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4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约束时间、约束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不良事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镇静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约束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皮肤损伤、坠床、末梢循环受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约束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实施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3. 16%显著低于对照组47. 36%,护理满意度94. 73%则高于对照组78. 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躁动状态,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行保护约束路径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保护约束路径式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约束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约束护理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应用保护约束路径式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干预质量,该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约束管理,观察组实施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约束质量、约束文件书写质量、躁动/约束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镇静躁动评分、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可改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约束质量,减少躁动/约束相关不良事件,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同时能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由NICU过渡至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共19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由NICU过渡至神经外科过渡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共198例为实验组,给予过渡期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NICU率、住院时间、满意度、抑郁及焦虑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NICU率、住院时间、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躁动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9例颅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采用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法评定两组患者躁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张压、收缩压、呼吸、心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缓解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躁动,提高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及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躁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护理。2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干预前后2组内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集束化组53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集束化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集束化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基于Ricker镇静-躁动评分的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术后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医院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术后躁动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Ricker镇静-躁动评分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及术后24 h、48 h、72 h不同时刻的躁动评分,观察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家属约束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 Ricker镇静-躁动躁动评分出现逐渐降低状况,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且随着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距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约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术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对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脊柱损伤截瘫患者按入组序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照顾者出院后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照顾者希望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照顾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 0. 05);研究组干预后总体健康、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后研究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有助于改善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失禁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思维导图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时间、尿失禁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及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应用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减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护理操作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12个月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在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均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 0. 05);研究组干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 0. 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及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能够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其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预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麻醉复苏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处于麻醉复苏期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围麻醉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处于麻醉复苏期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围麻醉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10 min时Riker镇痛-躁动评分、麻醉恢复评分(PARS)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拔除气管导管10 min时Riker镇痛-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PAR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非计划拔管、坠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切口渗血量增多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麻醉复苏期患者躁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官能症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神经官能症睡眠障碍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抑郁(SDS)、焦虑(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PSQI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神经官能症睡眠障碍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EART评分对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9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HEART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随访护理后30 d,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源性死亡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全因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基于HEART评分的随访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急性胸痛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实施相应护理,可尽早预测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西安市长安医院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该院给予镇静护理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55例作为研究组。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疼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3天、第5天、第1周、第2周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旨在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后FSH,LH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引流管固定装置在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放置引流管,并采取镇静、四肢约束等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制动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置管时间、疼痛评分、颅内压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术前、术后12 h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术后24,72 h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制动引流管用于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能缩短置管时间,减轻疼痛,降低颅内压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