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阵发性腹痛55例,恶心呕吐34例,腹部包块38例.引起肠套叠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11例)、良性肿瘤(15例)和恶性肿瘤(10例).55例接受手术治疗,3例行钡灌肠复位.5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发生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0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套叠类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具有腹痛,8例有腹部肿物,7例有呕吐.引起套叠的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与良、恶性肿瘤.1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发生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肠套叠病因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MSCT诊断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表现与手术病理资料。结果:MSCT表现为小肠型6例,回结型13例,结结型9例;其中1例回结型为结肠癌误诊为肠套叠。所有病理诊断为肠套叠病例均发现有原发病变,其中良性病变15例,恶性病变12例。前者以炎症、息肉、脂肪瘤多见,后者以肠癌为主。小肠型、回结型、结结型良恶性病变分别占66.7%(4/6)、33.3%(2/6),58.3%(7/12)、41.7%(5/12),44.4%(4/9)、55.6%(5/9)。18例平扫病人中,病因检出率88.9%(16/18),定性诊断正确率55.6%(10/18),病因诊断正确率27.8%(5/18);10例平扫加增强病例中,1例误诊,病因检出率77.8%(7/9),定性诊断正确率66.7%(6/9),病因诊断正确率55.6%(5/9)。平扫加增强对肠套叠病因定性诊断正确率及病因诊断正确率较单纯平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平扫结合增强可以检出绝大部分成人肠套叠原发病灶,可提高定性诊断正确率和病因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朱旭斌 《河北医学》2008,14(7):843-845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5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套叠类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具有腹痛,16例有腹部肿物,15例有呕吐。引起套叠的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与良、恶性肿瘤。23例接受手术治疗。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发生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5.
小儿急性肠梗阻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涌  戚士芹  未德成  吕成超 《安徽医学》2015,36(9):1109-1111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资料,按发病原因进行分类,并比较保守及手术治疗患儿的比例。结果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中,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203例(40.9%),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47例(29.6%),粘连性肠梗阻36例(7.2%),急性假性结肠梗阻25例(5.0%),先天性巨结肠24例(4.8%), Meckel 憩室及肠重复畸形18例(3.6%),肠扭转、肠旋转不良13例(2.6%),阑尾脓肿9例(1.8%),内疝(系膜裂孔疝)6例(1.2%),炎性、粪石、柿石性5例(1.0%),其他少见病因10例(2.0%)。203例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的患儿中,148例(72.9%)施行了手术治疗,55例(27.1%)予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均予手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前次手术中,阑尾切除术14例(38.9%),肠套叠整复术8例(22.2%)。结论急性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粘连性肠梗阻是小儿急性肠梗阻发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及全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需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小儿急性肠套叠及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1988年至2009年收治的21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腹痛18例,恶心、呕吐11例,腹部肿块8例,血便4例。20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气钡灌肠复位。术后病理显示:良性肿瘤11例(息肉7例,小肠平滑肌瘤3例,小肠脂肪瘤1例);恶性肿瘤4例(结肠癌3例,恶性淋巴瘤1例);炎症2例;Meckle憩室1例;不明原因2例。21例全部痊愈。结论成人肠套叠多有器质性病变,主要病因为良、恶性肿瘤,炎症,憩室,其诊断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薛福龙 《广东医学》2004,25(11):1311-1312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 16年来 15例成人肠套叠诊治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术前诊断困难 ,术前误诊 11例。 14例为继发性肠套叠 ,其中继发于良性疾病 9例 ,恶性疾病 5例 ,1例为特发性。全部行手术治疗 ,其中 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结论 成人肠套叠诊断困难 ,治疗以手术为主 ,腹腔镜诊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成人肠套叠多有器质性病变 (主要疾患为肿瘤、炎症和畸形 ) ,为继发性套叠占 78% ( 1) 。是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占肠梗阻总数的 2 0 % ( 2 ) 。由于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 ,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往往造成漏诊。现就作者近年来收治的较典型的 3例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 sprial CT,MSCT)在肠套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证实的成人肠套叠12例的 MSCT 检查的原始资料,将轴位图像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肠套叠诊断及原发疾病的诊断能力进行分析,探讨肠套叠的CT表现,提高肠套叠病因诊断的能力.结果 12例经手术证实的肠套叠,11原发疾病,利用MSCT及MPR多方位观察正确诊断12例,其中原发疾病9例,6例定性(良恶性)诊断.结论 MSCT及MPR对成人肠套叠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并且对原发疾病有较高的发现率,对于鉴别良恶怀的诊断有较高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总结7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阵发性腹痛69例,恶心呕吐54例,腹部包块48例。引起套叠主要原因是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23例)、炎性水肿(12例)。71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行钡灌肠复位。7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腹部B超、CT检查,结合腹部钡透、肠镜等辅助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确诊主要依据术中探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注意维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术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成人肠套叠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1992年3月~200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1例成人肠套叠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其中术前确诊3例;1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 B超、X线等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治疗上以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成人肠套叠1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成人肠套叠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 1992年 3月~ 2 0 0 3年 2月间我院收治的 11例成人肠套叠病例 ,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 ,其中术前确诊 3例 ;11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效果良好 ,无手术死亡。结论 B超、X线等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 ;治疗上以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驰  马春峰 《疑难病杂志》2002,1(3):146-147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腹块、腹泻、便血。术前确诊6例,误诊15例。本组根据病因、病变部位、受累肠管的范围和程度均行相应的手术治疗。随诊6个月~2年,无肠套叠复发病例。结论 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详细询问病史,体检、X线钡餐检查、B超及CT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肠套叠早期确诊率,及时手术可有效治疗成人肠套叠。  相似文献   

14.
