别为1989-1992年和2001-2010年。主要合作团队有吕汉兴团队、李海鲲团队、杨学智团队和温川飙团队,形成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核心的研究机构网络,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少。中医类研究机构占比44.40%,非医学类研究机构占比36.51%。研究内容集中在中医专家系统、中医电脑诊疗系统、中医辨证论治模型、中医诊断客观化、中医诊断智能化5个方面;前沿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医药的知识发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知识图谱研究等方面。结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逐渐客观化、精确化、智能化,其研究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管局)及各省市自治区卫健委、中管局通过公开渠道发布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治疗方案中中医药处方用药特点。方法: 收集自我国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至2020年2月19日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卫健委、中管局通过公开渠道发布的COVID-19推荐诊疗方案中中医药相关内容,并进行所有数据的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国家诊疗方案4个,各省市自治区防治方案34个,样本578条,得到有名称的传统方剂84首,中成药60种,涉及单味药230味。高频用药有甘草、黄芩、杏仁、石膏等,常见方剂有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宣白承气汤等,常用中成药有安宫牛黄丸、血必净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等,高频药对有“麻黄,杏仁”“连翘,甘草”等,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2个,新处方1个。结论: COVID-19卫分证以银翘散、藿朴夏苓汤为基础方,气分证可以麻杏石甘汤、凉膈散、清瘟败毒饮、达原饮等为基础方。用药特点以宣肺清热、解毒祛浊为主,体现中医治疫解毒透邪的处方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病证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治疗脑梗死提供参考。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脑梗死、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检索式为“并”,根据文献筛选标准纳入与中医病证结合治疗脑梗死密切相关的研究,并排除重复的研究。结果检索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论文312篇,剔除106篇,初读后选取66篇进行精读。结论中医病证结合并非单纯的手段或方法,而是一种完整的中医诊疗思路,其自身有着独特的理论框架,以此指导临床,将为中医提高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中医药工作者重新思考中医药数据的本质,革新中医药数据处理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契机。中医药数据的核心是“知识密集性”数据。“大数据”时代的中医药数据处理方法,应侧重于解决知识建模、知识融合、知识服务等一系列与“知识”相关的问题。语义网技术发端于知识表示和推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又能解决数据集成与互联问题。它为构建中医药“大数据”并从中发现新颖知识,提供了理想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来势凶猛,传染力强,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等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新冠肺炎的防控建议及措施,但在防控范围方面尚有需补充之处,在制定防控流程中应予以重视和补充。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疗效显著,但在疫情预防环节中医药参与不足,现代研究已证实多种中医药方法防控疫病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更好地做好血液透析室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需制定科学的防控流程,并挖掘历代防治疫病的经验和方法,多措并举,力争将血液透析室的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