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梳理、总结典型地区基层健康扶贫工作经验,通过发函和会议等形式,收集全国25个中西部省(区、市)基层健康扶贫经验和做法,并选出40个典型地区进行案例分析。整体上,典型地区基层健康扶贫取得积极进展:(1)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得到健全,包括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空白点消除、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得到提升。(2)乡村医生队伍得到加强,服务能力得到提升。(3)创新性落实贫困人口签约服务。(4)积极探索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得到推进,基层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政策激发了基层卫生人员积极性,部分地区落实了乡聘村用政策,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基层健康扶贫创新性举措为其他地区乃至非贫困地区提供了良好经验与借鉴;由于贫困地区自身特征和服务能力不足,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需要财政扶持;后脱贫时期需要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深入提升自身服务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医改背景下解决乡村医生待遇与保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医改背景下,解决乡村医生待遇与保障问题是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发展、促进相关医改措施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村卫生室以个体为主导的经营模式,乡村医生"半农半医"、"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加之相关政策的缺失与不完善是造成乡村医生队伍待遇相对偏低,养老保障缺乏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对医改文件分析和医改背景下地方经验的总结,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四点对策建议:大力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政府多种方式补助,保证乡村医生合理收入;政府主导,多种模式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开辟途径,解决乡村医生身份。  相似文献   

3.
如何立足在岗乡村医生现状,加强适宜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乡村医生队伍,作者以灌云县为例对乡村医生现状进行剖析。乡村医生存在人员结构老化,人才断层;政策保障不力,进出机制不畅;技术良莠不齐,思想僵固老化;村卫生室产权混乱,人员管理困难的情况。在此笔者提出建议:通过定向培养乡村医疗卫生本土人才,解决乡村医疗人才断层问题;统筹整合乡村现有人才队伍,如不足千人的行政村撤销卫生室,改设医疗保健服务点,结实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以中心卫生室为中继、以医疗保健服务点为延伸的基层卫生网底;予乡村医生基本经费保障,创新服务模式,增加劳务报酬;研究探索乡医乡聘村用,乡村一体的人事管理体制,盘活村乡人力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将安徽省分为3个区域,即皖南地区、皖中地区和皖北地区。在各区域分别随机选取2个县区,所选县区中随机抽取4个乡镇所有在岗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卫生行政部门从事乡村医生管理的人员开展个人访谈。结果:安徽省乡村医生男女性别比为3.04:1;高中或中专以下学历为主(70.6%),注册乡村医生占56.0%;年龄在30岁以下、60岁以上的分别占1.8%、3.6%;未参加任何养老保险、未购买任何医疗保险的分别占23.2%、20.8%;77.6%认为收入不合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为养老保障(94.8%)、提高个人收入(92.0%)、医疗保险(86.3%)、增加培训支持(69.2%)、村卫生室房屋设备(63.9%)。结论:安徽省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结构不平衡、保障水平低、服务能力弱,应在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收入、降低执业风险、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培训效果等方面综合施策,以加快安徽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医生队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情况及选择类型,为四川省乡村医生队伍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政策出台打好基础,做出指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并分析四川省三类经济地区183名乡村医生保障情况。结果四川省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覆盖率为36.61%,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为主,且大多数为乡村医生自行购买;医疗保险覆盖所有调查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乡村医生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结论应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减轻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购买负担,还应尽快明确乡村医生"身份",明确其归属;加快政策出台,保障乡村医生"老有所养,老有所终"。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资料来源:历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研究报告、《中国乡村医生历史回顾与现状研究》数据、《乡村医生队伍发展的关键问题策略研究》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献。结果:当前,我国乡村医生队伍面临着:身份与其承担的职能相矛盾;队伍年龄老化,整体素质偏低,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困难;乡村医生收入偏低,待遇无保障;乡村医生"老无所养"问题严重等。建议:本问题出4点相关建议:明确乡村医生身份定位,逐步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增设"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多渠道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政府主导,地区选择建立适宜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7.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下,新医改的既定目标之一就是统筹推进包括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在内的农村基层卫生制度建设,这对于切实保障我国农民的健康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村卫生室管理不仅受到政策环境的制约,我国几千年来的乡土文化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经过相关案例分析,可见乡土文化对村卫生室责、权方面;村卫生室相关考核;以及村...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乡村医生现状入手,分析乡村医生年龄、性别、职称、学历、收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河北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5个地区264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设计好的访谈提纲,对部分乡村医生进行访谈.结果 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3.98岁,40~50岁占56.8%,老龄化趋势严重;学历构成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占87.1%;职称构成中,没有任何资质的乡村医生占4.5%,乡村医生占35.2%.月收入普遍偏低,石家庄、邢台和张家口地区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唐山和廊坊地区.近年来乡村医生得到国家及政府相关政策扶植,其工作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工资待遇和养老问题仍未得以解决.结论 河北省乡村医生队伍仍存在问题,建议重视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提高其地位和待遇,加强在职培训和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关扶植政策,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新医改实施以来,作为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网底的村卫生室硬件房屋设备有所改善,村医队伍有所壮大,但村卫生室和村医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不明确,村医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较低,数量不足与年龄老化并存,待遇偏低和养老保障缺失,村卫生室设施不全和条件简陋。要筑牢这个网底,应明确村卫生室性质及功能定位,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落实财政各项补助政策,明确村医生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养老、工伤和医疗安全责任保险,推进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过渡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 ,乡村医生在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对医疗、预防、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执业医师法》的出台 ,对医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医生如何适应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已成为完善城市郊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上海郊区乡村医生队伍现状分析研究 ,为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过渡提出初步建议 ,供制订政策时参考。一、资料来源与方法根据2000年上海市郊区10个区县村卫生室的本底资料 ,了解乡村医生现状 ;通过对典型乡镇进行现场调查 ,召开有关管理人员、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改政策对我国乡村医生薪酬水平的影响,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地区乡村医生薪酬水平,分析影响薪酬的因素,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个人深入访谈法,了解目前乡村医生薪酬管理政策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乡村医生的薪酬水平在医改政策实施前后有较大的变化,部分地区较医改前增加了34.7%,但也有部分地区有所下降。其薪酬水平受实际人均政府补助收入、工作日每天工作时间、公共卫生服务所占比例、学历及执业资质影响。结论:目前对乡村医生补助力度不够,乡村医生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建议通过加大对乡村医生补助力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等措施,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相似文献   