经脐腹腔镜辅助诊疗小儿小肠型肠套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断治疗小儿小肠型肠套叠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用腹腔镜诊断治疗15例怀疑小肠型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其中证实有11例为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小肠型肠套叠(7例美克尔憩室、3例Peutz-Jegher综合征、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为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另外1例术中证实不是肠套叠,而是蛔虫性肠梗阻;手术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肠套叠手法整复或病变肠管切除肠吻合术,其中蛔虫性肠梗阻中转开腹。结果 14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肠型肠套叠手术时间35~82min,平均(42.58±16.69)min,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良好,7天治愈出院,随访1~6月,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探查是诊断治疗怀疑小儿小肠型肠套叠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理基础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5例成人继发性肠套叠的CT表现及其病理改变。结果 15例成人继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分别为:结肠癌9例,淋巴瘤1例,转移瘤1例,小肠息肉2例,慢性阑尾炎2例,15例肠套叠病人的GT表现为:靶征,彗星尾征及肾形肿块。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肠套叠的套人部,因此可为手术者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肠CT三维成像对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长海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PJS患者18例,男女各9例,所有病例均行小肠CT三维检查,分析其CT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均有皮肤色素沉着,18例均以反复腹痛为首发症状,8例有黑便,6例有肠梗阻病史,5例有肠套叠病史,2例肠镜后出现肠穿孔。1例伴发左乳纤维腺瘤。错构瘤性息肉12例(66.7%),炎性息肉3例(16.7%),绒毛-管状腺瘤2例(11.1%),增生性息肉1例(5.5%)。息肉累及胃9例,小肠18例,结肠16例。息肉大小(1.0-4.5)cm,有或无蒂,类圆形或分叶状,增强后见条状小血管由肠壁进入息肉内。肠套叠可见典型的"靶征"、"双肠管征"。结论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表现特异,小肠CT三维成像诊断胃肠道息肉及有无肠套叠准确性高,同时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利于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search the etiologic factor, clinical diagnosis points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intussusception ( PI ). Methods To retrospectively review the clinical materials of 14 cases with PI including the cause of disease and treatment. Results PI occurred within 10 days (average 4 days) after the primary operation. Bowel obstructive symptoms gradually emerged. One case was diagnosed with intussusception by sonography and received enema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 by hydrostatic pressure. Thirteen cases were performed secondary operation. Small intestine was main site of intussu- sception. Manual reduction of the lesion was performed in 12 cases and bowel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was done in 1 case with bowel necrosis. Conclusion PI should be suspected if child presents with the symptoms of ileus in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Abdominal sonography may have some value on diagnosis of Pl. Operation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87~2003年9例腹茧症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9例全部被误诊,分别误诊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3例,急性阑尾炎4例,肠套叠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术中见小肠部分(5例)或全部(4例)被一层灰白色光滑、质韧而厚的纤维膜包裹,纤维膜与肠管及肠管与肠管之间黏连疏松,大网膜缺如。手术松解黏连,切除部分纤维包膜。切除的包膜术后作病理检查,9例均为纤维组织。结论腹茧症病因未明确,可能与腹膜发育异常及腹膜炎有关。临床表现以腹部包块和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无明显的特征性,术前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术中所见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或淡黄色的质韧而厚的纤维膜包襄,切除的包膜术后作病理检查,如为纤维组织,即可确诊;治疗方法为手术松解黏连,切除部分纤维包膜。  相似文献   

19.
程俊  项和平 《安徽医学》2015,36(12):1494-1495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和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阵发性腹痛32例,恶心呕吐23例,腹部包块15例。引起肠套叠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4例)、良性肿瘤(10例)和恶性肿瘤(14例)。32例均接受手术治疗,30例恢复良好,2例死于肠坏死引起的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成人肠套叠多有明确的病理因素,主要为良、恶性肿瘤。超声对确诊该病有一定价值,CT 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成人肠套叠一经确诊首选手术探查,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肠套叠的部位和类型、原发病的性质等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