12.
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我国现行的几种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模式,为相关卫生决策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总结并分析各地为乡村医生提供的养老保障模式.结果:各模式普遍存在缴费水平偏低、筹资力度不大、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并且保障水平没有随物价水平相应提高.结论:必须明确政府投入力度,可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条件和乡村医生的不同需求实行分类施保.  相似文献   

13.
<正>加强基层医疗建设,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通过进一步统筹调配与其服务能力相适应的床位、人员、设施和设备,不断规范医疗业务管理。近两年加大财政投入,先后完成59个村卫生室标准化提升工程。实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机制,村卫生室面积全部达到60平方米以上,常备基本药物种类30种以上,乡村医生均能正常开展基本诊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均已实现医保报销网络全覆盖,无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空白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吸引人才,稳定、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方法:以省级调查和现场调查的资料数据为基础,描述分析了目前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和获得养老保障的现状,疏理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这一问题的政策规定,并就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分析发现,由于目前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和缴费水平偏低,乡村医生仍未享有充分的养老保障;目前国家级政策文件已经对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作出原则规定,部分省份也开展了探索,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结论: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应坚持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相结合,依托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分类解决,确定以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筹集方式,并同步建立乡村医生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山东省乡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促进乡村医生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烟台市、潍坊市和聊城市随机抽取368名乡村医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乡村医生的满意度状况;应用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乡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调查完成有效问卷335份,有效率为91.0%。完成调查的乡村医生中,总体的工作满意率仅为1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工作满意度的激励因素为收入满意度、养老政策满意度。保健因素为收入满意度、是否参加培训和工作年限。结论山东省乡村医生工作满意度低。建议应重点完善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制度,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并合理地提高乡村医生的收入,以保证乡村医生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甘肃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近年来,结合省情实际,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坚持"做强县、做活乡、做稳村"的思路,全方位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养老政策、补助政策、绩效工资政策、乡村一体化等多项改革措施。2019年,甘肃将以全国社区医院建设试点省份为契机,认真探索实践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迁安市乡村医生队伍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迁安市3个乡镇的71名乡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随机抽取的20名乡村医生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迁安市乡村医生队伍经过定期的在岗培训,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提高,但仍存在老龄化严重、补贴不到位、收入较低和养老保障机制尚未落实等问题。结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当地政府建立乡村医生退休机制,提高整体素质;完善新农合拨付制度,加强监管;逐步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明确,"将2014年、2015年对农村地区新增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部用于乡村医生,并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再次点燃了乡村医生生存和发展的希望。然而,在依法治国的今天,笔者认为,要真正切实留得住乡村医生,亟须法律机制"跟进"。制约乡村医生发展的法律尴尬按照工作地点的差异,目前我国乡  相似文献   

19.
<正>"每月领700元工资,养老有保障,政府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了。"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周口村卫生室医生周树林说。灌南县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对乡村医生定额补偿标准,落实了养老保障政策,全县911名乡村医生承诺确保广大农民零差率购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市实施以来,虽然全市在实施乡村医生定额补偿和养老保障等方面出台了明  相似文献   

20.
乡(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下乡村医生报酬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乡村医生报酬对乡村医生队伍稳定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乡(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下乡村医生报酬水平和结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乡村医生报酬的优化设计,为完善乡(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